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24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再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食品供应设备,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食品烹制或用于待供应的预先烹制食品的重新加热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快餐行业内,预先烹制的食品通常被包装在柔性材料(例如,塑料袋或薄膜) 中,然后被冷冻或冷藏以保存到需要时。为做好食用准备,必须对食品进行加热或“再加热 (再热,rethermalize) ”。然后可将食品保持在适当的温度直到食品最终被供应。在供应食品前使用各种技术来对食品进行再加热,例如通过水浴、蒸汽、蒸汽对流、强制对流、自然对流、红外线、传导和微波。然而,这些技术均具有一定缺陷。例如,在水浴中,将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置于经加热的水的储器中。此操作需要供水管线、排水管线、输入大量能量来加热水并且将其维持在高温、从储器排出蒸汽和水蒸气并定期清洁储器。如果装有预先烹制食品的袋子在水浴中开裂或泄漏,则水会被污染并需要人工排水、重新加注和重新加热水浴。现有的再加热技术的两个常见缺陷是无法对各种不同的食品袋进行独有的热处理,以及无法贯穿食品的厚度实现均勻或一致的热处理。在诸如水浴、蒸汽和各种形式的对流的技术中,在共同的腔室中处理食品袋。由于未在各单个隔室中对袋子进行处理,因此无法将它们加热至不同温度或以不同速度对它们进行加热。诸如红外线和微波之类的再加热技术不会均勻地再加热食品,因为红外线穿透深度对于各种不同的食品来说显著不同,而微波不会被冷冻食品良好地吸收。某些现有的再加热技术如红外线的另一缺陷在于,在重新加热预先烹制食品之前必须将其从其包装中移除并置于单独的容器内。该工序的效率低并且会缩短食品在供应之前可保持为高品质状态的时间量。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用于再加热食品的方法。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然后在选定的保持温度将所述食品包装物保持一保持时长的方法。所述食品包装物包括装在柔性包装材料中的一份食品。该方法包括将所述食品包装物置于相对的第一加热机构与第二加热机构之间,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朝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的相应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以及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在再加热模式下操作一再加热时长,在该再加热时长期间所述食品被加热至再加热温度。在所述食品已达到所述再加热温度之后,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在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同时在保持模式下操作,以在选定的保持温度将所述食品保持一保持时长。一电气输入/输出装置被操作,以显示与所述加热机构在所述再加热和保持模式下的操作有关的信息。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然后在选定的保持温度将所述包装物中的食品保持一保持时长的设备。所述食品包装物包括装在柔性包装材料中的一份食品。该设备包括相对的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可朝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的相应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所述设备还包括电气装置,其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一有形的(实体存在的,tangible)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指令,所述指令用于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在再加热模式下操作一再加热时长,在该再加热时长期间所述食品被加热至再加热温度;然后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在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同时在保持模式下操作,以在选定的保持温度将所述食品保持一保持时长。一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存储介质以便执行所述指令并连接至所述电气装置以便控制所述电气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入/输出装置,其用于输入和显示与所述加热机构在所述再加热和保持模式下的操作有关的信息。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方法。所述食品包装物包括装在具有一软化温度的柔性的合成树脂包装材料中的一份食品。该方法包括将所述食品包装物置于相对的第一加热机构与第二加热机构之间,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朝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的相应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以及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操作一再加热时长, 在该再加热时长期间所述食品被加热至再加热温度。所述再加热时长包括将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加热至比所述软化温度高的第一再加热温度的第一区间,和将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加热至比所述软化温度低但比所述再加热温度高的第二再加热温度的、紧跟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二区间。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所述食品包装物包括装在具有一软化温度的柔性的合成树脂包装材料中的一份食品。该设备包括相对的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可朝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的相应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一电气装置操作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一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指令,所述指令用于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操作一再加热时长,在该再加热时长期间所述食品被加热至再加热温度。所述再加热时长包括将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加热至比所述软化温度高的第一再加热温度的第一区间,和将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加热至比所述软化温度低但比所述再加热温度高的第二再加热温度的、紧跟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二区间。 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其与所述存储介质连接以便执行所述指令并与所述电气装置连接以便控制所述电气装置。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方法。所述食品包装物包括装在包装材料中的一份食品。该方法包括将所述食品包装物置于相对的第一加热机构与第二加热机构之间,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朝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的相应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以及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操作一再加热时长,在该再加热时长期间所述食品被加热至再加热温度。所述再加热时长包括将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加热至比所述再加热温度至少高20%的第一再加热温度的第一区间,和将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加热至比所述第一再加热温度低但比所述再加热温度高的第二再加热温度的、紧跟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二区间。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食品进行再加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置于具有底壁、侧壁和敞开顶部的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托盘内,将所述模块化单元移入箱柜的隔室中到达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所述模块化单元的底壁与所述隔室中的下加热机构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以及将所述隔室中的上加热机构移动成与所述顶部敞开的托盘内的包装物的外部上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框架,其包括部分地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包装物的隔室的底壁和两个侧壁。一加热机构限定所述隔室的上边界,并且所述加热机构可在升起位置与降下位置之间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所述框架上的致动装置连接至所述加热机构,并且可操作以使所述加热机构在所述升起位置与所述降下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加热机构之间的垫片与所述侧壁和所述加热机构密封接触,以将所述垫片上方的空间与所述隔室隔离。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框架,其包括部分地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包装物的隔室的底壁和两个侧壁。一加热机构限定所述隔室的上边界,并且所述加热机构可在升起位置与降下位置之间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所述框架上的致动装置连接至所述加热机构,并且可操作以使所述加热机构在所述升起位置与所述降下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致动装置包括剪叉机构,所述剪叉机构可张开和收缩以使所述加热机构在所述升起位置与所述降下位置之间移动。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箱柜,其中具有至少一个空腔;和安装在所述空腔内且可从所述空腔移除的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框架,其部分地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包装物的隔室;和限定所述隔室的上边界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可在升起位置与降下位置之间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该设备包括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包装物的空腔的至少三个导热壁。所述空腔具有沿X轴线的宽度、沿Y轴线的长度和沿Z轴线的高度。所述至少三个壁中的第一壁可沿所述X轴线、Y轴线和Z轴线中的第一轴线移动,并且所述至少三个壁中的第二壁可沿所述X轴线、Y 轴线和Z轴线中的不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移动。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可移动以使所述至少三个壁与所述包装物的外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一加热系统设置成用于加热所述至少三个壁。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所述包装物适于在再加热期间改变形状。该设备包括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包装物的空腔的顶壁、底壁和至少一个侧壁。所述壁是导热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和所述顶壁或所述底壁被偏压而朝所述空腔的内部移动,以便在所述包装物在再加热期间改变形状时使所述三个壁与所述包装物的外表面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食品进行再加热的方法,包括将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置于模块化单元的空腔中,所述空腔由至少三个导热壁限定。所述方法还包括操纵所述模块化单元以使所述三个壁与所述包装物的外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以及加热所述三个壁以对所述包装物中的食品进行再加热。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两个相对的竖直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和底壁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并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包装物的空腔。一开口设置成供所述包装物插入所述空腔内。一致动机构可操作以使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侧壁中的另一个在装载位置与再加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装载位置所述侧壁隔开得足够远以便经所述开口将所述包装物插入所述空腔内,在所述再加热位置所述侧壁较近地隔开以便与所述包装物的外表面进行传导性传热传递接触。一加热系统设置成用于加热所述侧壁和底壁。其它目的和特征将在下文中部分地看到和部分地指出。