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82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将被输送物夹持在一对辊之间并使一对辊旋转来输 送被输送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通过将被输送物夹持在一对辊之间并使一对辊旋转来 输送被输送物的装置。此类输送装置设置于例如在印刷基板等的制造工 序中除去附着在基板表面上的灰尘用的清洗装置中(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1)。该印刷基板等的清洗装置(以下简称为"基板清洗装置")具备上
下相对配置的一对具有粘附性的清理辊(cleaningroller)和向该清理辊传 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通过将基板夹持在一对清理辊之间并使一对清 理辊旋转,来在输送基板的同时将附着在基板上的灰尘吸附在清理辊表 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 — 84514号公报
再有,在上述那样的基板清洗装置中,使用通过驱动源驱动而绕轴 心旋转的驱动侧齿轮和连接到清理辊上的从动侧齿轮所构成的齿轮机构 等,来作为向清理辊传递驱动源的旋转力用的机构。但是,在现有的伴 随着机械接触的齿轮机构的传动方式中,有可能出现因齿轮的磨损、摩 擦而产生灰尘并且该灰尘附着在基板上,或者因齿轮的润滑油气化而污 染基板等情况,因而会发生尽管是清洗基板用的装置也不能在清洁状态 下输送基板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的基板清洗装置中,上下相对配置的清理辊中上侧的 清理辊成为可随着在基板表面上安装的电子部件等的凹凸而上下移动的 结构。即,在将厚度比预先设定的两辊间的间隔大的基板的凸部夹持在 两辊之间时,会因该凸部而将上侧的清理辊向上方推起。在现有的伴随机械接触的齿轮机构的情况下,在上侧清理辊向上移动时,利用其它装 置来应对以便使与上侧清理辊连接的从动侧齿轮的啮合状况不变,因而 存在机构变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是提供不产生作为向辊传递动力的装 置的齿轮因磨损、摩擦等所致的灰尘的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的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具 备向一对辊传递旋转的动力传递装置,且通过将被输送物夹持在所述一 对辊之间并使所述一对辊旋转来输送被输送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 传递装置具备驱动侧圆盘,其由驱动源驱动而绕轴心旋转;和一对从 动侧圆盘,它们分别与所述一对辊连接,与所述驱动侧圆盘之间保持预 定空隙,并且以与所述驱动侧圆盘相互之间使端面相对的方式进行配置, 在所述驱动侧圆盘和从动侧圆盘的各端面上,将永久磁铁以N极、S极 交错的方式呈放射状地异极排列而安装设置,利用所述永久磁铁的磁吸 引力和磁排斥力将动力从所述驱动侧圆盘向所述一对从动侧圆盘传递。
根据本发明方案2的输送装置,在上述方案l中,其特征在于,所 述从动侧圆盘相对于一个驱动侧圆盘而被配置两对。
根据本发明方案3的输送装置,在上述方案1中,其特征在于,将 所述一对辊在侧壁板上上下配置,将下侧辊在相对于所述侧壁板可绕自 身轴心旋转且限制其向与轴心正交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下进行配设,而将 上侧辊以相对于所述侧壁板可绕自身轴心旋转且轴心可在上下方向上移 动的方式进行配置,使与所述下侧辊连接的从动侧圆盘与所述驱动侧圆 盘内接,并使与所述上侧辊连接的从动侧圆盘与所述驱动侧圆盘外接。
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构成为利用在由驱动源驱动而旋转的驱动 侧圆盘及与辊连接的从动侧圆盘上分别安装设置的磁铁的磁吸引力及磁 排斥力,来将动力从驱动侧圆盘向从动侧圆盘传递,通过该结构可将动 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从驱动侧向从动侧传递,且不会像现有的齿轮机构的 传动方式那样因齿轮的机械啮合而产生灰尘等,并可将被输送物在保持清洁状态的状态下输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构成为在驱动侧圆盘和从动侧圆盘 的各端面上将磁铁交错地异极排列,并在使彼此的端面相对的状态下配 置两者,通过该结构,即使从动侧圆盘相对于驱动侧圆盘向上移动或向 下移动,都可将从动侧圆盘与驱动侧圆盘的空隙保持为一定,所以传递 到从动侧圆盘的力矩不会极端变小。其结果是,与夹持在一对辊之间的 被输送物的凹凸无关,可保持期望的转矩,且可确保稳定的输送功能。


图1是概要地表示具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基板清洗装置 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基板清洗装置的清理辊及胶带辊的支撑结构的图。 图3—1是从正面观察图1中的清理辊及动力传递装置的图。
