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机用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8560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烟雾机用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雾机用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尤指一种可以将烟雾油从油桶中取出或者让位于汽化输送管内残留的烟雾油回流的一种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普遍用于舞台上的烟雾机通常包括一个储油桶,用来吸取储油桶内的烟雾油的一个泵以及用来将烟雾油加热汽化成烟雾的加热装置,泵与储油桶之间设置一给油管,因而泵运作时,可以通过给油管吸取储油桶内的烟雾油,此外泵与加热装置之间设置一个汽化输送管,且汽化输送管的一部分围绕在加热装置外侧,被吸出储油桶外的烟雾油被泵运送到汽化输送管内,汽化输送管受到加热装置加热造成内部的烟雾油汽化成烟雾,当烟雾油汽化成烟雾的过程会产生相对膨胀的气压,此气压会将已经汽化的烟雾强力挤出喷嘴,如此烟雾机就产生喷出烟雾的效果。

然而,当烟雾机要控制停止喷出烟雾时,由于烟雾机内的加热装置无法马上冷却,因此汽化输送管内的烟雾油在短时间内仍然会继续汽化成烟雾,如此就会产生欲使烟雾机停止喷出烟雾而控制泵停止供给烟雾油时,烟雾机却持续产生烟雾而延后数秒才停止喷出烟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此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雾机用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一种烟雾机用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雾机用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该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安装在一烟雾机具有的一个壳体内且位于储存烟雾油的一储油桶以及一加热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包括:

一泵,包括一输入端与一输出端;

一个双流道接头,包括与泵连通的一个给油流道以及与给油流道隔开的一个回油流道;

一条回油管,包括一个第一套接端以及一第二套接端,回油管还包括由第一套接端延伸至第二套接端的一个回油通道,第一套接端与双流道接头的回油流道连通,第二套接端用来与储油桶连通;

一条给油管,包括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给油管的外径小于回油管的回油通道的内径,给油管的第一端容置在回油管的回油通道内,所述给油管的第一端与双流道接头的给油流道连通,给油管的第二端用来与储油桶连通;

一个连通构件,包括与泵的输出端连通的一个第一连通端以及一个第二连通端;

一个回油管路组件,包括一个第一结合端以及与双流道接头的回油流道连通的一第二结合端;

一阀门机构,连通地设置在连通构件的第二连通端与回油管路组件的第一结合端之间,阀门机构还包括与回油管路组件连通的一分流通道,阀门机构还包括能够在一阻塞位置与一回流位置之间位移的一阀门;以及

一汽化输送管,包括与阀门机构的分流通道连通的一输入端以及一输出端;

在泵运转的状态下,阀门位于阻塞位置,储油桶内的烟雾油经由给油管的第二端依序通过双流道接头的给油流道、泵、连通构件以及阀门机构的分流通道,且由汽化输送管的输入端输送至输出端,而且回油管路组件与分流通道不连通;

在泵停止运转的状态下,阀门位于回流位置,储油桶内的烟雾油无法流动,回油管路组件与分流通道连通,位于汽化输送管内残留的烟雾油依序通过分流通道、回油管路组件、双流道接头以及回油管回流至储油桶内。

所述的烟雾机用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其中:储油桶包括储存烟雾油的一容室以及与容室连通的一颈部以及可拆卸地与颈部锁合的一锁盖,还包括:

一衔接件,固定在锁盖上,衔接件包括与容室连通的一通道,通道的内径大于给油管的外径,所述回油管的第二套接端与衔接件套接且与通道连通,所述给油管穿过通道且第二端位于储油桶的容室内。

所述的烟雾机用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其中:锁盖包括一个穿孔,衔接件包括一个锁接部以及形成在锁接部一端的一凸缘,衔接件还包括形成在锁接 部另一端的一套接部,所述通道由套接部延伸至凸缘,衔接件凸缘底靠于锁盖的内表面,锁接部穿过锁盖的穿孔,所述回油管的第二套接端与衔接件的套接部套接,还包括:

