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67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板车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滑板车刹车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加大后轮摩擦以达快速刹车的滑板车刹车装置。
现有技术的滑板车刹车装置是采用销轴穿过刹车板的轴孔、弹簧轴孔及后轮支架孔,使刹车板固定于后轮支架上,其装配很不方便、装卸很麻烦,且弹簧的前端与后轮支架下面相靠,另一端与刹车板弧面相结合。这使滑板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因弹簧的前端外露在底板下面,经常刮碰地面,使滑板车行驶困难以至有产生翻车的倾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用更方便、更安全的滑板车刹车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于车体尾端固接一后轮支架,后轮枢设于该后轮支架上,所述车体尾端固定设有一“L”形弹性支架,弹性支架的另一端固定一刹车踏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车体尾端固定一“L”形弹性支架,其上设刹车踏板的结构,因而使用更方便、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
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刹车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于车体尾端固接一后轮支架1,后轮4枢设于该后轮支架1上,所述车体尾端固定设有一“L”形弹性支架2,弹性支架2的另一端固定一刹车踏板3。“L”形弹性支架2是采用螺纹紧固件23、24固定于车体尾端的。刹车踏板3与后轮4在常态下保持有适当的间隙。刹车踏板3内表面32设有与后轮相配合的摩擦面。弹性支架2上设有两螺孔22,螺栓24穿过弹性支架2上的螺孔22再锁入底板或后轮支架1上;“L”形弹性支架2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与车踏板3内表面32相结合,两螺栓23穿过“L”形弹性支架2的螺孔21,再锁入刹车踏板3的螺孔31内,使“L”形弹性支架2与刹车踏板3锁固成为一个整体,并支撑着刹车踏板3。
如图3所示,当用力踩下刹车踏板3时,刹车踏板3内表面32与车轮4相互作用产生摩擦阻力,可以达到快速刹车目的。当抬脚松开刹车踏板3时,刹车踏板3在“L”形弹性支架2的作用下与车轮分4离并保持一定距离,滑板车照常向前行驶。
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刹车装置,于车体尾端固接一后轮支架,后轮枢设于该后轮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尾端固定设有一“L”形弹性支架,弹性支架的另一端固定一刹车踏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弹性支架是采用螺纹紧固件固定于车体尾端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踏板与所述后轮在常态下保持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踏板内表面设有与后轮相配合的摩擦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滑板车刹车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加大后轮摩擦以达快速刹车的滑板车刹车装置。本实用新型于车体尾端固接一后轮支架,后轮枢设于该后轮支架上,所述车体尾端固定设有一“L”形弹性支架,弹性支架的另一端固定一刹车踏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车体尾端固定一“L”形弹性支架,其上设刹车踏板的结构,因而使用更方便、更安全。
文档编号A63C17/00GK2452571SQ0026279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9日
发明者廖学湖 申请人: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