图3—2是从侧面观察图3 — 1的图。
图4是表示基板清洗装置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主视图及动力传递装置
的磁力啮合的示意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清理辊根据被输送物表面的凹凸而上下移动的状 态的图。
图6是表示从动侧磁力齿轮相对于驱动侧磁力齿轮的位置的图。 符号说明
1:电动机(驱动源);
10:动力传递装置;
11:驱动侧磁力齿轮(驱动侧圆盘);
12:磁性盘;
13:转轴;
15:磁力齿(永久磁铁); 16:(驱动侧磁力齿轮的)端面; 21:上侧磁力齿轮(从动侧圆盘); 22:下侧磁力齿轮(从动侧圆盘);23、 24:磁性盘;
25、 26:转轴;
27:磁力齿(永久磁铁);
28:(上侧磁力齿轮的)端面;
29:(下侧磁力齿轮的)端面;
30:基板清洗装置;
31:上侧清理辊(辊);
32:下侧清理辊(辊);
50:基板(被输送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输送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再有, 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图1是概要地表示具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基板清洗装置 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象的"基板"表示 在表面上安装电子部件等的印刷基板、安装电子部件前的印刷基板、液 晶基板、以及等离子显示基板等。
该基板清洗装置30具备由硅橡胶等粘附性的弹性橡胶材料构成的
一对清理辊31、 32;由粘附性比该清理辊31、 32强的材料构成的胶带辊 33、 34;以及向一对清理辊31、 32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10。再有, 虽然实际的基板清洗装置30是将所述各辊并排设置多组的结构,但在图 l中,为便于说明而仅表示出一对而省略其它辊的图示。
一对清理辊31、 32留有预定间隔而上下相对地配置,并经转轴25、 26而可旋转地支撑于侧壁板(在图1中省略图示)上。如图1所示,各 转轴25、 26的一个端部分别连接到后述的动力传递装置10的从动侧圆 盘21、 22上。以下,将清理辊31称为"上侧清理辊31",将清理辊32 称为"下侧清理辊32"。此外,胶带辊33、 34在接触上侧及下侧清理辊 31、 32的状态下分别配置于清理辊31、 32的外侧,并经转轴而可旋转地 支撑于侧壁板上。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基板清洗装置30中,如图1所示,通过将基板
50夹持在清理辊31、32之间并由后述的动力传递装置10来使清理辊31、 32旋转而将基板50在水平方向上输送,与此同时,将附着在基板50上 的灰尘吸附到清理辊31、 32的表面,并从基板50的表面除去灰尘。再 有,附着在清理辊31、 32上的灰尘转移到与清理辊31、 32接触并旋转 的胶带辊33、 34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下侧清理辊32及胶带辊34在相对于基 板清洗装置30主体的侧壁板可绕自身轴心旋转且限制向与轴心正交方向 的移动的状态下进行配设,而将上侧清理辊31及胶带辊33如图2所示 那样以相对于侧壁板可绕自身轴心旋转且轴心可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方 式进行配设。更详细说明为,如图2所示,上侧清理辊31的转轴25及 胶带辊33的转轴35分别经轴承部41而支撑于侧壁板40上。轴套43可 上下移动地嵌入到在侧壁板40上设置的长孔44中,且将轴承部41固定 到侧壁板40上的多个螺栓42可上下移动地嵌入到螺栓用长孔45中,从 而该轴承部41可在支撑各辊31、 33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滑动。此外, 在胶带辊33的轴承部41上,由未图示的汽缸施加预定的空气压力,而 成为使胶带辊33总是紧密接触清理辊31的结构。通过成为上述结构, 在输送例如像安装电子部件的基板那样的在表面上形成有凹凸的被输送 物的情况下,可随着被输送物的凹凸而使上侧清理辊31及胶带辊33上 下移动。
其次,对向上侧及下侧清理辊31、 32传递旋转的动力传递装置10 进行说明。图3 — 1是从正面观察图1中的上侧及下侧清理辊31、 32以 及动力传递装置10的图,图3—2是从侧面(清理辊一侧)观察图3 — 1 的图。再有,在图3 — 1中省略作为被输送物的基板50进行表示。此外, 图4是概要地表示动力传递装置10的图,左图是动力传递装置10的主 视图,右图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10的磁力啮合的示意图。
如图3 — 1所示,动力传递装置10具备由驱动源(电动机)1驱动 而绕轴心旋转的驱动侧圆盘11和经转轴25、 26而与上侧及下侧清理辊 31、 32连接的一对从动侧圆盘21、 22。这一对从动侧圆盘21、 22在与驱动侧圆盘11之间留有预定空隙且以使端面与驱动侧圆盘11彼此相对 的方式进行配置。这里,所谓驱动侧圆盘11的端面16表示驱动侧圆盘