一迫紧件,与衔接件的锁接部螺接并抵靠于锁盖的外表面,套接部位于迫紧件的外侧。

所述的烟雾机用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其中:阀门还包括一个磁吸杆以及由磁吸杆一端延伸的一延伸杆,阀门机构还包括:

一个电磁线圈,包括形成在中央的一空间;

一个套筒,与电磁线圈的空间结合,套筒包括与连通构件的第二连通端结合的一导入端以及一导出端,套筒还包括形成在内侧的一容室,所述阀门的磁吸杆可移动地容置在套筒的容室内;

一个分流件,与套筒的导出端套接,分流件包括与回油管路组件连接的一个第一组合端,以及与套筒的导出端结合的一第二组合端,所述分流通道由分流件的第一组合端延伸至第二组合端且与容室连通,所述阀门的延伸杆位于分流通道内;以及

一个弹簧,容置在套筒的容室内且朝向分流件偏压磁吸杆;

在泵运转的情况下,电磁线圈不通电产生磁力,阀门被弹簧偏置在阻塞位置,

在泵不运转的情况下,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阀门的磁吸杆受到磁力作用朝远离分流件的方向位移且压缩弹簧。

所述的烟雾机用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其中:分流通道还包括由第一组合端朝第二组合端延伸但与第二组合端隔开的一第一段,以及由第二组合端朝第一组合端延伸但与第一段隔开的一第二段,以及在第一与第二段之间延伸的一第三段,第一段的内径小于第三段的内径,第一与第三段交界处形成一阻挡面,分流件还包括由外周面延伸至第三段的一送油口,所述套筒的导出端套接在分流件的第二段内,所述延伸杆的外径小于第三段的内径但大于第一段的内径,所述汽化输送管的输入端与分流件的送油口连通;

在阀门位于阻塞位置的状态下,阀门的延伸杆抵靠于阻挡面,回油管路组件与分流通道不连通,烟雾油允许从延伸杆与第三段之间的缝隙通过并经过送油口进入汽化输送管内,

在阀门位于回流位置的状态下,阀门的延伸杆与分流件的阻挡面隔开,回 油管路组件与分流通道连通。

所述的烟雾机用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其中:阀门还包括位于磁吸杆一端的一末端面,以及由末端面朝向延伸杆延伸但与延伸杆隔开的一个流道,流道还延伸至磁吸杆的外周面,允许烟雾油经由流道越过磁吸杆。

所述的烟雾机用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双流道接头还包括相互隔开的两个端面以及在两个端面之间延伸的一个周围面,双流道接头也包括形成在其中一端面的一个回油接嘴,回油接嘴包括一个末端面,双流道接头还包括形成在末端面的一个第一给油接嘴以及形成在另一端面的一个第二给油接嘴,所述给油流道由第一给油接嘴的端面延伸至第二给油接嘴的端面,所述回油流道包括从回油接嘴的末端面延伸且与给油流道不连通的一第一部分以及形成在周围面且延伸至与第一部分连通的一第二部分,所述回油管路组件的第二结合端与回油流道的第二部分连通,所述回油管的第一套接端与回油接嘴套接,给油管的第一端与第一给油嘴套接,泵与第二给油嘴连通地结合。

烟雾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可以在需要产生烟雾时顺畅地输送烟雾油至汽化输送管,当不需要产生烟雾时,可以使汽化输送管内的烟雾油回流,还能够精确地控制烟雾机产生烟雾以及立即停止产生烟雾。

在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的下将可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烟雾机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烟雾机的储油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双流道接头的另一角度立体剖视图。

