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煮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09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煮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具结构,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藉由蓄热体的设置,而可 蓄积、释放热能,以提升热能利用率的快速煮锅。
背景技术
按,习知的烹煮锅具具有平面锅底,受热面积仅为平面,无法提升加热效率,本实 用新型人遂研发出一种快速煮锅结构设计,其结构型态有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证书号数第 M296664号与M353706号,其主要包含一锅体及一受热结构,该锅体主要由一底板于外缘环 设一锅身构成,该底板中央贯穿一嵌口,该受热结构主要由一罩壳及复数根热管构成,该罩 壳具有一顶板及一围壁,该围壁环设于该顶板外周,且该围壁底缘与该嵌口周壁相接,藉以 封闭该锅体底部,该各热管斜向配设于该顶板底缘,其两端分别与该锅体内部空间连通,据 使水液升温快速并提升对流作用,供提高热能传递效率及烹煮效率。惟,创作人发现利用卤、炖等料理手段熬煮食材时,需要较长时间的加热烹煮,达 到食材入味或软烂的目的,而锅内的水液或汤汁升温到达沸点后,纵使大量供应热能,亦无 法再提高液体的温度,却会让液体快速气化而散失于环境中,故为了避免热能的无谓消耗, 会在汤汁升温至所需温度后,降低炉具的热能供应,炉具所提供的热能只需补足汤汁所散 失的热能即可,以利长时间烹煮食物,但此等以较低热量的熬煮方式,还是须持续提供热能 以维持温度,仍然须消耗能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提供一种藉由蓄热体的设置, 而可蓄积、释放热能,以提升热能利用率的快速煮锅。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煮锅,包括有一锅体与一受热结 构,该锅体通过一底板于外缘环设一锅身构成,且该底板中央贯穿有一嵌口,该受热结构由 一罩壳及数根热管构成,该罩壳具有一顶板与一围壁,该围壁顶缘环设于该顶板外周,且该 围壁底缘与该嵌口周壁相接而封闭该锅体底部,该各热管斜向配设于该罩壳内,其两端分 别与该锅体内部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该罩壳内设有一蓄热体,该蓄热体位于该顶板与该 各热管之间。其中,各该热管分别为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该围壁通过数片壁板边接构成,径向 相对的二壁板分别为第一壁板、第二壁板,该第一热管底端与该第一壁板近该底板处相接, 顶端与该顶板相接,该第二热管底端与该第二壁板近该底板处相接,顶端与该顶板相接,且 该各第一热管与该各第二热管彼此相间隔设置。其中,该各热管于中段处呈弯弧状。其中,各该热管分别为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该围壁通过数片壁板边接构成,径向 相对的二壁板分别为第一壁板、第二壁板,该第一热管底端与该第一壁板近该底板处相接, 顶端与该第二壁板近该顶板处相接,该第二热管底端与该第二壁板近该底板处相接,顶端与该第一壁板近该顶板处相接,且该各第一热管与该各第二热管彼此相间隔设置。其中,该蓄热体为具有高比热值的一铸铁块。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快速煮锅,藉由罩壳内的蓄热体,可持续对罩 壳与该各热管放热以产生加热作用,维持锅体内液体温度,而减少使用炉具来维持温度,提 升热能利用率。

图1 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图2 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图4 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煮锅,包括一锅体10,该锅体10由一底板11于外缘环设一锅身12所构成,且该底板11中央 贯穿一嵌口 111 ;一受热结构20,该受热结构20主要由一罩壳21及数根热管构成,该罩壳21具有 一顶板211与一围壁212,该围壁212顶缘环设于该顶板211外周,且该围壁212底缘与该 嵌口 111周壁相接,据以封闭该锅体10底部,该各热管斜向配设于该罩壳21内,其两端分 别与该锅体10内部空间连通;一蓄热体30,该蓄热体30设于该罩壳21内,且位于该顶板211与该各热管之间, 藉以吸收蓄积炉具所产生的热能,并可对该罩壳21与该各热管放热以产生加热作用,供提 升热能利用率。