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苷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71797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熊果苷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日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熊果苷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熊果苷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及丙二醇、丙三醇的 水溶液,不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等。熊果苷具有降低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还能抑制黑素 体成熟,90年代由日本资生堂化妆品株式会社作为化妆品美白剂首先推出,是继γ -半胱 氨酸和曲酸等美白剂后又一个美白剂。熊果苷的去色素作用机制是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 主要阻断多巴及多巴醌的合成,从而遏制黑色素的生长,因而具有皮肤增白作用。
[0003] 熊果苷作为一种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被普遍地应用于祛斑美白化妆品中。
[0004] 经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101401775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被动靶向 夜用和日用皮肤美白功效纳米乳,利用纳米乳作为皮肤美白或增白功效成分的载体,并利 用皮肤美白功效成分各自不同的理化特性、作用机制及实际效果,特别是首先选用一些美 白功效成分的作用优势,提供了一种相互匹配的夜用和日用两种联合应用的皮肤美白功效 纳米乳系统。
[0005][0006][0007] 皮肤对大多数物质是一道难以渗透的屏障,熊果苷要想发挥其美白效果,必须透 过角质层及更深层屏障表皮基底层,并且进入黑素细胞。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熊果苷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9]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熊果苷脂质体,其特征在 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〇. 01?10份的熊果苷,1?20份的磷脂,5?25份的 油,0. 5?20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0?90份的分散介质。
[0010] 为达到更好的效果,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〇. 5-3份的熊果苷, 2-3. 5份的磷脂,5-25份的油,1-10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0?90份的分散介质。
[0011] 具体的,所述磷脂选自大豆磷脂或蛋黄卵磷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大豆磷脂。
[0012] 所述油选自大豆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红花油、橄榄油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辛 酸/癸酸甘油三酯或/和大豆油。
[0013]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司盘60、司盘80、聚甘油单油酸酯、聚甘油-10油酸酯、吐 温80、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 所述分散介质选自水、甘油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 优选地,熊果苷脂质体的组成及含量可为以下三种方式。
[0016] 本发明的熊果苷脂质体,按重量份,其组成如下所示:
【主权项】
1. 一种熊果苷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〇. Ol?10份的熊 果苷,1?20份的磷脂,5?25份的油,0. 5?20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0?90份的分 散介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果苷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选自大豆磷脂或蛋黄 卵磷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大豆卵磷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果苷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选自大豆油、辛酸/癸酸 甘油三酯、红花油、橄榄油的一种或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果苷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司 盘60、司盘80、聚甘油单油酸酯、聚甘油-10油酸酯、吐温80、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辛酸癸酸聚 乙二醇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果苷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介质选自水、甘油或丙 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熊果苷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0. 5?3份的熊果苷,0. 5?3. 5份的磷脂,5?25份的辛酸/癸酸甘 油三酯,0?1. 5份的司盘80,1?5份的甘油,0?5份的丙二醇; 所述B组分包括0. 5?5份的吐温80,0?5份的聚氧乙烯蓖麻油,40?85份的水。
7.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熊果苷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0. 5?3份的熊果苷,0. 5?3. 5份的磷脂,5?25份的大豆油,0. 5? 2份的聚甘油-10油酸酯,1?5份的甘油,0?5份的丙二醇; 所述B组分包括0. 5?5份的吐温80,0?5份的聚氧乙烯蓖麻油,0?5份的辛酸癸 酸聚乙二醇甘油酯,35?90份的水。
8.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熊果苷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0. 5?3份的熊果苷,0. 5?3. 5份的磷脂,5?10份的大豆油,5? 20份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0. 5?2份的聚甘油-10油酸酯,0?1. 5份的司盘80,1?5 份的甘油,〇?5份的丙二醇; 所述B组分包括0. 5?5份的吐温80,0?5份的聚氧乙烯蓖麻油,0?5份的辛酸癸 酸聚乙二醇甘油酯,50?75份的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熊果苷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A组分和 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3份的熊果苷,3. 5份的磷脂,5份的大豆油,20份的辛酸/癸酸甘油三 酯,2份的聚甘油-10油酸酯,0. 5份的司盘80, 5份的甘油,5份的丙二醇; 所述B组分包括0. 5份的吐温80, 2份的聚氧乙烯蓖麻油,53. 5份的水。
10. 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熊果苷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步骤A组分混合,在8000?12000rpm条件下高速剪切,至体系中无肉眼可见固 形物; (2) 将B组分加入步骤(1)所得产物中,8000?12000rpm条件下高速剪切,得初乳,初 乳经高压均质机处理,所用压力800?2000bar,循环次数5?10次,即得熊果苷脂质体。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日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熊果苷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熊果苷脂质体包括熊果苷、磷脂、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散介质。优选地,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0.5~3份的熊果苷,0.5~3.5份的磷脂,5~10份的大豆油,5~20份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0.5~2份的聚甘油-10油酸酯,0~1.5份的司盘80,1~5份的甘油,0~5份的丙二醇;B组分包括0.5~5份的吐温80,0~5份的聚氧乙烯蓖麻油,0~5份的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50~75份的水。本发明通过磷脂微囊包裹作用,能增强熊果苷的脂溶性,进而增强熊果苷的透皮能力。
【IPC分类】A61K8-97, A61K8-60, A61Q19-08, A61Q19-02, A61K8-14, A61K8-37, A61K8-92, A61K8-36
【公开号】CN104586639
【申请号】CN201410837914
【发明人】陈 光, 刘超, 施向平
【申请人】唯美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