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39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使用者便于携带,利用电离子(galvanic ion)电流、远红外线及振动可以进行面部皮肤美容并进行皮肤状态测定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为了保护面部皮肤不失弹力保持青春和美丽的方法,广泛使用化妆品的方法。
但是,在皮肤表皮的角质层下面,有很厚的蛋白质保护层形成防御壁垒,起着保护的功能。由于通过该蛋白质保护层分离为表皮和真皮,所以即使使用添加生物物质等的对皮肤保护效果优良的化妆品也不能除去滞留的真皮层的脏污物,化妆品的营养不能深度浸透到真皮层,得不到充分保护皮肤的效果。
众所周知最近有各种利用电离子电流、远红外线或振动进行皮肤美容的皮肤美容机器。
所谓电离子电流是不论时间经过多长,其流动方向和大小均维持一定的电流,化学效果、加热效果及血管运动的刺激效果很大,并且从流动的电离子电流所产生的磁力线当然也可以产生热。
远红外线是采用人体最多吸收的660~940UMHz的波段,可防止皮肤的老化,促进血液循环。
振动可以起到刺激人体神经,消除筋肉外露的效果。
但是,现有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只使用电离子电流、远红外线及振动中的某一种进行皮肤美容,所以在皮肤美容方面有一定限制,这样就存在产品可靠性低下的问题。
另外,由于由电池电源产生电离子电流,所以电离子电流的电压相当低,而且电离子电流的频率低,皮肤的刺激效果不充分,所以不能充分得到皮肤美容的效果。
电离子电流进行皮肤美容是按清洁阶段、按摩阶段、营养供给阶段及提升阶段依次进行的,在清洁阶段是输出连续的正电离子电流,在营养供给阶段输出连续的负电离子电流,在按摩阶段和提升阶段是在一定时间内输出连续的正电离子电流,在下一个一定时间内输出连续的负电离子电流,重复进行这一过程。
这样电离子电流对皮肤刺激效果不充分,从而存在皮肤美容效果低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通过使电池电源升压,产生电离子电流,并提高产生电离子电流的频率,具有优良的皮肤美容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是提供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根据皮肤美容阶段的不同,周期性改变输出电离子电流的流动方向。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是提供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根据皮肤美容阶段的不同与输出电离子电流的同时输出远红外线,并且可选择地发生振动,进行面部皮肤的美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是提供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使用者可以简单地测定和确认自己的面部皮肤的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阶段,接通电源进行初始化,同时判断键信号的输入;第2阶段,当在上述第1阶段输入键信号时,则根据键信号设定皮肤美容阶段,进行皮肤测定;第3阶段,在上述第1阶段没有键信号输入,而进行皮肤测定时,则进行皮肤测定动作,而不是在进行皮肤的测定时,则判断为皮肤美容阶段,进行皮肤美容动作;第4阶段,当在上述第3阶段判断的皮肤美容阶段是清洁阶段时,则在设定时间内,按所设定的周期交替输出具有规定频率的正离子电流及连续的正离子电流,同时在输出远红外线和振动后,设定按摩阶段;第5阶段,当在上述第3阶段判断的皮肤美容阶段是按摩阶段时,则在设定时间内按所设定的周期重复输出具有规定频率的正电离子电流、负电离子电流及正负交替的电离子电流,同时在输出远红外线和振动之后,设定营养供给阶段;第6阶段,当在上述第3阶段判断的皮肤美容阶段是营养供给阶段时,则在设定时间内按所设定的周期重复输出具有规定频率的负电离子电流及连续的负电离子电流,同时在输出远红外线和振动之后,设定提升阶段;及第7阶段,当在上述第3阶段判断的皮肤美容阶段是提升阶段时,则在设定时间内输出在所设定频率范围内可变的正及负电离子电流,同时在输出远红外线之后,结束皮肤美容。
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皮肤测定是通过在使用者的面部皮肤上流过的电离子电流的电平判断皮肤状态并进行显示。
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输出根据使用者的设定条件输出或停止振动。
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离子电流,远红外线及振动输出是根据使用者的设定条件,以“强”或“弱”电平进行输出。
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离子电流的输出频率为2~10HZ。
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离子电流的周期为2~3秒。