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再加热装在柔性包装物中的冷冻或冷藏食品的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接纳在图1的设备的箱柜的隔室中的模块化单元的放大剖视图,该剖视图是沿隔室的宽度方向截取的;图3是类似于图2但沿隔室的长度方向截取的视图;图4是图2和3的加热系统和模块化单元的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模块化单元的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6A-6C是示出一种将包装好的食品装载到模块化单元中的方法的顺序视图;图6D是类似于图6A-6C但示出处于再加热状态的食品的视图;图7A-7B是示出一种将模块化单元装入隔室中的方法的顺序视图;图8是示出用于再加热工序的示例性的时间和温度控制程序的图示;图9是示出设备的可能的控制构型的图示;图10-12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设备进行的三个再加热实验中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曲线图;图13-15是示出使用传统水浴技术的再加热实验中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曲线图;图16是本发明的具有各种尺寸的隔室的再加热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7是本发明的再加热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8是图17的设备的模块化单元的透视图,其中模块化单元不具有罩盖;图19是接纳在图17的设备的箱柜的隔室中的图18的模块化单元的透视图,示出处于降下位置的上加热板;图20是类似于图19但示出处于升起位置的上加热板的视图;图21是沿图20中的线21-21在隔室的宽度方向截取的放大剖视图,示出接纳在图17的设备的箱柜的隔室中的模块化单元;图22是类似于图21但沿图19中的线22—22在隔室的长度方向截取的视图;图23是图21和22的加热系统和模块化单元的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M是模块化单元的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25A-25C是示出一种将包装好的食品装入模块化单元中的方法的顺序视图^A_26B是示出一种将模块化单元装入隔室内的方法的顺序剖视图,图2从的剖视图是沿图20中的线^A-26A截取的,图^B的剖视图是沿图19所示的线截取的;图27是本发明的上加热板和具有U形手柄的模块化单元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该上加热板被示出为从隔室移除;图观是本发明的上加热板和具有手枪式抓握手柄的模块化单元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该上加热板被示出为从隔室移除;图四是本发明的不具有模块化单元的再加热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0是来自图四的设备的箱柜的隔室内的构件的前透视图,所述构件被示出为从箱柜移除;图31是图30的构件的后透视图;图32是图30的构件的分解前透视图;图33是图30的构件的正视图,可移动的加热机构被示出为处于开启或装载位置;图34是类似于图33但示出处于闭合或再加热位置的可移动的加热机构的视图;图35是图30的构件的右侧视图,以虚线示出处于伸展位置的可伸展和缩回的臂且以实线示出处于缩回位置的所述臂;图36是本发明的再加热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前透视图,模块化单元从箱柜被移除;图37是图36的箱柜的后透视图;图38是箱柜的前透视图,箱柜的前面板被移除;图39是箱柜的前透视图,两个加热模块从箱柜的相应空腔被移除;图40是箱柜的前视图,顶部加热模块被移除;图41是图39的加热模块的右、前透视图;图42是加热模块的分离视图;图43是加热模块的左、前透视图,图36的模块化单元被插入加热模块中,加热机构被示出为处于升起位置;图44是图43中所标示区域的放大视图;图45是加热模块的左、前透视图,模块化单元未示出,加热机构被示出为处于降下位置;图46是加热模块的后、右透视图,模块化单元未示出,加热机构被示出为处于降下位置;图47是沿图43中的线47—47在加热模块的宽度方向截取的放大剖视图,加热机构处于升起位置;图48是类似于图47的视图,加热机构处于降下位置;图49是类似于图48的视图,装在模块化单元中的食品包装物被插入加热模块的隔室中,加热机构与食品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图49A是类似于图49但示出托盘的边沿下方的加热机构的视图;图49B是类似于图49但示出在降下位置偏压加热机构的可选弹簧元件的视图50是沿图43中的线50-50在加热模块的长度方向截取的放大剖视图,装在模块化单元中的食品包装物被插入隔室内,加热机构与食品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图51是加热模块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沿宽度方向截取的放大剖视图,加热机构被示出为部分地升起,模块化单元被插入加热模块的隔室中;图52是类似于图51的视图,加热机构被示出为降下而使得加热机构上的垫片密封地接触模块化单元;以及图53是示出用于从远程位置控制本发明的设备的各种操作参数的基于网络的编程系统的示意图;图M是用在本发明的各种设备中的示例性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55是“冷起动”时间-温度曲线图,示出对隔室中的食品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 “再热”循环,和将食品保持在选定温度达一保持时长的“保持”循环;图56是类似于图55但示出“热起动”情形的时间-温度曲线图;以及图57是图M的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装置的键盘的示意图。在各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照附图,更具体地参照图1,本发明的再加热设备的第一实施例总体用附图标记1表示。总地来说,该设备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隔室7的箱柜3,各隔室7的尺寸设计为用于接纳一个或多个模块化单元11,模块化单元11容纳要进行再加热、即加热至适于供应的温度的食品。加热系统15设置在各隔室中,以便加热隔室中的相应一个或多个模块化单元11。在图1的实施例中,箱柜具有几排隔室7,且各隔室由上表面21、底面23和相对的侧面25界定。各隔室7具有沿X轴线的宽度31、沿Y轴线的长度33和沿Z轴线的高度 35(图2和3)。理想地,各隔室7的正面和背面是敞开的以便“贯通”地进行装载和卸载,但隔室的背面可以是封闭的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如果希望的话,各隔室7的正面和/或背面可由门封闭。在图1中,各隔室7的尺寸设计为用于仅接纳一个模块化单元11,S卩,各隔室的尺寸设计为使得仅一个模块化单元可配合在隔室中。此外,总体以37(图2和幻表示的隔热层优选地垫衬在各隔室7中。结果,各模块化单元11基本上与其它单元隔热,并且基本上防止来自一个模块化单元中的食品的食品气味转移到另一个单元中的食品。应理解的是,隔室的数量可变化,并且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尺寸可设计为容纳任何数量(例如, 两个、三个等)的模块化单元。各隔室7中的加热系统15包括邻近隔室顶部的第一加热机构41和邻近隔室底部的第二加热机构43。第一加热机构41包括附接在箱柜3的结构上的矩形框架47、可在框架中的开口 53内上下移动的上加热板51、以及在加热板51的上表面上包括用于加热该板的电线圈的加热元件阳。优选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加热板51具有直立的周沿59,该周沿59 伸缩配合在框架开口 53内。凸缘63从边沿59侧向向外延伸并盖在框架的面朝上的表面 65上。该设置使得加热板51可相对于框架47上下自由移动。加热板51的向下移动由凸缘63与面朝上的框架表面65的接触来限制。在该实施例中,加热板51仅通过重力向下偏压,但可设置适当的弹性机构以增加额外的向下偏压。
第二加热机构43包括附接在箱柜3的结构上的下加热板71和在加热板的下表面上包括用于加热该板的电线圈的加热元件75。下加热板也优选由导热材料制成并具有向下延伸的边沿77。上加热板51和下加热板71可具有其它构型,包括不同的形状和尺寸。此外,这些板的加热表面可以是不规则的(例如,凹窝状或华夫饼状(waffled)),以增加板的热传递面积。加热表面也可涂覆或浸渍有非粘性材料,使得所述表面更容易清洁且即使加热表面被加热至高温时也更不易粘在隔室内的内容物(例如,容器或食品袋)上。再者,加热板 51、71可通过不同于电阻加热元件的其它手段加热,例如红外线加热、感应加热或强制对流加热。该设备包括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被编程以便控制各隔室7中的第一加热机构41 和第二加热机构43的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系统包括在隔室7中的传感器(未示出),用于感测上加热板51和下加热板71的温度;以及用适当的软件编程的处理器(未示出),用于响应于来自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加热元件阳、75的操作。理想地,该处理器被编程为独立地控制上加热板41的加热元件55和下加热板43的加热元件75。此外,该控制系统理想地被编程为独立于其它隔室中的加热机构操作一个隔室7中的加热机构。这些特征的优点将在后面看到。该控制系统包括箱柜上的操作者接口 81 (例如,触摸屏、键盘等)。 接口 81可包括与特定隔室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83以便控制这些隔室的温度和/或时间参数。可选地,适当的显示器85(图1)可设置在箱柜上,用于显示与各隔室的状态有关的信息。该信息可包括隔室的可用性、隔室中食品的类型和隔室中正在进行的活动的状态, 例如再加热事件的剩余时间。也可显示其它种类的信息。参照图4和5,模块化单元11包括容器,其形式为总体呈矩形的托盘91和罩盖 115,这两者均理想地由导热材料制成。示例性的材料包括金属、例如铝,陶瓷材料和某些合成树脂材料。矩形托盘91具有底壁95、四个直立侧壁99a-99d ( S卩,沿X方向在隔室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前壁99a和后壁99b以及沿Y方向在隔室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99c、99d) 以及敞开的顶部。前凸缘105和后凸缘107从两个侧壁99c、99d的各者侧向向外延伸。罩盖115包括在托盘的底壁上方隔开的顶壁117和总体平行于托盘的前壁99a和后壁99b从顶壁117向下延伸到托盘91中的前侧壁121。形成为L形钩的前卡扣(catch) 122和后卡扣123从罩盖115的顶壁117的相对侧向下延伸。当罩盖处于其封闭位置(图2)时,卡扣 122位于托盘的相应前凸缘105和后凸缘107下方。由于将变得显见的原因,卡扣122构造成允许罩盖115相对于托盘91在一定移动范围(例如,0到1英寸)内上、下自由移动。 托盘91和罩盖115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具有其它形状。托盘91和罩盖115的内表面可垫衬有非粘性材料如Teflon 的适当的层或涂层。当罩盖115封闭时,罩盖的顶壁117覆盖托盘91的底壁95且罩盖的侧壁121与托盘的后壁99b隔开以限定用于接纳要进行再加热的食品的包装物135的空腔131。特别地,包装物135包括容纳在构造为袋子、包装纸或其它用于保持食品的包封件的柔性包装材料(例如,塑料薄膜)中的一份食品。该空腔具有沿所述的X轴线的宽度141(图2)、沿所述的Y轴线的长度143(图3)和沿所述的Z轴线的高度147(图2)。通过使罩盖沿向前方向(沿Y轴线)滑动至其中罩盖上的前卡扣122在托盘91的前凸缘105的前方隔开且罩盖上的后卡扣123在托盘91的后凸缘107的前方隔开的位置,罩盖115可从其封闭位置移至开启位置。在此位置,罩盖可从托盘被提起并移除,以允许将包装好的食品放入托盘内和从托盘移除。当罩盖115在托盘91上时,模块化单元11具有这样的Z轴线尺寸,该Z轴线尺寸至少在上加热板处于其最低(重力偏压)位置时稍大于隔室中的上加热板51和下加热板 71之间的Z轴线距离。这样,为便于将模块化单元11装入隔室7,托盘罩盖115的顶壁117 的前边缘向下倾斜而形成斜坡151,该斜坡构造成在模块化单元被移入箱柜的隔室时与上加热板51接合并将其向上抬升(见图7A和7B)。这样,在再加热期间,上加热板51被重力偏压成与罩盖115的顶壁117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并且下加热板71与托盘91的底壁95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或者,适当的保持-释放机构可设置在隔室7中,用于将上加热板51保持在抬升位置,以提供使模块化单元11移动到加热板下方的位置所需的间隙, 然后释放加热板,以允许加热板下降而与托盘罩盖115接触。参照图5和图6A-6C,弹簧机构161使托盘罩盖115相对于托盘91沿向后方向 (沿Y轴线)朝封闭位置偏压,该弹簧机构161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具有顶壁167以及从该顶壁向下延伸的前壁169和后壁171的、倒置沟槽形状的偏压部件165。偏压部件165的前壁169在位于托盘的前壁99a前方且总体平行于前壁99a的位置布置在托盘91的外侧, 并且偏压部件的后壁171在位于托盘的前壁99a后方且总体平行于前壁99a的位置布置在托盘的内侧。偏压部件被安装在销179上的一对螺旋压缩弹簧175沿向后方向驱迫。所述销附装在偏压部件165的后壁171上并在托盘前壁中的开口 181内滑动。弹簧175定位在托盘91的前壁99a与偏压部件165的后壁171之间,以沿Y轴线沿向后方向驱迫该偏压部件。当托盘罩盖115安装在托盘91上时,如图6B和6C所示,偏压部件165适于接触罩盖 115的前侧壁121并朝托盘的后壁99b,即,朝罩盖的封闭位置沿Y轴线沿向后方向驱迫前侧壁121。当罩盖115从托盘91被移除时,如通过销179上的头部185与托盘的前壁99a 的接触,或通过偏压部件165的后壁171与托盘上的前凸缘105的接触,适当地限制偏压部件165沿向后方向的移动。理想地,偏压部件165的前壁169保持与托盘91的前壁99a隔开,使得偏压部件可被用作手柄,用于将模块化单元11移入和移出隔室7,还用于在从模块化单元装载和卸载食品包装物的过程中(如后文所述)按需要移动偏压部件165。可选地,闩锁装置(未示出)可设置在托盘91上(例如,托盘的前壁99a上),用于抵抗弹簧175的偏压将偏压部件165保持在缩回位置(图6A)。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闩锁装置包括弹性偏压的闩锁件,该闩锁件在偏压部件被向前拉到预定的缩回位置时自动地与偏压部件接合,且可由使用者操作以释放偏压部件而允许其在弹簧175的驱迫下沿向后方向移动。该闩锁装置有利于在装载和卸载托盘91期间单手操纵模块化单元11。可使用其它机构来朝托盘91的后壁99b弹性地偏压罩盖的前壁121。在此方面,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弹簧”旨在包含使用一个或多个弹性部件(例如,螺旋弹簧、气弹簧、弹性带等)产生的任何机构或力。理想地,模块化单元11的尺寸设定为使得该单元的各个壁95、99b、99c、99d、117 和121与置于单元内的包装物135的外表面的至少三个(且优选所有六个)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包装物135可具有任何尺寸和形状,但通常总体呈矩形(例如8. 5英寸宽X 12英寸长X 1. 75英寸高),使得其外表面具有可如下称呼的面沿总体X方向延伸的顶面、底面、正面和背面以及沿总体Y方向延伸的两个侧面。在再加热过程中,包装物的内容物将在其被加热时改变形状并从冷冻或冷藏(例如,冰冷的或解冻的(slacked))状态转换为更呈液态或蒸气态的状态。为使效率最高,希望在模块化单元11的被加热表面与包装物的外表面的各个面之间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模块化单元通过维持该单元的至少三个被加热壁与食品包装物的各个面之间的接触而实现该结果。理想地,模块化单元11具有从托盘91的底壁95至托盘顶面的Z轴线尺寸201(图 6A),该尺寸在包装物的内容物的再加热之前和之后都小于食品包装物135的总高度。结果,罩盖115的与上加热板51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顶壁117与食品包装物135的外表面的顶面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且托盘91的与下加热板71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底壁95与食品包装物的外表面的底面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此外,罩盖115的与上加热板 51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下悬前壁121被弹簧机构161朝托盘91的后壁99b沿Y方向偏压,该后壁99b与下加热板71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结果,这两个被加热表面121、99b 与食品包装物135的外表面的相应正面和背面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如文中所用,“传导性热传递接触”是指可借以通过传导来传递热量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例如,如上所述,上加热板51与罩盖115直接(触碰)接触。食品包装物135通过罩盖115与上加热板51间接接触,罩盖115与上加热板51和食品包装物135两者直接(触碰)接触。