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466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向内侧端部以沿长度方向的折痕为基点折叠。在该折叠起来的主体片4之间接合腿侧弹性部件7。腿侧弹性部件7至少在长度方向伸缩。主体片4和腿侧弹性部件7构成相对于吸收体3位于皮肤接触面侧的立起性的腿侧褶裥。
[0033]吸收体3设于表面片5和背面片6之间。吸收体3吸收穿用者的体液等排泄物。吸收体3由作为纤维的粉碎浆、高吸收性聚合物等吸收性芯以及包围吸收性芯的包芯层形成。在吸收体3形成有沿着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L的多个狭缝3A。狭缝3A在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成3列,且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W隔开间隔地配置成3列。
[0034]背面片6由以防水膜(例如,聚乙烯)等形成的不透液性的膜(以下,称为背膜)构成。在背面片的前腰围区域设有供卡定部件卡定的目标部6A。
[0035]腿弹性部件8在胯下区域沿腿围开口部21配置。腿弹性部件至少在长度方向伸缩。本实施方式的腿弹性部件8在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各配置有三根。
[0036]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片6是配置在一次性尿片的外面而与穿用者的衣服接触的片,不过也可以构成为在背面片的非皮肤接触面侧设置外装片并使外装片与穿用者的衣服接触。
[0037]侦U翼10是相对于吸收性主体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片。侦U翼10接合于主体片4和背面片6之间。侧翼10例如由透液性的无纺布片构成。
[0038]主体片4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是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另一方面,侧翼1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比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短,是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长度。因而,在制造吸收性物品时,运送主体片4在运送方向连续而成的主体片连续体4C(参照图5),相对于该主体片连续体4C间歇性地配置侧翼10。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侧翼10仅设于后腰围区域,不过也可以不仅设于后腰围区域,还设在前腰围区域。
[0039]卡定部件11相对于后腰围区域S2的侧翼10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卡定部件11接合于侧翼10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卡定部件11构成为卡定于前腰围区域SI的目标部6A。卡定部件11由面紧固件或粘接剂等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卡定部件由粘接剂构成。
[0040]卡定部件11接合于侧翼10的皮肤接触侧的面和非皮肤接触侧的面而夹着侧翼10地设置。卡定部件11实现向宽度方向外侧展开的状态(图1的上侧的卡定部件的状态)和折叠起来的状态(图1的下侧的卡定部件的状态)。卡定部件11在使用前是折叠起来的状态。在卡定部件11中,涂布有粘接剂的粘接面在使用前的状态下配置在厚度方向的内侦U。卡定部件11在使用时由穿装者展开,露出粘接面。
[0041]穿装者在吸收性物品的前腰围区域抵在穿用者的腹侧且吸收性物品的后腰围区域抵在穿用者的背侧的状态下,将侧翼10向前腰围区域侧牵拉,将卡定部件11的粘接面接合于前腰围区域的目标部6A,由此能够将吸收性物品保持在穿用者的身体。
[0042]如此构成的吸收性物品在使用前的状态下,侧翼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向宽度方向内侧折叠,该折叠起来的侧翼10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端部(折叠前的状态下,侧翼10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临时固定在主体片4。图3是侧翼10折叠起来的状态的吸收性物品I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B-B剖视图。
[0043](2)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0044]接下来,利用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另外,在图5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在左右分别设置的主体片和侧翼中的一方。另外,对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说明的方法,可以使用现有的方法。而且,以下说明的制造方法为一例,也可以通过其他制造方法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侧翼10与卡定部件11接合的接合工序Sll ;主体片4与表面片5接合的接合工序S12 ;侧翼10与主体片4接合的接合工序S13 ;侧翼折叠工序S14 ;以及吸收体接合工序S15。
[0045]在侧翼10与卡定部件接合的接合工序Sll中,将卡定部件11接合到侧翼在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侧翼连续体10C。具体来说,将卡定部件11接合在侧翼连续体1C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端部。要接合该卡定部件11的端部是在安装于吸收性主体且侧翼展开的状态下位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侧翼10的端部10A。接下来,通过将侧翼连续体1C切断成侧翼的产品长度,能够制造接合有卡定部件11的一个个的侧翼10。
[004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卡定部件11接合在侧翼连续体10C,不过例如也可以将卡定部件11接合在切断成一个个产品长度的侧翼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端部。
[0047]而且,侧翼10与卡定部件的接合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例如可以通过粘接剂接合起来。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卡定部件是接合于侧翼10的皮肤接触侧的面和非皮肤接触侧的面,不过只要是接合于侧翼10的皮肤接触侧的面和非皮肤接触侧的面中的至少一方即可。
[0048]接下来,在主体片4与表面片接合的接合工序S12中,将主体片4与表面片接合起来。更为详细地来说,将主体片4在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主体片连续体4C与表面片在长度方向连续而成的表面片连续体5C接合起来。主体片连续体4C和表面片连续体5C在沿着长度方向的运送方向MD被运送。主体片连续体4C以沿长度方向的折痕为基点被折叠,在折叠起来的主体片连续体4C之间配置腿侧弹性部件7。如此将在运送方向连续的主体片连续体4C的非皮肤接触侧的面与表面片连续体5C的皮肤接触侧的面接合起来。
[0049]另外,侧翼10与卡定部件11接合的接合工序S11、以及主体片4与表面片5接合的接合工序S12的顺序并不受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主体片4与表面片接合的接合工序S12后进行侧翼10与卡定部件接合的接合工序SI I。
[0050]接下来,在侧翼10与主体片接合的接合工序S13中,将接合有卡定部件11的侧翼10与主体片4接合起来。更为详细地来说,将侧翼10在运送方向间歇性地临时固定在主体片连续体的皮肤接触侧的面。临时固定是能够剥离的固定。具体来说,只要是在使用前侧翼10接合于主体片4且在使用时能够将侧翼10从主体片4剥离地固定即可。在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主体片连续体4C的皮肤接触面与侧翼10的临时固定部分32。
[0051]接下来,在侧翼折叠工序S14中,将侧翼10沿主体片连续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折叠。具体来说,将侧翼10的与运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CD上的外侧端部(在产品状态下为宽度方向的内侧端部10B)折回到主体片连续体4C的非皮肤接触面侧。此时,在主体片连续体4C的非皮肤接触面,将侧翼10的折回的部分固定。在图1中,将主体片连续体4C的非皮肤接触面与侧翼10的折回部分固定的固定部分31标以斜线示出。
[0052]接下来,在吸收体接合工序S15中,将主体片4与吸收体一体化。更为详细地来说,将吸收体3的皮肤接触面与接合有表面片连续体5C和侧翼10的主体片4接合起来。通过该工序,将吸收体3、表面片连续体5C、侧翼10、卡定部件11和主体片4 一体化。另外,也可以是,在吸收体接合工序之前,先将吸收体与背面片6接合,在吸收体接合工序中,将吸收体和背面片与接合有表面片连续体和侧翼10的主体片4接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