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45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走式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在空间中行进,避开障碍物以吸 尘清扫环境的一种自走式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吸尘器为一全自动的清洁装置,有别于传统的吸尘器以及扫除工具,可 自行在一固定的区域内完成清洁工作,以取代传统人工操作的吸尘器及其它的清 洁工具。自动吸尘器在设定清扫模式以后,便自动进行地面清扫的功能,并且可 以闪避室内的家具或者是障碍物以完成清洁的工作,此外自动吸尘器更可以清理 一般难以清扫的死角。虽然自动吸尘器可对于未来的家庭生活可以带来便利,然而这种自走式的自 动吸尘器由于其所需的电源并非来自交流电,并且由于内部空间的限制,并无法 选择如传统式吸尘器所使用的空气压縮机,因此在有限的电源供应下,惟有良好 的离心风扇才能展现其优异的性能。此外,离心风扇相较于传统的空气压縮机具 有低噪音的优点。而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台湾专利第1220383号所揭露的一种接触式自走吸 尘器,其是具有自动清洁吸尘的功效。不过却具有几项缺点,所述吸尘器的驱动 轮模块的驱动装置与轮体为无法拆卸的设计,因此当马达损坏或者是轮体胎面要 更换时,都必须要更换整个模块,造成成本的浪费。另外,所述吸尘器对于死角 的清除并无特殊的设计,因此死角的清洁功能较差。此外,所述吸尘器使用一擦 拭单元来进行抹地的动作,此举虽可以清洁地板灰尘,然而使用者却要时时注意 更换,如果没有按时更换,反而会造成清洁的反效果。另外现有的技术中,为了能够清除墙角的灰尘,都装设有侧扫刷,然而侧扫 刷模块也为吸尘器的噪音来源之一。综合上述,因此亟需一种自走式清洁装置来改善现有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走式清洁装置,其驱动轮组具有悬吊设计, 使得自走式清洁装置的底盘与轮体具有特定的高度,达到跨越障碍的目的。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走式清洁装置,其驱动轮组的驱动马达与轮 体可以拆卸,达到简化维修程序的目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走式清洁装置,其是具有障碍物以及防止踩 空的机构设计,使得所述自走式清洁装置达到可以安全以及有效作动的目的。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走式清洁装置,其是利用具有等宽度的气体 流道与上下不对称的流道空间的风扇壳体设计,达到使离心风扇具有低噪音与高 流量的目的。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走式清洁装置,其是利用集尘盒体的特殊设 计,与离心风扇组合成及尘盒模块,达到集尘以及气流平顺的目的。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走式清洁装置,其是利用侧风产生装置辅助 清除墙角的灰尘,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走式清洁装置,其是包括有 一控 制单元、至少一驱动轮模块以及一集尘盒模块。所述控制单元,其是设置于一盘 体上。所述至少一驱动轮模块,其是设置于所述盘体上且与所述控制单元作电连 接,所述驱动轮模块更具有 一驱动体; 一轮体,其是与所述驱动体的转轴相连 接; 一连杆,其是以一端与所述驱动体相连接,而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盘体上;以 及一弹性体,其是以一端与所述驱动体相连接,而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盘体上。所述集尘盒模块,其是设置于所述盘体上,所述集尘盒模块可提供吸取气体以及收 集灰尘。较佳的是,所述集尘盒模块更具有 一集尘盒体,其是具有一吸尘口,所述 吸尘口的位置位于所述盘体下方;以及一离心风扇,其是以一进气端与所述集尘 盒体相连接,以接收由所述吸尘口所吸取的气流。所述离心风扇其是包括有一 壳体,其是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壳体更具有一进气口以及一出气口; 一叶轮, 其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叶轮的边缘与所述壳体侧壁间形成具有相等流 道宽度的一气体流道,所述叶轮的轴向中心截面线将所述容置空间分成一第一空 间与一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是不对称;以及一驱动装置,其 是与所述叶轮相连接以驱动所述叶轮转动。其中位于所述第二空间的壳体上更具 有一螺旋流道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螺旋流道的截面积由所述螺旋流道的入