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7阶段中的可变频率范围为0.5~5Hz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当判断电池的电源状态是在设定电压以下时,切断电源并防止电池过度放电的阶段。
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皮肤美容阶段对在面部皮肤上流过电离子电流时间进行计数,只是当该计数的时间超过所设定的时间时才进行。
一种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部皮肤美容全部动作的微型计算机;显示皮肤美容机器的现在动作状态的显示部;将使用者操作的动作指令输入给上述微型计算机的键输入部;使电池的电源升压,在该升压的电源下通过上述微型计算机的控制,输出电离子电流的电离子电流输出部;对上述电离子电流输出部输出的电离子电流是否正在使用者面部皮肤上流动进行检测的电离子电流检测部;通过上述微型计算机的控制,产生振动的振动发生部;及通过上述微型计算机的控制,产生远红外线的远红外线发生部。
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装置,其特性在于上述电离子电流输出部包括使电池的电源升压的直流/直流变换部;调节上述直流/直流变换部的输出电源电平的电源电平调节部;及对上述直流/直流变换部输出到上述面部皮肤接触部的电离子电流的极性进行转换的电离子电流极性转换部。
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装置,其特性在还具有通过上述微型计算机的控制发出规定报警及规定乐曲的报警/乐曲输出部。
本发明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采用直流/直流变换部对电池电源升压,由该升压的电源输出电离子电流,还具有振动发生部及远红外线发生部,产生振动及远红外线。
皮肤美容依次按清洁、按摩、营养供给及提升阶段进行。
在清洁阶段,持续产生远红外线及振动,同时在直流/直流变换部的输出电源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供给具有约2~10Hz频率的正电离子电流,在下一个一定时间内供给连续的正电离子电流,重复这一过程,除去滞留在皮肤深处的毒素和脏污物。
在按摩阶段,持续产生远红外线及振动,同时在从直流/直流变换部的输出电源的情况下反复进行在一定时间内在供给具有约2~10Hz频率的正电离子电流,在下一个一定时间内交替输出正和负电离子电流,重复这一过程,使面部皮肤的毛孔扩张及缩小,维持光泽好、有弹性的皮肤。
在营养供给阶段,持续产生远红外线及振动,同时在从直流/直流变换部的输出电源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供给具有约2~10Hz频率的负电离子电流,在下一个一定时间内供给连续的负电离子电流,重复这一过程使化妆品的营养供给到皮肤的深处。
在提升(lifting)阶段,持续发生远红外线,同时在从直流/直流变换部的输出电源情况下交替输出在约0.5~5Hz频率的范围内可变的正和负电离子电流,使面部皮肤的毛孔扩张及缩小,维持色泽好有弹性的皮肤。
当使用者选择皮肤测定时,对流到面部皮肤的电离子电流进行测定,通过由该测定的电离子电流判断显示面部皮肤是干性皮肤(dryskin)、中性皮肤(neutral)、油性皮肤(fat skin),使用者可以进行确认。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使用者可简便地携带,同时不仅可利用电离子电流、远红外线及振动,进行皮肤美容,并可在皮肤美容阶段周期性改变输出的电离子电流,提高皮肤刺激的效果,这样可以使皮肤经常维持有弹性并且光泽良好的皮肤。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优点及特征将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而得到进一步说明,在这些附图中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有关的便携式美容机器外观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控制装置构成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主程序的信号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3的键信号输入程序的信号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4的美容阶段选择程序的信号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3和图4的皮肤测定程序的信号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3的皮肤美容程序的信号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7的清洁程序的信号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7的按摩程序的信号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7的营养供给程序的信号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图7的提升程序的信号流程图。
