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以叶酸介导的金纳米星为载体的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_4

文档序号:8504377阅读:来源:国知局
nm激光后,能够更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0031]五、本发明中叶酸介导的多功能金纳米星用于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药物传递系统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的测定:
将MCF-7细胞按照IXlO7个/只,皮下接种于BALB/c裸鼠右前腋窝下。裸鼠接种肿瘤7d后,取其中36只肿瘤体积彡10mm3裸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具体分组如下:(I)对照组(生理盐水组);(2)生理盐水激光组;(3)靶向药物组;(4)靶向药物激光组;(5)非靶向药物组;(6)非靶向药物激光组。6组均采用尾静脉给药的方式,其中激光组在给药4h后照射肿瘤部位,使用的光源808nm近红外光源,功率为2W/cm2,一次照射时间为I min。隔天给药一次,每次注射生理盐水或者药物溶液或者100 μ g/mL的制剂溶液200 μ I,共给药3次。整个实验过程中每日观察裸鼠生活状态,每隔一天称其体重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裸鼠瘤的长径㈧与短径(B),按公式V=l/2 (AXB2)计算肿瘤体积。
[0032]实验证明,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将本发明叶酸介导的多功能金纳米星用于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药物传递系统给药,可以明显抑制裸鼠肿瘤体积的增加。
[0033]六、本发明中叶酸介导的多功能金纳米星用于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药物传递系统的体内活体成像情况:
使用叶酸介导的多功能金纳米星用于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药物传递系统(GNSTs/D0X-PEG/PE1-FA-cy5.5)进行小鼠成像:将小鼠采用水合氯醛麻醉后,在小鼠的尾静脉注射 5.0 μ L/g 体重的 cy5.5-NHS 浓度为(50 Pg/mL) GNSTs/DOX-PEG/PE1-FA-cy5.5 溶液,使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在808 nm激光照射下进行近红外荧光成像。然后再分别尾静脉注射cy5.5-NHS (5.0 μL/g,50 Pg/mL)和 GNSTs/DOX-PEG/PE1-FA-cy5.5 (5.0 μL/g,50 μδ/mL)溶液于不同的小鼠体内,在不同时间点,观察两组裸鼠的近红外荧光成像情况。
[0034]结果分析,注射GNSTs/D0X-PEG/PE1-FA_cy5.5溶液的小鼠,在I分钟后,小鼠表面皮肤比注射cy5.5-NHS的对照组发出更强烈的荧光信号,心脏部分发出明显的荧光信号,说明GNSTs/D0X-PEG/PE1-FA-cy5.5溶液易于进入血管,并且易进入小鼠心脏。注射GNSTs/D0X-PEG/PE1-FA-cy5.5溶液5分钟时,体表荧光信号减弱,肝部信号增强。当注射GNSTs/D0X-PEG/PE1-FA-cy5.5溶液4.5小时后,肝区荧光信号消失,仅在心脏部位保留部分信号,其余GNSTs/D0X-PEG/PE1-FA-cy5.5溶液进入肠部,而cy5.5-NHS组小鼠的荧光信号全部转移到肠部。以上结果表明,在小鼠体内注射GNSTs/D0X-PEG/PE1-FA-cy5.5溶液后,更易进入心脏和血管,而肿瘤部位的血管较正常组织更为丰富,为用于肿瘤的体内成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展现了巨大的应用价值。
[003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技术效果:
(I)本发明选择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肿瘤靶向性的小分子叶酸为修饰分子,以氨基为连接臂,用一种简单经济和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对金纳米星进行修饰,不会对金纳米星本身的特性进行破坏,对生物体的毒性很低,物理以及化学稳定性良好,能够在水溶液中于4°C条件放置三个月,其粒径不发生明显变化,且制备条件温和、反应简单、产率高,平均一次合成5L。
[0036](2)本发明提供的叶酸介导的多功能金纳米星用于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药物传递系统,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种良好的热敏剂,测试表明无论是体外还是体内在激光照射情况下,本发明提供的叶酸介导的多功能金纳米星用于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药物传递系统都可以很好的抑制肿瘤细胞以及组织的生长和发展,其抑制率在70°/『80%(金的浓度0.5~lmg/kg,阿霉素的浓度是5~10mg/kg)且对正常细胞以及组织毒副作用很小。
[0037](3)本发明提供的叶酸介导的多功能金纳米星用于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药物传递系统,作为一种良好的光敏剂,可在近红外光照射情况下产生活性氧,且能够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结合抗肿瘤药物还可以发挥出更为优秀的热疗,光疗和化疗协同抗肿瘤效果O
