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09151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以将人员从一地输送到另一地用的输送装置。
这种输送装置(常被归诸为移送器)是已广泛地被应用在公共建筑物里,诸如航空港。一般地说,这种用于输送人员的输送装置是仅在直线上和水平面内输送的。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人员输送装置,该装置能在环形弧线和不同的坡度上输送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输送人员的输送装置,该装置包含一套环形平台以及用以驱动该平台回旋于一闭合线路上的驱动装置,环形平台包含连接的平台部件对,所述每对平台部件对的独立的平台部件是由铰链铰接在一起的,使之能绕着与所述独立的平台部件基本相垂直的轴线作旋转运动,并且所述每对平台部件对的各个部件与最靠接的平台部件对的邻近的部件铰接,使之能绕基本水平的轴线作旋转运动。
最好是每个平台部件对的独立的平台部件是互补地成形,以使所述独立的平台部件之间的间隙最小,含有所述平台部件的输送装置的那部份,无论是作直线进行还是沿园弧行进最好还是互补成形的。通过安装,通常这是可达到的,即,所述独立的平台元件之一具有在平面上为部分凸园形的前沿(或者也可称作尾随边缘)。而在所述另一独立的平台部件上具有在平面上为部分园形的互补凹形边缘,且其曲率半径是相等的。
最好是在平台通道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平台被安装在站台的平台下面行进,因此能使使用输送装置的人员登上或从输送装置上下来。
在最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的输送装置具有一对环状扶手,该扶手被安装成随输运装置一起以同样的速度移动。
因为这种输送装置是用来载运人员的,当然需要使人员能登上输送装置并从其上下来,当输送装置如上述那样含有一对扶手时,扶手的存在可能对此是一种障碍。因此,在最佳实施例中安装一对环状扶手使其在所述站台的平台下面行进。由于在站台的上游及下游提供一对滚轮(或轮子)这就可以方便地做到这点,在这儿扶手按一般的S形的路线行进,从习常的扶手高度到所述站台的平台下面,继之通过另一个一般的S形路线使其重新恢复扶手的行进高度。
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可由一个或多个电动机或液力马达驱动,该电动机或液力马达沿平台行进的环形路线间隔设置的,如有一个或多个扶手,则其可由同一马达通过传动装置来驱动。
公知的输送装置的速度由允许人员由站台平面登上或从其上下到站台的需要所限定。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输送旅客用的改进的输送装置具有相对较高的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而提出的用于输送旅客的输送装置包含第一环形平台,该第一环形平台被安装成驱动于一个闭合线路上,并且至少有一个第二环形平台,该第二环形平台被安装成驱动于第二个闭合线路上,其速度高于所述第一环形平台,所述第一环形平台是用以让旅客从静止位置转移到第二环形平台上或者反过来也一样。
环形平台被安装成本质上连续地运行于它们各自行进的路线的另部件上。在使用中,环形平台采用不同的驱动速度。
现将结合附图描述用于人员输送装置的两个实施例,这仅作为例子。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总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输送装置的平台部件对的俯视图,部分被剖去的;
图3是图2所示平台部件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1中A-A线的断面图;
图5是图1所示扶手装置的侧视详图,部分被剖去的;
图6是沿图1中D-D线的断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图示局部平面。
参照附图1至6,一种输送装置1包含连接的平台部件对2、3,每个平台部件2与其成对的部件3连接,使之绕枢销4转动,该枢销4的轴线基本上与所述平台2、3垂直。
正如能从附图2中见到的那样,平台部件2的前部6的前沿5在平面上是呈部分园弧形,该部分园弧形的中心与枢销4的轴线重合。平台部件3具有类似浅托盘状的沉陷部份7,该沉陷部份7是用以承接平台部件2的前部6的。沉陷部份7具有部份园弧形的周边8,该部分园弧形周边8的中心也与枢销4的轴线重合,并置于靠近邻接的平台部件2的前沿5。平台部件2、3的基础部件9、10在平面图中和侧视图中均为互补地斜切(见图2和3,平面图中在11处侧视图在12处)。使之能允许平台部件绕大致垂直和水平的轴线铰接。平台部件2的后面端13和平台部件3的前面端在平面图上都是一般的直角(见图2)。
一对水平延伸的枢销15、16装在每个平台部件3的前面端14上,而在每个平台部件2的后面端13上的向后延伸的腿部19、20中具有一对水平延伸的互补适配的孔眼17、18在其最靠近的下一个平台部件2的孔眼17、18,中依次安装着每个平台部件3的枢销15、16而构成输送装置,该装置的各个端头最终被连接而形成具有大致垂直和水平铰接的环形平台。
每对平台部件2和3具有四个支承轮21,安装该支承轮21,使之能在环形平台1每一侧上的静止的轨道21a上运行。平台部件2、3的各基础部件9、10包含一种轴向齿条22,用以通过齿条22与固定的齿轮22′的啮合而沿轴向被驱动。
每个平台部件3的类似托盘的沉陷部份7具有稍为凸起于沉陷部7表面之上的滚轮23,并且该滚轮安置在一个以枢销4的轴线为中心的园弧相切位置,为的是支承平台部件2的前部6使之绕枢轴4作它的旋转运动。