图12a至图12d是本发明相关的各美容阶段的电离子电流的波形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100外观的斜视图。
此处标号101是本发明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机身。
在上述机身101的上端前方,装有接触使用者面部皮肤的输出电离子电流的面部皮肤接触部102,在面部皮肤接触部102的周围部的内侧如图2所示设置有多个远红外线灯UD1、UD2、UD3,具有输出远红外线的远红外线的输出部104,在本体101的左右两侧装有使用者用手握着本体101时与皮肤接触的接地部106。
标号108是使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100的动作通/断的电源键。
在上述电源键108的下部设置有表示清洁阶段、按摩阶段、营养供给阶段及提升阶段的多个显示窗110,在该显示窗110的内侧装有显示清洁阶段、按摩阶段、营养供给阶段及提升阶段的发光二极管112。
在上述显示窗110的下部依次装有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设定并显示清洁阶段、按摩阶段、营养供给阶段及提升阶段的美容阶段选择键114及发光二极管116;设定并显示电离子电流、远红外线及振动为“弱”,设定振动停止或振动输出的“弱”键118及发光二极管120;设定及显示电离子电流、远红外线及振动为“强”,并设定乐曲输出及停止的“强”键122及发光二极管124;表示皮肤测定状态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26;表示皮肤测定指令的皮肤测定键128及发光二极管130;以及表示电池(图中未画出)的电源充电状态的发光二极管132。
图2是表示本发明控制装置构成的电路图。
此处标号200是控制面部皮肤美容全体动作的微型计算机,标号210是通过上述微机200的控制选择的使发光二极管112、116、120、124、126、130、132的亮灯/闪烁,来表示现在动作状态的显示部。
标号220是通过使用者选择按下上述电源键108、功能选择键114、“弱”键118、“强”键122及皮肤测定键128,输出动作指令,对上述微机200输入的键输入部。
标号230是在供给电源(B+)之初,在规定时间内使上述微机200复位的初始复位部,标号240是通过上述微机200的控制,输出规定报警及规定乐曲的报警/乐曲输出部,标号250是检测电池电源(B+)状态,输入到上述微机200的电池检测部。
标号260是由上述微机200控制,输出电离子电流的电离子电流输出部。
上述电离子电流输出部260包括使电池电源(B+)升压的直流/直流变换部262、调节该直流/直流变换部262输出电源电平的电源电平调节部264、对从上述直流/直流变换部262输出到上述面部皮肤接触部102的电离子电流的极性进行转换的电离子电流极性转换部266。
上述直流/直流变换部262例如使用“New Japan Radio Co.,Ltd”生产及销售的芯片号为“NJM 2360”的直流/直流变换用集成器件260A,它使电池电源(B+)升压,直流/直流变换用集成器件260A的开关限幅器/接地端SL/GND接地,在定时电容器端TC上连接接地电容C3。
电源(B+)连接到接地电容C1及直流/直流变换用集成器件260A的电源端Vcc,电源(B+)通过电阻R1连接到上述直流/直流变换用集成器件260A的读出端SE,该接点通过电阻R3连接到上述直流/直流变换用集成器件260A的输出驱动端DC,通过线圈L连接到开关集电极CS上。另外上述线圈L与开关集电极端CS的接点通过二极管D连接到接地电容C5,同时在该接点上串联连接电阻R5、R7、R9上,电阻R5、R7的接点连接到上述直流/直流变换用集成器件260A的比较电压反转输入端IN上。上述二极管D、接地电容C5与电阻R5的接点分别通过R11、R13,分别连接到上述面部皮肤接触部102及接地部106上。
在上述电源电平调节部264的构成中,上述微机200的输出端OUT1通过电阻R15连接到晶体管Q1的基极,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到上述电阻R7、R8的接点上,根据晶体管Q1的导通和截止,使上述直流——直流变换用集成器件260A的比较电压反转输入端IN的输入电压变化,同时开关集电极端CS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
在上述电离子电流极性转换部266的构成中,上述微机200的输出端OUT 2、OUT 3通过电阻R17、R18连接到晶体管Q3、Q4的基极,晶体管Q3的集电极连接到上述电阻R11与面部皮肤接触部102的接点上,同时晶体管Q5的集电极连接到上述电阻R13与接地部106的接点上,通过晶体管Q3、Q5选择接通/截止,就可以在上述面部皮肤接触部102上选择输出正离子电流及负离子电流。