罩盖115和食品包装物135两者均与加热板51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在各种实施例中,可认为与食品包装物135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加热机构与食品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理想地,托盘91具有X尺寸,该尺寸与处于其冷冻或冷藏(例如,冰冷或解冻)状态的食品包装物135大致相同,使得托盘91的两个侧壁99c、99d与食品包装物的相应侧面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通过例如图6C与6D的对比示出了模块化单元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上述操作。图6C示出了完全装入模块化单元11中的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135, 图6D示出了处于再加热状态下的食品包装物,其中模块化单元的罩盖115的顶壁117和前壁121已分别向下和向右移动,以与已在再加热期间展平(沉降(settle))的食品包装物的外表面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罩盖91和托盘115可具有用于维持模块化单元11的至少三个壁与接纳在空腔131中的包装好的食品135的外表面之间的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其它构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罩盖115和前壁121不被偏压或可沿Y方向移动。在该实施例中,托盘的前壁121和后壁99b限定Y尺寸,该尺寸与处于其冷冻或冷藏状态的食品包装物135大致相同,使得壁121和99b与食品包装物的相应侧面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模块化单元11在它们被构造成具有类似构件的意义上是“模块化”的。然而,单元11在尺寸上可变化以适应尺寸显著不同的食品包装物。此外,隔室7可具有不同的尺寸, 以收纳不同尺寸的模块化单元或将多于一个单元收纳在单个隔室中。在后一种情况下,各隔室7中的两个(上和下)加热板51、71的尺寸应当设计为覆盖相邻的模块化单元的顶壁 95和底壁117。或者,可为隔室中的模块化单元设置各自的多组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在包装物135装有在加热期间可能膨胀的空气或其它气体的情况下,可能希望在将包装物加热至若不排气则可能导致其由于压力升高而开裂的温度之前对包装物排气。为完成排气,可在托盘罩盖115的内表面如罩盖的顶壁117的下表面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突起,用于刺穿包装物以允许已加热的气体从包装物排出。一般说来,使用该设备的方法包括将冷藏(例如,冰冷或解冻)或冷冻的食品包装物135置于模块化单元11的空腔131内,操纵模块化单元以使至少三个壁(例如,95、117 和121)与包装物的外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并加热所述三个壁以再加热包装物内的食品。更具体地,通过移除模块化单元11的罩盖91,并使用偏压部件165的前壁169作为手柄抵抗弹簧175的偏压沿向前的方向拉动偏压部件,以朝更接近托盘的前壁99a的缩回位置移动偏压部件的后壁171,来开始再加热过程,如图6A所示。可选地,前述闩锁装置工作以将偏压部件保持在其缩回位置。然后,将食品包装物135置于托盘中由托盘91的底壁95、后壁99b和侧壁99c、99d以及偏压部件165的后壁171限定的空间内。在包装物135 就位之后,在罩盖的顶壁117覆盖托盘的底壁95并且罩盖的前壁121布置在包装物135与偏压部件的后壁171之间的位置将罩盖115置于托盘91上(图6B)。然后,释放偏压部件并允许其沿向后方向移动而接触罩盖115的前壁121。弹簧175产生的力沿向后方向推动偏压部件165和罩盖115。这种移动完全封闭了罩盖并使罩盖的前壁121和托盘91的后壁 99b与食品包装物的外表面的相应正面和背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图6C)。偏压部件 165的移动范围还允许模块化单元11接纳沿Y轴线尺寸不同的食品包装物。一旦如上所述将食品包装物135装入模块化单元11内,便以如前所述的方式将该单元移动到箱柜3的隔室7内。在该移动期间,在罩盖115前面的斜坡151接合上加热板 51并使其抬升,由此允许将模块化单元推入其中上加热板51与罩盖的顶壁117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且下加热板71与托盘91的底壁95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再加热位置。操作者然后使用操作者接口 81和/或相应的输入装置83来启动再加热操作。在再加热过程完成之后,从隔室7移除模块化单元11并逆序执行以上步骤以从该单元卸载再加热后的包装物135。可将包装物的内容物腾空到适当的保持设备中,例如在 2005年10月14日提交并在2006年4月20日以公开号US 2006/0081627公开的共同转让申请No. 11,250,778中所述类型的食品供应单元。一旦被卸载,便可再次使用模块化单元 11以再加热另一个食品包装物。可对控制系统进行编程,以便以各种不同方式操作各隔室7中的加热机构41、43。 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地,可对控制系统进行编程以独立于其它隔室中的加热板来操作各隔室中的上加热板51和下加热板71。这种灵活性允许将各隔室中的食品加热至不同温度和/ 或加热不同的时间,如果希望的话。此外,可对控制系统进行编程以独立地操作各隔室7中的上加热板51和下加热板71。例如,可能希望根据要通过相应板传递的热量将上板和下板加热至不同温度。图8示出用于再加热过程的示例性的时间和温度控制程序,该再加热过程包括第一再热区间215、第二保持区间217和第三闲置/就绪区间219。在使用操作者接口 81和/或相应的输入装置83启动的第一区间215期间,控制系统以预定温度(或多个预定温度)操作一个或多个隔室7中的上加热板51和下加热板71, 以对隔室中的食品进行再加热。在再加热期间,加热板温度的范围可为从140到400° F(如果包装材料是热塑性的则优选低于食品包装材料的软化温度),并且包装好的食品的温度范围可为从140到190° F,尽管这些范围可变化。在该过程期间,通过传感器测量加热板 51,71的温度,并且处理器通过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与预设点进行对比而恒温地控制加热板的温度。如果加热板的实际温度低于编程设定点,则使适当的一个或多个加热元件55、 75通电。如果加热板的实际温度高于编程设定点,则使一个或多个适当的加热元件不通电。 在该再热区间215期间,与各隔室7相关的显示器85可指示有关信息,例如各隔室中的剩余的再热时间量和食品类型。可通过控制系统启动适当的警报(视觉和/或听觉的)以指示再加热区间的结束(例如,在倒计时时钟截止后)。在再热区间215已结束(S卩,时间到)之后,控制系统在保持区间217期间操作上加热板51和/或下加热板71,以将各隔室中的食品维持在适当的和安全的保持温度,该温度可为与食品再加热温度相同或不同的温度(例如,介于140与190° F之间)。食品在其保持于其包装物内的同时被保持在该温度,从而防止水蒸发和包装物的内容物氧化。结果, 在更长的时段维持了食品的品质。如果容纳食品的模块化单元11在保持区间217结束时尚未被移除,则移除模块化单元以便对食品进行适当处理。可启动适当的警报(视觉和/ 或听觉的)以指示保持区间的结束。在保持区间217已结束之后,如由预定时间区间的截止或由在操作者从隔室7移除模块化单元11时对操作者接口 81和/或相应输入装置83的输入所确定的那样,控制系统操作上加热板51和/或下加热板71,以将它们维持在准备好开始另一再加热事件的闲置温度。控制系统操作显示器85以指示空隔室的闲置/就绪状态。或者,可在保持区间217 已结束之后直到另一再加热事件开始之前使上加热板51和/或下加热板71断电。图9示出用于布置在包括隔室C1-C3的第一区、包括隔室C4-C6的第二区和包括隔室C7-C9的第三区中的九个隔室C1-C9的矩阵的控制图。在一种构型中,控制系统被编程为以相同的方式(即,根据相同的时间和温度变化曲线)加热所有隔室C1-C9。在第二构型中,控制系统被编程为以相同的方式加热各区中的三个隔室,但以不同的方式(即,根据不同的时间和温度变化曲线)加热不同区中的隔室。在第三构型中,控制系统被编程为以不同的方式(即,根据不同的时间和温度变化曲线)操作九个隔室C1-C9中的各个。其它构型也是可能的。理想地,每个区或隔室可具有操作者输入装置以执行特定功能,例如开始和停止再加热或保持事件,并用于针对这种事件对时间和温度变化曲线重新编程。控制系统还可包括用于传送基于网络的程序和配置的USB端口。图10-12是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设备进行的三个再加热实验中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曲线图。该设备包括限定了要进行再加热的包装好的食品产品置于其中的空腔的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以及四个加热侧板。上加热板被加重以在整个再加热过程中使该板与包装好的食品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使用以208V和425W工作的加热元件加热六个加热板,总功率输入为2550W。图10-12记录了环境温度、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的温度、空腔内的包装好的食品的温度和包装好的食品达到175° F的再加热温度的时长。在第一实验(图10)中,将冷藏(约40° F)牛肉的包装物置于空腔中并以全功率将加热板加热至约200° F的温度,然后使用较小的功率加热以维持相同的温度。包装好的食品在约23分钟内达到其约175度的目标再热温度。然后降低加热板的温度以在约37分钟的保持区间将包装好的食品保持在约175度的保持温度。在再加热期间消耗的电能为约 0. M4kWh,而在保持区间期间消耗的电能为约0. 0174kWh。
在第二实验(图11)中,将冷冻(约0° F)牛肉的包装物置于空腔中并以全功率将加热板加热至约200° F的温度,然后使用较小的功率加热以维持相同的温度。包装好的食品在约37分钟内达到其约175度的目标再热温度。然后降低加热板的温度以在约23分钟的保持区间将包装好的食品保持在约175度的保持温度。在再加热期间消耗的电能为约 0. 389kWh,而在保持区间期间消耗的电能为约0. 0288kWh。在第三实验(图12)中,将冷冻(约0° F)鸡肉的包装物置于空腔中并以全功率将加热板加热至约200° F的温度,然后使用较小的功率加热以维持相同的温度。包装好的食品在约M分钟内达到其约175度的目标再热温度。然后降低加热板的温度以在约沈分钟的保持区间将包装好的食品保持在约175度的保持温度。在再加热期间消耗的电能为约 0. 158kWh,而在保持区间期间消耗的电能为约0. 071kWh。图13-15是示出可与图10-12中报告的三个实验相当但使用传统的水浴技术进行的三个再加热实验中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曲线图。在这些实验中,在含有由来自煤气炉的火焰热量首先加热至200度的温度并维持在该温度的6. 0加仑水的水浴中再加热处于37° F 的冷藏牛肉(图13)、处于11° F的冷冻牛肉(图14)和处于12° F的冷冻鸡肉(图15) 的类似包装物。在第一实验(图13)中,与图10中的23分钟相比,包装好的食品在约31分钟内达到其约175度的目标再热温度。在第二实验(图14)中,与图11中的37分钟相比, 包装好的食品在约56分钟内达到其约175度的目标再热温度。在第三实验(图15)中,与图12中的M分钟相比,包装好的食品在约14分钟内达到其约175度的目标再热温度。以上实验的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再加热设备的热传递效率比在传统的水浴过程中实现的热传递效率高,却不存在如上所述的与使用水浴相关的诸多缺陷。该目的是通过使被加热的表面与装有食品的包装物的外表面的至少三个面且更理想地与包装物的所有六个面传导性热传递接触来实现的。此外,被加热的表面朝包装物被向内偏压,使得它们在整个再加热过程中保持与包装物接触,即使在该过程中食品液化且包装物改变形状。结果,更大程度地提高了热传递效率。图16示出本发明的再加热设备301的另一个实施例。设备301类似于上述设备, 并且用对应的附图标记加300来表示对应的部分。在该实施例中,箱柜303具有尺寸不同的隔室307。某些隔室的尺寸设计为仅接纳一个模块化单元311。其它隔室的尺寸设计为接纳两个或更多个模块化单元。图17-26B示出总体表示为401的本发明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设备401在许多方面类似于上述设备1,并且用对应的附图标记加小撇标记(‘)来表示对应的部分。例如, 设备401包括具有操作者接口 80'和一个或多个隔室7'的箱柜3'、加热系统15'、输入装置83'以及显示器85'。在该实施例中,模块化单元11'包括托盘91'但无罩盖。相反,上加热板51'与包装物135'的顶部外表面直接接触。上加热板51'通过总体表示为 405的致动装置从降下位置(图19)移动至升起位置(图20)。在所示实施例中,致动装置 405包括杆415,杆415在其后端刚性地附接在加热板51 ‘上并在其前端具有邻近箱柜3 ‘ 的前部定位以便于设备401的使用者操纵的手柄421。加热板51'在其通过四个机械连杆 425升起和降下时被维持在总体水平的平面内,各连杆425都具有在一端与框架47'上的直立托架4 连接的枢轴(销)接头427和在其另一端与加热板的边沿59'上的相应凸缘 63'上的直立耳状物435连接的枢轴(销)接头431。加热板51'由在一端附接在相应托架4 上且在另一端附接在邻近销接头431的相应连杆425上的一个或多个螺旋弹簧437 弹性偏压。各弹簧的纵向轴线总体平行于相应连杆的纵向轴线,该设置使得各弹簧施加在销接头431“过中心地(over center) ”移动到位于通过相对的销接头427的水平线上方的位置时趋于使加热板朝其升起位置移动的向上的力,和在销接头431 “过中心地”移动到位于通过相对的销接头427的水平线下方的位置时趋于使加热板朝其降下位置移动(即,与托盘中的包装物的上外表面接触)的向下的力。或者,加热板可朝其升起位置被弹性偏压且仅通过重力朝其降下位置被偏压。参照图18、对和25A-25C,模块化单元11'还包括总体表示为451的闩锁装置,用于抵抗弹簧175'的偏压将弹簧机构161'的偏压部件165'保持在缩回位置(图25A)。闩锁装置451包括闩锁臂455。闩锁臂的后端(在图25A-25C和^B中看去时其右端)具有在顶壁167'的下侧上与偏压部件连接的枢转接头457,用于闩锁臂绕总体沿相对于托盘 9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461(图24)作枢转运动。闩锁臂455从枢转接头457向前延伸向上穿过偏压部件165'的顶壁中的开口 463。闩锁臂具有在枢转接头457的正前方的向下开口的凹口 465、在凹口前方的成角度的下边缘467和邻近臂的前端的竖立突片469。 闩锁臂455构造成使得当偏压部件165'朝其缩回位置沿向前方向被拉动时,闩锁臂的成角度的边缘467接合托盘91'的前壁上的凸轮部件471,从而使闩锁臂向上移动。如图25A 所示,当偏压部件165'到达其完全缩回位置时,闩锁臂455在重力偏压作用下下落至其中托盘的前壁和凸轮部件471被接纳在闩锁臂的凹口 465中的位置,由此将偏压部件保持在其缩回位置,以有利于在托盘91'的装载和卸载期间单手操纵模块化单元11'。为释放偏压部件165',利用突片469将闩锁臂455抬起。设备401的使用方式与设备1基本相同。为开始该过程,将模块化单元11'的偏压部件165'移动到其缩回位置(图25A),在此偏压部件165'被保持闩锁就位,以允许将食品包装物135'装入由托盘91'的底壁95'、托盘的后壁99b‘、托盘的两个侧壁99c‘、 99d'和偏压部件165'的后壁171'限定的空腔131'内。(在该实施例中,不存在用于形成空腔前壁的托盘罩盖。)在将包装物135'置于空腔131'中之后,闩锁臂455被释放且偏压部件165'驱迫包装物与托盘91'的各个壁和偏压部件165'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然后,利用致动装置405将上加热板51'移至其升起位置。在将托盘91'定位在隔室 7'内之后,再次使用致动装置405使加热板51'降下而与托盘91'中的食品包装物135' 的上外表面直接接触。在再加热完成之后,使用致动装置405将上加热板51'升起,并从隔室7'移除托盘91'。将偏压部件165'移至其缩回位置(图25A),在此其由闩锁臂455 保持住。然后从托盘91'移除包装物135',从而可重复以上步骤。图27示出上加热板505和模块化单元511的另一个实施例。上加热板505类似于上述的上加热板51。上加热板505具有伸缩配合在框架(未示出,但类似于上述框架47)内的直立周沿515。凸缘519在加热板505的侧面从边沿515侧向向外延伸并覆盖框架(未示出)的面朝上的表面。该设置使得加热板505浮动或可相对于框架上下自由移动。加热板505的向下移动由凸缘519与面朝上的框架表面的接触来限制。在该实施例中,加热板 505仅通过重力被向下偏压,但也可设置适当的弹性机构以增加额外的向下偏压。直立周沿 515的前部523呈锥形(倾斜)以接合模块化单元511并有利于将模块化单元511装入箱柜的隔室内,如以下将更详细描述的那样。
