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5011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药品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
【背景技术】
[0003]胶囊是现代医药中比较常用的药品,其产品构成为胶囊壳和位于胶囊壳中呈粉状或颗粒状的药物。胶囊的一般制备流程是:(I)放置胶囊下半壳;(2)向胶囊下半壳中注入目标药物;(3)放置胶囊上半壳,并与胶囊下半壳配合封闭目标药物;(4)热合胶囊上半壳和胶囊上半壳的连接处,密封胶囊壳;(5)输出制备完毕的胶囊。对应这五步流程,在生产线上分别需要涉及到如下五种加工设备:胶囊下半壳放置器、注药器、胶囊上半壳放置器、热合装置和下料装置,如专利CN201420180969—一《胶囊灌装机》所展示的胶囊灌装装置。其中展示的热合装置分为两组,分别在胶囊的上方和下方对胶囊壳进行热合作用,由于胶囊壳是由胶囊上半壳和胶囊下半壳拼装而成,其真正需要热合的部位位于胶囊壳的中部一一即胶囊上半壳与胶囊下半壳的结合处,而现有的热合装置却缺乏如此明确的针对性,其热合效果有限,容易出现胶囊热合不均、变形甚至失败等问题。
[0004]针对上述目前胶囊热合装置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胶囊热合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胶囊壳中部进行有针对性的热合作用,提升热合效果,从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有效避免出现胶囊热合不均、变形甚至失败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5]针对前述目前胶囊热合装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采用直插方式对胶囊壳中部进行有针对性的热合作用,使胶囊上下半壳连接处的热合效果均匀有效,从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有效避免出现胶囊热合不均、变形甚至失败等问题。
[000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位于本体内部的控制器,固定连接在本体下表面的至少两个热合部件,固定连接在本体下表面中部的测距传感器和定位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本体上表面中部的抽插驱动部件;所述热合部件包括加热圆筒,固定连接在加热圆筒上端且同轴心的支撑圆筒,沿圆周方向绕缠在加热圆筒内部的加热盘丝和内嵌在支撑圆筒内部且分别连接加热盘丝两端的两根导电丝;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各个热合部件的导电丝,同时还分别连接测距传感器、定位传感器和抽插驱动部件。
[0007]具体的,所述加热圆筒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由高导热材质制成,外层由低导热材质制成。进一步具体,所述加热圆筒的内层为陶瓷层,加热圆筒的外层为玻璃层。
[0008]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加热盘丝位于加热圆筒的内层中。
[0009]具体的,所述支撑圆筒为玻璃圆筒。
[0010]具体的,所述两根导电丝呈轴心对称布置。
[0011]综上,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直插式胶囊热合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采用直插方式对胶囊壳中部进行有针对性的热合作用,使胶囊上下半壳连接处的热合效果均匀有效,从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有效避免出现胶囊热合不均、变形甚至失败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合器的剖视图。
[001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合器中热合部件的放大剖视图。
[001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合器中热合部件的仰视图。
[0016]上述附图中:1、本体 2、控制器 3、热合部件 3a、加热圆筒 3b、支撑圆筒3c、加热盘丝3d、导电丝4、测距传感器5、定位传感器6、抽插驱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提供的直插式胶囊热合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8]本文中描述的各种技术可以用于但不限于药品制备领域,还可以用于其它类似领域。
[0019]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或/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或/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0020]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热合器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热合器中热合部件的放大剖视图,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热合器中热合部件的仰视图。所述包括本体1,位于本体I内部的控制器2,固定连接在本体I下表面的至少两个热合部件3,固定连接在本体I下表面中部的测距传感器4和定位传感器5,固定连接在本体I上表面中部的抽插驱动部件6 ;所述热合部件3包括加热圆同3a,固走连接在加热圆同3a上端且同轴心的支撑圆筒3b,沿圆周方向绕缠在加热圆筒3a内部的加热盘丝3c和内嵌在支撑圆筒3b内部且分别连接加热盘丝3c两端的两根导电丝3d ;所述控制器2分别连接各个热合部件3的导电丝3d,同时还分别连接测距传感器4、定位传感器5和抽插驱动部件6。