标号270是通过上述面部皮肤接触部102及接地部105检测在使用者面部皮肤上是否有电离子电流流过的电离子电流检测部。
上述电离子电流检测部270在上述电阻R13与接地部106之间与两个相互方向相反的光耦合器272的发光器件连接,在光耦合器272的光敏晶体管的集电极上连接电源(B+)。另外,在上述光耦合器272的光敏晶体管的发射极上通过电阻R21连接电源(B+),同时该接点依次通过接地电阻R23、接地电容C7、电阻R25及作为缓冲器工作的运算放大器274,再通过电阻R27、R29、R31及运算放大器276构成的放大器连接到上述微机200的输入端CIN。
标号280是通过上述微机200的控制产生振动的振动发生部。
在上述振动发生部280的构成中,上述微机200输出端OUT 5通过电阻R13连接到晶体管Q7的基极,在晶体管Q7的集电极上连接电池电源(B+)。晶体管Q7的发射极依次通过R35、R37连接到马达282。另外上述微机200输出端OUT 4通过电阻R39连接到晶体管Q9的基极上,晶体管Q9的集电极连接到上述晶体管Q7的发射极与电阻R35的接点上,晶体管Q9的发射极连接到上述电阻R35、R37的接点上。
标号290是通过上述微机200的控制产生远红外线的远红外线发生部。
上述远红外线发生部290的构成中,上述微机200的输出端OUT6通过电阻R41连接到晶体管Q11的基极,在晶体管Q11的集电极上连接电池电源(B+)。晶体管Q11的发射极依次通过R43、R45连接到多个远红外线二极管UD1、UD3、UD5上。另外上述微机200输出端OUT 4通过电阻R47连接到晶体管Q13的基极,晶体管Q13的集电极连接到上述晶体管Q11的发射极与电阻R43的接点上,晶体管Q13的发射极连接到上述电阻R43、R45的接点上。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当按下键输入部220的电源键108使电源接通,供给电池的电源(B+)时,初始复位部230使微机200初始复位,微机200进行初始化动作。
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使用者按下美容阶段选择键114,微机200使皮肤美容阶段依次设定为清洁阶段—→按摩阶段—→营养供给阶段—→提升阶段—→清洁阶段。
另外,微机200通过使用者按下“弱”键118,使电离子电流、远红外线及振动设定为“弱”上,使发光二极管120动作而发光,根据按下“弱”键118的时间不同设定振动停止或振动,另外通过按下“强”键122使电离子电流、远红外线及振动输出设定为“强”,并使发光二极124动作而显示,根据按下“强键”122的时间不同设定乐曲的输出及停止,还通过皮肤测定键128设定皮肤测定。
通过供给电池电源(B+),使电离子电流输出部260的直流/直流变换用集成器件260A动作,在输出驱动端DC上输出驱动信号,通过输出的驱动信号在线圈L上感应输出高电压,由线圈L升压的电源通过二极管D进行整流,并通过电容器C5平滑处理,变换为直流电源后,通过电阻R11、R13及面部皮肤接触部102、接地部106对面部皮肤输出电离子电流。
此处,当电离子电流的输出电平设定为“强”时,微机200在输出端OUT1上输出低电位,通过该输出的低电位,使电源电平调节部264的晶体管Q1截止,从而在直流/直流变换用集成器件260A的输入端IN上加上高电压,电离子电流输出部260输出高电平的电离子电流。
当电离子电流的输出电平设定为“弱”时,微机200在输出端OUT上输出高电位,通过该输出高电压,与上述相反,晶体管Q1导通,由于电阻R7、R9的接点通过晶体管Q1等效接地,所以在直流/直流变换用集成器件260A的输入端IN上加上低电压,电离子电流输出部260输出低电平的电离子电流。
在这样的状态下,离子电流极性转换部266通过微机200的控制,上述电离子电流输出部260就可以使输出到面部皮肤上的离子电流的极性改变。
即,当微机200在输出端OUT2上输出低电位,在输出端OUT3上输出高电位时,离子电流极性转换部266的晶体管Q3截止,晶体管Q5导通,所以电离子电流输出部260输出的电离子电流依次通过电阻R11、面部皮肤接触部102、使用者的面部皮肤、接地部106、光耦合器272的发光器件及晶体管Q5流到接地点,使之在面部皮肤上流过正离子电流。
当微机200在输出端OUT2上输出高电位,在输出端OUT3上输出低电位时,与上述相反,晶体管Q3导通,晶体管Q5截止,所以电离子电流输出部260所输出的电离子电流依次通过电阻R13、光耦合器272的发光器件、接地部106、使用者的面部皮肤、面部皮肤接触部102及晶体管Q3流到接地点,使之在面部皮肤上流过负离子电流。
当微机200在输出端OUT2、OUT3上都输出高电位时,晶体管Q3、Q5一起导通,则在面部皮肤上没有电离子电流流过。
这时,通过在使用者的面部皮肤上供给电离子电流,电离子电流检测部270的光耦合器272的发光器件发光,光耦合器272的发光器件的光使光敏晶体极管受光后导通,所以在光耦合器272的光敏晶体管的发射极上输出由使用者面部皮肤上流过的电离子电流产生的规定电平的检测信号。
在上述光耦合器272的光敏晶体管的发射极上输出的规定电平的检测信号通过电阻R25及作为缓冲器动作的运算放大器274,进行缓冲放大,再由电阻R27、R28、R31及运算放大器276构成的放大器进一步放大,输入到上述微机200的输入端CIN,微机200由输入端CIN的输入信号可以确认在使用者的面部皮肤上是否输出电离子电流。
