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9800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
【背景技术】
[0002]在进行关节镜手术时,需要持续负压吸引将关节腔内的冲洗液吸出,以确保关节腔内视野清晰。现有的负压吸引管如图1所示,包括一根吸引管1,该吸引管I的一端与负压器连接,吸引管I的另一端与收集袋3连接。现有的吸引管,使关节腔内的冲洗液在负压器的作用下,从吸引管I被吸出,最后收集进入收集袋3内。在手术过程中,收集袋3需要更换时,将收集袋3取下后,吸引管I内存余的冲洗液在负压的作用下,会沿着吸引管反流回去即反流现象。众所周知,若出现反流现象会污染手术切口,带来不良后果。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设计一种负压吸引管的防反流装置,来防止抽吸冲洗液时发生反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该防反流装置能够自动将吸引管内存余的冲洗液导入分流管内,从而避免了因反流而使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发生;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包括一根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一端与负压器连接,所述吸引管的另一端与收集袋连接,所述吸引管上靠近所述收集袋处设有与其呈Y形连通的分流管;还包括自动防反流装置,所述自动防反流装置包括用于承装所述收集袋的承装盒,所述承装盒的上端面为开口结构称作上开口,所述承装盒的前端面为开口结构称作前开口 ;所述上开口处盖设有一块盖板,所述盖板的面积小于所述上端面的面积,所述盖板上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前开口处设有一块挡板,所述挡板的面积比所述前端面的面积的三分之一小;吸引电动阀门,所述吸引电动阀门设在所述吸引管上;分流电动阀门,所述分流电动阀门设在所述分流管上;设在所述承装盒内所述盖板下面的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设有电连接的蓄电池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还与一个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吸引电动阀门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分流电动阀门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还与设在所述盖板上的操作键电连接。
[0006]优选方式为,所述挡板的底端与所述承装盒的底端面铰接设置。
[0007]优选方式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电路。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包括吸引管,以及与吸引管连通的收集袋。其中吸引管上靠近收集袋处设有与其呈Y形连通的分流管,该分流管上设有分流电动阀门,同时吸引管上设有吸引电动阀门;其中收集袋设在一个承装盒内,吸引管的底端穿过盖板上的通孔进入承装盒内与收集袋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承装盒的上端面和前端面为开口结构,在上端面上盖设一块盖板,在前端面上设置一块挡板,其中盖板从上方盖住收集袋的一部分,其中挡板从前面挡住收集袋,使收集袋稳定的放置在承装盒内,而且还方便其从承装盒内取出。本实用新型的承装盒内设有控制室,该控制室内设有电连接的蓄电池和控制电路,其中控制电路与继电器电连接,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吸引电动阀门电连接,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分流电动阀门电连接;控制电路还与设在盖板上的操作键电连接。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吸取关节腔内的冲洗液时,当需要更换收集袋时,按动操作键,使控制电路触发继电器的电磁线圈,使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即吸引管上的吸引电动阀门关闭,分流管上的分流电动阀门打开,使吸引管内的存余冲洗液不会沿吸引管反流到手术切口处,而是流入分流管内,从而避免了因反流而使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发生。当收集袋更换完毕后,再次按动操作键,使控制电路再次触发继电器的电磁线圈,使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闭合,常开触点打开,使负压吸引管正常工作。而且上述吸引电动阀门和分流电动阀门的操控均为自动实现的,无需人工操作,无需耗费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09]由于挡板的底端与承装盒的底端面铰接设置,使收集袋从承装盒取出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负压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的原理框图;
[0013]图中:1 一吸引管、2—分流管、3—收集袋、4一承装盒、40—盖板、400—通孔、41 一控制室、42—挡板、5—操作键、6—吸弓I电动阀门、7—分流电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包括一根吸引管1,吸引管I的一端与负压器连接,吸引管I的另一端与收集袋3连接,吸引管I上靠近收集袋3处设有与其呈Y形连通的分流管2 ;其中吸引管I上设有吸引电动阀门6,分流管2上设有分流电动阀门7。
