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辅助上车轮椅导轨及具有其的轮椅导轨组件和客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97679阅读:来源:国知局
需要收起轮椅导轨100时,主体部21伸入滑动槽11,第一锁止件可以与第三锁止件配合,从而可以使得主体部21整体收纳在滑动槽11内,可以有效缩短轮椅导轨100的整体长度,便于轮椅导轨100在客车200上的收纳和放置。当使用轮椅导轨100时,内导轨20的主体部21滑出滑动槽11内,直至第二锁止件与第三锁止件接触并且相互锁止,从而可以使得至少一部分主体部21伸出滑动槽11,增加轮椅导轨100的整体长度,进而可以将轮椅导轨100搭接在地面和客车200的踏步210之间,便于残障人上车或者下车,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轮椅导轨100时,主体部21伸出滑动槽11的长需要根据第二锁止件设置的位置来决定,从而可以使得该轮椅导轨100适应该客车200。而且,轮椅导轨100的整体长度为外导轨10的长度和内导轨20的伸出滑动槽11的部分的长度的总和。
[0033]其中,轮椅导轨100可拆卸地安装在客车200的踏步210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踏步210上设置有挂环,外导轨10的内端或内导轨20的外端设置有适于可拆卸地安装在挂环内的挂钩70。可以理解的是,挂钩70可以设置在外导轨10的内端,或者挂钩70可以设置在内导轨20的外端。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特殊介绍的情况下,内外方向均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内外方向。当使用轮椅导轨100时,挂钩70挂在挂环上,可以保证轮椅导轨100与客车200之间的安装盖可靠性。
[00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可以分别为设置在外导轨10的底壁两端的锁止孔,第三锁止件可以为设置在内导轨20的内端的锁止销33。两个锁止孔可以分别为设置在外导轨10的底壁的内端的第一锁止孔,以及设置在外导轨10的底壁的外端的第二锁止孔3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锁止销33和锁止孔的配合,可以使得内导轨20和外导轨10之间锁止可靠,解锁方便。
[0035]可选地,如图5所示,锁止销33的下端可以为圆球状结构,而且锁止销33适于弹性地伸入和伸出锁止孔。由此,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拉取内导轨20,锁止销33在外力的作用下弹性地向上运动,从而可以从相应的锁止孔内脱离出来,可以方便地解除内导轨20和外导轨10之间的锁止关系。锁止销33运动到相应的锁止孔位置时,锁止销33自动向下运动至相应的锁止孔内,从而可以便于轮椅导轨100的使用。
[0036]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辅助上车轮椅导轨100的两种状态。
[0037]使用状态:当乘坐客车200的乘员中有乘坐轮椅的残障人士时,工作人员可以取出轮椅导轨100,然后将内导轨20的主体部21从滑动槽11内拉出,在拉出主体部21的过程中,锁止销33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且从第一锁止孔内脱离出来,从而可以解除内导轨20和外导轨10之间的锁止关系。内导轨20的主体部21向外运动直至锁止销33与第二锁止孔32配合,从而主体部21伸出滑动槽11的长度固定,轮椅导轨100的长度固定,轮椅导轨100的长度达到最大长度,轮椅导轨100可以搭接在地面和客车200的踏步210上。
[0038]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工作人员可以先将挂钩70挂在踏步210上的挂环上,然后再从滑动槽11内拉出内导轨20,或者工作人员可以先从滑动槽11内拉出内导轨20,然后再将挂钩70挂在挂环上。
[0039]收纳状态:在残障人士上车后或者下车后,工作人员可以收起轮椅导轨100,内导轨20的主体部21可以滑入滑动槽11内,在内导轨20滑入滑动槽11的过程中,锁止销33弹性地向上运动以从第二锁止孔32内脱离出来,从而主体部21可以在滑动槽11内自由运动,然后工作人员向内推送内导轨20直至主体部21整体收纳在滑动槽11内,并且锁止销33运动至第一锁止孔处,外导轨10和内导轨20之间相互锁止,从而可以防止内导轨20向外滑动,可以使得轮椅导轨100保持在长度最短的状态,进而可以便于轮椅导轨100的收纳。
[004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乘客用辅助上车轮椅导轨100,内导轨20的主体部21可以伸入或者伸出外导轨10内的滑动槽11,从而可以使得轮椅导轨100的长度可以调节,锁止装置可以对内导轨20和外导轨10进行解锁和锁止,可以使得轮椅导轨100的整体长度保持在一段时间内,进而可以便于轮椅导轨100的使用和收纳,而且轮椅导轨100可以应用在具有多级踏步210的客车200上,可以便于残障人士上车或者下车,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出行的便利性。