另外,当使用者按下皮肤测定键128选择皮肤测定时,如上所述将电离子电流检测部270输出的检测信号输入到微机200变换为数字信号,由该变换的数字信号电平判断皮肤状态后,使发光二极管126选择亮灯,通过显示使用者的面部皮肤是干性皮肤、中性皮肤还是油性皮肤,使用者自己就可以确认。
输出振动时,微机200在输出端OUT5上输出高电位,该输出的高电位通过振动发生部280的电阻R33加到晶体管Q7的基极,所以晶体管Q7导通。
这样,电源(B+)依次通过晶体管Q7及电阻R35、R37加到马达282上,驱动马达282。
此处,在马达282的旋转轴上设置有偏心,通过马达282的驱动,,偏心凸轮旋转,同时产生“弱”电平的振动。
这时,当使用者设定为“强”时,微机200在输出端上OUT4上输出高电位,该输出高电位通过电阻R39加到晶体管Q9的基极,所以晶体管Q导通,电源(B+)依次通过晶体管Q7、Q9及电阻R37将相对高的电压加到马达282上,马达282高速驱动,产生“强”电平的振动。
当输出远红外线时,微机200在输出端OUT7上输出高电位,该输出的高电位通过远红外线发生部290的电阻R41加到晶体管Q11的基极,使晶体管Q11导通。
这样,电源(B+)依次通过晶体管Q11及电阻R43、R45加到多个远红外线二极管UD1、UD3、UD5上,从而远红外线二极管UD1、UD3、UD5亮灯,并通过远红外线输出部104对使用者的面部皮肤输出“弱”电平的远红外线。
这时,当使用者设定为“强”时,微机200在输出端上OUT4上输出高电位,该输出高电位通过电阻R47加到晶体管Q13的基极上,从而使晶体管Q13导通,电源(B+)依次通过晶体管Q11、Q13及电阻R45加到多个远红外线二极管UD1、UD3、UD5上,使之在多个远红外线二极管UD1、UD3、UD5上流过较大的电流,输出“强”电平的远红外线。
图3至图11是表示本发明控制方法的信号流程图。
如图所示,使用者在图3的步骤S302按下键输入部220的电源键时,微机200在步骤S304接通电源,在步骤S306上通过初始复位部230的输出信号进行初始化动作。
当上述步骤S306的初始化动作结束时,微机200在步骤S308设定皮肤美容的第一阶段的清洁阶段,在步骤S310将电离子电流、远红外线及振动的输出电平设定在“弱”上之后,在步骤312由电池检测部250的输出信号判断电池的电压状态。
在下一步骤S314上当电池电压状态的判断结果电池的电压是不在预先设定的第1电压以上时,则在步骤S316上判断电池的电压是否在比上述第1电压低的第2电压以下,当判断的结果是在第2电压以下时,则在步骤S318上切断电源,防止电池的过度放电。
另外,在上述步骤S316上,当电池电压在第2电压以上时,则判断电池的电源未过度放电,微机200在步骤S302上使发光二极管132亮灯,显示电池电源不足后,在步骤S322上判断是否输入了键信号。
在上述步骤S322上当输入了键信号时,则在步骤S324上执行下述的键信号输入程序,当在上述步骤S322上没有键信号输入时,则在步骤S326上判断是否在正在进行皮肤测定,判断的结果现在是在进行皮肤测定时,则在S328执行下述的皮肤测定程序,当现在未进行皮肤测定时,则在步骤S330上执行下述的皮肤美容程序。
上述图3的步骤S324的键信号输入程序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2上控制报警/乐曲输出部240,在规定时间内输出键输入声音,在步骤S404上判断输入的键信号,当在步骤S406上判断电源键108的输入时,则在步骤S408上切断电源,结束。
当在步骤S410上判断美容阶段选择键114的输入时,则在步骤S412上执行下述的美容阶段选择程序,当在步骤414上判断“强”键122的输入时,则在步骤S416上计数“强”键122信号输入的时间,在步骤S418上判断“强”键122的信号输入时间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时间以上,当判断的结果不在设定时间以上时,则在步骤S420将电离子电流、振动及远红外线的输出电平设定为“强”。
当在上述步骤S418上“强”键122的信号输入时间在预先设定的时间以上时,则在步骤S422上判断乐曲的输出是否已设定,判断的结果当设定了乐曲的输出时,则在步骤S424上设定乐曲的停止,当未设定乐曲的输出时,则在步骤S426设定乐曲的输出。
在步骤S428上当判断是“弱”键118的输入时,则在步骤S430上计数“弱”键118的信号输入时间,在步骤S432上判断“弱”键118的信号输入时间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时间以上,判断的结果当不在设定时间以上时,则在步骤S434上将电离子电流、振动及远红外线的输出电平设定为“弱”上。
当在上述步骤S432上“弱”键118的信号输入时间在预先设定的时间以上时,则在步骤S436上判断振动输出是否已经设定,判断结果当设定了振动输出时,则在步骤S439上设定振动停止,当未设振动输出时,则在步骤S440设定振动输出。
当在步骤S442上判断皮肤测定键128的信号输入时,则在步骤S444上执行下述的皮肤测定程序。
上述图4的步骤S412的美容阶段选择程序如图5所示,在步骤S502上按下美容阶段选择键114的时间内,使发光二极管亮灯,显示美容阶段选择键114的输入,在步骤S504上判断现在设定的皮肤美容阶段。
判断的结果,当在步骤S506上现在设定了清洁阶段时,则在步骤S508上设定按摩阶段,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112亮灯,显示按摩阶段的设定。
