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护肤品的乳化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434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护肤品的乳化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护肤品的乳化剂组合物,特别涉及在水包油系中可形成片状液晶凝胶网的乳化剂组合物,该组合物能够为用户提供润滑和柔软的肌肤感觉,加强了肌肤的屏障功能后无需另外的增湿剂就可起到增加水分的作用。
背景技术
人的皮肤会形成一种屏障以防止水分从体内无控制地流失。位于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为肌肤提供了这种屏障。以往,角质层被描述成一种“砖泥”结构,其中的角质细胞“砖”被类脂物“泥”包围。众所周知,该类脂物区域提供了健康肌肤所需的半渗透屏障,类脂质的物理组织是良好屏障功能的关键。
近年,皮肤类脂物正成为许多研究的主题,它已经从相对简单的“泥模式”转变为更复杂的“区域镶嵌模式”(DMM)。该模式中,认为皮肤类脂物具有固态或凝胶状类脂区域,与流动性更好的液晶状类脂物相邻,被称为“颗粒界面”。
该DMM模式提供了一种可防止水分任意流失的有效屏障,还可通过有节制的蒸发来控制肌体的温度。颗粒界面所具有的流动性更好的特性说明在该区域物质能够在系统内外相互渗透。但是,DMM模式中,流动颗粒界面中的类脂物会在被称为共胶束化洗涤的过程中流失。任何类脂物从颗粒界面的流失都会破坏角质层类脂物组织,使其失去屏障功能。健康肌肤需要最适宜的屏障功能以维持肌肤的湿润,防止刺激和干燥。
失去类脂物最终会使屏障功能减弱,使其渗透性更大。具有渗透性的屏障容易引起水分的流失,使皮肤变得黯淡而干燥。而且,容易使外界物质渗透入皮肤,引起敏感性皮肤反应。
护肤品中一般包含乳化剂以稳定油相和水相。但是,乳化剂会因为以下原因与皮肤发生对抗反应。大多数乳化剂的自然倾向是形成象去垢剂那样的类脂物和乳化剂的胶束。由于颗粒界面中的皮肤类脂物以流动性较强的片状状态取向,所以它们易受通常的去垢剂样的胶束乳化剂的增溶作用的影响。该增溶作用导致类脂物的净流失,削弱了皮肤的屏障功能。
本发明中,利用近似皮肤天然结构的片状凝胶相使乳剂稳定,克服了以往乳化剂导致的类脂物流失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护肤品是增加皮肤的类脂物而不是消耗它们。
当存在于水包油或油包水系时,通常的乳化剂通过在油中形成疏水性部分的界面和在水中形成亲水性部分的界面而发挥作用。不论乳剂是油连续的还是水连续的,该系统从根本上都被认为存在两个相和一个界面。
相对于此,本发明的乳化剂组合物以平衡状态产生了一种复杂的双层片状凝胶系统。该双层凝胶通过在油相和水相间形成独立的第三相能够更好地稳定乳剂。其结果是,形成了具有三个相和两个界面的非传统系统,它从根本上区别于具有两个相和一个界面的传统系统。
形成于本发明护肤品的片状凝胶稳定化网状物天然地与角质层类脂物的片状结构相一致。
本发明组合物中的独特的片状凝胶稳定化网状物通过两种方式构筑产品结构并稳定乳剂。第1,组合物中的独特的第三(片状)相稳定了油相;第2,增加了水相的粘性。
发明的揭示本发明的护肤品及其乳化剂组合物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润滑和柔软的肌肤感觉,而且,不需要添加另外的增湿剂就可起到增加水分的作用。
本发明的乳化剂组合物是高HLB(亲水亲油平衡)乳化剂和低HLB乳化剂掺合物的混合物,其中典型的高HLB乳化剂为卵磷脂,其含量以重量计,为3.7~21%,更好为4.5~17%,最好为6.8~12%,余份为上述低HLB乳化剂掺合物。该低HLB乳化剂掺合物的HLB一般为约1.5~5,较好为1.5~4,最好为约2.5~3.5。
在包含水性和油相组分的护肤品中,本发明的乳化剂组合物提供并维持着理想的水包油系双层凝胶网状物,甚至在较广的pH范围,例如,2~12内维持其理想的HLB比值。乳化剂组合物的稳定HLB使护肤品中可混合入酸性或碱性成分,如α-羟基酸或脱毛剂。