图5为烟雾机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沿图5的5-5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6的6-6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5的8-8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为沿图5的10-10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1为沿图10的11-11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2为沿图10的12-12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3为显示阀门位于回流位置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烟雾机;20壳体;22第一空间;24第二空间;26加热装置;28喷嘴;30储油桶;32颈部;34容室;36锁盖;38穿孔;40衔接件;42锁接部;44凸缘;46套接部;48通道;50迫紧件;52通孔;54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56泵;58输入端;60输出端;62连接管;64第一连接端;66第二连接端;68双流道接头;70端面;72周围面;74回油接嘴;75末端面;76第一给油接嘴;78第二给油接嘴;80给油流道;82回油流道;84第一部分;86第二部分;88回油管;90第一套接端;92第二套接端;93回油通道;94给油管;96第一端;98第二端;111阀门机构;113电磁线圈;115空间;117套筒;119导入端;131导出端;133容室;137弹簧;139阀门;151磁吸杆;153延伸杆;155阻塞端面;157末端面;159流道;171分流件;173第一组合端;175第二组合端;177分流通道;179第一段;191第二段;193第三段;194阻挡面;195送油口;197送油接头;199连通构件;211第一连通端;213第二连通端;215回油管路组件;217第一结合端;219第二结合端;231汽化输送管;233输入端;235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所有图式仅便于解释基本教导而已,图式中将对构成说明用实施例的元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或在阅读及了解以下描述后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以下描述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也属业界技能。

在不同图式中系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元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顶部”、“底部”、“第一”、“第二”、“向前”、“向后”、“反向”、“前”、“后”、“高度”、“宽度”、“长度”、“端”、“侧”、“水平”、“垂直”等等及类似用语系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说明用实施例而已。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在一烟雾机10中之一种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54,如第1、5、6图所示,烟雾机10包括一个壳体20,壳体20内区分成一个第一空间22以及与第一空间22隔开的一个第二空间24,烟雾机10还包括安装在第一空间22的一个储油桶30以及安装在第二空间24内的一个加热装置26,所述储油 桶30内部具有一个容室34,储油桶30外表面设置与容室34连通的一个颈部32,颈部32上允许螺合一个锁盖36,锁盖36中央包括一个穿孔38。此外,壳体20外表面包括对应第二空间24的一个喷嘴28。

依据图式所示,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54还包括与锁盖36组合的一个衔接件40以及一个迫紧件50,所述衔接件40包括一个锁接部42以及形成在锁接部42一端的一个凸缘44,衔接件40还包括形成在锁接部42另一端的一个套接部46,衔接件40包括由套接部46端面延伸至凸缘44的一个通道48,所述迫紧件50包括一个通孔52。

所述衔接件40安装在锁盖36的内侧,凸缘44底靠在锁盖36的内表面,锁接部42穿过锁盖36的穿孔38,迫紧件50与衔接件40的锁接部42螺合并抵靠于锁盖36的外表面,衔接件40的套接部46穿出迫紧件50的通孔52,如此衔接件40与锁盖36固定一起,而且通道48与容室34连通(如图9所示)。

依据图式所示,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54还包括固定在壳体20的第一空间22内的一泵56,泵56包括一个输入端58以及一个输出端60,泵56的输入端58与一连接管62具有的一第一连接端64连通地结合,连接管62还包括一个第二连接端66(如第6、7、11图所示)。

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54也包括与连接管62结合的一个双流道接头68,参阅图4所示,双流道接头68包括相对隔开的两个端面70以及在两个端面70之间延伸的一个周围面72,双流道接头68还包括形成在其中一个端面70的一个回油接嘴74,回油接嘴74包括一个末端面75,双流道接头68也包括形成在末端面75上的一个第一给油接嘴76以及另一个端面70的一个第二给油嘴78,双流道接头68包括由第一给油接嘴76延伸至第二给油接嘴78的一个给油流道80以及与给油流道80隔开的一个回油流道82,回油流道82包括由末端面75朝第二给油接嘴78延伸但与第二给油接嘴78隔开的复数个第一部分84以及由周围面72延伸至与各第一部分84连通的一个第二部分86。所述连接管62的第二连接端66与双流道接头68的第二给油接嘴78结合,如此泵56与双流道接头68的给油流道80连通。

