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4528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出水装置,该出水装置包括底座、空心支撑柱、托盘及茶杯,空心支撑柱,其固定于底座上,该空心支撑柱内设置有调节杠杆,该调节杠杆中部卡置于空心支撑柱内壁凸起所形成的杠杆支点处,该空心支撑柱具有排水孔及控制钮;所述空心支撑柱内调节杠杆的顶端与茶杯内部的调节球接触,形成茶杯底部出水孔尺寸调节结构并实现调节茶杯的出水量,所述调节杠杆底端延伸至控制钮处,形成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根据鲁班开门原始锁匙原理并利用杠杆与调节球的配合实现对出水孔尺寸的调节,进而实现出水量的调节。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出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尤其是一种涉及泡茶工具的自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代茶文化当中,泡茶过程中,泡茶时间的掌控最为讲究,茶叶浸泡4-6分钟后已有80 %的咖啡因和60 %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此时饮用最佳,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哧。然而泡茶技术主流为人工操作,其步骤复杂(包括:烫壶、置茶、温杯、高冲、低泡、分茶、敬茶、闻香、品茶),整个泡茶过程全手动操作,难以精确掌握泡茶时间之长短,进而无法精确控制茶之浓度与色相,容易导致同种茶叶经由同一人不同次泡茶得出茶的浓度、色相、口感皆所有不同,无法稳定统一茶质及其口感,而且反复冲茶显得更加繁琐。
[0003]现市场上出现的自动出液控制器大都是利用磁体电子控制器和繁琐的杠杆力作用下进行控制的,而磁体在使用环境下会产生磁性老化,电子控制器成本高寿命短,而杠杆力作用通过多个支点传达力的作用点很繁琐费时费力,现依据古代传统鲁班开门锁的原始锁匙简单原理设计的一款新型简易杠杆通过机械力便可达到自动控制的简单原理。简单环保,节省了很多财力和人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其根据鲁班开门原理并利用杠杆与调节球的配合实现对出水孔尺寸的调节,进而实现出水量的调节。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自动出水装置,该出水装置包括均采用陶瓷制成的底座、空心支撑柱、托盘及茶杯,所述底盘上安装有工艺品,所述工艺品为陶瓷制成及各种工艺雕像,进一步实现出水装置的美观度,其中;
[0007]空心支撑柱,其固定于底座上,该空心支撑柱内设置有调节杠杆,该调节杠杆中部卡置于空心支撑柱内壁凸起所形成的杠杆支点处,该空心支撑柱具有排水孔及控制钮;
[0008]托盘,其位于空心支撑柱上端并通过底部开口与托盘连通形成出水通道,所述托盘底部开口为出水通道进水端,而所述排水孔为出水通道出水端;
[0009]茶杯,其卡置于托盘上,该茶杯内部设置有调节球,该调节球与茶杯底部的出水孔相配合,所述出水孔与出水通道进水端相连通;
[0010]所述空心支撑柱内调节杠杆的顶端与茶杯内部的调节球接触,形成茶杯底部出水孔尺寸调节结构并实现调节茶杯的出水量,所述调节杠杆底端延伸至控制钮处,形成调节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调节杠杆呈S状,而所述支点卡置于调节杆的弯折处。
[0012]进一步,所述出水孔上安装有过滤网,进一步实现过滤茶叶中杂质的作用,确保茶水的品质。
[0013]进一步,所述过滤网包括金属定位圈及定位圈内部的金属过滤网,所述定位圈卡置于出水孔上,形成过滤结构,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不锈钢过滤结构。
[0014]进一步,所述调节球为具有一定质量的金属球,其与调节杠杆顶端接触并能通过调节杠杆底端施力顶起该金属球,优选的所述调节球为不锈钢球体及其他圆珠体。
[0015]进一步,所述托盘呈茶碗状,其底部具有开口,并与空心支撑柱上端连通。
[0016]进一步,所述空心支撑柱外表面具有雕花。
[0017]进一步,所述控制钮为一从空心支撑柱延伸出来的管状结构,该控制钮内部与调节杠杆底端接触进而形成联动控制机构。
[0018]进一步,所述调节杠杆底端套设有一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
[0019]本实用新型根据鲁班开门原理并利用杠杆与调节球的配合实现对出水孔尺寸的调节,进而实现出水量的调节;另一方面利用一个支点实现调节功能,且本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一种自动出水装置,该出水装置包括均采用陶瓷制成的底座1、空心支撑柱2、托盘3及茶杯4,所述底盘I上安装有工艺品5,所述工艺品8为陶瓷制成雕像,进一步实现出水装置的美观度。
