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伤创面感染的抗菌凝胶剂与及其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9254463阅读:来源:国知局
致敏率为0 %。由此可知,本发明的药物不会过敏。
[0062] 临床试验 治疗对象:选择某医院外伤创面感染病人200例。男患者148例,女患者152例。随 机分为四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和对照组。年龄、病程、创伤面积无很大 差距。
[0063] 诊断标准 1、 有手术、烧伤或皮肤损伤等外伤经历; 2、 有伤口创面。
[0064] 治疗方法: 实施例1组:本组50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凝胶剂1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 使用IOg对创伤面进行涂抹,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2个疗程。
[0065] 实施例2组:本组50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凝胶剂2进行治疗。每日2次, 每次使用IOg对创伤面进行涂抹,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2个疗程。
[0066] 实施例3组:本组50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贴片剂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 次将贴片剂(每剂IOg生药)贴于创面感染,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2个疗程。
[0067] 对照组:本组50人使用红霉素软膏进行治疗。涂于患处,一日2次。5天为一个 疗程,治疗进行2个疗程。
[0068] 疗效标准 愈合:创面感染消失,并且创面新生组织生出;有效:创面感染基本消失,创面新生组 织开始生出;无效:创面感染无改善或者更严重。
[0069] 治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三个治疗组的治疗情况要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本发明的药物,治 疗外伤创面感染,疗效好,疗效确切。
由表2可以看出,四个治疗组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副作用,由此可知,本发明的 药物,治疗创面感染,安全无副作用。
[0071]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药物,治疗创面感染,疗效好,疗效确切,并且无副作用,安全 有效。
[0072] 典型病例:2005年禹城某中医院患者,34岁、男、农民,因干农活时,不小心割到上 臂,后发现局部温度增加、发红、肿胀就诊,伤口长6CM深0. 5CM。诊断为创面感染,使用本发 明的实施例1的凝胶剂1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使用IOg对创伤面进行涂抹,5天为一 个疗程,治疗进行2个疗程。经治疗,病症消失,完全治愈,并且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适。
[007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外伤创面感染的抗菌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剂由以下原料药材制 得:升麻、柴胡、马勃、黄芪、拳参、白及、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棱、莪术、肉桂、白芥子、山 药、蜂蜜、白术、铁苋菜、凤尾草、亮叶冬青、鲫鱼胆、水蔗草、黄蜀葵子、铁棒锤、半截叶、猫爪 草、四叶草和拐角七。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材制得:升麻10-20重量份、柴胡8-12重量份、马勃3-5重量份、黄芪15-20重量份、拳参 12-25重量份、白及7_14重量份、乳香8_12重量份、没药4_8重量份、血竭3_7重量份、儿茶 5-9重量份、三棱10-14重量份、莪术3-6重量份、肉桂10-20重量份、白芥子15-20重量份、 山药15-25重量份、蜂蜜3_7重量份、白术10-20重量份、铁苋菜4_9重量份、凤尾草10-20 重量份、亮叶冬青15-25重量份、鲫鱼胆4-8重量份、水蔗草10-20重量份、黄蜀葵子14-22 重量份、铁棒插2_4重量份、半截叶10_20重量份、猫爪草10_20重量份、四叶草15_20重量 份和拐角七2-5重量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材制得:升麻15-20重量份、柴胡8-12重量份、马勃3-5重量份、黄芪15-20重量份、拳参 12-20重量份、白及7_14重量份、乳香8_12重量份、没药4_8重量份、血竭3_7重量份、儿茶 5-9重量份、三棱10-14重量份、莪术3-6重量份、肉桂15-20重量份、白芥子15-20重量份、 山药15-20重量份、蜂蜜3-7重量份、白术10-15重量份、铁苋菜4-9重量份、凤尾草15-20 重量份、亮叶冬青15-20重量份、鲫鱼胆4-8重量份、水蔗草15-20重量份、黄蜀葵子14-22 重量份、铁棒锤2-4重量份、半截叶15-20重量份、猫爪草10-15重量份、四叶草15-20重量 份和拐角七2-5重量份。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药材制得:升麻16重量份、柴胡9重量份、马勃4重量份、黄芪18重量份、拳参22重 量份、白及12重量份、乳香10重量份、没药5重量份、血竭6重量份、儿茶6重量份、三棱12 重量份、莪术5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白芥子16重量份、山药18重量份、蜂蜜4重量份、 白术12重量份、铁苋菜5重量份、凤尾草12重量份、亮叶冬青18重量份、鲫鱼胆5重量份、 水蔗草16重量份、黄蜀葵子16重量份、铁棒锤3重量份、半截叶16重量份、猫爪草16重量 份、四叶草17重量份和拐角七3重量份。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药材制得:升麻16重量份、柴胡9重量份、马勃4重量份、黄芪16重量份、拳参15重量份、 白及8重量份、乳香10重量份、没药6重量份、血竭5重量份、儿茶6重量份、三棱12重量 份、莪术5重量份、肉桂16重量份、白芥子16重量份、山药16重量份、蜂蜜5重量份、白术 12重量份、铁苋菜5重量份、凤尾草18重量份、亮叶冬青15重量份、鲫鱼胆5重量份、水蔗 草16重量份、黄蜀葵子16重量份、铁棒锤3重量份、半截叶16重量份、猫爪草12重量份、 四叶草16重量份和拐角七3重量份。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凝胶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取所述原料药材加入水提取1-2次,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状,为组分1,药渣备 用;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药渣加82-90%乙醇浸泡1. 0-1. 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小 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135-170目滤过,62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 分子量为53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96°C时I. 30的浸膏,加 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45-50分钟,提取活性成份,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成浸膏状,作为组 分2 ; 第三步:将组分1和组分2混合,将混合物0. 1-0. 5倍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1-2倍量 的水加入混合,在搅拌器的高速搅拌下,浓缩得到凝胶剂。7. -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 包括: 第一步:取所述原料药材加入水提取1-2次,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状,为组分1,药渣备 用;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药渣加82-90%乙醇浸泡1. 0-1. 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小 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135-170目滤过,62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 分子量为53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96°C时1. 30的浸膏,加 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45-50分钟,提取活性成份,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成浸膏状,作为组 分2 ; 第三步:将组分1和组分2混合,将混合物0. 1-0. 5倍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1-2倍量 的水加入混合,在搅拌器的高速搅拌下,浓缩得到凝胶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外伤创面感染的抗菌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凝胶剂由以下原料药材制得:升麻、柴胡、马勃、黄芪、拳参、白及、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棱、莪术、肉桂、白芥子、山药、蜂蜜、白术、铁苋菜、凤尾草、亮叶冬青、鲫鱼胆、水蔗草、黄蜀葵子、铁棒锤、半截叶、猫爪草、四叶草和拐角七。本发明以清热解毒、消肿祛脓为治疗原则,兼以祛腐、活血通络、化瘀生肌。同时,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在治疗创面感染方面具有纯天然性、无毒害、安全方便、功能全面、制作工艺简便,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且给药方便,疗效较好,并且耐受性较好,易于接受;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
【IPC分类】A61K36/9066, A61K35/644, A61K35/60, A61P17/02, A61K9/06, A61P31/02
【公开号】CN104971315
【申请号】CN201510425600
【发明人】冉宇欣
【申请人】冉宇欣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0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