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塑料碎片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545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废旧塑料碎片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清洗废旧塑料碎片的清洗设备。
技术背景废旧塑料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回收的废旧塑料制品经破碎、清洗、消毒、烘干等 处理后可用于化纤、抽丝、制备薄片等的原材料。其中清洗的洁净度是影响废旧塑料再利用 价值的关键。目前,对塑料碎片的清洗普遍采用贮槽清洗的方式,将塑料碎片置于贮槽内, 加入洗涤剂进行搅拌处理,此种清洗法工作效率低,清洗后的塑料碎片洁净度不高,再利用 时往往还需二次清洗。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旧塑料碎片清洗设备,可用于废旧塑料碎片的 深度、连续清洁处理,从而提高清洗的洁净度和清洗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废旧塑料碎片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机架、洗剂清洗机和摩擦清洗机, 所述洗剂清洗机和摩擦清洗机置于组合机架上;所述洗剂清洗机包括串连成U型的入料螺旋输送机、水平螺旋输送机和出料螺旋输送机, 三支螺旋输送机间以十字形管路相互联通;所述摩擦清洗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壳体内的旋转叶片轴和旋转叶片组,所述旋转叶 片组由间隔叶片、外环叶片、内叶片组成。根据处理量的大小,其中的摩擦清洗机可以为一台或多台串联而成。本发明废旧塑料碎片清洗设备首先利用洗剂清洗机对塑料碎片进行化学力和热力作用的 初步清洁处理,然后利用摩擦清洗机对塑料碎片进行自体摩擦作用的深度清洁处理,极大地 提高了废旧塑料碎片的清洗洁净度。洗剂清洗机和摩擦清洗机通过组合支架结合为 一个整体, 使得清洗过程可以连续进行,提高了清洗的工作效率。附图说

图1为本发明废旧塑料碎片清洗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废旧塑料碎片清洗设备的洗剂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废旧塑料碎片清洗设备的摩擦清洗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所示为本发明废旧塑料碎片清洗设备的外观示意图。由图中可见,该设备包括组合 机架l、洗剂清洗机2和串连而成的两台摩擦清洗机3。图2所示为洗剂清洗机2的结构示意图。洗剂清洗机2包括串连成U型的入料螺旋输送 机4、水平螺旋输送机5和出料螺旋输送机6,三支螺旋输送机间以十字形管路7相互联通。废旧塑料碎片开始清洗前,在U型螺旋机内装好洗剂,洗剂的液位由十字形管路7自动 调节。水平螺旋输送机5的圆柱型外筒外设有加热套管8,加热套管8内供有蒸汽或电力热 源,可使洗剂达到需要的洗涤温度。开始洗涤时,将欲进行洗涤的塑料碎片由斗状入料口 9 连续投入,经入料螺旋输送机4的螺旋轴旋转垂直送入水平螺旋输送机5,塑料碎片在水平 螺旋输送机5内经一定时间的高温洗涤清洗后,通过出料螺旋输送机6的螺旋轴旋转扬升至 出料口IO,接着排入摩擦清洗机3内进行下一阶段的洗涤。图3所示为摩擦清洗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摩擦清洗机3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上 壳体与下壳体内的旋转叶片轴13和叶片轴上的旋转叶片组。旋转叶片组由三类叶片组成,轴 中间和两端的叶片为间隔叶片14,两组间隔叶片间各形成一个摩擦区域,每个摩擦区域内设 有由两侧向中间推进的外环叶片15和由中间向两侧推进的内叶片16。废旧塑料碎片进入摩擦清洗机后,在每个摩擦区域内进行重复的回流,并充分的自体摩 擦, 一直到连续进入的碎片满溢且越过间隔叶片,方可进入下一个区域继续进行第二次的自 体摩擦。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串连而成的两台摩擦清洗机,因此塑料碎片将在两台摩擦清洗机 内进行四次的自体摩擦。
权利要求
1.一种废旧塑料碎片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机架、洗剂清洗机和摩擦清洗机,洗剂清洗机和摩擦清洗机置于组合机架上;所述洗剂清洗机包括串连成U型的入料螺旋输送机、水平螺旋输送机和出料螺旋输送机,三支螺旋输送机间以十字形管路相互联通;所述摩擦清洗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壳体内的旋转叶片轴和旋转叶片组,所述旋转叶片组由间隔叶片、外环叶片、内叶片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塑料碎片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清洗机由 2 10台摩擦清洗机串联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旧塑料碎片清洗设备,包括组合机架、洗剂清洗机和摩擦清洗机,所述洗剂清洗机和摩擦清洗机置于组合机架上;所述洗剂清洗机包括串连成U型的入料螺旋输送机、水平螺旋输送机和出料螺旋输送机,三支螺旋输送机间以十字形管路相互联通;所述摩擦清洗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壳体内的旋转叶片轴和旋转叶片组,所述旋转叶片组由间隔叶片、外环叶片、内叶片组成。本发明首先利用洗剂清洗机对塑料碎片进行化学力和热力作用的初步清洁处理,然后利用摩擦清洗机对塑料碎片进行自体摩擦作用的深度清洁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废旧塑料碎片的清洗洁净度;且清洗机通过组合支架结合为一个整体,使清洗过程可以连续进行,清洗效率大为提高。
文档编号B08B7/04GK101314161SQ20071010578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0日
发明者刘承宗, 陈景新 申请人:黄琼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