[00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轮椅导轨100还可以包括:辅助支撑件40,辅助支撑件40设置在外导轨10的底壁上,而且辅助支撑件40适于在客车辅助上车轮椅导轨100安装在踏步210上时支撑在地面上。可以理解的是,辅助支撑件40可以用于支撑在地面和轮椅导轨100之间,增加轮椅导轨100支撑在地面上的安全性,进一步地可以提高轮椅导轨100的使用安全性。
[0042]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辅助支撑件40可翻转地设置在外导轨10的底壁上。由此,当使用轮椅导轨100时,可以将辅助支撑件40转动至与轮椅导轨100呈一定角度且垂直于地面,从而可以使得辅助支撑件40有效支撑地面,增加轮椅导轨100的使用安全性。
[00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外导轨10的顶壁和内导轨20的顶壁上可以分别形成有适于引导轮椅的车轮的导向槽50。如图4和图5所示,导向槽50构造成向下凸出的形状,从而可以便于轮椅的车轮从导向槽50上经过,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轮椅的运动方向偏离预定方向。
[0044]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导向槽50内可以铺设有防滑层60。通过铺设防滑层60,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轮椅在行进过程中发生打滑的现象,提高残障人士上车或者下车的安全性。
[004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内导轨20内部形成空腔以构成内导轨20滑动槽11;客车辅助上车轮椅导轨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锁止装置。第一导轨包括第一主体部21,而且第一主体部21适于可滑动地设置在内导轨20滑动槽11内。第一锁止装置可以包括第四锁止件、第五锁止件和第六锁止件,第四锁止件和第五锁止件在内导轨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置,第六锁止件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第四锁止件与第六锁止件配合锁止第一导轨和内导轨20时,第一主体部21收纳在内导轨20滑动槽11内,第五锁止件与第六锁止件配合锁止第一导轨和内导轨20时,至少一部分第一主体部21伸出滑动槽11。其中,第四锁止件和第五锁止件可以为设置在内导轨20的底壁上的间隔开的锁止孔,第六锁止件为锁止销33。第一导轨、第一锁止装置和内导轨20之间的配合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与上述的内导轨20、锁止装置和外导轨10之间的配合方式以及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0046]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在内导轨20内可以设置有相对内导轨20滑动的第一导轨,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轮椅导轨100的整体长度,而且还可以保证轮椅导轨100的使用安全性。
[004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辅助上车轮椅导轨组件可以包括:连接件80和两组上述实施例的轮椅导轨100。两组客车辅助上车轮椅导轨100并列设置,连接件80可以连接在两组轮椅导轨100之间。其中,每组轮椅导轨100可以适于承载轮椅的一个车轮,从而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轮椅导轨100的材料使用量,进一步地可以降低轮椅导轨组件的成本。
[0048]其中,可选地,如图3所示,连接件80可以包括两个连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81的连接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组客车辅助上车轮椅导轨100上,而且第二连接板82的连接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组客车辅助上车轮椅导轨100上,第一连接板81的自由端与第二连接板82的自由端通过铰接结构相连。由此,当需要收起轮椅导轨组件时,可以按照图3中箭头指示的方向转动第一连接板81和第二连接板82,从而可以使得两组轮椅导轨100相互靠近彼此,直至两组轮椅导轨100彼此贴靠在对方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