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红丝疔的外敷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7772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治疗红丝疔的外敷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红丝疔,现代医学称之为急性淋巴管炎。本病多在指(趾)等处有原发病灶,初起形似小疮,逐渐发生红丝。红丝在手者可上攻至肘或腋下;在足者可上走胫股;在头面者则多下窜颈项。肘、腋、胭窝、腹股沟部常有结核肿痛。如不消退而化脓则结块少而大,化脓在病后7 —10天左右。潰后一般收口较易。一般无全身不适感,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本病若治疗不当可并发走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现代医学对此证的治疗一般使用抗生素。但近年来由于滥用抗生素,使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增加了毒副作用和治疗难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红丝疔的外敷制剂。它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消肿的功能,可直接作用于病变处,治疗红丝疔效果好。能达到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目的。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黄连、黄芩、白芷、天葵子7种原料药构成。
[0005]本发明制剂中有关药物成分主要功能与配制。
[0006]本发明中的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含蒲公英留醇,蒲公英素,葡萄糖,皂甙,树脂等。清热解毒,散结。主治脾胃郁火,乳痈,瘰疬,热淋,淋巴腺炎。
[0007]本发明中的紫花地丁,性味苦,寒。含甙类,黄酮类,蜡等。清热解毒。主治痈疽疮瘍,療病恶疮。
[0008]本发明中的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疔毒,咽喉肿痛,风火赤眼,皮肤瘙痒等。
[0009]本发明中的黄连,性味苦,寒。含甲基黄连碱,棕榈酸等。泻火燥湿,除烦解毒。主治熟盛心烦,消渴,熟痢腹痛,里急后重,目赤肿痛,痈疽疮毒,口疮。
[0010]本发明中的黄芩,性味苦,寒。含黄芩甙,汉黄芩甙葡萄糖醛酸,酶等。清湿热,泻肺火,安胎解毒。主治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疽疮疡,胎动不安。
[0011]本发明中的白芷,性味辛,温。含白芷素,白芷醚,珊瑚菜素等。祛风散湿,活血止痛,生肌排脓。主治感冒头疼,眉棱骨疼,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疫毒,皮肤瘙痒。
[0012]本发明中的天葵子,性味甘、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治疔疮疖肿,乳腺炎,扁桃体炎,淋巴结核,疝气,小便不利,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0013]红丝疔的病因病机为内有火毒凝聚,外部因手部生疮,足癣糜烂或皮肤破损,感染邪毒,以致毒留经脉,走窜而继发。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邪的功能,可直接外敷于病变处,治疗红丝疔效果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1.配方及重量比例:蒲公英50份、紫花地丁 30份、野菊花30份、黄连15份、黄芩18份、白芷15份、天葵子12份。
[0015]2.制作方法:将上述原料药按比例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后制成细粉和调和剂按比例制成膏状,涂于敷料上制成膏药外用。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红丝疔的外敷制剂,其特征是配方及重量比例是蒲公英50份、紫花地丁 30份、野菊花30份、黄连15份、黄芩18份、白芷15份、天葵子12份;将上述原料药按比例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后制成细粉和调和剂按比例制成膏状,涂于敷料上制成膏药外用。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红丝疔的外敷制剂,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它主要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白芷、天葵子等7种原料药构成,用制药设备制成膏药备用。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消肿的功效,可直接外敷于病变处,治疗红丝疔效果好,安全无毒副作用。
【IPC分类】A61K9-70, A61P31-04, A61P17-00, A61K36-86
【公开号】CN104644888
【申请号】CN201310590866
【发明人】王芳, 陈洪涛, 陈冠卿
【申请人】王芳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