另外,在步骤S510上当现在设定了按摩阶段时,则在步骤S512上设定营养供给阶段,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112亮灯,显示营养供给阶段的设定。当在步骤S514上现在设定了营养供给阶段时,则在步骤S516上设定提升阶段,使相应发光二极管112亮灯,显示提升阶段的设定,当在步骤S518上现在设定了提升阶段时,则在步骤S520上设定清洁阶段,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112亮灯,显示清洁阶段的设定。
即,在美容阶段选择程序中,通过按下美容阶段选择按键114,对清洁阶段—→按摩阶段—→营养供给阶段—→提升阶段—→清洁阶段反复进行设定。
图3所示的步骤S328及图4所示的步骤S444的皮肤测定程序如图6所示,微机200在步骤S602上计数执行皮肤测定程序的时间,在步骤S604上判断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例如20秒,当设定的时间未经过设定的时间时,则在步骤S606上,如上所述输入电离子电流检测部270输出的皮肤测定信号,将在步骤S608上输入的皮肤测定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在步骤S601上判断皮肤测定信号,由在步骤S612上判断的电平确认皮肤状态,并且通过对多个发光二极管126选择亮灯,显示测定的面部皮肤的状态。
例如,当测定的面部皮肤状态如果是干性皮肤时,则使左侧的两个发光二极管126亮灯,如果是中性皮肤时,则使中央的发光二极管126亮灯,如果是油性皮肤时,则使右侧的两个发光二极管126亮灯,显示面部皮肤的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当在步骤S604上经过了皮肤测定的设定时间,则微机200在步骤S614上使发光二极管126全部熄灭,停止皮肤测定状态的显示,结束皮肤测定的动作。
图3的步骤S330的皮肤美容程序如图7所示,在步骤S702判断现在的皮肤美容阶段,当在步骤S704上设定了现在清洁阶段时,在步骤S706上执行下述的清洁程序,除去在皮肤深厚滞留的毒素和脏污物。
另外,当在步骤S708上设定为现在按摩阶段时,则在步骤S710上执行下述的按摩程序,使面部皮肤的毛孔进行扩张及缩小,维持色泽良好的皮肤,当在步骤S712上设定为现在营养供给阶段时,在步骤S714上执行下述的营养供给程序,对皮肤的深处供给化妆品的营养,当在步骤S716上设定为现在提升阶段时,则在步骤S718上执行下述的提升阶段,再次对面部皮肤的毛孔进行扩张及缩小,维持色泽良好有弹性的皮肤。
图7的步骤S706的清洁程序如图8所示,在步骤S802上判断是否设定了乐曲的输出。
即,在上述图4的步骤S414,通过对“强”键122按下设定时间以上,判断是否设定了乐曲的输出。
判断的结果,当设定了乐曲的输出时,在步骤S804上微机200通过报警/乐曲输出部240输出规定的乐曲,使用者以设定的“强”或“弱”电平,电离子电流260的直流/直流变换部262使电源(B+)升压的状态下,在步骤S806上通过上述电离子电流检测部270输出的皮肤测定信号判断对使用者的面部皮肤是否输出了电离子电流。
在上述步骤S806上,当对使用者的面部皮肤没有输出电离子电流时,则在步骤S808上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112亮灯,显示停止执行清洁阶段,同时显示电离子电流没有对使用者的皮肤输出。
在下一步骤S810上,暂时停止执行清洁阶段的时间计数,在步骤S812上,使远红外线的输出及马达282的驱动停止。
另外,在上述S806上,当对使用者的面部皮肤输出电离子电流时,则微机200在步骤S814上,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闪烁,显示清洁阶段的执行,在步骤S816上计数清洁阶段的执行时间,在步骤S818上判断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清洁时间。
即,对使用者的面部皮肤上输出电离子电流,只计数执行清洁动作的时间,判断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清洁时间。
在上述步骤S818上,当未经过预先设定的清洁时间时,则微机200在步骤S820上输出在清洁阶段相应的电离子电流。
即,如图12a所示,在设定的约2~3秒时间(T)内,输出具有约2~10Hz频率的正电离子电流,在下一个约2~3秒的时间(T)内,继续输出正电离子电流,重复进行输出。
在下一步骤S822上通过使用者设定的“强”或“弱”电平,控制远红外线发生部290,输出远红外线,在步骤S824上判断是否设定了振动。
即,在图4的步骤S428上,判断是否将“弱”键122按下设定时间以上,设定了振动。
判断的结果,当设定了振动时,则通过使用者设定的“强”或“弱”电平,控制振动发生部280,驱动马达282,产生振动。
这样,在清洁阶段,以规定时间(T)的周期反复输出使用者设定的“强”或“弱”电平与具有规定频率的正离子电流,及在重复输出正离子电流的同时输出远红外线,根据使用者的选择产生振动,除去皮肤深层滞留的毒素及脏污物。
在这样的状态下,当经过了在上述步骤S818上设定的清洁阶段的执行时间时,则微机200在步骤S828上设定下一个皮肤美容阶段按摩阶段,结束清洁阶段的执行。
