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痰火扰心证型广泛性焦虑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1777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蒙清窍之痰邪得清,蒙蔽心主之浊邪 得除,心神清净,神志清爽,神志疾病得以迅速治疗,豁痰开窍药为君药。
[0034] 二、清心泻火
[0035]本病的发生为痰热扰心,痰邪蒙蔽心窍,多为神志昏蒙,而热邪扰心,多发焦虑,躁 狂,而临床治疗时,清热易敛疲邪,豁疲易助热势,古法Ζ5Γ :湿(疲)热不相搏,势必孤矣,热易 清,痰难去,故本方注重配伍,豁痰开窍为君药,清心泻火药为臣药,本发明中药制剂使用生 栀子、知母、黄柏、生大黄、龙胆草、柴胡、陈皮,其中生栀子、知母、黄柏性味苦寒,具有凉血 止血,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功效,龙胆草、柴胡、陈皮,疏肝解郁,清泻肝火,肝属木心属火,清 泻肝火以制心火,是为子病治其母,诸药合用,配合君药,共奏清热除烦,豁痰开窍之功。 [0036] 三、养阴安神
[0037]热邪易耗伤津液,治疗时当佐以养阴清热药物,本发明中药制剂加入北沙参、麦门 冬,养阴清热,知母、黄柏,坚阴清热,热邪扰心,虽邪已除,仍需宁心安神,故加入茯神,加入 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为佐药。
[0038]本发明中药制剂组方思路清晰,用药得当,药量精简,可以很好的治疗火扰心证型 广泛性焦虑症痰。
[0039 ]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制剂仅由上述原料药制备而成。
[0040]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竹茹25重量份~40重量份、枳实15重量 份~25重量份、法半夏10重量份~15重量份、茯神25重量份~40重量份、青礞石10重量份~ 15重量份、代赭石15重量份~20重量份、胆南星10重量份~20重量份、白附片15重量份~20 重量份、郁金25重量份~40重量份、石菖蒲25重量份~40重量份、龙胆草25重量份~40重量 份、柴胡25重量份~40重量份、生栀子15重量份~25重量份、知母10重量份~15重量份、黄 柏25重量份~40重量份、北沙参10重量份~20重量份、麦门冬15重量份~25重量份、陈皮10 重量份~2〇重量份、生大黄15重量份~25重量份、全瓜蒌10重量份~30重量份和生甘草10 重量份~25重量份。
[0041 ]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竹茹30重量份~35重量 份、枳实15重量份~20重量份、法半夏10重量份~15重量份、茯神25重量份~30重量份、青 礞石10重量份~15重量份、代赭石15重量份~20重量份、胆南星10重量份~15重量份、白附 片15重量份~20重量份、郁金30重量份~35重量份、石菖蒲25重量份~30重量份、龙胆草30 重量份~35重量份、柴胡25重量份~30重量份、生栀子20重量份~25重量份、知母10重量份 ~15重量份、黄柏25重量份~30重量份、北沙参15重量份~20重量份、麦门冬15重量份~20 重量份、陈皮15重量份~20重量份、生大黄20重量份~25重量份、全瓜蒌20重量份~25重量 份和生甘草15重量份~20重量份。
[0042]最优选,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竹茹30重量份、枳实20重量份、 法半夏IO重量份、茯神30重量份、青朦石10重量份、代赫石15重量份、胆南星IO重量份、白附 片15重量份、郁金30重量份、石菖蒲25重量份、龙胆草30重量份、柴胡30重量份、生栀子20重 量份、知母10重量份、黄柏30重量份、北沙参20重量份、麦门冬20重量份、陈皮20重量份、生 大黄20重量份、全瓜蒌20重量份和生甘草20重量份。
[0043]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药经过提取获得浸膏后,将浸膏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 释剂混合,制备成制剂,所述制剂的剂型优选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或注射 剂,所述注射剂为注射液、注射用混悬液、冻干粉针。
[0044]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选自填充剂、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矫味剂、 渗透压调节剂或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45] 临床上痰火扰心证型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其临床发病时多惊恐不安、伴性急多 言、甚则躁狂、头昏、头痛,根据,因临床实践中精神病类患者虽然常采取口服给药,但是发 病时,却不能很好的配合药物治疗,采取口服等给药方式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优选采用注 射液。
[004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0047] 第一步,将青礞石、代赭石、胆南星、白附片、石菖蒲、生栀子、黄柏、竹茹、全瓜蒌和 法半夏分别碎成粗粉,混合在一起,用相对于混合物质量8~12倍量水加热煎煮1~3小时, 滤过,药渣加相对于其质量6~10倍量水煎煮1~2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50 °C相 对密度为1.05~1.10,得到第一浸膏;
[0048] 第二步,将余下原料药分别碎成粗粉,混合在一起,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1~2倍 的醇浓度为80%的乙醇,润湿12小时,随后装柱进行渗漉,渗漉液为醇浓度为80 %的乙醇, 使用的乙醇量为混合物质量的15~20倍,渗漉速度5ml · HiirT1 · kg<,收集渗漉液,减压浓 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浸膏;
[0049]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获得浸膏混合,按照1:1的体积比加入醇浓度为80%的 乙醇,2~5°C冷藏静置24~48小时,过滤除掉沉淀;滤液减压回收,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 加注射用水至所需制剂体积的80%,加入注射级活性炭,加热至微沸并保持10~30分钟搅 拌,过滤除掉活性炭,加注射用水至所需制剂体积的100% ;次经0.22μπι的滤膜过滤,调节滤 液温度至30 °C~50 °C,用截留分子量8000~30000的超滤膜,在压力为0.05~0.3MPa下进行 超滤,超滤液经灌封、灭菌、包装。