模块化单元511包括矩形托盘527、弹簧机构531和U形手柄535。矩形托盘527 具有底壁Ml、四个直立侧壁M3a-543d(即,沿X方向在隔室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前壁和后壁以及沿Y方向在隔室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M3c、543d)和敞开的顶部。 托盘527不具有罩盖。这样,上加热板505与插入托盘527中的食品包装物(未示出)的顶部外表面直接接触。托盘527的前壁沿X方向延伸超出侧壁M3c、543d的边缘,并沿Y方向延伸超出敞开的顶壁和底壁541足以围绕供模块化单元511装入的隔室开口覆盖箱柜正面的距离。伸展的前壁用于在将模块化单元插入隔室中时使托盘527相对于上加热板505 和下加热板(未示出)定位。另外,前壁封闭隔室的前开口以减少隔室的热损失。前壁可具有不同于所示的矩形形状的形状且可绕其内周具有用于与箱柜正面接触的密封件(未示出)。也可采用其它手段来使隔室与外界大气隔热,例如箱柜上的一个或多个门 (未示出)。托盘527的后壁讨北构造成与上加热板505配合以便于将模块化单元511插入隔室。后壁讨北的上边缘倾斜而形成斜坡M5。斜坡545与上加热板505的锥形前沿部分523配合,以在模块化单元511移入隔室时使上加热板升起。或者,后壁讨北和前沿部分523中仅一者可构造成便于插入模块化单元511。托盘527的后壁具有比食品包装物——不论处于冷冻、冷藏(例如,冰冷或解冻)还是再加热状态——的高度小的Z方向高度。这样,当模块化单元511装有食品包装物并被插入隔室时,上加热板505靠在包装物的上部外表面上并且决不会下降到后壁讨北的高度以下。这使得能够在上加热板505不阻碍后壁讨北的情况下从隔室拉动模块化单元511。或者,加热板505的向下移动可通过凸缘519与面朝上的框架表面(未示出)的接触来限制,使得加热板无法下降到后壁讨北的高度以下。弹簧机构531包括推板(偏压部件)547、两个销M9、两个螺旋压缩弹簧(隐藏在前壁后面)和弹簧压缩杠杆553。推板M7的作用类似于上述偏压部件165的后壁171。推板547在位于托盘的前壁后方且总体平行于前壁的位置布置在托盘 527内部。推板547被安装在销549上的压缩弹簧沿向后的方向驱迫。销549在一端附装在推板547上并在前壁中的开口内滑动。弹簧位于前壁与推板547之间,以沿 Y方向向后驱迫推板。销549在它们的另一端附接在杠杆553上。杠杆553安装在U形手柄535上,使得该杠杆沿手柄的支腿的长度沿Y方向滑动。手柄535和杠杆553的构型使得操作者能够进行方便的操纵,或许还能够进行单手操纵。推板547的移动优选限于沿着 Y方向(向后)而在杠杆553与前壁之间留下间隙。该间隙有利于操作者接合杠杆 553,以便在从模块化单元511装载和卸载食品包装物的过程中按需要移动推板M7,如以下更详细描述的那样。因此,止挡件(未示出),例如附接在销549或手柄535的支腿上的环,或者沿侧壁M3c、543d或底壁541的脊部,可设置成限制推板547沿向后方向的移动。在使用中,杠杆553被接合以使推板547缩回。然后可将食品包装物置于由托盘 527的底壁Ml、托盘的后壁讨北、托盘的两个侧壁M3c、543d和推板M7限定的空腔561 内。在将包装物置于空腔561内之后,杠杆553被释放,以允许推板547驱迫包装物与托盘 527的各个壁和推板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然后将模块化单元511插入隔室。随着模块化单元511与隔室接合,模块化单元上的斜坡545与上加热板505的锥形前沿部分523配合以使上加热板升起。一旦模块化单元完全插入隔室,上加热板505便与食品包装物直接接触。在再加热完成之后,从隔室移除模块化单元511,使用杠杆553使推板547缩回,并从空腔561移除食品包装物。图28示出总体以611表示的本发明的模块化单元的另一个实施例。模块化单元 611在许多方面类似于上述的模块化单元511。在该实施例中,模块化单元611具有手枪式握持手柄615。该实施例包括附加的销619,附加的螺旋压缩弹簧可被安装在其上(隐藏在托盘613的前壁621后面)。销619延伸穿过手枪式握持手柄615下方的前壁621中的开口。在销619的末端处的环623构造成用作用于操作者的手指孔。理想地,在保持手枪式握持手柄615的同时,操作者可接合环623以致动销619并由此致动处于其缩回位置和封闭位置之间的推板631。在使用中,模块化单元611以与上述模块化单元511基本相同的方式操作,除了操作者使用手枪式握持手柄615并接合环6 来致动推板631之外。图四-35示出总体以701表示的本发明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总地来说,设备701 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隔室707的箱柜703,各隔室的尺寸设计为用于接纳一个或多个要进行再加热的食品包装物713。该实施例不具有诸如上述模块化单元11之类的模块化单元。 加热系统717设置在各隔室707中,用于加热食品包装物713。图四所示的箱柜703具有数排隔室707,并且各隔室的尺寸设计为使得仅一个食品包装物713可配合在隔室内。各隔室707中的加热系统717包括邻近隔室左侧的第一加热机构721和邻近隔室右侧的第二加热机构725。第一加热机构721包括三个导热壁,即, 总体竖直的侧壁727 (例如,加热板)、总体水平的底壁7 和总体竖直的后壁731。所述壁具有周缘733并附接在箱柜703的结构上。包括电线圈的加热元件735位于侧壁727的背面上,用于侧壁的传导加热。来自加热元件735的热量从侧壁727被传导至底壁7 和后壁731。或者,附加的加热元件可位于底壁7 和后壁731的背面上。这样,第一加热机构提供三个加热壁727、729和731。第二加热机构725包括具有周缘745的导热的总体竖直侧壁741(例如,加热板)。包括电线圈的加热元件747位于侧壁741的背面上,用于对侧壁进行传导加热。侧壁741可在隔室707内左右移动,如以下更详细描述的那样。加热机构721、725可具有不同的形状或构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例如,第一加热机构721可包括侧壁和底壁,而第二加热机构可包括侧壁和后壁。另外,两个加热机构 721、725均可移动,而不是仅第二加热机构可移动。此外,底壁7 和/或后壁731可独立于任一侧壁727、741移动。总体以751表示的致动机构有利于第二加热机构的移动并将其在隔室707内的移动路径限定在其中侧壁727、741隔开得足够远以允许将包装物713装入至少部分地由侧壁 727,741和底壁729限定的空腔752内的装载或开启位置(图33)与其中侧壁较近地隔开以便于与包装物外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再加热或闭合位置(图34)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机构751包括四个曲柄753a-753d、两个杆757a、757b和弹簧759。致动机构751的四个曲柄753a_753d总体位于第二加热机构725的四个角部附近,在该机构后面的两个曲柄753c、753d称为上后曲柄和下后曲柄,而在该机构前面的两个曲柄753a、75 称为上前曲柄和下前曲柄。上后曲柄753c和下后曲柄753d具有朝向隔室707的后面与第一加热机构721的周缘733上的耳状物763连接的枢轴(销)接头761, 而上前曲柄753a和下前曲柄75 具有与箱柜703中的适当结构连接的枢轴(销)接头767。上前曲柄753a和上后曲柄753c绕沿Y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枢转,而下前曲柄75 和下后曲柄753d绕在第一轴线下方隔开的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轴线枢转。各前曲柄753a、 753b的一个臂具有与第二加热机构725的凸缘745上的销771连接的枢轴(销)接头,而各前曲柄的另一个臂具有与总体平行于加热机构在机构前面的凸缘并在该凸缘外侧延伸的相应杆757a的一端连接的枢轴(销)接头773。类似地,各后曲柄753c、753d的一个臂具有与第二加热机构725的凸缘745上的销771连接的枢轴(销)接头,而各后曲柄的另一个臂具有与总体平行于加热机构在机构后面的凸缘并在该凸缘外侧延伸的相应杆757b的一端连接的枢轴(销)接头773。该设置使得曲柄753a-753d沿一个方向(图33中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使第二加热机构725朝其再加热位置向左移动,而曲柄沿相反方向(图34 中的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使第二加热机构朝其装载位置向右移动。第二加热机构725在其两个位置之间的移动范围由杆757a、757b与第二加热机构上的相应销771的接合来限制。致动机构751还包括被示出为图31所示的张力螺旋弹簧759的一个或多个偏压元件。弹簧759在一端附接在从后杆757b的上端延伸的销777上且在其另一端附接在第一加热机构721的周缘733上。弹簧759被设置成使得其施加在销接头773 “过中心地” 移动到其中弹簧的纵向轴线在曲柄753c的转动轴线761右边(X方向)的位置时趋于使第二加热机构725朝其装载位置(图3 移动的向下的力。弹簧施加在销接头773 “过中心地”移动到其中弹簧的纵向轴线在曲柄的转动轴线761左边的位置时趋于使加热机构朝其再加热位置(图34)移动的向下的力。可在其它曲柄753a、75;3b和753d附近的位置以类似方式采用附加的弹簧。或者,加热机构725可不具有“过中心的”偏压且仅朝其闭合位置被偏压。致动机构751还包括可由操作者用来使第一加热机构725沿其在隔室707内的限定路径移动的臂781和手柄783。臂781刚性地附装在前杆757a的正面上,且手柄783附装在该臂上。手柄783沿X方向总体从右向左(当在图33中看去时)的移动使得杆757a、 757b总体从右向左移动且使曲柄753a-753d绕它们各自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结果, 加热机构725总体朝第二加热机构721和闭合(再加热)位置(图34)从右向左移动。如上所述的致动机构751可具有其它形式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例如,曲柄 753a-753d的数量或形状可变化。此外,可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弹簧759,或者能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加热机构721、725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偏压。可采用许多结构来实现加热机构721、 725中的一个或两个在开启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的移动。设备701还包括总体以787表示的支承机构,用于将食品包装物713支承在隔室 707内,且更具体地支承在空腔752内,以便进行再加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承机构787 大体包括可伸展和可缩回的臂791及该臂上的吊架793,该吊架用于在第一加热机构723与第二加热机构725之间将包装物713支承在空腔752内。臂791在第一加热机构721的后壁731上方附装在固于凸缘733的托架795上并作为悬臂在空腔752上方从该托架总体水平地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臂791包括多个伸缩区段,使得该臂可在将要描述的包装物装载和卸载过程中按需要伸展和缩回。伸缩臂791在其前端具有握把799,以方便操作者使该臂在图35中分别用实线和虚线示出的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移动。吊架793附接在伸缩臂791的外区段上并在该臂下方延伸。该吊架包括可供食品包装物713悬吊于其上的一定数量的钩803。理想地,钩803位于使得在包装物最初被装入空腔内时所悬吊的包装物713的底部与第一加热机构721的底壁7 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高度处。为了开始再加热操作,将伸缩臂791从图35中用实线示出的缩回位置移至其用虚线示出的伸展位置。将食品包装物713悬吊在钩803上,并且使伸缩臂791返回其在隔室 707内的缩回位置。随着臂791移向其缩回位置,食品包装物713经竖直开口或槽815移入箱柜703中的隔室707内,然后进入由第一加热机构721的侧壁727、底壁7 和后壁731 以及第二加热机构725的侧壁741限定的空腔752内。在将食品包装物713装入空腔752之后,使用致动机构751将第二加热机构725 从其开启(装载)位置(图33)移至其闭合(再加热)位置(图34)。当致动机构751处于其开启位置时,机构的弹簧759施加将加热机构725向右(X方向)驱迫至其中杆757a、 757b抵靠在底部销771上的位置的向下的力。为使加热机构725朝其闭合位置移动,使手柄783总体从右向左(当在图33和34中看去时)移动,这使得杆757a、757b总体从右向左移动且曲柄753a-753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销接头773 “过中心地”移动时,弹簧759 的向下力朝加热机构725的闭合位置驱迫加热机构725。此外,在销接头773移动到位于通过曲柄753c的转动轴线761的竖直线(Z方向)左边的位置时,重力趋于使加热机构725 朝其闭合位置移动。加热机构725的所限定的移动路径通过顶部销771在曲柄753a-753d 已从它们的初始位置转过大约180度之后抵靠在杆757a、757b上的接触来限制。理想地, 当杆757a、757b与处于闭合位置的顶部销771接触时,空腔752沿X方向的宽度,即,第一加热机构721的侧壁727与第二加热机构725的侧壁741之间的距离,小于食品包装物713 的宽度。结果,第二加热机构725的偏压在食品包装物在整个再加热过程中改变形状时持续作用在食品包装物上。在再加热完成之后,手柄783总体从左向右(当在图33和34中看去时)移动, 从而使杆757a、757b总体从左向右移动且曲柄753a_753d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销接头 773 “过中心地”移动时,弹簧759的向下力趋于使加热机构725向其开启位置移动。加热机构725变成在其开启位置(图33)抵靠在底部销771上。然后使用握把799使伸缩臂 791伸展,以将食品包装物713从隔室707移出。然后从钩803上移除食品包装物713。此后可从钩803悬吊新的包装物713并重复上述过程。图36-52示出总体以901表示的本发明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设备901在许多方面类似于上述的其它实施例。如图36所示,设备901总体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隔室905的箱柜903,各隔室905的尺寸设计为用于接纳装有要进行再加热的食品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化单元907。加热系统909设置在各隔室905中,以便加热隔室中的相应一个或多个模块化单元907。设备901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系统(未示出),用于控制加热系统909 的操作。该控制系统包括操作者接口 911,该操作者接口 911包括与一个或多个隔室905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913,用于控制各单个隔室的温度和/或时间参数。可选的显示器 915可设置在箱柜上,用于显示与各隔室有关的信息。USB端口 917设置在箱柜的前、下右侧,用于向控制系统传递信息。可对控制系统编程以使箱柜903的加热系统909以如上所述的各种方式操作,例如使一个隔室905的加热系统独立于其它隔室的加热系统地操作。在图36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系统被收容在位于箱柜903右侧的空腔(未示出)内并且可通过移除箱柜上的右面板919来接近/访问。
