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修复椎间盘的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21263阅读:来源:国知局
6之间的可用的椎间空间7。如图7a和7b所示,装置I有益地允许连接部17及其延伸件19的角位置关于锚定体2变化。假体3的活动部4与延伸件19耦合的方式还允许假体3的活动部4的扩展程度上的变化。
[0060]图5示出了与例如图1至图2的变型例以及与图6a至6c的前述变型例兼容的特征。在图5的实现方式中,线23、线缆等的远端固定到锚定体2上,线向近侧朝向口部16延伸穿过锚定体2的管状部14。根据一些实现方式,线23延长足以能够在装置I植入期间从患者体中露出的距离。
[0061]装置I的用来与锚定体2耦合的组件,例如连接部17和闭合部22,设有相应的通孔24、25,线23的自由端穿过这些通孔插入,使得线23起到在假体3与锚定体2耦合之前以及耦合过程中将各部件相对于彼此进行引导的作用。因此,组件17和22例如能够沿线23滑动,从而将它们引导至其耦合位置以便与锚定体2耦合。线23还起到防止组件在与锚定体2进行定位和耦合操纵过程中不利地丢失在患者体内的作用。根据一些实现方式,用来定位并将组件耦合到锚定体2的工具还包括孔口,该孔口接收线23的自由端,如图5所示。在这些实现方式中,线23起到在组件要与锚定体2耦合的情况下将工具引导到适当位置的作用,还起到在定位和耦合操纵过程中组件不利地脱离工具时辅助组件复位的作用。根据一些实现方式,线23由诸如例如Vicryl?的可吸收材料制成。
[0062]图8a、8b和8c示出了假体3的活动部4的可选实施例。在该可选实施例中,框架12包括螺旋形的丝状元件13,其形状类似于线圈或弹簧,如图8a至Sc所示。丝状元件13设有柔性膜10,如图Sc所示。柔性膜10可以为例如设有通道的网件,螺旋形的丝状元件13穿过该通道。
[0063]所述柔性膜10应当布置成使得当螺旋形的丝状元件13从由第一紧凑布置A确定的压缩位置扩展时,柔性膜10呈管状的筒状构造。形成螺旋形丝状元件13的末端线圈之一包围活动部4的延伸件19,而之前的线圈横穿所述延伸件19。一旦活动部4布置在受损盘中且髓核推挤柔性膜10,该布置就提供固位效果,从而增强假体3的固位效果。
[0064]类似于之前图6a至7b所描述的实施例,活动部4还设有连接部17,其布置成容纳在锚定体的管内,还允许在假体3与锚定体2之间的耦合有有利的一些游隙,从而当假体3容纳在锚定体2的管内时,其设有支撑表面,该支撑表面在管的侧壁的内面上滑动,允许在连接部17与锚定体之间有受控的游隙。支撑表面21还构造成半球形帽的形式并且包括在其前部中充当止挡件的凸起30,使得由于凸起30抵接管的侧壁的内面而防止连接部17及其延伸件1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0065]图8a、图8b和图8c的实施例也适应可用的椎间空间,类似于之前在图7a至7b中说明的实施例,有利地允许连接部17及其延伸件19的角位置关于锚定体2变化。
[0066]螺旋形的丝状元件13可以包括椭圆形的螺旋线,螺旋线的末尾内接在平行的平面中,如图8a至8c中所图示的。
[0067]为了允许更佳地压缩螺旋形的丝状元件13,当假体的活动部呈其紧凑的布置形状A时,柔性膜10应当在螺旋形丝状元件13的线圈之间正确地折叠,例如朝内或朝外。为了实现所述折叠效果,类似于手风琴,柔性膜10 —旦放置在螺旋形的丝状元件13中就会收缩,例如利用热处理,通过该热处理柔性膜10将呈现图Sc所示的形状。
[0068]图9示出了假体3的活动部4的可选实施例,其通过提供具有可变节距的形状类似于椭圆形螺旋线的螺旋形丝状元件13来允许螺旋形丝状元件13的良好压缩,因此螺旋形丝状元件13的不同线圈可以紧凑布置形状A布置在至少一个其相邻线圈内。
[0069]图10示出了之前图5中所描述的布置,但是使用了图8a至8c的假体3的活动部4。
[0070]图1la和Ilb描述了假体3布置在已经布置了锚定体2的椎间空间7中。如在图1la中看出的,锚定体2设有线23,其充当活动部4的引导辅助件,活动部4在保持紧凑布置形状A的同时与锚定体2耦合,例如,当布置在插管35内时,如图1la所示。
[0071]所述线23还可以包括管状衬垫37,该管状衬垫穿过所述线23滑动且能够插入假体3的连接部17和闭合部22中,一旦布置在锚定体2中,就充当假体3和闭合部22的刚性引导件。
[0072]一旦锚定体2正确地附接到椎骨上,线23还必须穿过连接部17和闭合部22进行布置,因此其能够将假体3的所述连接部17和闭合部22正确引向锚定体2。为了允许线23穿过连接部17和闭合部22,线23有利地设有充当针的末端坚硬丝状部,以便允许医生将线23穿过假体3的连接部17和闭合部22。
