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87209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设及一种治疗屯、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屯、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 应部位的屯、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缺血而发生缺血性坏死。90%W上的屯、肌梗死是在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的基础上,由于粥样斑块增大、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持续性疫 李,导致管腔完全闭塞,血液无法流通而引起的。一般最常累及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其次 是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的回旋支。发生急性屯、肌梗死的患者,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 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屯、肌酶升高W及屯、电图反映屯、肌急性损伤、缺 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屯、律失常、休克或屯、力衰竭等症状,属急性冠脉综 合征的严重类型。多数患者在急性屯、肌梗死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屯、惇、气 急、烦躁、屯、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W屯、绞痛为主要症状。
[0003] 屯、肌梗死的并发症有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室壁膨胀瘤、血管栓塞和屯、肌梗塞 后综合征等,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屯、肌梗死的治疗原则在于防治并发症及缩小梗死范围。 临床治疗屯、肌梗死,包括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和药物治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复发率高,溶栓治疗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需进一步结合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目 前临床常用的硝酸甘油、P受体阻滞剂、巧阻滞剂等临床用药禁忌较多,同时也存在疗效不 确定、药物副作用大等缺陷。
[0004] 屯、肌梗死属于中医的"胸搏屯、痛"、"真屯、痛"、"厥屯、痛"等范畴,祖国医学文献虽无 病名记载,但早有证候明确论述,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屯、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胸 背肩肿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日:"真屯、痛,手足青至节,屯、痛甚,且发夕死,夕发旦 死",就是对急性屯、肌梗死并发休克的记载。中医认为,屯、肌梗死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 虚W气虚、阴虚为主,标实W气滞、血疲、疲浊多见,因此其治疗也多W益气滋阴,养血通脉, 理气解郁,活血止痛等为主。
[0005] 中医在治疗胸搏屯、痛等相关疾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屯、肌梗死的病因病 机认识比较深刻,同时,中医药具备药物副作用低和标本兼治等特点,因而在治疗屯、肌梗死 方面优势明显。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17389. 5公开了一种治疗屯、肌缺血引起屯、肌梗死的 中药制剂,其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人参17-22份、水娃8-12份、五味子8-12份、附 子8-12份、丹参8-12份、柏子仁18-22份、化虫8-12份、半夏8-12份、S屯8-12份、川号 8-12份、廳香0.8-1. 2份、瓜萎13-17份、蓮白13-17份。该中药制剂W益气、活血、豁疲为 主,结合西医治疗屯、肌缺血引起的屯、肌梗死可明显降低屯、律失常、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但其需要与其他药物配合治疗,且所选用的原料成本高,不易于推广应用。
[0006] 屯、肌梗死目前仍为屯、血管病学治疗研究的一大难点。中医治疗屯、肌梗死,具有低 药物副作用,标本兼治等特点,前景广阔,寻求一种起效快,疗效好,药效稳定,成本低和易 于推广使用的治疗屯、肌梗死的药物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屯、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 具有活血通络,散疲止痛,活血养屯、和益气养血功效,具备治疗效果显著、药效稳定、标本兼 治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此外,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制造工艺将该中药在保证疗效的前 提下制成方便易用的成品制剂。
[0008]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W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牡荆20-30份、延胡索18-26份、红花20-28份、義术16-24份、丹参14-20份、夜交藤 14-22份、白果叶12-16份、辣木叶10-18份、蓮白8-12份、厚朴6-10份、附子6-12份、木香 10-16份、桑寄生8-16份和甘草8-18份。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W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牡荆20份、延胡索18份、红花20份、義术16份、丹参14份、夜交藤14份、白果叶12 份、辣木叶10份、蓮白8份、厚朴6份、附子6份、木香10份、桑寄生8份和甘草8份。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W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牡荆30份、延胡索26份、红花28份、義术24份、丹参20份、夜交藤22份、白果叶16 份、辣木叶18份、蓮白12份、厚朴10份、附子12份、木香16份、桑寄生16份和甘草18份。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W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牡荆26份、延胡索22份、红花24份、義术20份、丹参16份、夜交藤18份、白果叶14 份、辣木叶14份、蓮白10份、厚朴8份、附子8份、木香12份、桑寄生14份和甘草14份。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W下步骤: Sl取牡荆粉碎,将粗粉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加入上述粗粉总量30-45%体 积分数为60-85%的乙醇,调控二氧化碳流量为15-2化A,萃取压力为15-20MPa,萃取溫度 为40-60°C,萃取时间为1. 5-化,减压分离制得到牡荆提取物; S2取延胡索、丹参、厚朴、辣木叶和白果叶,粉碎,加入上述粗粉总重量的4-6倍浓度为 65%-75%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回流时间为2-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 至60-65°C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 20-1. 25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后过80-100目筛,得到浸 膏细粉A; S3取義术、红花、附子、木香、桑寄生、蓮白、夜交藤和甘草,粉碎,加入上述粗粉总重量 6-8倍量的水煎煮3-地,煎煮2-3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65°C环境下相对密度 为1.20-1. 25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后过80-100目筛,得到浸膏细粉B; S4将步骤Sl得到的牡荆提取物与步骤S2得到的浸膏细粉A和步骤S3得到的浸膏细 粉B混合,干燥,粉碎,即得。
[0013] 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制成临床需要的成品制剂, 如颗粒剂、丸剂、散剂、片剂或胶囊剂等剂型。
[001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所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牡荆:本品为马鞭草科牡荆的茎。味辛;微苦;性平;归肺、肝、脾、胃经;桂风解表;消 肿止痛。
[0015] 延胡索:本品为磐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味辛、苦,性溫;归肝、脾经;活血 散疲,理气止痛。
[0016] 红花: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味辛,性溫;归屯、、肝经;活血通经,散疲止 痛。
[0017] 義术:本品为姜科植物蓬義术、广西義术或溫郁金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溫;归 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0018] 丹参: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微寒;归屯、、肝经;桂疲止 痛,活血通经,安神宁烦。
[0019] 夜交藤:本品为寥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味甘、味苦,性平;归屯、、肝 经;养屯、,安神,通络,桂风。
[0020] 白果叶: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片。味苦、甘、涩,性平;归屯、、肺、脾经;活血 养屯、,敛肺涩肠。
[0021] 辣木叶:本品为辣木科植物辣木的干燥叶。味苦,性微溫;辣木叶有降血糖、降脂、 降压、抗肿瘤、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002引蓮白: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蓮的干燥鱗茎。味辛、苦,性溫;归肺、胃、大肠 经;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