在该实施例中,模块化单元907包括形式为总体呈矩形的托盘的容器(也以907 表示),其优选由诸如铝之类的导热材料制成。或者,模块化单元907可由塑料制成。模块化单元907不包括如其它实施例中的罩盖。矩形托盘907具有底壁921、四个直立侧壁 923a-923d (即,前壁923a和后壁923b以及两个侧壁923c、923d)、周沿9 和U形手柄927。 或者,托盘907可不具有侧壁923a-923d。然而,理想地,模块化单元907的尺寸设计为使得各个壁921和923a-923d与置于单元内的包装物135的外表面的各个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因此,托盘907具有这样的X尺寸,该尺寸与处于其冷冻或冷藏状态的食品包装物 135基本相同,使得托盘的两个侧壁923c、923d与食品包装物的相应侧面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类似地,托盘的前壁923a和后壁92 限定这样的Y尺寸,该尺寸与处于其冷冻或冷藏状态的食品包装物135基本相同,使得前壁923a和后壁92 与食品包装物的相应侧面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出于将变得显见的原因,如图36和49中最佳地示出,相应侧壁 923c、923d的上部923c'、923d'在托盘907的宽度方向向外倾斜,以向托盘提供“宽口”开口。尽管未示出,但前壁923a和后壁92 的上部也可类似地倾斜。或者,可使用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任何模块化单元。例如,可使用包括罩盖和/或可动侧壁的模块化单元11或11'。尽管示出了两个隔室905,但具有一个隔室或例如图16和17所示的多于两个隔室的箱柜903也是可能的。各隔室905由上表面9^a、底面929b、正面929c和背面929d以及相对的侧面929e、929f界定。可通过箱柜903的前面板933中的开口 931和箱柜的后面板935中的开口(未示出)进入隔室905。后面板935中的开口的形状和尺寸类似于前面板933中的开口 931,并且如图37所示,可选的板937可滑入保持件939中以覆盖所述开口。可定期移除板937以有利于隔室905的清洁,或者在希望“贯通”地访问隔室的情况下将板937永久地移除。如图38所示,可从箱柜903移除(例如,通过移除螺栓)前面板933,以露出安装在箱柜内的加热模块941。此外,后面板935可移除。如图39所示,箱柜具有两个空腔943, 各空腔的尺寸设计为仅接纳一个加热模块941。加热模块941在它们构造成具有类似构件的意义上是“模块化的”。可从箱柜903的前面或后面移除加热模块941以便执行维护步骤 (例如,清洁)或更换有缺陷的零件。如图38-40所示,加热模块941在沿箱柜903的侧壁947的长度延伸的轨道945上被支承在相应的空腔943内。托架949设置在轨道945的末端,用于安装前面板933和后面板935。台肩951设置在加热模块941的两侧并沿模块的长度延伸。可通过将台肩951 的末端靠在轨道945上并使模块滑入空腔来将加热模块941插入空腔943。一旦正确定位在空腔943内,便使用螺栓953或其它紧固件将加热模块941保持就位。加热模块941的某些构件如加热构件可能需要电气连接至箱柜903。然后可在箱柜903上重新安置前面板 933和/或后面板935。加热模块941的示例在图41-50中详细示出。加热模块941总体包括框架955、 加热系统957和致动装置959。加热系统957包括可移动的上加热机构961,和下加热机构 963。致动装置959可操作以使上加热机构961在升起位置(例如,图41、43、44、46和47) 与降下位置(例如,图45、46和48)之间移动,以便使加热机构961与食品包装物135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框架955包括下框架部件965和上框架部件967。下框架部件967形成为具有底壁969和从底壁向上延伸的两个侧壁971的沟道。加热元件973(例如,电阻线圈)设置在下框架部件965的底壁969下方,它们共同包括下加热机构963。下框架部件965理想地由诸如铝之类的导热材料制成,并传导式地加热托盘907的底壁921。举例来说,下框架部件 965的底壁969可为3/16英寸厚的铝板。此外,加热元件973可包括被夹在上箔层与下箔层之间的电线圈,下箔层粘附在壁969的下表面上以增加向板的导热。在侧壁971与底壁969的相交处,下框架部件965具有沿下框架部件的长度延伸的台阶部975。台阶部975用于在将托盘907插入隔室905时引导托盘907,以便出于将变得显见的原因使托盘在隔室的宽度方向上居中。台阶部975的尺寸设计为使得托盘907的侧壁923c、923d比较接近台阶部的总体竖直的侧面97fe。台阶部975的侧面97 可触碰托盘907的侧壁923c、923d,使得托盘的侧壁可由加热元件973经由台阶部的侧面传导加热。凸缘977设置在侧壁971的上端,用于将下框架部件连接到上框架部件967。上框架部件967呈倒置沟道形状并包括顶壁979和从顶壁向下延伸的两个侧壁 981。两个凸缘983沿相应侧壁981的下端延伸,用于将上框架部件967连接到下框架部件 965的凸缘977。唇缘985从顶壁979的前缘和后缘向上延伸,以便分别抵靠在箱柜903的前面板933和后面板935上。顶壁979中的开口 987提供用于致动装置959的间隙,如将变得显见的那样。设置有沿开口 987的前缘和后缘的直立凸缘989和直立耳状物991,用于安装致动装置959的构件,如以下将更详细描述的那样。上加热机构961包括配置在下框架部件965与上框架部件967之间的壳体993。 壳体993包括具有四个直立侧壁(前壁99 、后壁99 和侧壁995c、995d)以及敞开的顶部997和底部999的矩形框架995。理想地由诸如铝之类的导热材料制成的板1001在框架的角部例如通过螺栓1003安装在框架995的底部上。板1001封闭框架995的敞开底部 999并形成壳体993的也以1001表示的底壁。壳体993的底壁1001和侧壁99fe-995d限定内部空间1005。加热元件1007(例如,电线圈)在板1001上方被收纳在内部空间1005 内。举例来说但非限制地,加热元件1007可包括被夹在上箔层与下箔层之间的电线圈,下箔层粘附在板1001的上表面上以便增加向板的导热。板1001本身可为3/16英寸厚的铝板。如现在显见的那样,箱柜903中的隔室905由框架955、上加热机构961以及箱柜 903的前面板933和后面板935界定。更具体地,隔室905的底面929b包括下框架部件965 的底壁969,并且隔室的相对侧面929e、929f包括上框架部件965和下框架部件967的相应侧壁971、981。隔室905的正面929c和背面929d分别包括箱柜903的前面板933和后面板935。上加热机构961限定隔室的上边界。特别地,隔室905的上表面929a包括上加热机构961的底壁1001。壳体993可在升起位置(例如,图43、47)与降下位置(例如,图 45,48)之间在框架955内移动,以使加热机构961与包装物135的顶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在包装物135装有在加热期间可能膨胀的空气或其它气体的情况下,可能希望在将包装物加热至若不排气则可能导致其由于压力升高而开裂的温度之前对包装物排气(例如,刺穿)。在一个实施例中,托盘907可具有从托盘、例如从托盘的侧壁923c、923d中的一个或多个向上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刺穿部件(未示出)。在将包装物置于托盘内之前,可使用刺穿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刺穿包装物。也可使用其它手段来刺穿包装物以对其进行排气。为尽量减少经排气孔从包装物的泄漏,优选刺穿包装物的顶面。当对包装物135排气时,蒸气和/或其它气体趋于从包装物逸出并在隔室905内膨胀。希望将从食品(例如,肉排)包装物135发出的这种蒸气和/或其它气体限制在隔室905内,以有利于箱柜903的清洁并保护另一个隔室中的食品(例如,鸡肉)包装物免受潜在污染(例如,改变的气味和/或口味)。为有助于将这种蒸气和/或其它气体限制在隔室905内,在加热机构961上安装垫片1009。垫片1009包括一片柔性的矩形不透气材料, 例如橡胶,其具有尺寸和形状与壳体993的矩形框架995的周界大致相同的矩形开口。垫片1009例如由多个夹压件1011保持就位,所述夹压件将垫片夹靠在从壳体993的框架955 的上端向外延伸的周向凸缘1013的面朝上的表面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了四个夹压件1011,壳体993的每侧使用一个。用螺栓1015或其它紧固件将夹压件1011固定在壳体 993 上。垫片1009从壳体993的全部四个侧壁9%a_995d向外延伸。垫片1009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为使得垫片的外缘或边缘1017与隔室的正面、背面和侧面929c-929f密封接触。 如本文所用的“密封接触”是指垫片1009与隔室的相应表面929c-929f接合成阻止大部分蒸气和/或其它气体从垫片与相应侧壁或表面之间通过。垫片1009可比加热机构961与相应隔室表面929c-929f之间的间隙长(X方向和/或Y方向),使得垫片在与所述表面接触时变形(例如,弯曲)。当加热机构961在其升起位置和降下位置之间移动时,垫片1009 可随同加热机构961移动并且贴靠在隔室的正面、背面和侧面929c-929f上“刮擦”。垫片1009将垫片上方的空间1019与垫片下方的隔室905隔离。这样,垫片1009 防止大部分蒸气和/或其它气体从隔室905到达加热机构961上方的空间1019。结果,垫片1009防止大部分蒸气和/或其它气体接触诸如致动装置959和加热元件1007之类的构件。由此有利于箱柜903的清洁,因为残留物或其它废弃物通常形成在可由使用者触及的隔室905内,而不会形成在垫片1009上方的空间1019内。也可使用其它适当的垫片1009将垫片1009上方的空间1019与隔室905隔开。例如,可使用包括多于一片材料或者包括不同尺寸或形状的垫片,例如波纹管垫片或隔膜垫片。致动装置959可操作以使上加热机构961在升起位置(例如,图43、47)和降下位置(例如,图45、48)之间移动。在升起或开启位置,加热机构961与隔室905的底面929b 隔开充足的距离,以允许将含有包装物135的托盘907装入隔室905。另外,该间距提供了进入隔室905(例如,通过使用者的手)的通路以便清洁隔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993 的底壁1001从隔室905的底面929b升起大约3英寸。然而,也可使用其它间距,例如4、5 或6英寸或更大。在降下位置或再加热位置,上加热机构961与隔室的底面929b较近地隔开,以便与托盘907中的食品包装物135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上加热机构961具有大约2. 5英寸的竖直移动(Z方向)范围。这样,加热机构961的底壁1001 可移动到隔室905的底面929b的大约0. 5英寸之内。也可使用加热机构961的其它适当的移动范围,例如3. 5,4. 5或5. 5英寸或更大。这些移动范围部分地取决于在加热机构处于其升起位置时加热机构961的底壁1001与隔室905的底面之间的期望间距。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致动装置959总体包括可张开和收缩的剪叉机构1021,以使
28上加热机构961升起和降下。沿加热模块94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轴1023通过两个机械连杆1025连接至剪叉机构1021。轴1023可通过致动该轴前端上的杠杆1027而转动以使剪叉机构1021张开和收缩。剪叉机构1021的一部分被容纳在由壳体993的侧壁99fe_995d 和底板1001限定的内部空间1005内。致动装置959总体包括前部959a和后部959b,所述前部总体为所述后部关于图42所示的平面A-A的镜像。剪叉机构1021包括第一组纵向杆1029a和第二组纵向杆l(^9b。如图41中可见, 第一组1029a配置在加热模块961的前部附近,第二组1029b配置在加热模块的后部附近, 且各组l(^9a、1029b都包括第一纵向杆1031和第二纵向杆1032。各组l(^9a、l(^9b的第一杆1031配置在第二杆1032内侧。总地说来,各杆1031、1032的一端枢转地连接至框架 955,且各杆的相对端枢转地连接至上加热机构961。各组l(^9a、1029b的第一杆1031和第二杆1032通过枢轴(销)接头1033大致在沿杆长度的中间处连接在一起。杆1031、1032 绕这些枢轴(销)接头1033的枢转趋于使上加热机构961离开或朝向上框架部件967竖直(Z方向)移动。剪叉机构1021在加热机构961升起和降下时将加热机构961维持在总体水平的平面内。如例如在图41、43和45中可见,第一杆1031的左端1031a具有与壳体993的相应前壁99 和后壁99 的内表面连接的枢轴(销)接头1035。间隔件1037设置成使第一杆1031的左端1031a与壳体993的壁99fe、995b隔开,以便于剪叉机构1021的适当排布。第二杆1032的左端103 具有与上框架部件967上的直立凸缘989的内表面连接的枢轴(销)接头1039。第二杆1032的右端1032b具有与配置在导引装置1045内的滚子1043连接的枢轴(销)接头1041,导引装置1045安装在壳体993的前壁99 和后壁99 的内表面上。 第一杆1031的右端1031b具有与配置在导引装置1051内的滚子1049连接的枢轴(销) 接头1047,导引装置1051在相应的直立凸缘989和耳状物991之间安装在上框架部件967 上。导引装置1045、1051包括具有与滚子1043、1049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内部高度(Z方向) 的沟道。导引装置1045、1051允许滚子1043、1049沿加热模块941的宽度方向移动,并由此允许枢轴(销)接头1041、1047沿X方向向左和向右移动。剪叉机构1021在第一杆1031和第二杆1032的左端1031a、103 具有枢轴(销) 接头1035、1039并在第一杆1031和第二杆1032的右端1031b、1032b具有可沿X方向移动的枢轴(销)接头1047、1041的构型允许剪叉机构张开和收缩,以使上加热机构961在框架955内竖直(Z方向)移动。理想地,枢轴(销)接头1033、1035、1039、1041、1047和导引装置1045、1051内的滚子1043、1049经受最小的摩擦,以允许上加热机构仅通过重力从升起位置移至降下位置。如图47所示,当剪叉机构1021处于其收缩位置时(当加热机构961 处于其升起位置时),第一杆1031和第二杆1032的左端1031a、1032a以及相应组l(^9a、 1029b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右端1031b、1032b彼此比较接近。随着上加热机构961从升起位置(图47)移至降下位置(图48),第一杆1031和第二杆1032的左端1031a、1032a以及相应组l(^9a、l(^9b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右端1031b、1032b彼此离开地竖直(Z方向)移动。此外,第一杆1031和第二杆1032的右端1031b、1032b随着滚子1043、1049在导引装置1045、1051内移动而沿加热模块941的宽度方向(X方向)向内移动。剪叉机构1021在图45、46和48中示出为处于其完全张开的位置。
轴1023通过两个机械连杆1025连接至剪叉机构1021并且可绕纵向轴线B_B (图 41)转动以使剪叉机构张开和收缩,从而使加热机构961在升起位置与降下位置之间移动。 轴1023穿过直立耳状物991中的孔口(图4 安装在上框架部件967上。轴1023上的衬套1055防止该轴在孔口 1053内滑动,以将该轴维持在加热模块941的长度方向(Y方向) 上的相同位置。机械连杆1025具有与在耳状物991内侧的轴1023上的曲柄1059连接的枢轴(销)接头1057。曲柄1059在套环1061外侧固定在轴1023上并绕该轴的纵向轴线 B-B随同该轴转动。机械连杆1025配置在第一杆1031的内侧并与滚子1049共用同一个与第一杆1031的右端1031b连接的枢轴(销)接头1047。如例如在图41和43-45中可见,轴1023沿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使剪叉机构1021张开,以使上加热机构961移至其降下位置(例如,图45)。轴1023沿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使剪叉机构1021收缩,以使上加热机构961升起至其升起位置。上加热机构961的竖直移动范围在其升起位置由形成在机械连杆1025中的半圆形凹部1025a与轴1023的接合来限制, 而在其降下位置由机械连杆1025与轴1023上的曲柄1059的枢轴(销)接头1057的最靠左转动位置来限制。杠杆1027安装在轴1023的前端,并且可从箱柜903的外侧接近,如图 36所示,以方便使用者转动该轴。机械连杆1025构造成向致动装置959提供“过中心”的偏压,以将上加热机构961 保持在升起位置。如图47所示,机械连杆1025具有在机械连杆上的枢轴(销)接头1047、 1057之间的轴线C-C。当轴线C-C总体在轴1023的纵向轴线B-B上方(Z方向)时, 加热机构961上的重力趋于使该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将加热机构保持在升起位置。当机械连杆1025上与曲柄1059连接的枢轴(销)接头1057 “过中心地”移动时,即,当轴线 C-C总体与轴1023的纵向轴线B-B齐平或在其下方(Z方向)时,上加热机构961上的重力趋于使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允许加热机构朝其降下位置受重下降。理想地,该设置使得最小的摩擦抵抗加热机构961移至其降下位置,使得加热机构961在克服“过中心”偏压之后自由移至其降下位置(无需手动致动杠杆)。这样,为使上加热机构961从升起位置(例如,图43)移至其降下位置(例如,图45),举例来说但非限制地,使用者仅需使轴102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例如,利用杠杆1027)大约2度到20度之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上加热机构961仅通过重力朝其降下位置被偏压,但也可使用偏压元件(例如,弹簧)。或者,加热机构961可不具有“过中心”偏压或仅朝其闭合位置被偏压。