[0038]4)本发明提供的叶酸介导的多功能金纳米星用于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药物传递系统,能够延长近红外荧光染料在体内循环时间(长达24~48 h)及提高荧光稳定性。从而延长对检测对象的观测窗口时间,充分获取观测的信息,使其具有活体成像的潜力,是抗肿瘤药物上的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主权项】
1.一种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以叶酸介导的金纳米星为载体的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纳米星表面通过共价键连接上具有反应活性的氨基和羧基后,再通过酰胺反应连接靶向分子,得到主动靶向的金纳米星溶液;再通过靶向化合物末端的氨基和近红外荧光探针进行化学反应,得到具有叶酸靶向和近红外荧光成像的金纳米星溶液;然后再直接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负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于金纳米星表面,即得到叶酸介导的多功能金纳米星用于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药物传递系统,阿霉素和金纳米星的质量比为1.5?3:1,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氨基化的金纳米星:在18?25°C,300?72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加入浓度为50 μ g/mL的金纳米星溶液10?20 mL,然后加入浓度为0.1?10.0 mg/mL的氨基化合物I?5mL,进行避光搅拌反应6?12 h,再10000 rpm高速离心30min,然后用超纯水复溶得到氨基化金纳米星溶液; 所述的氨基化合物为NH2-PEG2000-SH和PE1-SH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物; (2)制备具有靶向性的金纳米星:分别称取叶酸15?20mg、N,N’- 二环己基碳酰亚胺10?15mg、N-轻基琥泊酰亚胺7.5?10.5mg,然后依次加入2.5?5.0 mL反应溶液中,混勾溶解,再进行活化羧基,即在40?50°C、300?720r/min下避光磁力搅拌反应8?24h,然后将所得溶液10000 rpm高速离心30min得沉淀,沉淀用超纯水复溶,加入步骤(I)制备的氨基化金纳米星溶液中进行酰化反应,室温避光搅拌反应12?24h,再10000 rpm高速离心30min,去除游离的小分子,得到末端含有氨基的叶酸靶向金纳米星溶液; 所述的反应溶液是二甲基亚砜、磷酸盐缓冲液和丙酮中的一种; (3)制备具有近红外荧光成像和靶向性的金纳米星溶液:取0.01?2 mg荧光探针溶解于0.01?I mL的反应溶剂中,加入步骤(2)制备的叶酸靶向金纳米星溶液中进行酰胺反应,室温避光搅拌反应12?24h,再1000rpm超速离心30min得沉淀,沉淀用超纯水0.01?ImL复溶,得到以金纳米星为载体具有靶向性和近红外荧光成像的抗肿瘤药物传递系统; 所述的荧光探针是吲哚-5-菁、吲哚-5.5-菁和吲哚-5.5-菁-N-羟基琥珀酰亚胺中的一种; 所述的反应溶剂是二甲基亚砜、磷酸盐缓冲液和丙酮中的一种; (4)制备负载阿霉素的金纳米星溶液:将步骤(3)制备的具有近红外荧光成像的靶向金纳米星溶液经干燥得粉末,将粉末和阿霉素以质量比1: 1.5?3.0依次加到10?40 mL的反应溶剂中,在氮气保护下,超声溶解,在18?25°C下300?720r/min避光搅拌反应24?48h,得混合溶液,再将得到的混合溶液以1000rpm超速离心30min,得沉淀,沉淀用超纯水复溶,干燥即得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以叶酸介导的金纳米星为载体的药物传递系统; 所述的干燥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和烘干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以叶酸介导的金纳米星为载体的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 Cl)制备氨基化的金纳米星溶液:在25°C,54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加入浓度为50 μ g/mL的金纳米星溶液20mL,然后加入浓度为lmg/mL的NH2-PEG2000_SH溶液lmL,室温避光搅拌反应12h,再1000rpm高速离心30min,得沉淀,沉淀用超纯水21mL复溶,得氨基化的金纳米星溶液; (2)制备具有靶向性的金纳米星:分别称取叶酸19.91mg、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13.94mg、N-轻基琥?白酰亚胺10.36mg,然后依次加入4mL 二甲基亚砜中,混勾溶解,再进行活化羧基,即在50°C、480r/min下避光磁力搅拌反应12h,然后将所得溶液1000rpm高速离心30min得沉淀,沉淀用超纯水复溶,加入步骤(I)制备的氨基化金纳米星溶液中进行酰化反应,室温避光搅拌反应24h,再10000 rpm高速离心30min,去除游离的小分子,得到末端含有氨基的叶酸靶向金纳米星溶液; (3)制备具有近红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