[0073]为避免不得不将假体3布置在锚定体2中且稍后附接闭合部22,假体3和锚定体2可以例如通过例如螺丝刀的保持闭合部22的工具的辅助末端而接合,同时将闭合部22螺纹连接到锚定体2上,以便保持假体3,如图1lb所示。在该阶段,管状衬垫37可以连同线23 一起被切除或移除。
[0074]现在转到图12和图13,示出了椎间盘修复装置的另一实现方式,其特别适合于在假体3预先与锚定装置2附接的情况下将锚定体2固定到目标椎骨上。根据一些实现方式,锚定体2构造为沿着纵轴线(Y)延伸的螺钉28的形式,假体3与锚定体2耦合,可能关于前述的纵轴线⑴旋转。如图9所示,螺钉28可以分割成两个部分28a和28b,两者都设有对应的外螺纹31a和31b。前部28a包括用于与后部28b连接的管状端连接段32,连接段32的外表面33无螺纹。假体3的环状的连接部17’被螺钉28的前部28a的连接段32的管状端紧密地横穿且在其外表面33上组装,选择紧密度,使得假体3通过摩擦来稳定地保持相对于螺钉28的位置,但是当对其施加手动施加力时允许假体3关于螺钉28旋转。连接段32的管状端可以在其中接收为此目的而形成在螺钉28的第二部分28b中的杆34或辅助连接管的耦合,使得一旦形成其的组件被适当地耦合,如图8所示,以形状(A)显示的假体的活动部4可以在与螺钉28的纵轴线Y相同的平面中定向。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活动部4定向在不沿着纵轴线Y定位的平面中。
[0075]要执行植入图12和图13的锚定体2以及本文公开的其他实现方式的操作,凹槽、凹口或其他类型的空腔或开口可以形成在旨在用于接收延伸件19的将连接部17与假体3接合的至少一部分中。凹槽、凹口或其他类型的空腔或开口提供了在螺钉28固定到目标椎骨上时用于接收延伸件19的至少一部分的空间,该空间具有适合于允许延伸件19呈现相对于锚定体2的不同的角方位的尺寸和形状,如图7a和7b所示。在装置I植入过程中,在螺钉28初始前进到椎骨中之后延伸件19适当地安置在目标椎骨中做出的凹槽中时,螺钉28可以继续前进到最终锚定位置,而无需改变假体3的方位。随着螺钉28前进到最终锚定位置,假体3被螺钉28的向前运动向前驱动,直到假体3适当地植入在椎间盘的核中。一旦植入,假体3的活动部4可以类似于上述实现方式的方式进行配置。
[0076]在前面的说明中,各种实现方式的假体3已经包括有适合于呈现出适合在假体3已经正确地植入椎间盘的核内时实现椎间盘的环状壁/环的受损部位的闭合的主动扩展形状的活动部4。根据一些实现方式,活动部4已经包括有由一个或多个丝状元件13制成的框架12,该框架布置成形成多个环,它们携带着膜10。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绝不限于这种假体构造,而且若干其他构造中的任一种是可能的。
[0077]在关注椎间盘修复装置的说明公开了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缓冲元件的假体,所述缓冲元件适于被引入椎间盘的核中,用于补充或完全替换髓核的功能,髓核的功能是当盘处于压缩负荷之下时吸收力。在仅髓核的部分已经从盘中逸出或者已经去除的实例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缓冲元件的假体可以植入在核内以补充髓核的力吸收功能。在全部或基本上全部的髓核已经从核移除的实例中,一个或多个缓冲元件可以植入在核内以至少部分地替换髓核的力吸收功能。
[0078]图16示出了包括与锚定体102耦合的假体103的椎间修复装置100。如同之前所述的实现方式,锚定体102包括螺钉128,螺钉适于螺纹连接到目标椎骨的骨质中,以达到将装置100锚定于此的目的。在图16的实现方式中,假体103包括作为活动部的多个间隔的缓冲元件127,该缓冲元件由芯部26互连,芯部26包括诸如一个或多个柔性线的一个或多个柔性元件126。还可以构思柔性线之外的柔性元件。根据一些实现方式,线126的近端通过刚性或半刚性延伸件119与锚定体102耦合。延伸件119可以通过类似于之前在本文中描述的连接部17的连接部来与锚定体102耦合。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线126的近端125可以不使用延伸件119与锚定体102耦合。在这些实现方式中,线的远端125可以直接与锚定体102本身耦合,或者可替代地,可以经由类似于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