如上所述的致动装置959可具有其它形式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除所示的致动装置959之外还可采用许多结构来实现上加热机构961在升起位置与降下位置之间的移动。例如,可仅使用一个机械连杆1025,并且机械连杆的数量或形状可变化。作为又一示例,可使用不同构件(例如,上下或推拉构件)代替可转动的轴1023和机械连杆1025来使剪叉机构1021张开和收缩。上加热机构961因此可向下移动成与食品包装物135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并在包装物在再加热期间改变形状(例如,高度减小)时与再加热期间的包装物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见图49)。托盘907理想地具有长度(Y方向)和宽度(X方向),使得托盘的尺寸设计为在加热机构961向下移动时接纳加热机构961。结果,加热机构可移动到托盘的边沿925下方的位置,如图49A所示,以例如在包装物的上表面位于托盘边沿下方的情况下接触托盘内的包装物135。托盘907设置有如上所述且在图49和49A中最佳地示出的“宽口”,以在托盘相对于加热机构略微偏离竖直中心(Z方向)的情况下捕捉加热机构961。这样,如果托盘907的侧壁923a-923d高于食品包装物135在其冷冻或冷藏状态下的高度,或者如果包装物的高度在再加热期间降至比托盘侧壁的高度小,则托盘的边沿925将不会妨碍加热机构961在托盘的边沿下方移动及与托盘内部的食品包装物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图49B示出具有可选的弹簧元件1060的实施例。如上所述,在某些实施例中上加热机构961被偏压元件(例如,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1060)朝其降下位置偏压。向下偏压具有增大施加在要进行再加热的食品包装物上的向下力的作用。施加这种增大的力在包装物135的上表面不规则(例如,由于包装物的内容物的性质和/或内容物的冷冻状态)的情况下可能尤其有利。该附加的力趋于在再加热过程中消除任何此类不规则性,从而使上加热机构961与包装物135之间的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面积最大化。如图49B所示,弹簧元件1060的相对两端1060a和1060b可与销接头1039和1047连接。或者,弹簧元件端部 1060a和1060b可连接至弹簧机构杆1032和1032的端部103 和1031b。弹簧元件1060 中的张力将端部103 和1031b朝彼此偏压,从而朝剪叉机构1021的张开位置偏压剪叉机构1021并朝上加热机构961的降下位置(图48)偏压上加热机构961。可使用其它类型和数量的弹簧元件,并且弹簧元件可设置在不同于图49A所示的位置。例如,一个或多个压缩弹簧元件可设置在上加热机构961上方以对上加热机构施加向下的力。上述特征和其它特征有利于设备901的清洁。例如,设置在上加热机构961与隔室905的底面929b之间的距离提供了从箱柜903的前面或后面接近(例如,由使用者的手)的通路以便清洁隔室905。此外,垫片1009将垫片上方的空间1019与隔室905内产生的蒸气和/或其它气体隔离。许多非加热表面优选由不锈钢制成以易于清洁。诸如隔室 929a-^9f的内表面之类的表面可浸渍或涂覆有Teflon 。此外,如上所述,加热模块941 可从箱柜903移除,以便于进行维护工作(例如,清洁)和更换有缺陷的零件。图51和52示出与设备901—起使用的加热模块941'的另一个实施例。加热模块941'在大多数方面与加热模块941类似,并且用对应的附图标记加小撇标记(‘)来表示对应的部分。加热模块941'在加热机构961'上具有另一个垫片1071,其可与垫片 1009'结合使用或代替垫片1009'使用。垫片1071包括一片柔性的不透气材料如橡胶,并被夹在框架995'与壳体993'的底板1001'之间。垫片1071从壳体993‘的侧部向外延伸且其尺寸和形状设计为供垫片的外缘或边缘1073密封地接触托盘907'的边沿925'和 /或壁(例如,前壁(未示出)、后壁92 '和侧壁923c'、923d')。如本文所用的“密封地接触”是指垫片1071与托盘907'的边沿925'和/或壁(例如,前壁(未示出)、后壁 923b‘和侧壁923c'、923d')接合成在垫片与托盘的边沿和/或侧壁接触的同时阻止大部分在再加热期间产生的蒸气和/或其它气体从垫片与托盘的边沿和/或侧壁之间通过。 垫片1071的尺寸可设计为使得其在接触托盘907'时变形。此外,如图52所示,当垫片移动至托盘的边沿925'下方时垫片可贴靠在托盘907'的侧壁(例如,前壁(未示出)、后壁 923b‘和侧壁923c'、923d')上“刮擦”。该可选的垫片1071进一步有利于隔室905‘的清洁。以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方式使用设备901。将装有食品包装物135的托盘907置于隔室905内。然后通过使轴102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使剪叉机构1021张开来使上加热机构961从其升起位置(例如,图47)朝其降下位置(例如,图48)移动。这使加热机构961 与食品包装物135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如图49或49A所示(取决于包装物的高度)。 在再加热完成之后,通过使轴102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使剪叉机构1021收缩来使上加热机构961升起。然后从隔室905移除托盘907,继而从托盘移除包装物135,使得可重复以上过程。上述各个实施例可具有附加的特征。举例来说,上加热板(例如,板1001)的与要进行再加热的包装物的上表面接触的表面可被涂覆,使得其不易于粘在包装材料上,所述包装材料可为一片柔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聚合物薄膜)。适当的涂层的一个示例是拉塞尔产品公司(Russel Products, Inc.)以商标Excalibur 销售的含氟聚合物涂层。此外,壁(板)969的与托盘底部接触的上表面可进行涂覆以便耐受磨损、磨耗和腐蚀,如通过硬阳极处理来进行。加热元件973、1007可为任何适当的类型,例如Calrod加热器、电缆加热器(rope heater)、硅橡胶垫加热器、蚀刻箔加热器和镶铸加热器(cast-in heater) 0上加热板1001也可通过红外线能源加热,其具有可免除连至上加热机构的电气配线的优点。图M-57示出控制上述各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的加热机构以通过将冷藏(例如,冰冷或解冻)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加热至特定的再加热温度而对其进行再加热、然后如果希望的话则将再加热后的食品包装物保持在期望的保持温度达一保持时长的系统和方法。再加热时间的范围可为从长时段到更理想地短时段,例如五十、四十、三十、二十分钟或更短。保持时间的范围可为从很短的时段到很长的时段,例如四小时、六小时、八小时或更长。在此方面已发现,如果在已对食品进行再加热之后将食品保持在其原来的密封包装物中则可完全防止或至少基本上抑制食品的氧化和污染。结果,可在选定的保持温度下将食品保持长得多的时段(与传统的保持技术相比)而不会显著损失食品品质。此外,即使将包装物刺穿以进行排气,也能显著延长保持时间,因为所刺穿的一个或多个孔通常比较小。图M示出用在上述设备如设备901中的示例性控制系统1100,设备901包括箱柜903、箱柜中的一个或多个隔室905以及各隔室中用于加热隔室中的食品包装物的第一加热机构961和第二加热机构963。控制系统1100还包括具有用于操作加热机构961、963 的指令的、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4,和连接至该介质以执行所述指令的控制器 1108 (例如,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隔室905中的第一加热机构961和第二加热机构963的操作由适当的电气装置1112控制,例如连接至控制器1108和电源PS的一系列固态继电器,每组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一个。理想地,加热机构961、963能够彼此独立地被操作。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100还包括用于分别感测第一加热机构961和第二加热机构963的温度的传感器1120、1124(例如,RTD传感器)。举例来说,在其中第一加热机构961包括由包含夹在上箔层与下箔层之间的电阻线圈的加热元件加热的上金属板(例如,3/16英寸厚的铝板)——其中下箔层粘附在金属板的上表面上——的实施例中, 感测元件1120可配置在下箔层上。类似地,在其中第二加热机构963包括由包含夹在下箔层与上箔层之间的电阻线圈的加热元件加热的下金属板(例如,3/16英寸厚的铝板)—— 其中上箔层粘附在金属板的下表面上——的实施例中,感测元件IlM可配置在上箔层上。 控制器1108响应于来自传感器1120、1124的信号控制加热机构961、963的操作。控制系统 1100还包括连接至控制器1108以便显示与隔室905的操作有关的信息的电气装置1130。
设置USB端口 1132以便对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1104进行信息的上传和下载。 上传的信息可包括例如用于不同食品的不同“再热”程序。下载的信息可包括例如性能数据。USB端口 1132可与基于网络的编程系统例如图53所示的系统结合使用。例如,总部可向主管网站发布再热程序或者其它软件或信息,使得分支场地(例如,图53中的场地1-4) 可下载所述程序、软件或其它信息到闪存驱动器,然后经由USB端口 1132将所述信息上传至控制系统1100的存储介质1106。在一个实施例中,要载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1104中以便在再加热(“再热”) 循环期间操作第一加热机构961和第二加热机构963的指令是根据经验开发的,即,通过进行试验以确定用于操作加热机构来实现期望结果的时间-温度事件的适当程序。所述指令将根据各种因素而变化,例如包装好的食品的种类(如牛肉、鸡肉、鱼肉)、包装材料(如热塑性合成树脂材料、热固性合成树脂材料、金属箔材料)、包装物尺寸、要在再热循环期间置于隔室内的食品包装物的数量、期望的再热时长、期望的保持时长等。为获得最佳结果,可将用于各种要进行再加热的食品包装物的指令的各种单独的程序或“食谱”载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1104中。图55是时间-温度曲线图,示出对隔室905中的食品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再热” 循环和将食品保持在选定温度达一保持时长的“保持”循环。该曲线图示出了标绘装在包装物135中的食品的温度的第一曲线1150和标绘第一加热机构961和第二加热机构963的温度的第二曲线1152。(在该示例中,两个加热机构被加热至相同温度。在其它示例中,它们可被加热至不同温度。)在再热循环期间,控制器1108根据针对隔室905中的一个或多个食品包装物选定的程序或食谱(经由电气装置111 操作第一加热机构961和第二加热机构963。在图55的示例中,控制器1108执行所述程序,以按如下方式操作加热机构961、 963:在从时刻t0至时刻tl的第一区间处在第一温度设定点(例如,220° F);在从时刻tl 至时刻t2的第二区间处在低于第一设定点的第二温度设定点(例如,215° F);在从时刻 t2至时刻t3的第三区间处在低于第二设定点的第三温度设定点(例如,205° F);以及在从时刻t3至时刻t4的第四区间处在低于第三设定点的第四温度设定点(例如,175° F)。 该操作使得加热机构和食品的温度在时刻t4达到期望的再加热温度(例如,175° F)。此后,如果希望的话,控制器1108可继续操作上加热机构961和下加热机构963 (例如,以功率),以将食品维持在期望的保持温度(例如,175° F)达一保持时长(例如,从时刻t4 到时刻t5),如上所述,该保持时长可较短或长得多。保持温度通常(但不一定)与再加热温度相同。前面的段落中所述的示例性的再加热和保持温度是用于这样的食品的再热和保持工序的,所述食品包括装在由具有约210° F的软化温度的热塑料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包装材料中的肉类(牛肉)。这些温度将根据诸如食品类型和包装材料(例如,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金属箔)之类的因素而变化。第一加热机构961和第二加热机构963在再热和保持循环期间能以相同或不同的温度水平被操作,这取决于诸如被加热表面的热导率(可根据表面上的涂层的种类而变化)之类的因素。另外,设定点的大小和/或设定点改变的次数和/或设定点改变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度可因程序而异。加热机构961、963被加热到的温度可不同,这取决于诸如包装物135中的食品种类、期望的再加热温度、期望的保持温度、包装材料的类型之类的一
33个或多个因素及其它因素。总地来说,在再热循环期间,加热机构961、963被加热到选定为尽可能快地对食品进行再加热而又不会显著降低食品(例如,烤肉或烧肉或者乳脂食品的分离成分)的品质且不会不利地改变(例如,熔化)包装材料的温度。如果使用热塑性合成树脂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则包装材料的软化和熔化温度是在选择应将加热机构加热到的最高温度时的重要因素。如本文所用,软化温度ST是指热塑性包装材料摸起来变得发粘或有粘性的温度。对于用来包装食品的多种热塑性薄膜而言,该温度ST的范围为从140° F到225° F。熔化温度是高于软化温度的、使热塑性包装材料从结晶相或半结晶相转变为固态非晶相的温度。对于包装在热塑性薄膜中的某些类型的食品 (例如,肉制品)而言,已发现加热机构961、963至少在再加热循环的初始区间可在高于包装材料的软化温度但低于其熔化温度的温度被操作。使加热机构在这些较高的温度下操作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在不使食品变质的前提下将尽可能多的热量驱使到食品内,从而缩短完成再热过程所需的时间量。对于在较低温度下变质的其它类型的食品而言,不可能在再热工序的任何区间使加热机构在包装材料的软化温度以上操作。热固性合成树脂材料和金属箔通常具有非常高的熔化温度。因此,如果使用这些类型的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则关键因素是确定加热机构961、963应被操作的最高温度是食品经历品质显著下降的温度。该最高温度可根据经验确定并描述为再加热温度的百分数或保持温度(其可以是或不是再热循环结束时的再加热温度)的百分数。例如,对于某些类型的食品(例如,牛肉、鸡肉或肉排)而言,可在第一时间区间将加热机构961、963加热到比再加热温度或保持温度高20%的最高温度而不显著影响食品的品质。其它类型的食品 (例如,奶酪或酱料)能够承受例如仅比再加热温度或保持温度高10%到15%的温度而不分解或变质。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在第一时间区间将加热机构961、963加热到比再加热温度或保持温度高25 %、30%、35 %、40%、45 %或甚至50 %的最高温度而不显著影响食品的品质。在图55的曲线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机构961、963在第一区间(该曲线图中从to至tl)被加热到高于软化温度ST的最高温度。该最高温度可超过软化温度较大的量 (多于15° F或更多)或较小的量(例如,至少5到10° F)。然后加热机构的温度在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例如,该曲线图中从tl到t4)降至低于软化温度ST的温度, 最终温度为在时刻t4达到的期望再加热温度,该温度也低于包装材料的软化温度。在第一时间区间使用较高的温度缩短了在时刻t4达到再加热温度所需的总时间。图55示出第一加热机构961和第二加热机构963的加热部件在再热循环开始时大致为环境温度的“冷起动”情形。图56示出第一加热机构961和第二加热机构963处于加热状态的“热起动”情形,例如当再热循环在前一循环结束后不久开始时。根据经验得到的食品和加热机构温度曲线1160、1162类似于图55中的曲线,除了因第一加热机构961和第二加热机构963达到它们的最高(峰值)温度所需的时间较短而使得完成再热过程的总时间稍短以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100的电气装置1130是包括用于输入和显示与隔室 905的操作有关的信息的键盘1134(图57)的输入/输出装置。键盘1134构造成控制两个隔室905的操作。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该键盘可构造成控制任何数量的隔室905,包括单个隔室或者三个或更多个隔室。键盘1134包括用于指示相应隔室905的操作状态的状态灯1140、用于相应隔室的隔室箭头键1142、用于显示与相应隔室有关的信息的显示器 1146(例如,四字符的字母数字显示器)和用于执行回车功能的回车键1148。