口到所述出气口而逐渐增加'所述集尘盒体,其是包括有 一罩体,其是具有一 凹槽,所述罩体的一侧上开设有一与所述凹槽连通的一进气孔,所述罩体更具有 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一通孔; 一吸尘罩,其是与所述进气孔相连接,所述吸尘罩 的一端更具有所述吸尘口;以及一盒体,其是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盒体具有 与所述通孔以及所述进气孔相连通的一集尘空间。 较佳的是,所述盘体的边缘更具有一倾角。较佳的是,所述盘体的前端更具有与所述控制单元作电连接的一碰撞感测装 置。所述碰撞感测装置为一压力传感器。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碰撞感测 装置更包括有 一滑座; 一弹性体,其是套设于所述滑座上; 一滑柱,其是以一 端与所述弹性体相底靠,所述滑柱的一端更具有一第一接触片;以及一第二接触 片,其是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相对应。较佳的是,所述盘体的T方端更具有与所述控制单元作电连接的至少一障碍感测装置。其中所述障碍感测装置更包括有 一滑座; 一弹性体,其是套设于所 述滑座上; 一滑柱,其是以一端与所述弹性体相底靠,所述滑柱的一端更具有一 第一接触片;以及一第二接触片,其是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相对应。较佳的是,所述盘体的一侧更设置有一侧风产生装置。其中,所述侧风产生 装置为一离心风扇或者是一轴流风扇。


图1为本发明的自走式清洁装置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2A至2C为本发明的驱动轮模块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2D为本发明的盘体倾角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集尘盒模块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离心风扇分解示意图;图5A为本发明的离心风扇俯视示意图;图5B为本发明的离心风扇轴向剖面示意图;图6A为本发明的集尘盒体立体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的集尘盒体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C为本发明的吸尘罩立体示意图;图6D为本发明的滚动扫刷驱动示意图7为本发明的集尘盒模块于盘体上配置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集尘盒模块于盘体上配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9A为本发明的碰撞感测装置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9B为本发明的碰撞感测装置动作俯视示意图;图IOA为本发明的障碍感测装置较佳实施例侧视示意图;图IOB为本发明的障碍感测装置动作侧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自走式清洁装置;lO-盘体;101-固定座;102-固定座;103-倾角;ll-控制单元;12-驱动轮模块;120-驱动体;121-连杆;122-弹性 体;123-轮体;124-驱动轴;125-转接件;13-集尘盒模块;130-离心风扇;1300-上壳体;1301-进气口; 1302-叶轮;1303-连轴器;1304-转接板;1305-下壳体;1306-出气口; 1307-驱动装置;1308-气体流道;1309-螺旋流道;1309a、 1309b-流道截面;131-集尘盒体;1310-罩体;1311-盒体;1312-吸尘罩;1313-通孔;1314-进气孔;1315-集尘空间;1316-出气孔;1317-进气口 ; 1318-凹槽;14-碰撞感测 装置;140-固定端;141-弹性体;142-滑座;143-滑柱;144-第一接触片;145-第 二接触片;146-柱体;147-接触体;15-滚动扫刷;150-扫刷;151-马达减速机; 152-第一齿轮;153-第二齿轮;154-齿规皮带;16-障碍感测装置;160-固定端; 161-弹性体;162-滑座;163-滑柱;164-第一接触片;165-第二接触片;166-柱体;167-接触体;17-侧风产生装置;3-墙壁;4-侧向障碍物;5-地板;90-吹气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对本发明的特征、目的及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下文特将本 发明的系统的相关细部结构以及设计的理念原由进行说明,以使得可以了解本发明的特点,详细说明陈述如下请参阅图l所示,所述图为本发明的自走式清洁装置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所述自走式清洁装置1包括有一控制单元11、 一对驱动轮模块12、 一集尘盒模块 13以及一对碰撞感测装置14。所述驱动轮组12是设置于一盘体IO上而与所述控 制单元11作电连接,以提供所述自走式清洁装置移动的动力。所述驱动轮模块 12可以接收所述控制单元1]传递的信号产生运动,使得所述自走式清洁装置1 得以自动的进行清洁吸尘的动作。请参阅图2A以及图2B所示,所述图为本发明的驱动轮模块较佳实施例示意