本发明的理想状态中,乳化剂中的低HLB掺合物包括带有非电离性基团的乳化剂,例如,山萮醇(HLB 1.9)等醇,以及带有电离性基团的乳化剂,例如,硬脂酸、棕榈酸(HLB 3.2)等羧化物或马来酸化豆油(HLB 1.9),甘油一硬脂酸酯(HLB34)或脱水山梨糖醇一硬脂酸酯(HLB 4.7)等酯。在制备护肤品时适当混合入约1~10wt%,更好为2~7%的该乳化剂组合物。
由本乳化剂组合物形成的凝胶网状物会在45℃以上的温度下发生相变。因此,为了保证本护肤品的高温稳定性,最好添加小剂量的水解胶体稳定剂,如Stabileze06,它是一种国际专用产品,是聚乙烯基马来酐/甲基乙烯基醚的交联聚合物。
参考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以下实施例1~6的乳化剂组合物都是在室温下充分混合数种成分而制得的。
实施例1膨胀剂 wt.% 凝胶剂 wt.% HLB卵磷脂 9.89 山萮醇 24.18 1.9甘油硬脂酸酯 28.46 3.4棕榈酸 15.11 3.3硬脂酸 12.36 3.2总计 90.11 2.9实施例2膨胀剂 wt.% 凝胶剂 wt.% HLB卵磷脂 11 山萮醇 231.9甘油硬脂酸酯 213.4棕榈酸 14.85 3.3硬脂酸 12.15 3.2马来酸化豆油 181.9总计 892.68实施例3膨胀剂 wt.% 凝胶剂 wt.% HLB卵磷脂 2 脱水山梨糖醇硬脂酸酯 984.7
实施例4膨胀剂 wt.%凝胶剂 wt.%HLB卵磷脂 9.79 山萮醇 24.181.9甘油硬脂酸酯21.983.4棕榈酸 15.113.3硬脂酸 12.363.2马来酸化豆油16.481.9总计90.212.66实施例5膨胀剂 wt.%凝胶剂 wt.%HLB水解卵磷脂 9山萮醇 24 1.9甘油硬脂酸酯24 3.4棕榈酸 17.2 3.3硬脂酸 10.8 3.2月桂醇 1.5 3.3肉豆蔻醇 22.9鲸蜡醇 1.5 2.5总计91 2.3实施例6膨胀剂wt.% 凝胶剂 wt.%HLB卵磷脂7 山萮醇 23 1.9甘油硬脂酸酯21 3.4棕榈酸 17.8 3.3硬脂酸 11.7 3.2月桂醇 13.3肉豆蔻醇 1.5 2.9鲸蜡醇 12.5马来酸化豆油16 1.9总计93 2.52使用了实施例1~6的乳化剂组合物的具有代表性的护肤品的制备如以下实施例7~10所述。
实施例7护肤品相A水67.3甘油 1.0StabilezeQM(ISP) 0.2相BCeraphyl230(ISP) 4.0Ceraphyl494(ISP) 6.0Ceraphyl368(ISP) 10.0实施例6的组合物(ISP) 5.0相C水5.0NaOH(10%)0.5相DGermabenIIE(ISP) 1.0总计 100%于70℃加热相A直至清澈,在同一温度下添加相B并搅拌均匀。同样在70℃一边均化一边添加相C,继续搅拌直至冷却。最后,在40℃或更低的温度下添加相D并搅拌。
实施例8全天然润肤霜相A实施例4的组合物 5.0葵花油 3.0杏仁油 5.0葡萄子油 4.0西蒙得木油 6.0维E乙酸酯2.0相B甘油 3.0Carbopol5984(3% soln)3.34水 68.11相CPhenonip 0.5香水(Dragoco)0.05总计 100加热相A和相B至80℃,在搅拌状态下将A加入B中,均化1分钟,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在室温下添加相C。
将该润肤霜涂于皮肤时,使用者会感受到一种润滑和柔软的感觉。
实施例9保湿霜相A实施例5的组合物 4CeraphylGA-D 2Ceraphyl791 4Ceraphyl494 6Ceraphyl368 8相B甘油3StabilezeQM(1.25wt%)10PVP K 301水 61.5相CPhenonip0.5总计100加热相A和相B至80℃,在搅拌状态下将A加入B中,均化1分钟,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在室温下添加相C。
使用者能感受到一种润滑和柔软的感觉。
实施例10添加了乙醇酸的护肤霜组分 wt.%DI水 52.80甘油 1.00Veegum Ultra 1.00CMC 99-7HOF 0.50Ceraphyl 230 4.00Ceraphyl 494 6.00Ceraphly 368 10.00ProLipid 131 5.00DI水 2.00乙醇酸(70%) 5.70NaOH(10%sol′n) 11.00Germaben II-E 1.00总计 100.00步骤1.混合相A的CMC和甘油,在室温搅拌的状态下将Veegum喷洒在DI中,继续搅拌加热至70~75℃。在加热过程中将甘油/CMC加入相A中。