[0050] 各原料药药理如下:
[0051] 竹茹:性微寒,味甘,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痰热咳嗽、 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证。
[0052] 枳实: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经,有破气消积,消痰除痞的作用,主要用于积滞 内停、脘腹胀满、大便秘结之阳明腑实证。
[0053]法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痰多咳嗽,风痰眩 晕,痰厥头痛等证。
[0054] 茯神:拉丁名Poria cum Radix Pini,味甘、淡,性平,入心、脾经,具有宁心,安神, 利水的功效,主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等证。
[0055]青礞石:味甘、咸,性平,归肺、心、肝经,具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的功效,用于顽痰 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等病症的治疗。
[0056] 代赭石:味苦、性寒,入肝、心、胃经,赭石有平肝潜阳,镇逆,凉血止血的作用,主要 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耳鸣目胀,易怒难眠;胃气失降之气逆呕呃,嗳气反胃;肺气不降 或肺肾两虚之喘息痰鸣,不得平卧;血热妄行之咳血便血;以及肝肾不足、气虚血热之崩漏 带下等症状,赭石还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0057]胆南星:味苦、微辛,性凉,归肺、肝、脾经,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用于痰 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等证。
[0058] 白附片: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 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 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证。
[0059]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 主治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等证。
[0060] 石菖蒲:味辛,性温,入心,胃经,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痰蒙清 窍,神昏癫狂,头晕,失眠,健忘,耳鸣,湿阻中焦,脘腹胀痛等证。
[0061] 龙胆草:味苦、性寒,入肝、胆经,有清热燥湿、降泄肝火和利胆的作用,主要用于肝 经湿热所致之胸胁作痛,口苦耳聋,目赤肿痛;湿热黄疸;肝火上炎之头晕目肿;肝火化风之 高热经抽;湿热下注之白带、小便不利等证。
[0062]柴胡:拉丁名bupleuri radix,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味苦,性 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 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等证。
[0063] 生栀子:拉丁名gardeniae fructus,味苦,性寒,入心、肺、三焦,有除烦泻火、疏肝 解郁、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温热病热郁胸脘之心烦不安、烦扰不宁;肝郁不 舒或肝经有热之头晕目眩,胸胁疼痛,目赤咽干;湿热黄疸;气滞血瘀之脘腹胀痛等症状。
[0064] 知母:为植物药,味苦、甘,性寒,入肺、胃、肾经,有清泻胃火、泻热除烦,滋阴润燥、 清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躁,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等症状;其苦寒质润,性沉 降,既能清热,又能生津,善治温热病邪入气分,热盛伤津;也用于治疗消渴症;痰热壅肺而 喘,肺燥咳嗽,痰少不利;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等症状,知母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 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0065]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 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阴虚火旺, 盗汗骨蒸,黄柏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0066] 北沙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主治肺热燥咳、劳嗽 痰血、热病津伤口渴等证。
[0067] 麦门冬:拉丁名Ophiopogonis Radix,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具有养 阴润肺、化痰止咳、清热养心的功效,主治燥邪伤肺或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痰黏,劳嗽咳血, 咽干鼻燥,肺痈,热伤胃阴或胃阴不足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胃脘隐痛,内热消渴,大 便燥结,心阴虚及温病热邪扰及心营而致的心烦不眠,舌绛而干等证。
[0068]陈皮: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 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 滞、脘腹胀满等证。
[0069] 生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 效,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 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等证。
[0070] 全瓜蒌:性寒,味甘,微苦,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 功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