输入/输出装置1130还连接到计时器1149(图,该计时器可为控制器1108的一部分或连接到控制器的单独装置。电气输入/输出装置1130可具有其它构型。例如,输入/输入装置1130可包括触摸屏。现在将描述控制系统1100的示例性操作。当设备通电时,控制器1108开始初始化过程,在该过程中加热机构961、963保持不通电,键盘显示器1134显示长划号,控制器 1108检查故障状态,并且控制器进入“就绪”模式。在“就绪”模式下,与各隔室905相关的显示器1146显示特定信息,包括隔室的“就绪”状态、隔室中食品包装物135(有时称为“袋子”)的数量和为隔室选择的再热程序的名称。状态灯1140保持熄灭。为开始再热循环,将一个或多个托盘(例如,托盘907)——各托盘均容纳一个或多个要进行再加热的食品包装物135——装入相应隔室905。按下与装有要进行再加热的食品的各隔室905对应的箭头键1142以开始再热循环。在再加热期间,控制器1108控制输入/输出装置1130将状态灯1140点亮为指示“再热”状态的颜色(例如,红色),并操作显示器来显示与各隔室的状态有关的特定信息,例如为隔室选择的再热程序的名称、隔室905 中的食品包装物或“袋子” 135的数量和如由计时装置1149提供的编程设定的再热时长的剩余递减计时(倒计时间)。可选地,控制器1108可操作输入/输出装置1130或一独立的装置发出告知特定隔室905中的食品的再热循环结束的听觉或视觉信号。所述信号(例如,声音警报)例如可通过按下用于该隔室905的箭头键1142来中断,这使得控制器1108 进入“保持”模式。如果用于隔室905的箭头键1142在再热循环期间被按下,则取消用于该隔室905的程序且控制器1108返回“就绪”模式。当保持循环开始时,用于该隔室的状态灯1140改变颜色(例如,变成绿色),且用于该隔室的显示器1146显示特定信息,例如为该隔室选择的再热程序的名称、隔室中食品包装物或“袋子” 135的数量和供操作者判断隔室中的食品已处于保持模式多长时间的递增计时(顺计时间)。可选地,控制器1108可操作输入/输出装置1130或一独立的装置发出告知仍在隔室905内的食品的最长保持时长结束的听觉或视觉信号,使得可移除任何残留在隔室内的食品以便进行处理(例如,丢弃)。用于隔室905的箭头键1142可在保持循环期间被按下以使该隔室返回“就绪”模式。与各隔室905相关的键盘1134还可用于选择要使用的适当再热程序,并选择要放入隔室内以进行再加热的包装物135的数量(例如,一个袋子、两个袋子、三个袋子、四个袋子等)。可通过操纵键盘134上的不同元件(例如,箭头键和回车键)来进行选择过程,如编程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那样。与该过程和控制系统1100相关的更多信息总体收录在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入的附录A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输入/输出装置1130既用于输入又用于显示与各隔室905的操作状态有关的信息,例如操作模式、特定模式下已过去或剩余的时间量和特定模式的结束。或者,也可设置不具有输入功能的单独装置来输出(例如,显示)与各隔室的操作状态有关的信息。在已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实施例的情况下,显而易见的是,可存在改进和变型而不会脱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加热机构41、43可采取其它形式。此外,可通过适当的引导机构来引导一个或两个加热板51、71的运动。类似地,上述模块化单元可采取其它形式。鉴于以上可看到,实现了本发明的若干目的并获得了其它有利结果。例如,上述设备1提供了热量向进行再加热的食品的有效传递,而不存在与诸如水浴和蒸汽法之类的传统再加热技术相关的诸多问题。此外,可根据需要或希望定制针对每件包装好的食品的热处理。另外,通过在食品装在未开启的包装物中的同时对其进行再加热,防止了水从食品蒸发及食品的氧化,以便延长食品可维持在高品质状态的保持时间量。再者,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可用于再加热冷冻食品和“解冻”食品(即,冰冷的但未冷冻的食品)两者。这样,不需要在开始再热过程之前对冷冻食品“解冻”。也不需要将再加热后的食品在供应之前转移至单独的保持容器。再热后的包装好的食品可只被保持在模块化单元内直到准备好进行供应。在介绍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要素时,冠词“一”、“一个”、“该”和“所述”旨在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要素。用语“包含”、“包括”和“具有”旨在表示包括性的且意味着除所列出的要素之外还可存在其它要素。由于可对以上结构和方法作出各种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所以以上说明中包含和附图所示的所有内容应当被解释为例述性而非限制性的。附录A再加热控制说明书1.0总体要求1. IUL (UL 标准 873)和 CE (EN 60730-1 和-2-9)间距要求。1. 2 符合 RoHS/WEEE。1. 3控制板必须被保形涂覆或罐封。1. 4控制板和构件在0到70°C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操作,100% RH连续。1. 5储存温度范围为-10到70°C,100% RH。1. 6所有板连接部必须清晰标记并极化。每个连接器将具有唯一的几何形状以防止不正确的连接。1. 7所有板连接部应当清晰标记。1. 8控制和状态显示器键盘必须经过测试。2.0操作者接口2. 1用于操作者接口的键盘/显示模块。2. 2以下示例性说明-左侧将控制上方的单元,右侧将控制下方的单元。2. 3可选的构型将具有控制一个单元的显示器且不会具有第二下箭头键和LED 灯。2. 4可选地在贯通单元的背面上具有重复显示界面。盘状态键盘
3权利要求
1.一种对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然后在选定的保持温度将所述食品包装物保持一保持时长的方法,所述食品包装物包括装在柔性包装材料中的一份食品,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食品包装物置于相对的第一加热机构与第二加热机构之间,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朝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的相应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以及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在再加热模式下操作一再加热时长,在该再加热时长期间所述食品被加热至再加热温度,在所述食品已达到所述再加热温度之后,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在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同时在保持模式下操作,以在选定的保持温度将所述食品保持一保持时长,以及操作电气输入/输出装置,以显示与所述加热机构在所述再加热和保持模式下的操作有关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显示的信息包括所述再加热时长中剩余的倒计时间和所述保持时长中的顺计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再加热时长的结束发出听觉或视觉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保持时长的结束发出听觉或视觉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再加热模式的期间以比所述柔性包装材料的软化温度高的温度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再加热模式的期间以比所述保持温度至少高20%的温度操作。
7.—种对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然后在选定的保持温度将所述包装物中的食品保持一保持时长的设备,所述食品包装物包括装在柔性包装材料中的一份食品, 所述设备包括相对的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可朝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的相应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电气装置,其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具有指令的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指令用于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在再加热模式下操作一再加热时长,在该再加热时长期间所述食品被加热至再加热温度;然后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在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同时在保持模式下操作,以在选定的保持温度将所述食品保持一保持时长,控制器,其连接至所述存储介质以便执行所述指令并连接至所述电气装置以便控制所述电气装置,和输入/输出装置,其用于输入和显示与所述加热机构在所述再加热和保持模式下的操作有关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再加热时长中剩余的倒计时间和所述保持时长中的顺计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装置包括通知所述再加热时长结束的听觉或视觉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装置包括通知所述保持时长结束的听觉或视觉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在所述再加热模式的期间以比所述柔性包装材料的软化温度高的温度操作的指令。
12.—种对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方法,所述食品包装物包括装在具有一软化温度的柔性的合成树脂包装材料中的一份食品,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食品包装物置于相对的第一加热机构与第二加热机构之间,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朝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的相应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以及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操作一再加热时长,在该再加热时长期间所述食品被加热至再加热温度,所述再加热时长包括将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加热至比所述软化温度高的第一再加热温度的第一区间,和将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加热至比所述软化温度低但比所述再加热温度高的第二再加热温度的、紧跟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二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包装物中的食品已达到所述再加热温度之后继续操作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以在选定的保持温度将所述包装物中的食品保持一保持时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加热温度比所述软化温度至少高 10° F。
15.一种对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所述食品包装物包括装在具有一软化温度的柔性的合成树脂包装材料中的一份食品,所述设备包括相对的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可朝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的相应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电气装置,其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具有指令的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指令用于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操作一再加热时长,在该再加热时长期间所述食品被加热至再加热温度,所述再加热时长包括将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加热至比所述软化温度高的第一再加热温度的第一区间,和将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加热至比所述软化温度低但比所述再加热温度高的第二再加热温度的、紧跟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二区间,以及控制器,其与所述存储介质连接以便执行所述指令并与所述电气装置连接以便控制所述电气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包括在所述包装物中的食品已达到所述再加热温度之后操作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以在选定的保持温度将所述包装物中的食品保持一保持时长。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加热温度比所述软化温度至少高 10° F。
18.—种对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方法,所述食品包装物包括装在包装材料中的一份食品,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食品包装物置于相对的第一加热机构与第二加热机构之间,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朝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的相应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以及使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操作一再加热时长,在该再加热时长期间所述食品被加热至再加热温度,所述再加热时长包括将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加热至比所述再加热温度至少高20%的第一再加热温度的第一区间,和将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加热至比所述第一再加热温度低但比所述再加热温度高的第二再加热温度的、紧跟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二区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材料为热塑性合成树脂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材料为热固性合成树脂材料。
21.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材料为金属箔。