2.混合相B,加热至75~80℃,搅拌均匀。
3.在70~75℃将相A搅拌均匀,在75~80℃将相B搅拌均匀,利用均化机将相B加入相A,并停止加热。当原料变稠时,将旋钮转至吹风搅拌进行冷却。
4.在40℃的温度下,通过吹风搅拌添加相C。
5.在35℃的温度下,通过吹风搅拌添加相D。
6.补充失去的水分,冷却至室温。
参考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可在上述技术范围内进行变化和修改,当然,这些变化和修改被限定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护肤品的乳化剂组合物,以凝胶网状物形态存在,在高达50℃左右的温度下是稳定的,包含约3~40wt%高HLB膨胀剂卵磷脂和余量的低HLB乳化凝胶剂的掺合物,该凝胶剂的掺合物的最终HLB约为1.5~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的卵磷脂约占4.5~1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的卵磷脂约占6.8~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的最终HLB约为1.5~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的最终HLB约为2~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的低HLB乳化剂的掺合物包含带有电离性基团的化合物和带有非电离性基团的化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的低HLB掺合物是山萮醇、甘油一硬脂酸酯、棕榈酸和硬脂酸的混合物,还可包含马来酸化豆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包含约3~21%的卵磷脂、约15~30%的山萮醇、约15~30%的甘油一硬脂酸酯、约15~40%的棕榈酸和硬脂酸,以及0~30%的马来酸化豆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包含约4.5~17%的卵磷脂,约8-27%的山萮醇,约18~25%的甘油一硬脂酸酯,约18~35%的棕榈酸和硬脂酸,约3~10%的月桂醇、肉豆蔻醇和鲸蜡醇,以及约12~20%的的马来酸化豆油,该组合物的HLB约为1.5~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其HLB约为2~3。
11.一种护肤品,无需添加另外的增湿剂就可产生润滑和柔软的肌肤感觉,其中包含约1~10wt%权利要求1~10所述的乳化剂组合物、水和适当的油性组分,形成水包油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护肤品,其中包含约2~7%所述的乳化剂组合物。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护肤品,其中包含约3~5%所述的乳化剂组合物,约50~80%的水和约15~45%的所述油性组分。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护肤品的乳化剂组合物,以凝胶网状物在形态存在,在高达50℃左右的温度下是稳定的,包含3~40wt%高HLB膨胀剂卵磷脂和余量的低HLB乳化凝胶剂的掺合物,该凝胶剂的掺合物的最终HLB约为1.5~5。
文档编号A61K8/06GK1255052SQ98804890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8日
发明者M·里尔克, E·朱克, G·达姆斯 申请人:Isp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