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热合装置中,控制器2的作用有两个:一方面用于控制热合部件3中导电丝3d的导通或断开,另一方面根据测距传感器4和定位传感器5反馈的位置数据,控制抽插驱动部件6驱动本体I上移或下移;热合部件3用于对其对应的胶囊壳进行单对单的热合作用;测距传感器4和定位传感器5用于向控制器2反馈位置数据,进而通过控制器2间接辅助热合部件3对准胶囊放置孔,并起到下插限位作用,使加热圆筒3a恰好环形包围位于其对准的胶囊放置孔中的胶囊壳中部;所述抽插驱动部件5用于驱动本体I下移或上移,带动热合部件3下插包围或上抽远离位于其对准胶囊放置孔中的胶囊。所述热合装置采用直插方式,先使加热圆筒3a环形包围位于其对准的胶囊放置孔中的胶囊壳中部,然后通过控制器2导通热合部件3中导电丝3d,利用所述加热盘丝3c对胶囊壳中部进行有针对性的热合作用,可使胶囊上下半壳连接处的热合效果均匀有效,从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有效避免出现胶囊热合不均、变形甚至失败等问题。
[0021]具体的,所述加热圆筒3a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由高导热材质制成,外层由低导热材质制成。所述加热圆筒3a的双层设置,可使加热盘丝3c发出的热量主要向内传递,从而对环形包围的胶囊壳中部进行热合作用,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具有节能效果。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加热盘丝3c位于加热圆筒3a的内层中。作为优化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圆筒3a的内层为陶瓷层,加热圆筒3a的外层为玻璃层。所述加热圆筒3a在制造时取材方便,在加热时节能效果好。
[0022]具体的,所述支撑圆筒3b为玻璃圆筒。。所述支撑圆筒3b的导热性差,可防止在加热时热量传递到支撑圆筒3b,避免对胶囊上半壳产生热合变形。
[0023]具体的,所述两根导电丝3d呈轴心对称布置。所述两根导电丝3d分别作为电流的输入线路和输出线路,所述轴心对称设计可使两根导电丝3d距离最远化,防止互相干扰及出现断路问题。
[0024]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胶囊灌装的热合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采用直插方式对胶囊壳中部进行有针对性的热合作用,使胶囊上下半壳连接处的热合效果均匀有效,从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有效避免出现胶囊热合不均、变形甚至失败等问题;(2)所述热合部件结构中,对热量传递具有定向设计,可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具有节能效果;(3)所述热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制作取材方便,易于实现。
[0025]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直插式胶囊热合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位于本体(I)内部的控制器(2),固定连接在本体(I)下表面的至少两个热合部件(3),固定连接在本体(I)下表面中部的测距传感器(4)和定位传感器(5),固定连接在本体(I)上表面中部的抽插驱动部件(6); 所述热合部件(3)包括加热圆筒(3a),固定连接在加热圆筒(3a)上端且同轴心的支撑圆筒(3b),沿圆周方向绕缠在加热圆筒(3a)内部的加热盘丝(3c)和内嵌在支撑圆筒(3b)内部且分别连接加热盘丝(3c)两端的两根导电丝(3d); 所述控制器(2)分别连接各个热合部件(3)的导电丝(3d),同时还分别连接测距传感器(4)、定位传感器(5)和抽插驱动部件(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圆筒(3a)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由高导热材质制成,外层由低导热材质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圆筒(3a)的内层为陶瓷层,加热圆筒(3a)的外层为玻璃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丝(3c)位于加热圆筒(3a)的内层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筒(3b)为玻璃圆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导电丝(3d)呈轴心对称布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药品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直插式胶囊热合器。所述热合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采用直插方式对胶囊壳中部进行有针对性的热合作用,使胶囊上下半壳连接处的热合效果均匀有效,从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有效避免出现胶囊热合不均、变形甚至失败等问题。
【IPC分类】A61J3-07
【公开号】CN104873394
【申请号】CN201510238376
【发明人】廖成斌, 卢朝成
【申请人】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