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6336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一种人工器官评价装置,尤其是一种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膜式人工肺是一种用W在短时间内替代肺的气体交换功能的人工器官,不仅可W 安全、有效的适应长达8小时之久的复杂屯、脏手术,亦可适用于呼吸衰竭的呼吸生命支持。 国外学者报告新生儿救治成功率已达90%,成人救治成功率也已从70年代的9%提高到目 前的近50%,有了长足的进步。由此可见,建立稳定的膜式人工肺(ML)临床前实验所需的 介质状态(即低氧与高碳酸),利用该介质状态更确切的对ML进行长时间的功能评价,从 正、反两方面考评ML的气体的2、C〇2)传输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膜式人工肺功能 评价装置。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 -种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包括胆槽、血累、恒溫板(用于调节血溫 36. 5±rC)、血气交换装置和氧合器(市售人工肺),所述胆槽依次与血累、恒溫板(用于 调节血溫36. 5±rC)、血气交换装置和氧合器管路连接,最后由氧合器与胆槽管路连通, 形成封闭装置。
[0006] 优选的,上述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连通各部件的所述管路为EF550型血管 路度axter公司生产)。
[0007] 优选的,上述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所述氧合器为膜式氧合器(产品标准 YZB/ITA0314 - 2005)〇
[0008] 优选的,上述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所述血气交换装置包括同屯、圆筒体两端 扩径形成分别反向连接筒壁接口的膨出端,两膨出端分别固接中央形成端盖接口的端盖, 筒壁接口和端盖接口是在与筒体相通的内管外间隔一定距离形成内螺纹外套管,筒体内容 与其长轴平行的聚丙締中空纤维(【申请号】200620025681. 8)。
[0009] 本实用新型结构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 上述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可W使评价介质的P〇2、PC〇2还原至呼吸衰竭血气 水平且相对稳定,提高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利用经本装置评价的膜式人工肺进行临床前 模拟救治II型呼吸衰竭实验,在化C〇2 52. 8mmHg、化〇2 39. 6mmHg条件下经膜式人工肺转流 60分钟,PaC〇2下降为47. 37 + 1. 25mmHg,化〇2上升为71. 0 + 5. 24mmHg,可更确切的评价与 检验人工肺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中氧合器驱氧功能。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中氧合器二氧化碳还原功能。
[0014] 图中:1-胆槽2-血累3-恒溫板4-血气交换装置5-氧合器6-管路
[0015] ①氧合器进气孔:接10%C02、平衡N2混合气
[0016] ②血气交换装置进气孔:接纯氧
[0017] ③氧合器出气孔、④血气交换装置出气孔:均开放
[0018] ⑥氧合器出端采样口⑧氧合器入端采样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现配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0020] 如图1所示,所述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包括胆槽1、血累2、恒溫板3、血 气交换装置4和氧合器5 (市售人工肺),所述恒溫板用于调节血溫36. 5±rC,所述氧 合器为膜式氧合器(产品标准YZB/ITA0314 - 2005),所述血气交换装置优选申请号 200620025681. 8所述血气交换装置,包括同屯、圆筒体两端扩径形成分别反向连接筒壁接 口的膨出端,两膨出端分别固接中央形成端盖接口的端盖,筒壁接口和端盖接口是在与筒 体相通的内管外间隔一定距离形成内螺纹外套管,筒体内容与其长轴平行的聚丙締中空 纤维;所述胆槽依次与血累、恒溫板、血气交换装置和氧合器通过管路6连接,最后由氧合 器与胆槽通过管路连通,形成封闭装置,其中,连通各部件的所述管路为EF550型血管路 (Baxter公司生产)。
[0021] 具体应用上,上述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2] 体重20kg实验犬于2. 5%硫责妥钢(S巧麻醉后,行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800ml, 加肝素巧50mg抗凝、加入等量生理盐水稀释化b :7.Og.dl1)、加5%碳酸氨钢(NaHC〇3)5ml 调节PH,离体血稀释后于胆槽内胆存。膜式人工肺的A膜用于氧合(血气交换装置)、B膜 用于驱氧(氧合器),血气交换装置气体入口通入纯〇2lL/min,气体出口开放;氧合器气体 入口通入10% C〇2平衡N2混合气化/min,气体出口开放。胆槽内的离体血经血累转流(血 流量300ml/min),沿血管路经血管路加热板顺序进入血气交换装置、氧合器回流入胆槽。如 此周而复始反复循环,整个装置为密闭状态。氧合器血液出、入端管路上分别设置采样口, 每小时分别采集出、入端血液标本送入AVL-995化血气分析仪中进行血气分析。实验数据 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0023] 离体血介质测试氧合器共进行3次,每次进行15小时,氧合器出、入端P〇2、PC〇2每 小时变动结果见图2、图3、表1。
[0024] 表1 :氧合器出、入端?化、P%变动结果
[00巧]
[0026] = 0. 133kPa
[0027] 从表1可W看出血液流经氧合器后P化下降561.78 + 63. 74mmHg,PC〇2上升 77. 65 + 8. 57mmHg,转流第15个小时,P〇2仍可下降393. 98 + 87. 91mmHg,PCO 2可上升71. 52 + 2. 36mmHg,仍具有驱氧和二氧化碳功能。统计学分析氧合器出、入端P〇2、PC〇2变化 P均<0. 01,证实该装置的驱氧二氧化碳还原功能是确切的。
[0028] W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W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运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贮槽、血栗、恒温板、血气交换装 置和氧合器,所述贮槽依次与血栗、恒温板、血气交换装置和氧合器管路连接,最后由氧合 器与贮槽管路连通,形成封闭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各部件的所述 管路为EF550型血管路。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合器为膜式 氧合器。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气交换装置 包括同心圆筒体两端扩径形成分别反向连接筒壁接口的膨出端,两膨出端分别固接中央形 成端盖接口的端盖,筒壁接口和端盖接口是在与筒体相通的内管外间隔一定距离形成内螺 纹外套管,筒体内容与其长轴平行的聚丙烯中空纤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包括贮槽、血泵、恒温板、血气交换装置和氧合器,所述贮槽依次与血泵、恒温板、血气交换装置和氧合器管路连接,最后由氧合器与贮槽管路连通,形成封闭装置;所述膜式人工肺功能评价装置,可以使评价介质的PO2、PCO2还原至呼吸衰竭血气水平且相对稳定,提高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利用经本装置评价的膜式人工肺进行临床前模拟救治Ⅱ型呼吸衰竭实验,在PaCO252.8mmHg、PaO239.6mmHg条件下经膜式人工肺转流60分钟,PaCO2下降为47.37±1.25mmHg,PaO2上升为71.0±5.24mmHg,可更确切的评价与检验人工肺的功能。
【IPC分类】A61M1/14
【公开号】CN205073374
【申请号】CN201520802364
【发明人】孙昕, 吴琦, 赵新骞, 史丽霞, 马龙艳
【申请人】天津市海河医院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