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药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697164阅读:来源:国知局
13年9月间共收集了 100位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门诊 患者,其中女性55位,男性45位,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 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6] 2、试验方法 2.1对照组服复方丹参片,按说明书服用,30天一个疗程。
[0027] 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为30 天。
[0028]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气虚血瘀型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症状均 有好转。无效: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0029] 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30]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下面举出三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周某,男,54岁,一过性偏身麻木无力,伴有面色苍白,精神不振,气短,舌质紫黯,脉 细涩,我处诊断为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服用本药方10天后,症状有所缓解,14天 后症状全消,疫愈。
[0031] 2、常某,男,63岁,突发短暂性言语蹇涩,伴有身倦嗜卧,舌质黯淡,舌苔白,脉无 力,在我处诊断为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服用本药方14天后,症状缓解,后又连续 服用14天,症状全消,疫愈。
[0032] 3、关某,女,68岁,突发左侧肢体无力1小时,伴有头晕、气短,舌质紫黯,脉细涩,在 我处诊断为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服用本药方10天后,症状即基本消失,后又服用 20天进行了巩固治疗,疫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 的描述。
[0034] 实施例1 称取尖药花13克、二色补血草25克、金缕梅25克、柠条根13克、盘龙参13克、香菇8克、响 铃草25克、马蹬草5克、牛马藤25克、三叶铜钱草8克、天脚板根12克、西红花7克、追风伞25 克、太阳针8克、刺龙牙25克、甘草6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 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0035]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36] 实施例2 称取尖药花13克、二色补血草25克、金缕梅25克、柠条根13克、盘龙参13克、香菇8克、响 铃草25克、马蹬草5克、牛马藤25克、三叶铜钱草8克、天脚板根12克、西红花7克、追风伞25 克、太阳针8克、刺龙牙25克、甘草6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 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
[0037]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38] 实施例3 称取尖药花13克、二色补血草25克、金缕梅25克、柠条根13克、盘龙参13克、香菇8克、响 铃草25克、马蹬草5克、牛马藤25克、三叶铜钱草8克、天脚板根12克、西红花7克、追风伞25 克、太阳针8克、刺龙牙25克、甘草6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 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 天用量的颗粒剂。
[0039]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40] 实施例4 称取尖药花10克、二色补血草20克、金缕梅20克、柠条根10克、盘龙参10克、香菇6克、响 铃草20克、马蹬草3克、牛马藤20克、三叶铜钱草6克、天脚板根9克、西红花5克、追风伞20克、 太阳针6克、刺龙牙20克、甘草4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0041 ]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42] 实施例5 称取尖药花16克、二色补血草30克、金缕梅30克、柠条根16克、盘龙参16克、香菇10克、 响铃草30克、马蹬草7克、牛马藤30克、三叶铜钱草10克、天脚板根15克、西红花9克、追风伞 30克、太阳针10克、刺龙牙30克、甘草8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 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0043]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44] 实施例6 称取尖药花19克、二色补血草35克、金缕梅35克、柠条根19克、盘龙参19克、香菇12克、 响铃草35克、马蹬草9克、牛马藤35克、三叶铜钱草12克、天脚板根18克、西红花11克、追风伞 35克、太阳针12克、刺龙牙35克、甘草10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 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
[0045] 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46] 实施例7 称取尖药花7克、二色补血草15克、金缕梅15克、柠条根7克、盘龙参7克、香菇4克、响铃 草15克、马蹬草1克、牛马藤15克、三叶铜钱草4克、天脚板根6克、西红花3克、追风伞15克、太 阳针4克、刺龙牙15克、甘草2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 量的颗粒剂。
[0047]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48]以上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和基本原理。但本发 明绝不限于上述所列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等同变化、改进及故意 变劣等行为,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 材制成: 尖药花7-19份、二色补血草15-35份、金缕梅15-35份、柠条根7-19份、盘龙参7-19份、香 菇4-12份、响铃草15-35份、马蹬草1-9份、牛马藤15-35份、三叶铜钱草4-12份、天脚板根6-18份、西红花3-11份、追风伞15-35份、太阳针4-12份、刺龙牙15-35份、甘草2-10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尖药花10-16份、二色补血草20-30份、金缕梅20-30份、柠条根10-16份、盘龙参10-16 份、香菇6-10份、响铃草20-30份、马蹬草3-7份、牛马藤20-30份、三叶铜钱草6-10份、天脚板 根9-15份、西红花5-9份、追风伞20-30份、太阳针6-10份、刺龙牙20-30份、甘草4-8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尖药花13份、二色补血草25份、金缕梅25份、梓条根13份、盘龙参13份、香菇8份、响铃草 25份、马蹬草5份、牛马藤25份、三叶铜钱草8份、天脚板根12份、西红花7份、追风伞25份、太 阳针8份、刺龙牙25份、甘草6份。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药,其特 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A:称取重量配比的尖药花、二色补血草、金缕梅、柠条根、盘龙参、香菇、响铃草、马蹬 草、牛马藤、三叶铜钱草、天脚板根、西红花、追风伞、太阳针、刺龙牙和甘草备用; B:将上述十六味药材倒入器皿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 C: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 D: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尖药花7-19份、二色补血草15-35份、金缕梅15-35份、柠条根7-19份、盘龙参7-19份、香菇4-12份、响铃草15-35份、马蹬草1-9份、牛马藤15-35份、三叶铜钱草4-12份、天脚板根6-18份、西红花3-11份、追风伞15-35份、太阳针4-12份、刺龙牙15-35份、甘草2-10份。本发明能有效治疗气虚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年来,通过对多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到96%,预防了脑卒中的发生。
【IPC分类】A61P9/10, A61K36/898
【公开号】CN105456725
【申请号】CN201610005533
【发明人】陈彬
【申请人】陈彬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