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椎体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555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椎体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手术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椎体骨折后,固定的器械。
目前使用的椎体骨折固定器械,1.Harrington和Luque,是利用骨棒近端椎弓钩或横突钩固定在胸椎肋骨横突上或椎弓根上,骨棒远端是利用椎弓根钩或横突钩固定在腰椎的椎弓根或横突上,是利用棒的上下两支点间接撑力固定或复位。此种器械不足之处(1)无直接作用病椎体的力为间接力,费力。(2)骨棒两支点力臂长为单杠杆臂力,易在支点处断裂。(3)椎体活动时,容易造成脱钩或刺入脊髓。(4)复位不满意。2.Roy-Camille钢板内固定(椎弓根钢板),此钢板不足之处,无轴向抗压缩力,因此复位困难。3.Dick钢板不足之处,间接力复位,力臂短,固定范围小,难达到复位。术后螺钉帽脱掉和椎弓根钉断裂现象。5.Sterffee钢板。此器械是椎弓根钢板的改良,(Roy-Camille改良),不足之处是间接力,力量小,难达到复位目的。6.椎体复位器,其不足之处对于椎体压缩性骨折,椎间盘破坏者,无长期支撑力,短期效果好,长期疗效差等。以上器械均为固定棘突,无直接固定椎体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而根据解剖学特点,椎间盘有三部分结构(1)两侧有软骨板,2周围有纤维环。3.中心有髓核组织,本设计其上下盘形钢板相当于软骨板,其中心螺杆相当于髓核缓解压力,其盘状钢板在螺杆上转动克服旋转力,相当于纤维环组织,其螺杆中的螺帽转动可调节上下盘状钢板的高度,以适应纠正、压缩性骨折造成骨缺损的大小。根据脊椎的生物力学和和解剖学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使于椎体压缩性骨折椎间盘破坏,固定的器械。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一个螺杆和两个盘形钢板构成,其技术要点是要加工一个螺杆和两个螺帽,加工两个盘形钢板,盘形钢板加工不同方向的中孔,螺杆穿过盘形钢板中孔和螺帽,再穿过另一个盘形钢板中孔和螺帽,这样就构成了生物椎体钢板。其使用原理为将生物椎体钢板按放入压缩性骨折的椎间隙内,上下盘形钢板紧贴上下软骨板上,调节螺杆螺帽,可使盘形铜板间距增大或变小,两盘形钢板的间距等于压缩椎体的距离,上下盘形钢板的中孔可穿钉固定,其螺杆纵向使用,可嵌入上下椎体,可随椎体的屈曲,嵌入更紧,其螺杆的中间螺帽作为杠杆支点,可将力分解,减少对病椎前缘压力,上下盘形钢板的旋转顺序运动,是依靠螺杆力分解的。因此手柄调节螺帽可使支点抬高或下降,或上下盘形钢板距离拉长或变小,就完成了整个固定过程。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螺旋千斤顶的原理,省时省力,其结构符合椎体和椎间盘解剖学和结构学特点,所以安全便于应用,主要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椎间盘破坏者。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要加工一个螺杆(1),螺杆(1)的一端加工一个膨大部分(2)与螺杆(1)构成一体,加工螺帽(3)、(4),加工盘形钢板(5)、(6),盘形钢板(5)中心开始向后加工中孔(7)、(8)、(9)、(10),盘形钢板(5)的缘部加工中孔(11)、(12)、(13)、(14),盘形钢板(6)中心开始向后中孔(15)、(16)、(17)、(18)盘形钢板(6)的缘部加工中孔(19)、(20)、(21)、(22)。螺杆(1)穿过盘形钢板(5)的中孔(7),穿过螺帽(3),穿过盘形铜板(6)的中孔(19),再穿过螺帽(4),手柄调节螺帽可使用盘形钢板力距加大或缩小。
权利要求
1.生物椎体钢板,由一螺杆和两个盘形钢板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要加工一个螺杆(1),螺杆(1)的一端加工一个膨大部分(2),与螺杆(1)构成一体,加工螺帽(3)、(4),加工盘形钢板(5)、(6),盘形钢板(5)中心开始向后加工中孔(7)、(8)、(9)、(10),盘形钢板(5)的缘部,加工中孔(11)、(12)、(13)、(14),盘形钢板(6)中心开始向后加工中孔(15)、(16)、(17)、(18),盘形钢板(6)的缘部加工中孔(19)、(20)、(21)、(22)。螺杆(1)穿过盘形钢板(5)的中孔(7),穿过螺帽(3),穿过盘形钢板(6)的中孔(19),再穿过螺帽(4)。
全文摘要
生物椎体钢板本发明是一种椎体骨折固定的器械。它由一个螺杆和两个盘形钢板构成,其技术要点是:要加工一个螺杆,螺帽两个,加工两个盘形钢板,盘形钢板加工不同方向的中孔,螺杆穿过钢板中孔,螺帽,再穿过另一个盘形钢板中孔和螺帽固定。
文档编号A61B17/58GK1213525SQ9710613
公开日1999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7日
发明者程善宝 申请人:程善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