[0024]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空心支撑柱2,其固定于底座I上且其外表面具有雕花,该空心支撑柱内设置有调节杠杆5,该调节杠杆5中部卡置于空心支撑柱内壁凸起所形成的杠杆支点6处,该空心支撑柱2具有排水孔21及控制钮22 ;所述调节杠杆5呈S状,而所述支点6卡置于调节杆的弯折处。
[0025]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托盘3,其位于空心支撑柱2上端并通过底部开口与托盘3连通形成出水通道,所述托盘3底部开口为出水通道进水端,而所述排水孔21为出水通道出水端,所述托盘3呈茶碗状,其底部具有开口 31,并与空心支撑柱2上端连通。
[0026]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茶杯4,其卡置于托盘3上,该茶杯4内部设置有调节球41,该调节球41与茶杯4底部的出水孔42相配合,所述出水孔41与出水通道进水端相连通,所述调节球41为具有一定质量的金属球,其与调节杠杆5顶端接触并能通过调节杠杆底端施力顶起该金属球;所述出水孔41上安装有过滤网,进一步实现过滤茶叶中杂质的作用,确保茶水的品质,所述过滤网包括金属定位圈及定位圈内部的金属过滤网,所述定位圈卡置于出水孔上,形成过滤结构。
[0027]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前述空心支撑柱2内调节杠杆5的顶端与茶杯4内部的调节球41接触,形成茶杯4底部出水孔42尺寸调节结构并实现调节茶杯4的出水量,所述调节杠杆5底端延伸至控制钮22处,形成调节结构,而所述调节杠杆5底端套设有一复位弹性件7,所述复位弹性件7为弹簧,具体的控制钮22为一从空心支撑柱2延伸出来的管状结构,该控制钮22内部与调节杠杆5底端接触进而形成联动控制机构。[0028]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根据鲁班开门原理并利用调节杠杆的力作用(弹簧起回位润滑轻松力的作用)下(因杠杆支点是固定安装放在整体容器内部上的)调节杠杆的顶端(被动力点,即与调节球接触端)就会随力的作用而前、后、上、下移动力的,此时力作用便可进行对出水孔的控制调节。
[0029]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水装置包括底座、空心支撑柱、托盘及茶杯,其中; 空心支撑柱,其固定于底座上,该空心支撑柱内设置有调节杠杆,该调节杠杆中部卡置于空心支撑柱内壁凸起所形成的杠杆支点处,该空心支撑柱具有排水孔及控制钮; 托盘,其位于空心支撑柱上端并通过底部开口与托盘连通形成出水通道,所述托盘底部开口为出水通道进水端,而所述排水孔为出水通道出水端; 茶杯,其卡置于托盘上,该茶杯内部设置有调节球,该调节球与茶杯底部的出水孔相配合,所述出水孔与出水通道进水端相连通; 所述空心支撑柱内调节杠杆的顶端与茶杯内部的调节球接触,形成茶杯底部出水孔尺寸调节结构并实现调节茶杯的出水量,所述调节杠杆底端延伸至控制钮处,形成调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杠杆呈S状,而所述支点卡置于调节杆的弯折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上安装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包括金属定位圈及定位圈内部的金属过滤网,所述定位圈卡置于出水孔上,形成过滤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球为具有一定质量的金属球,其与调节杠杆顶端接触并能通过调节杠杆底端施力顶起该金属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呈茶碗状,其底部具有开口,并与空心支撑柱上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支撑柱外表面具有雕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钮为一从空心支撑柱延伸出来的管状结构,该控制钮内部与调节杠杆底端接触进而形成联动控制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杠杆底端套设有一复位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
【文档编号】A47J31/00GK203723905SQ201320734537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林文聪 申请人:林文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