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871777阅读:来源:国知局
辊的外周面的温度设为60 °C?120 °C左右。
[0112]赋形工序将经过预热工序输送来的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在赋形装置62中装入到啮合地旋转的上下一对拉伸辊63、64之间,将该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在啮合的上方的拉伸辊63的突棱63a和凹沟63b与下方的拉伸辊64的销64a之间拉伸而赋形。另外,在实施赋形工序时,为了易于进行赋形,优选将拉伸辊63、64加热到60 °C?120 V来进行赋形。
[0113]此时,上方的拉伸辊63将突棱63a与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接触的部分向下方的拉伸辊64的方向推入,由此将凸部4赋形。
[0114]另一方面,下方的拉伸辊64的在圆周方向上配列成一列的多个销64a将与该销64a的顶端部分接触的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推入到上方的拉伸辊63的同一个凹沟63b内。
[0115]此时,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中的、以不与销64a接触的状态被拉伸到凹沟63b内的部分成为沟部5。此外,与销64a的顶端部分接触的部分被强有力地推入到凹沟63b内而赋形,由此形成凹部7,该凹部7具有沿着凸部4和沟部5所延伸设置的方向延伸的第I周面8a、沿着辊宽度方向延伸的第2周面8b、以及底部9。
[0116]此外,对底部9的形成进行具体的说明,在销64a按压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时,该销64a的顶端部分所按压的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的部分成为该底部9。此时,在形成该底部9时,销64a的顶端部分压缩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因此,底部9的纤维密度上升,最终其纤维密度变得高于凸部4。因而,底部9随着纤维密度变得高于凸部4而刚度变得大于凸部4。此夕卜,由于底部9是通过销64a的顶端部分压缩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而形成的,因此,其厚度变得小于该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加工之前的厚度。
[0117]而且,在该工序中,在形成凹部7时利用下方的拉伸辊64的销64a对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施加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形成凸部4时利用上方的拉伸辊63的突棱63a的外周面对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施加与销64a相比较弱的压力。因此,在形成凹部7和凸部4时,鉴于所施加的压力的差异,这些凹部7的底部形成得薄于凸部4的顶部。
[0118]而且,就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中与销64a的顶端部分的宽度方向(辊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接触的部分而言,也在突棱63a将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向下方的拉伸辊64的方向推入时产生的张力的作用下,由销64a将形成第I周面8a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拨开、或者形成使纤维断裂而具有断裂端部13a的断裂纤维13。
[0119]由此,在凹部7上形成包含断裂纤维13的断裂端部13a的孔部11。另外,一部分热塑性树脂纤维以架设在孔部11的内部空间Ila中的状态下残留,此外,一部分断裂纤维13的断裂端部13a成为伸出到内部空间I Ia内的状态。
[0120]在此,形成孔部11是在沿着加工对象的无纺布的输送方向MD的方向、即拉伸辊63、64的旋转方向、且是凸部4和沟部5所延伸设置的方向,因此,孔部11也形成在第I周面8a上,该第I周面8a是沿着凸部4和沟部5所延伸设置的方向的周面。
[0121]赋形工序结束了的无纺布形成有凸部4和包含凹部7的沟部5而作为吸收性物品用的无纺布I完成。该无纺布I之后用作一次性尿布、经期用卫生巾、失禁垫片、内裤护垫等吸收性物品的顶层片或防漏壁,或者粘贴在一次性尿布的底层片的外表面。
[0122]具有所述结构的吸收性物品用的无纺布I在设于凸部4、4之间的沟部5的沟底部6中具备的多个凹部7,该凹部7具有位于比该沟底部6靠下表面侧的底部9,并且该凹部7在无纺布I的第I方向X上不连续地设置,在凹部7的第I周面8a上设有孔部11,该孔部11具有不将热塑性树脂纤维熔融地形成的周缘部12。
[0123]因此,在凸部4、凸部4的纤维的移动自由度增大的基础之上,利用孔部11来缓和凸部4的拉伸力,凸部4整体变柔软,因此,在由皮肤在厚度方向上按压无纺布I时能够感到很柔软,而且在使皮肤沿无纺布的平面方向滑移时能够感受到光滑感。
[0124]而且,由于凹部7的底部9的纤维密度高于凸部4,与凸部4相比底部9的刚度较大且难以变形,因此,在将无纺布I应用于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底部9的刚度抑制无纺布1、甚至是吸收性物品的较大的变形。在此基础之上,由于底部9的第2面3侧形成为面状,因此,该底部9能够稳定地与吸收性物品的其他构件面接触而稳定地支承无纺布I。其结果,在底部9自身保持无纺布I的形状并且应用于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与吸收性物品的其他构件面接触的底部9通过周面8支承无纺布I整体,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无纺布I整体的形状,稳定地维持、确保无纺布I的柔软的皮肤触感。
[0125]此外,凹部7的孔部11具有不将纤维熔融地形成的周缘部12,该周缘部12包含利用断裂形成的、断裂纤维13的断裂端部13a,因此,不存在像以往那样利用熔融而固化的部分。由此,能够使无纺布I进一步提升(柔软、光滑)优异的软硬感(厚度方向的柔软性)和优异的粗滑感(平面方向的光滑感),能够对皮肤赋予极为柔软的触感。
