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臂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85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洗臂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臂防撞装置,主要应用于自动生化设备中作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清洗臂防撞是自动生化设备常备的功能要求。目前市场的清洗针防撞大多在清洗针上部增加一传感器,如图I所示,传感器采用常闭方式控制(未撞时传感器一直处理接通状态),这样就具有一个缺点即传感器及PCB放在清洗头的上部,不但不美观,也容易造成其他部件或其他设备影响其工作,从而出现误动作;另外,由于传感器设置为常闭状态,必然导致使用频率增加,使用寿命缩短。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清洗臂防撞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洗臂防撞装置,该清洗臂防撞装置工作更可靠,不影响自动生化设备的外形。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清洗臂防撞装置,包括微处理器、针固定块和传感器;所述的针固定块固设在清洗臂的清洗针上;所述的固定块和传感器均位于清洗头的底部;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微处理器。所述的传感器在清洗针碰撞未发生时处于常开状态。所述的传感器为光耦、限位开关或发光二极管。清洗针被撞时,固定块随清洗针联动,固定块位置移动时触发传感器。传感器则输出感应信号给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再进一步控制相关机构停止工作或作复位操作,比如控制清洗头停止工作等,达到保护自动生化设备的目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臂防撞装置,由于传感器安装在清洗头底部,液路对传感器干涉性小;隐蔽性好,也比较美观;传感器直接装配到清洗头上,减少了中间结构,更简单。另外,将传感器设置为常开模式,当发生撞针情况,传感器被激发,处于工作状态,发出撞针信号给微处理器,这种常开模式能有效延长传感器的工作寿命。

图I为现有的清洗臂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I的清洗臂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未撞针时);图3为实施例I的清洗臂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撞针时)。标号说明1_清洗臂,2-针固定块,3-清洗针,4-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如图2-3所示,一种清洗臂防撞装置,包括微处理器、针固定块和传感器;所述的针固定块固设在清洗臂的清洗针上;所述的固定块和传感器均位于清洗头的底部;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微处理器。所述的传感器在清洗针碰撞未发生时处于常开状态。所述的传感器为光耦、限位开关或发光二极管。清洗针被撞时,固定块随清洗针联动,固定块位置移动时触发传感器(比如触发图2中的传感器的感应片)。传感器则输出感应信号给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再进一步控制相关机构停止工作或作复位操作,比如控制清洗头停止工作等,达到保护自动生化设备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清洗臂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针固定块和传感器;所述的针固定块固设在清洗臂的清洗针上;所述的固定块和传感器均位于清洗头的底部;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微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清洗臂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在清洗针碰撞未发生时处于常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清洗臂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为光耦、限位开关或发光二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洗臂防撞装置,包括微处理器、针固定块和传感器;所述的针固定块固设在清洗臂的清洗针上;所述的固定块和传感器均位于清洗头的底部;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微处理器。所述的传感器在清洗针碰撞未发生时处于常开状态。所述的传感器为光耦、限位开关或发光二极管。该清洗臂防撞装置工作更可靠,不影响自动生化设备的外形。
文档编号B08B3/02GK202343487SQ20112045964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周强伟, 曾柏杞, 梅坚 申请人:深圳市库贝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