图。所述驱动轮模块12包括有一驱动体120、 一轮体123、 一连杆121以及一弹 性体122。所述轮体123,其是通过一转接件125与所述驱动体120的转轴124 相连接,以接收所述驱动体120的动力进行转动。通过所述转接件125,使得轮 体123与驱动体120得以被拆开,增加使用者维修的便利性。所述连杆121,其 是以一端与所述驱动体120相连接,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盘体10的一固定座101 上。所述弹性体122,其是以一端与所述驱动体120相连接,而另一端连接于所 述盘体IO的另一固定座10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体120为一马达与减速 齿轮箱的组合。当轮体123悬空的时候,由于清洁装置的重量配置,驱动体120会与盘体10 接触,如图2B所示。反之,如图2C所示当轮体123与地板5接触的时候,将会 使得驱动体120与盘体10无法接触而产生分隔的距离,此一距离即为可跨越障碍 的高度。当地面有障碍物的时候,盘体IO将会被抬起而驱动体120与盘体IO之 间距将会縮小。如图2D所示,盘体IO的设计可于其边缘设计倾角103与以利跨 越障碍。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图为本发明的集尘盒模块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所述集 尘盒模块13包括有一离心风扇130与一集尘盒131。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图为 本发明的离心风扇分解示意图。所述离心风扇130包括有一壳体、 一叶轮1302 以及一驱动装置1307。所述壳体是由一上壳体1300与一下壳体1305所构成。有 别于传统的螺旋渐开线所形成的壳体,所述上壳体1300与下壳体1305组成的一 容置空间的轴方向截面形状为圆形而非现有技术的截面形状。所述上壳体1300 的中心位置上方具有一进气口 1301,所述下壳体1305的一恻边上具有一出气口 1306。所述叶轮1302其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驱动装置1307是通过一 定位销1303与一转接板1304与所述叶轮1302相连接,以提供转动动力给所述叶 轮1302。接下来说明所述叶轮于所述壳体内的配置位置。请参阅图5A所示,所述图 为本发明的离心风扇俯视示意图。从图中可以了解,由于所述壳体内的容置空间 其轴向截面为圆形,因此所述叶轮1302的边缘与所述壳体侧壁间形成具有相等流 道宽度D的一气体流道1308。请参阅图5B所示,所述图为本发明的离心风扇轴 向剖面示意图。所述叶轮1302本体的轴向中心截面线8上方与所述壳体内壁形成 一第一空间Al,而所述叶轮的轴向中心截面线8下方与所述壳体内壁形成一第二
空间A2。有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A2与所述第一空间 Al不对称。如图3以及图5B所示,在所述下壳体1305于所述第二空间A2上具 有一螺旋流道1309。所述螺旋流道1309的截面积由所述螺旋流道1309的入口到 所述出气口而逐渐增加。以图5B中的1309a表示所述螺旋流道1309的一截面, 而1309b表示所述螺旋流道1309的另一截面,从图中可知1309a的面积大于1309b 的面积。请参阅图6A以及图6B所示,其中,图6A为本发明的集尘盒体立体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的集尘盒体立体分解示意图。所述集尘盒体131更包括一罩体 1310、 一吸尘罩1312以及一盒体1311。所述罩体1310具有一凹槽1318,所述罩 体1310的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1318连通的一進氣孔1314,所述罩体1310 更具有与所述凹槽1318相连通的一通孔1313,所述通孔1313是与所述离心风扇 的进气口 1301相连通。所述通孔1313与所述离心风扇的进气口 1301间更可设置 抽取式的一过滤网,可避免灰尘被吸入离心风扇中。所述盒体1311是设置于所述凹槽1318内,所述盒体1311具有与所述通孔 1313以及所述進氣孔1314相连通的一集尘空间1315。所述集尘空间1315可放式 一集尘袋(图中未示)且可类似抽屉式的方式容置于所述凹槽1318内,如要更换集 尘袋,则可以将所述盒体1311抽出,然后更换集尘袋即可。请参阅图6C所示, 所述图为本发明的吸尘罩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所述吸尘罩1313具有一进气口 1317 以及一出气口 1316,所述出气口 1316是与所述罩体1310的進氣孔1314相连通。 所述吸尘罩1312的进气口 1317端更可以设置一滚动扫刷15。如图6D所示,所 述滚动扫刷15包括有一位于进气流道入口的扫刷150,以及驱动所述扫刷150转 动的一马达减速机151,所述马达减速机151是由马达与齿轮箱所构成。马达减 速机151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齿轮152,在所述扫刷150的一端具有一第二齿轮153。 所述第一齿轮152与第二齿轮153是透过一齿规皮带154来带动。所述马达减速 机151与驱动轮模块的驱动体所用的组件相同,但是可以采用扭力较小的马达-齿轮箱组合。再回到图6A与6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要使气体的流道平顺,在清洁装 置盘体下方的进气口与集尘盒透过所述吸尘罩1312相连接,且集尘盒罩体1310 的进气孔1314开口部位为在所述集尘盒罩体1310的侧边,而非底面,如此便可 以不用顾虑集尘的效能而要刻意的去扭曲气体流道而造成气流噪音。也因为如此 集尘盒罩体1310及盒体1311的结构设计成抽屉抽取的方式,不但可以降低噪音, 更可方便灰尘的清理以及滤网的更换。请参阅图7所示,所述图为本发明的集尘盒模块于盘体上配置示意图。为了 加强本发明的自走式清洁装置的清洁能力,所述离心风扇其出气口 1306经由一螺 旋流道1309导向自走式清洁装置1的侧边,使其可以向下向前吹向死角。