22.一种对食品进行再加热的方法,包括将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置于具有底壁、侧壁和敞开顶部的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托盘内,将所述托盘移入箱柜的隔室中到达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所述托盘的底壁与所述隔室中的下加热机构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以及将所述隔室中的上加热机构移动成与所述顶部敞开的托盘内的包装物的外部上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上加热机构移动到所述托盘的上边沿下方而与位于所述托盘的上边沿下方的包装物的外部上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机构被一个或多个偏压元件向下偏压成与所述包装物的外部上表面进行所述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25.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机构被向下弹性偏压成与所述包装物的外部上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26.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机构被向下弹性偏压成与所述包装物的外部上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上加热机构移动到所述托盘的上边沿下方而与位于所述托盘的上边沿下方的包装物的外部上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27.一种用于对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框架,其包括部分地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包装物的隔室的底壁和两个侧壁,限定所述隔室的上边界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可在升起位置与降下位置之间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所述框架上的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连接至所述加热机构,并且可操作以使所述加热机构在所述升起位置与所述降下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在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加热机构之间的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侧壁和所述加热机构密封接触,以将所述垫片上方的空间与所述隔室隔离。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壳体和加热元件,所述壳体具有底壁和从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限定有内部空间,并且所述加热元件和致动装置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连接至所述加热机构并且可随所述加热机构移动。
30.如权利要求四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外缘或边缘与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密封接触。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框架的所述侧壁连接的前壁和后壁,所述垫片与所述前壁和后壁密封接触。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包括剪叉机构,所述剪叉机构可张开和收缩以使所述加热机构在所述升起位置与降下位置之间移动。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剪叉机构连接的纵向轴,所述轴可转动以使所述剪叉机构在所述升起位置与所述降下位置之间移动。
34.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仅通过重力朝所述降下位置被偏压。
35.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朝所述降下位置被弹性地偏压。
36.一种用于对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框架,其包括部分地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包装物的隔室的底壁和两个侧壁,限定所述隔室的上边界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可在升起位置与降下位置之间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所述框架上的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连接至所述加热机构,并且可操作以使所述加热机构在所述升起位置与所述降下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其中所述致动装置包括剪叉机构,所述剪叉机构可张开和收缩以使所述加热机构在所述升起位置与所述降下位置之间移动。
37.根据权利要求36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造成用于朝所述降下位置偏压所述加热机构的弹性元件。
38.一种用于对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箱柜,其中具有至少一个空腔,安装在所述空腔内且可从所述空腔移除的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框架,其部分地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包装物的隔室,和限定所述隔室的上边界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可在升起位置与降下位置之间移动以使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柜包括多个空腔和多个加热模块, 所述加热模块安装在相应的空腔内,所述加热模块可独立于其它加热模块地从所述箱柜移除。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加热模块的加热机构可独立于其它加热模块的加热机构进行操作。
41.一种用于对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包装物的空腔的至少三个导热壁,所述空腔具有沿X轴线的宽度、沿Y轴线的长度和沿Z轴线的高度,所述至少三个壁中的第一壁可沿所述X轴线、Y轴线和Z轴线中的第一轴线移动,并且所述至少三个壁中的第二壁可沿所述X轴线、Y轴线和Z轴线中的不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移动,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可移动以使所述至少三个壁与所述包装物的外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以及用于加热所述至少三个壁的加热系统。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相对于所述空腔被向内偏压,以在所述包装物中的食品被再加热时维持所述至少三个壁与所述包装物的外表面的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仅通过重力偏压,所述第二壁被弹性地偏压。
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壁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 并且所述第一可移动壁是可沿所述Z轴线移动的、所述顶壁和底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可移动壁是可沿所述X轴线或Y轴线中的一者移动的侧壁。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朝限定所述空腔的相对侧壁驱迫所述可移动侧壁的弹性机构。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附接在所述可移动侧壁上的手柄,所述手柄朝第一位置被弹性偏压而朝所述相对侧壁驱迫所述可移动侧壁以使所述侧壁与所述包装物的外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且所述手柄可克服所述弹性偏压而移动以使所述可移动侧壁移动离开所述相对侧壁。
47.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块化单元和箱柜,所述模块化单元包括所述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箱柜具有用于保持一个或多个所述模块化单元的一个或多个隔室。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单元包括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底壁限定的托盘,和至少部分地由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限定的覆盖所述托盘的罩盖。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可移至开启位置,以允许将所述包装物置于所述空腔内和从所述空腔移除所述包装物。
50.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括所述隔室中用于加热所述模块化单元的顶壁的第一加热机构和所述隔室中用于加热所述模块化单元的底壁的第二加热机构。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安装成在所述隔室中沿所述Z轴线移动并朝与所述模块化单元的顶壁接触的位置被重力偏压。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模块化单元上的斜坡,该斜坡构造成使得当所述模块化单元移入相应的隔室时,所述斜坡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接合并使其升起至与所述模块化单元的顶壁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的位置。
53.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被编程为独立于第二隔室中的加热机构操作第一隔室中的加热机构。
54.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块化单元和箱柜,所述模块化单元包括所述底壁和侧壁,所述箱柜具有用于保持一个或多个所述模块化单元的一个或多个隔室。
55.如权利要求M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括所述隔室中的第一加热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包括所述顶壁。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包括所述第一加热机构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安装在所述隔室中以便在所述隔室中上下移动。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致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加热板从降下位置移至升起位置以允许将所述托盘置于所述隔室中。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可操作以使所述加热板朝所述降下位置移动,以便与所述托盘中的食品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59.一种用于对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所述包装物适于在再加热期间改变形状,所述设备包括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包装物的空腔的顶壁、底壁和至少一个侧壁,所述壁是导热的, 至少所述顶壁或所述底壁被偏压而朝所述空腔的内部移动,以便在所述包装物在再加热期间改变形状时使所述三个壁与所述包装物的外表面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侧壁是可移动的。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被重力偏压并且所述至少一个侧壁被弹性偏压。
62.一种对食品进行再加热的方法,包括将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置于模块化单元的空腔中,所述空腔由至少三个导热壁限定,操纵所述模块化单元以使所述三个壁与所述包装物的外表面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以及加热所述三个壁以对所述包装物中的食品进行再加热。
63.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壁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可通过重力朝所述底壁移动,以在所述包装物中的食品被再加热时使所述顶壁和底壁与所述包装物的外表面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64.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被弹性偏压以在所述包装物中的食品被再加热时使所述侧壁与所述包装物的外表面维持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65.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壁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顶壁移至开启位置, 将所述包装物置于所述空腔中,使所述模块化单元上的顶壁移至覆盖所述包装物的封闭位置,以及将所述模块化单元移入箱柜的隔室中到达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所述模块化单元的所述顶壁和底壁与所述箱柜中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加热机构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
66.一种用于对冷冻或冷藏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两个相对的竖直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和底壁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并限定用于接纳所述包装物的空腔,供所述包装物插入所述空腔内的开口,致动机构,其用于使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侧壁中的另一个在装载位置与再加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装载位置所述侧壁隔开得足够远以便经所述开口将所述包装物插入所述空腔内,在所述再加热位置所述侧壁较近地隔开以便与所述包装物的外表面进行传导性传热传递接触,以及用于加热所述侧壁和底壁的加热系统。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沿着所述空腔的竖直侧。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空腔上方以将所述包装物以竖立姿态支承在所述空腔中的包装物支承装置。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物支承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包装物悬吊在所述空腔中的吊架。
70.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物支承装置可伸展以便将所述包装物移出所述空腔且可缩回以便将所述包装物移入所述空腔。
全文摘要
公开了用于对冷藏或冷冻食品的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的设备和方法。总地来说,使加热机构与食品包装物进行传导性热传递接触,并使加热机构操作一再加热时长以通过将食品加热至再加热温度而对食品包装物进行再加热,然后,如果希望的话,在期望的保持温度将再加热后的食品包装物保持一保持时长。再加热时间可较短(例如,三十分钟或更短),保持时间的范围可从很短的时长到很长的时长(例如,四、六、八或更多小时)而不显著损失食品品质。还公开了所述设备和方法的其它特征。
文档编号A47J39/00GK102307506SQ200980156175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8日
发明者C·J·利布基, M·W·麦加海伊, S·E·威尔斯, S·M·谢 申请人:杜克制造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