[0126]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凹部7的孔部11设置于以沿着第I方向X的方式形成的一对第I周面8a,但孔部也可以设于以沿着第2方向的方式形成的一对第2周面,此外,也可以是设于任一个周面的结构。
[0127]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孔部11配设在凹部7的周面上的靠近底部9的位置,但周面上的孔部的位置并不一定必须靠近底部,能够在不损害无纺布的柔软性的范围内任意地设定。
[0128]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孔部11的周缘部12中包含断裂纤维13中的断裂端部13a,该断裂纤维13为无纺布I中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并具备利用断裂形成的断裂端部13a。但是,孔部的周缘部只要是形成该周缘部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未利用熔融而固化,就并不一定必须包含断裂纤维的断裂端部。
[0129]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孔部11的内部空间IIa内架设有热塑性树脂纤维中的一部分纤维14,但也可以不具有这样架设在孔部的内部空间中的纤维。此外,断裂纤维的断裂端部也可以不像所述实施方式那样伸出到孔部的内部空间内。
[0130]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凹部7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但凹部的形状可以做成圆柱状、棱柱状等任意的形状。
[0131]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凸部4在无纺布I的第I方向X上连续地延伸。但是,凸部也可以并不一定必须在无纺布的第I方向上连续地延伸,也可以是间断的。但是,此时,对于凹部而言,优选的是,设于被凸部连续的部分夹着的沟部的沟底部,由此,凸部易于率先与皮肤接触,相反不易与凹部接触,因此,因凹部而更加难以感受到异物感、不适感。
[0132]附图标记说明
[0133]1、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2、无纺布的上表面(第I面);3、无纺布的下表面(第2面);
4、凸部;5、沟部;6、沟底部;7、凹部;8、周面;8a、第I周面;8b、第2周面;9、底部;11、孔部;11、孔部的内部空间;12、周缘部;13、断裂纤维;13a、断裂端部。
【主权项】
1.一种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具有第I面和与该第I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该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包括突出到所述第I面侧的凸部和凹入到所述第2面侧的沟部,且包含热塑性树脂纤维,其中, 所述凸部朝向所述无纺布的面的第I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在所述无纺布的面上在与所述第I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以预先决定好的间隔设有多列, 所述沟部于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的空间中以沿着所述第I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并且在所述沟部的沟底部具有在所述第I方向上不连续地设置的多个凹部,该凹部具有位于比该沟部的沟底部靠所述第2面侧的位置的底部, 所述凹部具备使该凹部的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向所述第2面的孔部,该孔部具有不将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熔融地形成的周缘部,并且所述凹部的底部的纤维密度高于所述凸部的纤维密度,而且至少所述第2面侧形成为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 所述凹部具有以沿着所述第I方向的方式形成的一对第I周面和以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方式形成的一对第2周面,所述孔部仅设于所述第I周面,并且所述第2周面与所述沟部的沟底部连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 所述凹部的所述底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凸部中的最突出到所述第I面侧的部分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 所述凹部的所述底部的纤维密度是所述凸部的纤维密度的1.3倍?15倍。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 从所述沟部的所述沟底部的第I面侧的高度位置到所述凹部的底部的第I面侧的高度位置的大小是从所述沟部的所述沟底部的第I面侧的高度位置到所述凸部的顶部的高度位置的大小的50%?80%。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 所述凸部与相邻的其他凸部之间的间隔为0.25mm?5_。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与皮肤接触时能够获得柔软的皮肤触感、而且能够稳定地确保该柔软的皮肤触感的吸收性物品用的无纺布。即,在设于相邻的凸部(4、4)之间的空间中的沟部(5)的沟底部(6)具有在第1方向(X)上不连续地设置的多个凹部(7),该凹部(7)具有比沟底部(6)深的底部(9),凹部(7)具备使其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向第2面(3)的孔部(11),孔部(11)具有不将热塑性树脂纤维熔融地形成的周缘部(12),并且凹部(7)的底部(9)的纤维密度高于凸部(4)的纤维密度,并且至少第2面(3)侧形成为面状。
【IPC分类】A61F13/511
【公开号】CN105636566
【申请号】CN201580002100
【发明人】宇田匡志, 石川慎一, 河守良太, 丸山贵史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