在图中, 墙壁3与所述自走式清洁装置1间的墙角,可透过本发明的配置,使由出气口 1306 排出的气流流向90吹向墙角,而扬起灰尘,使得所述自走式清洁装置1可以将灰 尘吸入,达到清除墙角的功能。请参阅图8所示,所述图为本发明的集尘盒模块于盘体上配置的另一较佳实 施例示意图。除了图7的实施例外,本发明更提供一种配置方式,亦即在盘体IO 上再增设一侧风产生装置17,以提供侧向气流。在图中,墙壁3与所述自走式清 洁装置l间的墙角,可透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使由所述侧风产生装置所产生的 气流流向卯吹向墙角,而扬起灰尘,使得所述自走式清洁装置1可以将灰尘吸入, 达到清除墙角的功能。所述侧风产生装置可选择为离心风扇,或者是轴流风扇但 不在此限。亦即,只要可以产生侧风以达到扬起死角灰尘的目的的气流产生装置 即可。再回到图l所示,本发明的防止碰撞的设计,是设置于所述自走式清洁装置 的边缘,碰撞感测装置可选择压力传感器。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碰撞感测 装置的机构如图9A所示。所述碰撞感测装置14包括有一滑座142、 一滑柱143、 一第一接触片144、 一第二接触片145以及一接触体147。所述滑座142是固定于 一固定端140上。所述固定端140是设置于所述盘体10上。所述滑柱143是设置 于所述滑座142内可于所述滑座142内进行滑动。所述滑柱143的一端连接有所 述第一接触片144。所述第一接触片144与所述固定端140之间具有一弹性体141。 所述第二接触片145是设置于所述盘体10上而与所述第一接触片144相对应,所 述第一接触片144与所述第二接触片145是与所述控制单元11作电连接。所述第 一接触片144的一面上设置有 一柱体146通过所述盘体10,在所述柱体146的一 端设置有所述接触体147。利用前述的设计使得所述自走式清洁装置在行进过程 中可以感测到妨碍清洁的障碍物。接下来说明所述碰撞感测装置14的动作。在无障碍物的环境下,由于所述弹 性体141的弹力,使得所述第一接触片144与所述第二接触片145相接触。如图 9B所示,所述图为本发明的碰撞感测装置动作俯视示意图。当一侧向障碍物4出 现于所述自走式清洁装置的--侧边时,所述碰撞感测装置14会与所述障碍物4 相接触,进而通过所述接触体147而推动所述第一接触片144离开所述第二接触 片145。而压縮所述弹性体141。当所述第二接触片145与所述第一接触片144 脱离时,所述控制单ll元可以感测到电性改变,而辨识出障碍物4的存在,进而 控制所述驱动轮模块转向。所述碰撞感测装置的设置数量与位置可视需要而定。此外,本发明于盘体下面也可以设置有多个障碍感测装置16,来判断地面是 否平坦或者是有断差的存在。请参阅图10A所示,为本发明的障碍感测装置较佳 实施例侧视示意图。所述障碍感测装置16包括有一滑座162、 一滑柱163、 一第 一接触片164、 一第二接触片165以及一接触体167。所述滑座162是固定于一固 定端160上。所述固定端160是设置于所述盘体10上。所述滑柱163是设置于所 述滑座162内可于所述滑座162内进行滑动。所述滑柱163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第 一接触片164。所述第一接触片164与所述固定端160之间具有一弹性体161。所 述第二接触片165是设置于所述盘体10上而与所述第一接触片164相对应,所述 第一接触片164与所述第二接触片165是与所述控制单元11作电连接。所述第一 接触片164的一面上设置有一柱体166通过所述盘体10,在所述柱体166的一端 设置有所述接触体167,朝向地面,而与地面相接触。所述接触体167可以随着 自走式清洁装置的移动而滚动。接下来说明所述障碍感测装置的动作。如图10A所示,在正常运作下,所述 障碍感测装置16会与地面相接触,而压缩所述弹性体161,进而使所述第一接触 片164离开所述第二接触片165。如图IOB所示,所述图为本发明的障碍感测装 置动作侧视示意图。当遇到有断差或者是落差时,由于无外力作用,因此所述弹 性体161的弹力会推动所述第一接触片164使得所述第一接触片164与所述第二 接触片165接触,进而使所述控制单元11可以感测到电性改变,而辨识出落差的 存在,进而控制所述驱动轮模块转向。所述障碍感测装置的设置数量与位置可视 需要而定。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之限制本发明范围。即大 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仍将不失本发明的要义所在,故都 应视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状况。综合上述,本发明提供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具有吸尘效率高、低噪音以及方 便清理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控制单元,其是设置于一盘体上;至少一驱动轮模块,其是设置于所述盘体上且与所述控制单元作电连接,所述驱动轮模块更包括有一驱动体;一轮体,其是与所述驱动体的转轴相连接;一连杆,其是以一端与所述驱动体相连接,而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盘体上;以及一弹性体,其是以一端与所述驱动体相连接,而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盘体上;以及一集尘盒模块,其是设置于所述盘体上,所述集尘盒模块提供吸取气体以及收集灰尘。