治疗瘫症中药丸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7723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瘫症中药丸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治疗半身不遂、口语不清、口眼歪斜、肌肉痿缩等疾病的中药丸剂。
中风已成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中风轻者往往留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中风西医称脑血管意外,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近年来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大幅度增加,因此伴随而来的半身不遂、偏瘫患者也日益增加。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丧失劳动和自理能力,也给家人带来负担。目前常采用蛇毒来治疗脑血栓和脑栓塞,即治疗因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偏瘫等疾病。疗效是好的,但有相当的付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疾病,且无毒付作用的治疗瘫症中药丸剂。
本发明,即治疗瘫症中药丸剂的配伍是羌活0.13-0.15kg、甲珠0.16-0.12kg、当归0.16-0.9kg、杜仲0.8-0.12kg、牛膝0.12-0.16kg、疆蚕0.7-0.13kg、钩藤0.12-0.16kg、自然铜0.7-0.13kg、申姜0.12-0.16kg、炙附子0.15-0.18kg、五加皮0.8-0.12kg、炙马前子0.5-0.20kg、地龙0.6-0.18kg、丹参0.12-0.16kg、麝香5-30g。
实施例治疗瘫症中药丸剂的一种实施例的配伍是羌活0.1kg、甲珠0.14kg、当归0.12kg、杜仲0.1kg、牛膝0.14kg、疆蚕0.1kg、钩藤0.14kg、自然铜0.1kg、申姜0.14kg、炙附子0.1kg、五加皮0.1kg、炙马前子0.15kg、地龙0.14kg、丹参0.14kg、麝香20g。
治疗瘫症中药丸剂的制剂工艺是先将炙马前子、炙附子、自然铜分别粉碎成细粉,再与洗净、干燥、粉碎后的羌活、甲珠、当归、杜仲、牛膝、疆蚕、地龙、丹参、申姜、五加皮药混匀,然后加入麝香密封24小时,在无菌条件下用老蜜制丸。
用法与用量每次服1丸,日服两次,黄酒送下。
本发明的治疗瘫症中药丸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除痹等功能。对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语不清、肌肉痿缩等症有效率达到87%,另外治疗风湿症的止痛效果达到97.3%,对治疗脉管炎等疾病也具有良好的疗效,有效率可达到76%。
本发明的治疗瘫症中药丸剂的另一大特点,是无毒付作用,价格比同类中成药便宜。
权利要求
1.治疗瘫症中药丸剂,其特征是该药是由羌活0.13-0.15kg、甲珠0.16-0.12kg、当归0.16-0.9kg、杜仲0.8-0.12kg、牛膝0.12-0.16kg、疆蚕0.7-0.13kg、钩藤0.12-0.16kg、自然铜0.7-0.13kg、申姜0.12-0.16kg、炙附子0.15-0.18kg、五加皮0.8-0.12kg、炙马前子0.5-0.20kg、地龙0.6-0.18kg、丹参0.12-0.16kg、麝香5-3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瘫症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该药的最佳配伍是羌活0.1kg、甲珠0.14kg、当归0.12kg、杜仲0.1kg、牛膝0.14kg、疆蚕0.1kg、钩藤0.14kg、自然铜0.1kg、申姜0.14kg、炙附子0.1kg、五加皮0.1kg、炙马前子0.15kg、地龙0.14kg、丹参0.14kg、麝香20g。
全文摘要
治疗瘫症中药丸剂,由羌活0.1kg、甲珠0.14kg、当归0.12kg、杜仲0.1kg、牛膝0.14kg、僵蚕0.1kg、钩藤0.14kg、自然铜0.1kg、申姜0.14kg、炙附子0.1kg、五加皮0.1kg、炙马前子0.15kg、地龙0.14kg、丹参0.14kg、麝香20g。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除痹等功能,主治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口语不清,肌肉萎缩等症。
文档编号A61P25/14GK1156606SQ9611462
公开日1997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7日
发明者马洪钧 申请人:马洪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