[0016]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自动防反流装置,自动防反流装置包括用于承装收集袋3的承装盒4,承装盒4的上端面为开口结构称作上开口,承装盒4的前端面为开口结构称作前开口 ;其中上开口处盖设有一块盖板40,盖板40的面积小于上端面的面积,盖板40上设有一个通孔400 ;前开口处设有一块挡板42,挡板42的面积比前端面的面积的三分之一小,挡板42的底端与承装盒4的底端面铰接设置。
[0017]承装盒4内在盖板40的下面设有控制室41,控制室41内设有电连接的蓄电池和控制电路,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选用单片机电路。控制电路还与一个继电器电连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吸引电动阀门6电连接,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分流电动阀门7电连接;控制电路还与设在盖板40上的操作键5电连接。
[0018]在进行关节镜手术时,使用本实用新型来吸取关节腔内的冲洗液。将吸引管I与负压器连接完毕,吸引管I的底端穿过盖板40上的通孔400与收集袋3连通。初始状态下,吸引电动阀门6处于打开状态,分流电动阀门7处于关闭状态。在负压器的作用下,关节腔内的冲洗液沿着吸引管I进入收集袋3内。当需要更换收集袋3时,用手按动操作键5,该按压的动作传输给控制电路后,控制电路触发继电器的电磁线圈使其动作,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即将吸引电动阀门6关闭,将吸引管I阻断;将分流电动阀门7打开,将分流管2导通,让吸引管I内存余的冲洗液流入分流管2内,最后排出分流管2,避免了存余的冲洗液沿吸引管I反流到手术切口处来污染切口。因继电器同时控制吸引电动阀门6和分流电动阀门7,使吸引管I和分流管2被阻断和打开的对应关系唯一,一种关系为:吸引管I导通分流管2被阻断,吸引管I处于抽吸冲洗液的状态;另一种关系为:吸引管I被阻断分流管2导通,分流管2处于导流状态下。因此本实用新型在防止反流的同时,也保证了的正常吸引功能,使防反流效果佳。
[0019]当收集袋3更换完毕后,再次按动操作键5,使控制电路再次触发继电器的电磁线圈,使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闭合,常开触点打开,使负压吸引管I正常工作。而且上述吸引电动阀门6和分流电动阀门7的操控均为自动实现的,无需人工操作,无需耗费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20]上述控制电路与继电器、操作键5和蓄电池的电连接关系,以及继电器与电动阀门的电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0021]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一种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结构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包括一根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一端与负压器连接,所述吸引管的另一端与收集袋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上靠近所述收集袋处设有与其呈Y形连通的分流管;还包括自动防反流装置,所述自动防反流装置包括 用于承装所述收集袋的承装盒,所述承装盒的上端面为开口结构称作上开口,所述承装盒的前端面为开口结构称作前开口 ;所述上开口处盖设有一块盖板,所述盖板的面积小于所述上端面的面积,所述盖板上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前开口处设有一块挡板,所述挡板的面积比所述前端面的面积的三分之一小; 吸引电动阀门,所述吸引电动阀门设在所述吸引管上; 分流电动阀门,所述分流电动阀门设在所述分流管上; 设在所述承装盒内所述盖板下面的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设有电连接的蓄电池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还与一个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吸引电动阀门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分流电动阀门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还与设在所述盖板上的操作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底端与所述承装盒的底端面铰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防反流装置的负压吸引管包括吸引管,以及与其连通的收集袋,在吸引管上设有与其呈Y形连通的分流管;自动防反流装置,该自动防反流装置包括用于承装收集袋的承装盒;设在吸引管上的吸引电动阀门;设在分流管上的分流电动阀门;设在承装盒内盖板下面的控制室,以及设在盖板上的操作键。使用本实用新型吸取关节腔内冲洗液时,将收集袋放置在承装盒内,让吸引管的底端从通孔伸入承装盒内与收集袋连接。当收集袋需要更换时,按动操作键,使控制电路触发继电器,将吸引电动阀门关闭、分流电动阀门打开,使吸引管内存余的冲洗液流入分流管内,从而避免了存余的冲洗液反流到手术切口处来感染切口的情况发生。
【IPC分类】A61M1-00
【公开号】CN204468787
【申请号】CN201520032472
【发明人】杨娟, 朱典勇
【申请人】杨娟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