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模块更具有一集尘盒体,其是具有一吸尘口,所述吸尘口的位置位于所述盘体下方;以及一离心风扇,其是与所述集尘盒体相连接,接收由所述吸尘口所吸取的气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扇其是包 括有一壳体,其是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壳体更具有一进气口以及一出气口; 一叶轮,其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叶轮的边缘与所述壳体侧壁间形 成具有相等流道宽度的一气体流道,所述叶轮的轴向中心截面线将所述容置空间 分成一第一空间与一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是不对称;以及 一驱动装置,其是与所述叶轮相连接以驱动所述叶轮转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空间的 壳体上更具有一螺旋流道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其中所述螺旋流道的截面积是由 所述螺旋流道的入口到所述出气口而逐渐增加。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为单列翼形 叶片以及双列翼形叶片其中之一。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排出的气 流是吹向所述盘体的一侧。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体,其是 包括有一罩体,其是具有一凹槽,所述罩体的一侧上开设有一与所述凹槽连通的一 进气孔,所述罩体更具有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一通孔;一吸尘罩,其是与所述进气孔相连接,所述吸尘罩的一端更具有所述吸尘口;以及一盒体,其是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盒体具有与所述通孔以及所述进气孔 相连通的一集尘空间。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扇与所述 集尘盒间更具有一滤网。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边缘更具 有一倾角。
10.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前端更具 有与所述控制单元作电连接的一碰撞感测装置。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感测装置 更包括有一滑座;一弹性体,其是套设于所述滑座上;一滑柱,其是以一端与所述弹性体相底靠,所述滑柱的一端更具有一第一接 触片;以及一第二接触片,其是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相对应。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下方端 更具有与所述控制单元作电连接的至少一障碍感测装置。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障碍感测装置 更包括有一滑座;一弹性体,其是套设于所述滑座上;一滑柱,其是以一端与所述弹性体相底靠,所述滑柱的一端更具有一第一接触片;以及一第二接触片,其是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相对应。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与所述驱 动体之间更具有一使得所述轮体可以被拆卸的转接件。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滚动扫 刷,其是更连接有一扫刷驱动部,所述扫刷驱动部更包括一第一齿轮,其是与所述滚动扫刷的一端相连接; 一马达减速机,其一端更连接有一第二齿轮;以及 一齿规皮带,其是套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上。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一侧更 设置有一侧风产生装置。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风产生装置 为一离心风扇以及一轴流风扇其中之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走式清洁装置,其是包括有一控制单元、至少一驱动轮模块以及一集尘盒模块。所述控制单元,其是设置于一盘体上。所述至少一驱动轮模块,其是设置于所述盘体上且与所述控制单元作电连接,所述驱动轮模块更具有一驱动体;一轮体,其是与所述驱动体的转轴相连接;一连杆,其是以一端与所述驱动体相连接,而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盘体上;以及一弹性体,其是以一端与所述驱动体相连接,而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盘体上。所述集尘盒模块,其是设置于所述盘体上,所述集尘盒模块可提供吸取气体以及收集灰尘。
文档编号A47L5/12GK101152062SQ20061015267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5日
发明者刘俊贤, 吕文镕, 孙彦硕, 钟裕亮, 陈孟群, 陈景富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