另有滚轮24、25和26分别安装在平台部件2、3上,用以使环形平台在一轨道中定位,并能使其在轨道中行进平滑。
参照图1、4和5就能看到这种输送装置含有一对扶手27、28、这些扶手27、28是环状的,是分别被支承在平台的每一侧并具有在输送装置上运送人员使用所合适的高度。
沿着平台1的行进路线上,电动机29被间隔设置,安装此电动机为的是通过齿轮箱30和齿轮22′驱动平台1沿着其通道被驱动。通过传动装置31由同一电动机29驱动扶手27、28。
正如图1和6中所能见到的那样,在平台1的行进道路中的某一点上设有一种站台,登上和下达的平台32。如图6所示平台1被安装在平台32的下面通过的。为了简化登上和下达,扶手的行进是成S形地绕着一对轮子33被安装在平台32之下被传送的,图5中表示出轮子中的一个。
现参照图7,这儿表示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该装置34包含两个环形平台35和36,安装该环状平台35和36使之本质上连续运行于其各自的行进通道的另部件之上,并在使用中采用不同的运行速度。这将会看到,在实用中因为用平台的运输者不可能期望一下子从站台地板上冲刺般的上到该装置上,或者一下子从这装置上下来,因此而有一个相对低于最大速度的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具有一个单独的能运行的行进平台。
通过使用两套环形平台35和36,后者的运行速度,譬如说为前者速度的两倍(即前述最大速度),运送者可从低速平台35转移到高速平台36上,因而输送到他们的目的地会更快些。在输送的终端,通常提供另一个低速平台,以使能为运送者为了下达而降低其行进速度。
因此,高速平台36用来输送旅客,而低速平台35用于使旅客从站台转移到高速平台36上或者反过来也一样。能够设想,在装置34的每一端,提供两个或多个依次高速行进的转移平台,这样就允许依次以更大的速度输送旅客。
在这种实践的实施例中,各个环形平台35、36具有的结构实质上与上述平台1所描述的一样,可以设想,所述平台的任何一个或许也可能用的是不能作园弧形输送和不同梯度输送的惯常平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良的输送装置具有的优点无疑超过现有技术中建议。
本发明可被形成为与实际描述所不同的样子,在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能有的改进或变型也都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输送人员用的输送装置,该装置包含一套环形平台和驱动该平台环绕于一个闭合线路的驱动装置,该环形平台包含连接的平台部件对,每一平台部件对的独立的平台部件是铰接在一起,使之能绕基本垂直的轴线旋转的,并且所述每个平台部件对的各自的部件是与最靠接的下一个平台部件对的邻接部件铰接,使之能绕一基本水平的轴线旋转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装置,其中每个平台部件对的独立的平台部件是互补地成形以致于所述独立的平台部件之间的间隙最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输送装置,其中在平台的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平台是被安装在站台平台之下行进的,因此是能使输送装置使用人员能够登上或从输送装置上下来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个所述输送装置,该装置提供一对环状扶手,安装成使之随输送装置以与该装置同样的速度移动。
5.一种用于输送人员的输送装置,该装置包含安装的一个第一环形平台,该第一环形平台被驱动而环绕于一个闭合线路上,并且至少安装有一个第二环形平台,该第环形平台被驱动而环绕于第二个闭合线路上,其速度高于第一环形平台,所述第一环形平台是用来将旅客从静止位置转移到第二平台上或者反过来也一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输送装置,其中的安装的环形平台本质上是连续地运动在它们各自的传送通道的另部件之上的,并且在使用中,该环形平台以不同的速度被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输送装置,该装置包含两台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的每一台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4中所述的任何一种那样。
8.一种用于将人员从一地输送到另一地的输送装置是基本上如同上文结合附图1至6或7作的描述。
9.前文公开的特点或者它们的等同体的任何新的选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人员的输送装置,包含一套环形平台和驱动该平台绕行于闭合路线上的驱动装置,该环形平台包含连接的平台部件对(2、3),独立的平台部件(2、3)是铰接在一起的,使之能绕基本垂直的轴线旋转,每个平台部件对(2、3)的各个部件(2、3)是与最靠接的下一个平台部件对(2、3)的邻接平台部件(3、2)铰接的,使之能绕基本水平的轴线旋转。最好使用两套或多套这种或惯用的装置,以不同的速度连续进行于各自的运送线路上。
文档编号B66B21/06GK1046721SQ8910943
公开日1990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28日
发明者郭锡煊 申请人:郭锡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