上述图7的步骤S710的按摩程序如图9所示,当在步骤S902上设定了乐曲的输出时,则在步骤S904上输出规定的乐曲,以使用者设定的“强”或“弱”电平,在电离子电流输出部260的直流/直流变换部262使电源(B+)升压的状态下,当在步骤S906上对使用者的面部皮肤未输出电离子电流时,则在步骤S908上,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112亮灯,显示按摩阶段的执行停止,同时显示电离子电流未输出到使用者面部皮肤上,在步骤S910上暂时停止对执行按摩阶段时间的计数,在步骤S912上停止远红外线的输出及马达282的驱动。
另外,在上述步骤S906上,当对使用者的面部皮肤输出电离子电流时,则微机200在步骤S914上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闪烁,显示按摩阶段的执行,在步骤S916上计数按摩阶段的执行时间,当在步骤S918上判断未经过预先设定的按摩时间时,则微机200在步骤S920上输出在按摩阶段相应的电离子电流。
即,如图12C所示,在设定的约2~3秒的时间(T)内,输出具有约2~10Hz频率的正离子电流,在下一个约2~3秒的时间(T)内,输出具有约2~10Hz频率的负离子电流,在下一个约2~3秒的时间(T)内,输出具有约2~10Hz频率的正及负离子电流,反复进行输出。
在下一步骤S922上,通过使用者设定的“强”或“弱”电平,控制远红外线发生部290,输出远红外线,当在步骤S924上设定了振动时,则通过使用者设定的“强”或“弱”电平,控制振动发生部280,驱动马达282,产生振动。
如上所述,在按摩阶段以规定时间(T)的周期反复输出具有规定频率的正电离子电流、负电离子电流、正及负电离子电流,对面部皮肤的毛孔进行扩张及缩小,就可以维持光泽良好有弹性的皮肤。
在这样状态下,当经过了上述步骤S918上所设定的按摩阶段执行时间时,则微机200在步骤S928上设定下一皮美容阶段营养供给阶段,使按摩阶段的执行结束。
图7的步骤S714的营养供给程序如图10所示,当在步骤S1002上设定了乐曲输出时,则在步骤S1004上输出规定的乐曲,当在步骤S1006上对使用者的面部皮肤未输出电离子电流时,则在步骤S1008上使相应发光二极管122亮灯,表示停止执行营养供给阶段,同时表示电离子电流未输出给使用者的面部皮肤,在步骤S1010上暂时停止营养供给阶段执行时间的计数,在步骤S1012上停止远红外线的输出及马达282的驱动。
另外,当在上述步骤S1006上,对使用者面部皮肤输出了电离子电流时,则微机200在步骤S1014上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112闪烁,表示营养供给阶段的执行,在步骤S1016上计数按摩阶段的执行时间,在步骤S1018上,当未经过预先设定的营养供给时间时,则微机200在步骤S1020输出在营养供给阶段相应的电离子电流。
即如图12d所示,在设定的约2~3秒的时间(T)内,输出具有约2~10Hz的负电离子电流,在下一个约2~3秒的时间(T)内,继续输出负电离子电流,反复进行输出。
在下一步骤S1022上,通过使用者设定的“强”或“弱”电平,控制远红外线发生部290,输出远红外线,当在步骤S1024上设定了振动时,则通过使用者设定的“强”或“弱”电平,控制振动发生部280,驱动马达282,发生振动。
这样,在营养供给阶段,以规定时间(T)的周期,反复输出具有规定频率的负电离子电流及连续的负电离子电流,将化妆品的营养供给皮肤的深层。
在这样的状态下,当经过了在上述步骤S108上设定的营养供给阶段的执行时间时,则微机200在步骤S1028上设定下一皮肤美容阶段提升阶段,使营养供给阶段的执行结束。
图7的步骤S718的提升程序如图11所示,在步骤S1102上当设定了乐曲输出时,则在步骤S1104上输出乐曲,当在步骤S1106上对使用者的面部皮肤未输出电离子电流时,则步骤S1108使相应发光二极管112亮灯,表示停止执行提升阶段,同时表示电离子电流未输出到使用者的面部皮肤,在步骤S1110上暂时停止提升阶段的执行时间的计数,在步骤S1112上使远红外线的输出停止。
另外,当上述步骤S1106上对使用者的面部皮肤输出电离子电流时,则在步骤S1114上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112亮灯,表示提升阶段的执行,在步骤S1116上计数提升阶段的执行时间,当在步骤S1118上未经过预先设定的提升时间时,则微机在步骤S1120上输出在提升阶段相应的电离子电流。
即,如图12b所示,在所设定的约0.5~5Hz的范围内,输出频率可变的正及负电离子电流。
在下一步骤S1122上,根据使用者设定的“强”或“弱”电平控制远红外线发生部290。输出远红外线。
如上所述在提升阶段,在约0.5~5Hz的范围内输出频率可变的正及负电离子电流,输出远红外线,对面部皮肤的毛孔进行扩张或缩小,使之维持色泽良好有弹性的皮肤。
在这样状态下,当在上述步骤S1118上经过了所设定的提升阶段的执行时间时,则微机200在步骤S1128上使全部皮肤美容阶段的执行结束。
此处,在上述的清洁阶段、按摩阶段及营养供给阶段中之所以有使用者设定振动的输出是因为有的使用者讨厌马达282驱动产生的噪声,这样可以不使用振动,就不会发生马达282驱动的噪声了。
