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柔性线路板上异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87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除柔性线路板上异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清除柔性线路板上异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封装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和与之连接的线路板的制造和设计,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有工艺中多采用卷带方式对芯片进行封装,具体工作过程为将未封装的整卷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缠绕到卷绕轮上,通过卷绕轮的转动,可将其上所缠绕的FPC输送到指定设备上,进而通过热压合技术将芯片上的凸块与FPC上的引脚进行接合。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通过热压合技术将芯片上的凸块与FPC上的引脚进行接合的工作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相对设置的第一高温接合压头1和第二高温接合压头5,在第一高温接合压头1上设置有芯片2,芯片2上的凸块朝向第二高温接合压头5方向;由卷绕轮(图中未示出)输送出来的FPC4被放置在第二高温接合压头5上,且FPC4上的引脚 3朝向第一高温接合压头1方向。工作时,将第一高温接合压头1下压,使芯片2上的凸块与FPC4上的引脚3相接合。但是,FPC4从卷绕轮上被输送出来时,其背面难免会粘附异物7,该异物7会使得位于第二高温接合压头5上的FPC4变形,且当该异物7所在FPC4上的位置与FPC4上的引脚相对应时,将会使得FPC4上的引脚6断裂,进而在热压合工艺后造成断路或引脚与芯片上线路相接触而形成短路。除此之外,当FPC从卷绕轮上被输送出来时,由于FPC之间会有轻微粘性,靠重力无法完全放下,因此,将会造成FPC的反绕或折损。参考图2和图3,图2为FPC从卷绕轮上被正常输送出来的示意图,图3为FPC从卷绕轮上被输送出来时出现反绕情况的示意图。 转动卷绕轮11,其轴心上所缠绕的FPC4将被释放出来,FPC4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进而被输送到相应设备上进行热压合工艺。正常输送时,FPC4将以平整、顺滑的状态12被释放出来,异常输送时,FPC4将由于自身的粘性而出现反绕13或折损状况,进而影响后续热压合工艺的正常进行。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人们常通过肉眼观察FPC有无变形、反绕等现象。当发现FPC变形时,清洁所述第二高温接合压头,以防止异常持续发生,该方法不能避免异常的发生,只能够在异常发生后防止异常持续发生而导致产品报废;且由于FPC上的异物比较小,因此当肉眼观察无法发现时将会造成大量产品的报废。当发现FPC反绕时,需要停止卷绕轮,通过手动方式将反绕的FPC从卷绕轮中拉出,这种做法费时费力,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除柔性线路板上异物的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地清除柔性线路板上的异物,避免异常现象的发生;且该装置可避免FPC出现反绕或折损现象,进而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除柔性线路板上异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将从卷绕轮上释放出来的柔性线路板吸附到其表面、且可转动的静电轮;与所述静电轮相接触、并因静电轮的转动而转动的粘轮。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粘轮包括本体轮;缠绕于所述本体轮上的粘带。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粘轮与推动单元相连,并在推动单元的作用下与静电轮相接触。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推动单元包括通过粘轮手臂与所述粘轮连接的粘轮手臂轴心;通过重力手臂与所述粘轮手臂轴心连接的配重块;其中,所述配重块与静电轮两者处于粘轮手臂的同侧。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推动单元为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静电轮与电机相连,并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清除柔性线路板上异物的装置包括用于将从卷绕轮上释放出来的柔性线路板吸附到其表面、且可转动的静电轮;与所述静电轮转动方向相反、并与所述静电轮相接触的粘轮。由于静电轮具有吸附功能,因此,从卷绕轮上释放出来的柔性线路板被静电轮吸附至其表面,对于柔性线路板背面粘附有异物的情况,所述静电轮会将所述异物吸附住,且所述异物将随着静电轮的转动而转动;又由于静电轮的转动会带动与其接触的粘轮发生转动,当静电轮上所吸附的异物遇到粘轮时,其将被吸附至粘轮表面,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可清除柔性线路板背面的异物,进而可避免后续异常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当静电轮转动时,吸附至静电轮表面的柔性线路板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其将拉动卷绕轮上所缠绕的柔性线路板,进而使得卷绕轮轴心处不会出现柔性线路板反绕或折损的情况,避免了因柔性线路板反绕或折损而停工,可极大地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通过热压合技术将芯片上的凸块与FPC上的引脚进行接合的工作示意图;图2为FPC从卷绕轮上被正常输送出来的示意图;图3为FPC从卷绕轮上被输送出来时出现反绕情况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清除柔性线路板上异物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清除柔性线路板上异物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包括用于将从卷绕轮(图中未示出)上释放出来的柔性线路板102吸附到其表面、且可转动的静电轮101 ;与所述静电轮101相接触、并因静电轮101的转动而转动的粘轮1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静电轮101具有吸附功能,且所述静电轮101与电机 (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其可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当所述静电轮101转动时,与静电轮101 相接触的粘轮103由于受到静电轮101所施加的摩擦力的作用,因此所述粘轮103也将发生转动,且粘轮103的转动方向与静电轮101的转动方向相反。表现在图4中,所述静电轮 101为顺时针旋转,所述粘轮103为逆时针旋转。在工作过程中,静电轮101因静电吸附作用将从卷绕轮上释放出来的柔性线路板 102吸附在其表面,所述静电轮101顺时针旋转时,将使得其表面的柔性线路板102由上至下被输送。