11的单面部分(平面部分),从动侧圆盘21、 22的端面28、 29表示从动 侧圆盘21、 22的单面部分(平面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2及 图4所示,相对于一个驱动侧圆盘11而配置两对从动侧圆盘21、 22 (即 两对清理辊31、 32)。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便于说明,而将驱动侧 圆盘11适当地称为驱动侧磁力齿轮11,并将从动侧圆盘21、 22分别称 为上侧磁力齿轮21、下侧磁力齿轮22。
驱动侧磁力齿轮ll由如下部分构成由磁性体(例如软磁铁)构成 的圆盘形状的磁性盘12;将该磁性盘12和电动机1连接起来的转轴13; 以及磁力齿15,其是通过在磁性盘12的端面16上用粘接剂等适当方法 等间隔地安装设置永久磁铁而形成的。另一方面,作为从动侧的上侧及 下侧磁力齿轮21、 22具有与驱动侧磁力齿轮11相同的结构,其由如下 部分构成磁性盘23、 24,它们由具有比驱动侧磁力齿轮ll小的直径的 圆盘形状的磁性体构成;转轴25、 26,它们将该磁性盘23、 24与上侧及 下侧清理辊31、 32连接起来;以及磁力齿27,其是通过在磁性盘23、 24的端面28、 29上将永久磁铁等间隔地安装设置而形成的。
如图4的右图所示,由永久磁铁构成的磁力齿15、 27以相邻的磁力 齿的极性为N极、S极交错的方式进行配置。图4所示的驱动侧磁力齿 轮11的磁力齿15的外形线通过例如以下那样得到。用曲线将圆盘的圆 周上的一点和圆的中心连接,使齿数为n,并将所述曲线每隔360。 /n — 旋转,而引出n条曲线。该n条曲线的集合可为例如图4所示的放射状 曲线(例如渐开线)。上侧及下侧磁力齿轮21、 22的磁力齿27也同样。 通过使磁力齿15、 27为所述形状,可流畅地进行旋转的传递,且可获得 更大面积的磁力啮合,所以磁力啮合变强。再有,作为构成磁力齿15、 27的永久磁铁,可使用具有例如40MGOe的高能积的稀土类材料。
如图4的右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磁力齿轮22的中心(转 轴部分)配置为位于驱动侧磁力齿轮11的磁力齿15的内侧(以下将该 状态称为"内接啮合")。另一方面,上侧磁力齿轮21的中心(转轴部分)
权利要求
1. 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具备向一对辊传递旋转的动力传递装 置,且通过将被输送物夹持在所述一对辊之间并使所述一对辊旋转来输 送被输送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备驱动侧圆盘,其由驱动源驱动而绕轴心旋转;和一对从动侧圆盘,它们分别与所述一对辊连接,与所述驱动侧圆盘 之间保持预定空隙,并且以与所述驱动侧圆盘相互之间使端面相对的方 式进行配置,在所述驱动侧圆盘和从动侧圆盘的各端面上,将永久磁铁以N极、 S极交错的方式呈放射状地异极排列,利用所述永久磁铁的磁力将动力从 所述驱动侧圆盘向所述一对从动侧圆盘传递。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侧圆盘相对于一个驱动侧圆盘而被配置两对。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一对辊在侧壁板上上下配置,将下侧辊在相对于所述侧壁板可绕自身轴心旋转且限制其向与轴心正交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下进行配 设,而将上侧辊以相对于所述侧壁板可绕自身轴心旋转且轴心可在上下 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进行配置,使与所述下侧辊连接的从动侧圆盘与所述驱动侧圆盘内接,并使与 所述上侧辊连接的从动侧圆盘与所述驱动侧圆盘外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不产生作为向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齿轮的磨损、摩擦所致的灰尘且与被输送物的凹凸无关而稳定的输送装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具备向一对辊(31、32)传递旋转的动力传递装置(10),且通过将被输送物(50)夹持在一对辊之间并使一对辊旋转来输送被输送物,动力传递装置具备由驱动源(1)驱动而绕轴心旋转的驱动侧圆盘(11)和一对从动侧圆盘(21、22),它们分别与一对辊(31、32)连接,与驱动侧圆盘之间保持预定空隙,并以与驱动侧圆盘相互之间使端面相对的方式配置,在驱动侧圆盘和从动侧圆盘的各端面上,将永久磁铁(15、27)以N极、S极交错的方式呈放射状地异极排列,并利用永久磁铁的磁力来将动力从驱动侧圆盘向一对从动侧圆盘传递。
文档编号B08B1/04GK101312322SQ20071012699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2日
发明者小松活夫, 操谷钦吾, 早坂大祐 申请人:株式会社松荣工机;日商株式会社雷恩工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