另外,设定上述乐曲的输出,是因为有的消费者既讨厌产生噪声,又想使用振动,所以设定了乐曲的输出可使噪声相对减少。
在上述中,对设定振动的产生时在清洁阶段、按摩阶段及营养供给阶段,持续驱动马达产生振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包括使马达282周期性驱动及停止或按规定的节奏产生振动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阶段,接通电源进行初始化,同时判断键信号的输入;第2阶段,当在上述第1阶段输入键信号时,则根据键信号设定皮肤美容阶段,进行皮肤测定;第3阶段,在上述第1阶段没有键信号输入,而进行皮肤测定时,则进行皮肤测定动作,而不是在进行皮肤的测定时,则判断为皮肤美容阶段,进行皮肤美容动作;第4阶段,当在上述第3阶段判断的皮肤美容阶段是清洁阶段时,则在设定时间内,按所设定的周期交替输出具有规定频率的正离子电流及连续的正离子电流,同时在输出远红外线和振动后,设定按摩阶段;第5阶段,当在上述第3阶段判断的皮肤美容阶段是按摩阶段时,则在设定时间内按所设定的周期重复输出具有规定频率的正电离子电流、负电离子电流及正负交替的电离子电流,同时在输出远红外线和振动之后,设定营养供给阶段;第6阶段,当在上述第3阶段判断的皮肤美容阶段是营养供给阶段时,则在设定时间内按所设定的周期重复输出具有规定频率的负电离子电流及连续的负电离子电流,同时在输出远红外线和振动之后,设定提升阶段;及第7阶段,当在上述第3阶段判断的皮肤美容阶段是提升阶段时,则在设定时间内输出在所设定频率范围内可变的正及负电离子电流,同时在输出远红外线之后,结束皮肤美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皮肤测定是通过在使用者的面部皮肤上流过的电离子电流的电平判断皮肤状态并进行显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输出根据使用者的设定条件输出或停止振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离子电流,远红外线及振动输出是根据使用者的设定条件,以“强”或“弱”电平进行输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离子电流的输出频率为2~10HZ。
6.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离子电流的周期为2~3秒。
7.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7阶段中的可变频率范围为0.5~5Hz
8.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当判断电池的电源状态是在设定电压以下时,切断电源并防止电池过度放电的阶段。
9.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皮肤美容阶段对在面部皮肤上流过电离子电流时间进行计数,只是当该计数的时间超过所设定的时间时才进行。
10.一种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部皮肤美容全部动作的微型计算机;显示皮肤美容机器的现在动作状态的显示部;将使用者操作的动作指令输入给上述微型计算机的键输入部;使电池的电源升压,在该升压的电源下通过上述微型计算机的控制,输出电离子电流的电离子电流输出部;对上述电离子电流输出部输出的电离子电流是否正在使用者面部皮肤上流动进行检测的电离子电流检测部;通过上述微型计算机的控制,产生振动的振动发生部;及通过上述微型计算机的控制,产生远红外线的远红外线发生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装置,其特性在于上述电离子电流输出部包括使电池的电源升压的直流/直流变换部;调节上述直流/直流变换部的输出电源电平的电源电平调节部;及对上述直流/直流变换部输出到上述面部皮肤接触部的电离子电流的极性进行转换的电离子电流极性转换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记载的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装置,其特性在还具有通过上述微型计算机的控制发出规定报警及规定乐曲的报警/乐曲输出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携式皮肤美容机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部皮肤全体动作的微机;显示美容器状态的显示部;将动作指令输入微机的键输入部;输出规定报警及乐曲的报警/乐曲输出部;对电池电源升压,由微机的控制,输出电离子流的电离子电流输出部;检测从该输出部输出的电离子流是否在使用者的面部皮肤上流动的电离子电流检测部;通过微机的控制产生振动的振动发生部;及由微机的控制产生远红外线的远红外线发生部。
文档编号A61N1/32GK1256159SQ9912546
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7日
发明者黄贤倍 申请人:黄贤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