对于柔性线路板102背面(与静电轮101接触的一面)有异物的情况,所述异物将被静电轮101吸附住并与静电轮101保持相对静止,因此,所述异物将随着静电轮101 的转动而转动,即柔性线路板102背面的异物转移到了静电轮101上。又由于粘轮103与静电轮101相接触,静电轮101的转动使得粘轮103发生转动,且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当静电轮101转动到其上的异物与粘轮103相遇时,由于粘轮103表面的粘性大于静电轮101 对异物的吸附作用,因此,静电轮101上的异物将被粘附在粘轮103表面,从而实现所述异物从静电轮101上转移到粘轮103上,至此,所述异物将随着粘轮103的转动而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粘轮103包括本体轮(图中未示出);缠绕于所述本体轮上的粘带(图中未示出)。当粘轮103上所粘附的异物较多时,粘轮103表面的粘性将降低,此时可以更换粘轮103表面的粘带。为使所述粘轮103与静电轮101相接触,必须有一个推力朝着静电轮101方向推动粘轮1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粘轮103与一推动单元相连,所述推动单元给粘轮103施加一个与静电轮101紧密相接触的推力。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单元包括粘轮手臂轴心106和配重块108 ;其中,所述粘轮手臂轴心106通过粘轮手臂105与粘轮103的转动轴心104固定相连,所述配重块108通过重力手臂107与粘轮手臂轴心106固定相连,且保证所述配重块108与静电轮101两者处于粘轮手臂105的同侧。所述粘轮手臂轴心106固定于机台背板上。所述配重块108在重力的作用下将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这种向下运动的趋势使得所述配重块108通过重力手臂107向粘轮手臂轴心106施加一个力,粘轮手臂轴心106又通过粘轮手臂105将此力传递给粘轮103的转动轴心104,从而使得粘轮103与静电轮101 紧密接触。通过改变配重块108的重量,可改变施加在粘轮103的转动轴心104上力的大小,进而可改变粘轮103与静电轮101之间紧密接触的程度。当然,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推动单元还可以为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对此本实用新型并无特别限制,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均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0030]当静电轮101顺时针旋转时,被吸附至静电轮101表面的柔性线路板102将受到静电轮101所施加的摩擦力的作用,因此,所述柔性线路板102将由上至下而运动,所述柔性线路板102的下端即自由端将被输送至指定设备从而进行后续热压合工艺,所述柔性线路板102的上端将产生一个拉力,该拉力拉动缠绕在卷绕轮上的柔性线路板,使所述柔性线路板能及时被释放出来,由于该拉力的存在,因此,缠绕在卷绕轮上的柔性线路板不会发生反绕现象,也不会出现折损现象,进而可避免柔性线路板因反绕或折损而停工处理,一方面可节省人力,另一方面可节省处理时间,进而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电机与卷绕轮同步运转,在电机的控制下,可使得所述静电轮与卷绕轮同步工作,这样一来,从卷绕轮上释放出来的柔性线路板经静电轮的吸附作用后,一方面去除了其背面所潜藏的异物,另一方面能保证其不会发生反绕或折损现象, 该柔性线路板经静电轮后被输送至指定设备(第二高温接合压头)上进行后续的热压合工艺。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清除柔性线路板上异物的装置,从卷绕轮上释放出来的柔性线路板经静电轮后,其背面的异物被静电轮吸附住,进而在静电轮的转动下使得所述异物转移到与静电轮相接触的粘轮上,因此,通过所述静电轮和粘轮可清除柔性线路板背面的异物,从而降低了通过人力来观察柔性线路板是否发生变形或顶伤现象的频率,减少了柔性线路板上因异物而出现异常现象进而导致产品报废的情况;且对于异物较小人眼无法观察到的情况,该装置同样可以将所述较小的异物清除掉,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能够避免因异物而导致的异常现象的发生,保证后续工艺的正常进行。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静电轮由于静电吸附作用将从卷绕轮上释放出来的柔性线路板吸附至表面,当静电轮转动时,其表面的柔性线路板将受到静电轮所施加的摩擦力的作用,因此,其将拉动缠绕在卷绕轮上的柔性线路板,进而使得卷绕轮靠近轴心处的柔性线路板不会发生反绕或折损的现象,且能够保证所述柔性线路板的自由端被输送至指定设备,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经常出现的柔性线路板反绕或折损的问题,从而可避免现有工艺中当出现反绕或折损现象时停工并利用人力来拉动柔性线路板至正常状态,这一方面节省了人力,另一方面可节省因停工而耽误的时间,从而可极大地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清除柔性线路板上异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从卷绕轮上释放出来的柔性线路板吸附到其表面、且可转动的静电轮; 与所述静电轮相接触、并因静电轮的转动而转动的粘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轮包括 本体轮;缠绕于所述本体轮上的粘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轮与推动单元相连,并在推动单元的作用下与静电轮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单元包括 通过粘轮手臂与所述粘轮连接的粘轮手臂轴心;通过重力手臂与所述粘轮手臂轴心连接的配重块; 其中,所述配重块与静电轮两者处于粘轮手臂的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单元为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轮与电机相连,并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除柔性线路板上异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将从卷绕轮上释放出来的柔性线路板吸附到其表面、且可转动的静电轮;与所述静电轮相接触、并因静电轮的转动而转动的粘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当柔性线路板从卷绕轮上释放出来时,其首先被静电轮吸附至表面,其背面的异物也将被静电轮吸附住,随着静电轮的转动,所述异物将被转移至粘轮上,从而实现了清除柔性线路板背面异物的目的;且在静电轮转动时,静电轮与柔性线路板之间的摩擦力将拉动缠绕在卷绕轮上的柔性线路板,从而使卷绕轮轴心处不会出现柔性线路板反绕或折损的现象,可节省人力,节省停工处理的时间,进而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08B6/00GK202135410SQ201120114270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
发明者周伟华, 曹斌 申请人:颀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