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椎体骨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063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椎体骨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于胸椎后路或腰椎后路截除全部椎体或部分椎体的一种新型椎体骨凿,其打击部、凿柄和连接部继承了传统骨凿简易和方便操作的优点。骨凿刃部和连接部25°的夹角,其上侧和下侧为同圆心弧形,该设计增加了椎体凿除的宽度和深度;刃部的上侧在头端突出刃口平面1mm,突出的上下距离为0.5mm,其横断面为半圆形,若术中和硬膜囊接触,则该突出可随着刃部向前移动时将其前方硬膜囊稍向上方稍顶起,而开口向上的圆弧形刃部上侧与硬膜囊相贴合,达到保护硬膜囊、减少脊髓刺激和损伤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椎体骨凿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应用于胸椎后方入路或腰椎后方入路截除全部椎体或部分椎体时所使用的一种新型椎体骨凿,以下简称“骨凿”。
【背景技术】
[0002]对于胸椎、腰椎侧弯或骨折的患者,往往需经后方入路去除部分或全部椎弓根、关节突和椎体而实现截骨矫形的目的,而骨凿是切除椎体最常用的器械。临床应用的骨凿多是根据凿除胸腰椎椎板、关节突等位于硬膜囊后侧、外侧的浅层结构需求而设计,骨凿的头端多为近似长方体、由上至下逐渐变薄的刃状结构,并不具备保护神经、硬膜囊及限制凿除深度的功能。由于硬膜囊和神经根所能承受机械牵引力较小,以传统骨凿切除位于硬膜囊前侧和神经根下方的椎体时,操作空间极其有限,若术者经验不足,术中损伤脊髓、神经根和硬膜囊的风险较高;加之直形的结构在狭窄空间内调整方向困难,骨凿的头端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深度和角度,并最终导致椎体截骨效果不佳、术中操作时间延长和出血量增加。我们在既往骨凿的基础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骨凿,以期达到保护神经和硬膜囊、便于术中操作及减少手术创伤目的。

【发明内容】

[0003]骨凿的凿柄与 传统骨凿相同,为圆柱形结构,其上下端直径相同,表面雕刻的花纹状结构增加了使用时的摩擦力和舒适感。
[0004]骨凿的打击部为位于凿柄上端、直径小于凿柄约2mm的圆柱体状结构,其较小的横截面积增大了锤击时的压强,降低了操作时因过度用力而导致骨凿移位的风险。
[0005]骨凿的连接部为一横截面直经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圆柱体结构,其最大直径小于凿柄约3_,下端较小的直径减少了骨凿本身的占位效应,便于术中调整方向。
[0006]骨凿的刃部和骨凿连接部呈25°夹角,其上下两侧为圆心相同的圆弧形,该设计可保证骨凿刃部灵活地调整方向,在保证凿除预计深度的椎体同时,亦可使骨凿刃部跨过椎体矢状正中线、尽可能多地凿除操作对侧的椎体,达到减少重复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的目的。
[0007]骨凿刃部的上侧在头端突出刃口平面约1mm,该突出的最下端距刃部的上侧弧形平面距离约为0.5mm,且该突出的前I / 2横断面为半径0.5mm的半圆形结构。在将刃口放置于预凿除椎体上时,上侧的突出和硬膜囊相接触,随着骨凿刃部向前方移动,半圆形结构的突出前端可将与之接触的前方硬膜囊稍向上方顶起,而开口向上的刃部上侧可与硬膜囊相贴合,达到保护硬膜囊、减少脊髓刺激和损伤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骨凿侧视图和刃部头端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0009]以上图中各部位的编号:1、骨凿打击部2、凿柄3、骨凿连接部4、骨凿刃部5、骨凿刃口 6、骨凿刃部头端突出部【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型,以下以腰I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病例接受腰I椎体双侧截骨矫形术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0011]根据术前磁共振成像、X线断层扫描+三维重建确定截骨范围。
[0012]显露双侧胸12、腰I的椎板、关节突和横突,咬除腰I两侧椎板,以普通骨凿凿除双侧胸12下关节突和腰I上关节突,以扩大腰I椎体的显露范围。
[0013]助手于左侧用神经剥离子将硬膜囊向左侧牵拉至显露腰I椎体右侧I / 3,将神经根向下方牵拉至显露腰I椎体下缘。
[0014]术者于右侧以手握骨凿凿柄2,将骨凿刃部4放置于右侧腰I椎体拟行截骨范围的下缘,其中刃口 5所在的平面和硬膜囊的轴线垂直,刃部上侧的突出部6靠近硬膜囊但位于硬膜囊下方,刃部4的下侧在远离硬膜囊一侧。以榔头击打骨凿打击部1,刃部4上侧突出部6将硬膜囊向上方顶起,避免了刃口 5对硬膜囊的损伤,此时位于刃部突出部6的下方刃口 5凿穿腰I椎体右侧骨皮质、骨松质。若拟行截骨范围较大,可将刃部突出部位6的位置向上调整,此时骨凿刃部4的凿除范围可向左侧扩大。
[0015]将骨凿刃部4放置于腰I椎体拟行截骨范围的上缘,其中刃部上侧的突出部6靠近硬膜囊但位于硬膜囊下方,刃部4的下侧在远离硬膜囊一侧,根据拟行截骨范围调整刃部突出部6的位置,凿穿腰I椎体上缘的骨皮质、骨松质。再将传统骨凿的刃部以平行于硬膜囊轴线的方向放置于硬膜囊下方的腰I椎体上,凿穿腰I椎体的皮质骨和松质骨,取出截除的椎体。
[0016]术者和助手调换位置,以同样方法利用新型骨凿和传统骨凿于左侧在拟行截骨范围凿除部分腰I椎体。根据需要扩大手术切口、植入椎弓根螺钉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椎体骨凿,其特征是:它应用于经胸椎后路或腰椎后路截除全部椎体或部分椎体的术式,由骨凿打击部、凿柄、骨凿连接部和刃部四部分组成,其中刃部的上侧在头端突出刃口平面1mm,且该突出的上下距离为0.5mm、前I / 2的横断面为半径0.5mm的半圆形;刃部和骨凿连接部呈25°夹角,其上下两侧为圆心相同的圆弧形。
【文档编号】A61B17/16GK203408082SQ201320180831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0日
【发明者】陈德玉, 刘晓伟, 杨海松, 陈宇, 卢旭华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