其中,各该热管分别为第一热管221与第二热管222,该围壁212系数片壁板边接 构成,径向相对的二壁板分别为第一壁板2121、第二壁板2122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 型第一种实施例,该第一热管221底端与该第一壁板2121近该底板11处相接,顶端与该顶 板211相接,该第二热管222底端与该第二壁板2122近该底板11处相接,顶端与该顶板 211相接,且该各第一热管221与该各第二热管222彼此相间;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 型第二种实施例为第一种实施例略加变化即成,主要为该各第一热管221与该各第二热管 222于中段处呈弯弧状,以利热管末端易与该罩壳相焊接;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第 三种实施例,主要为该第一热管221底端与该第一壁板2121近该底板11处相接,顶端与该 第二壁板2122近该顶板211处相接,该第二热管222底端与该第二壁板2122近该底板11 处相接,顶端与该第一壁板2121近该顶板211处相接,且该各第一热管221与该各第二热 管222彼此相间。其中,该蓄热体30具有高比热值,藉以蓄积、释放热能,该蓄热体30可为铸铁块等 材料所构成,并可配合该顶板211与该各热管之间的空间大小选择形状、大小合适的蓄热 体30。藉由以上结构,该快速煮锅于使用时,由于该蓄热体30介于该顶板211与该各热 管之间,因此该蓄热体30并不会妨碍炉具对热管的直接加热,故可维持高热能传递效率与高烹煮效率,而炉具所供应的热能并无法完全被热管与热管内水液所吸收,一部份热能遂 能被蓄热体30所吸收,当锅体10内部水液温度上升到达沸点后,使用者即可调降炉具热能 供应甚至关掉,此时蓄热体30逐渐释放出先前所吸收的热能,而对热管形成加热作用,而 维持锅体10内水液温度。 由此可知,在需要大量热能供应将液体由室温快速提升至煮沸阶段时,并不会由 于蓄热体30而影响对热管的加热效率,而蓄热体30却能吸收未能被热管充分吸收的余热, 在仅需少量热能供应的情况下,该蓄热体30可适时将先前所吸收未能充分利用的余热释 出,对热管形成加热作用,确可有效提高热能利用率。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煮锅,包括有一锅体与一受热结构,该锅体通过一底板于外缘环设一锅身 构成,且该底板中央贯穿有一嵌口,该受热结构由一罩壳及数根热管构成,该罩壳具有一顶 板与一围壁,该围壁顶缘环设于该顶板外周,且该围壁底缘与该嵌口周壁相接而封闭该锅 体底部,该各热管斜向配设于该罩壳内,其两端分别与该锅体内部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 该罩壳内设有一蓄热体,该蓄热体位于该顶板与该各热管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煮锅,其特征在于,各该热管分别为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 该围壁通过数片壁板边接构成,径向相对的二壁板分别为第一壁板、第二壁板,该第一热管 底端与该第一壁板近该底板处相接,顶端与该顶板相接,该第二热管底端与该第二壁板近 该底板处相接,顶端与该顶板相接,且该各第一热管与该各第二热管彼此相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煮锅,其特征在于,该各热管于中段处呈弯弧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煮锅,其特征在于,各该热管分别为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 该围壁通过数片壁板边接构成,径向相对的二壁板分别为第一壁板、第二壁板,该第一热管 底端与该第一壁板近该底板处相接,顶端与该第二壁板近该顶板处相接,该第二热管底端 与该第二壁板近该底板处相接,顶端与该第一壁板近该顶板处相接,且该各第一热管与该 各第二热管彼此相间隔设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煮锅,其特征在于,该蓄热体为具有高比热值的一铸铁块。
专利摘要一种快速煮锅,包括有一锅体与一受热结构,该锅体由一底板于外缘环设一锅身所构成,且该底板中央贯穿一嵌口,该受热结构由一罩壳及数根热管构成,该罩壳具有一顶板与一围壁,该围壁顶缘环设于该顶板外周,且该围壁底缘与该嵌口周壁相接,据以封闭该锅体底部,该各热管斜向配设于该罩壳内,其两端分别与该锅体内部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该罩壳内设有一蓄热体,该蓄热体位于该顶板与该各热管之间,藉以吸收蓄积热能,并可对该罩壳与该各热管放热以产生加热作用,俾供提升热能利用率。
文档编号A47J36/24GK201879432SQ20102054523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
发明者杨复成 申请人:杨复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