依据图式所示,烟雾油输送装置54还包括一条回油管88以及一条给油管94,其中回油管88包括一个第一套接端90以及一个第二套接端92,回油管88还包括由第一套接端90延伸至第二套接端92的一个回油通道93。所述给油管94包括一个第一端96以及一个第二端98。给油管94的第一端96容置在回油 管88的回油通道93内且靠近第一套接端90,给油管94的第二端98由回油管88的第二套接端92穿出而位于回油管88外侧。参阅第2、3图所示,给油管94的外径小于回油管88的回油通道93的内径,因而即使给油管94的一部分位于回油管88的回油通道93内,仍然不会阻塞回油管88的回油通道93。

所述回油管88的第一套接端90与双流道接头68的回油接嘴74套接(如图11所示),回油管88的第二套接端92与衔接件40的套接部46套接,如此双流道接头68的回油流道82与储油桶30的容室34连通。给油管94的第一端96与双流道接头68的第一给油接嘴76套接,给油管94的第二端98延伸入储油桶30的容室34内且靠近容室34的底部,如此双流道接头68的给油流道80与储油桶30的容室34连通(第8、11图所示),参阅图9所示,给油管94的外径小于衔接件40,因而给油管94不会阻塞衔接件40的通道48(如图9所示),因而当烟雾油从回油管88回流时,允许从衔接件40的通道48与给油管94之间的缝隙回流到储油桶30内。

依据图式所示,所述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54还包括固定在壳体20的第一空间22内且与泵56连通的一个阀门机构111,阀门机构111包括一个电磁线圈113,电磁线圈113中央形成贯穿的一个空间115,阀门机构111另包括与电磁线圈113组装的一个套筒117,套筒117包括一个导入端119以及一个导出端131,套筒117还包括一个容室133。电磁线圈113的空间115容置套筒117,套筒117的导出端131与导入端119分别位于电磁线圈113的外侧(如第10、12图所示)。

阀门机构111还包括可滑动地容置在套筒117的容室133内的一个阀门139以及与套筒117套接的一个分流件171,其中套筒117包括一个磁吸杆151以及由磁吸杆151端面延伸且外径小于磁吸杆151的外径的一个延伸杆153,磁吸杆151包括一个末端面157,延伸杆153包括一个阻塞端面155,阀门139包括由末端面157朝延伸杆153延伸但与延伸杆153隔开的一个T形的流道159,流道159垂于磁吸杆151的纵向的方向延伸至磁吸杆151的外表面,如此允许从阀门139的末端面157进入流道159内的烟雾由从磁吸杆151的外表面导出。

阀门139容置在套筒117的容室133内,磁吸杆151沿容室133的纵向大致上与电磁线圈113对齐,延伸杆153至少一部分位于套筒117外侧,阀门139允许沿着套筒117的容室133的纵向位移,此外阀门139与容室133的底面之间容置一个弹簧137(如第10、12图所示)。如此当电磁线圈113通电后,电 磁线圈113产生磁力会吸引阀门139压缩弹簧137位移。

所述分流件171包括一个第一组合端173以及一个第二组合端175,以及由第一组合端173延伸至第二组合端175的一个分流通道177,分流通道177包括由第一组合端173的端面朝第二组合端175延伸但与第二组合端175隔开的一个第一段179,以及由第二组合端175的端面朝第一段179延伸但与第一段179隔开的一个第二段191,以及在第一与第二段179、191之间延伸的一个第三段193,所述第一段179的内径小于第三段193的内径,而且在第一与第三段179、193的交界处形成一个阻挡面194,分流件171还包括由外周面延伸至与第三段193连通的一个送油口195。

所述套筒117的导出端131容置在分流件171的第二段191内,阀门139的延伸杆153伸入分流件171的第三段193内,如此允许阀门139在一回流位置(如图13所示)与一阻塞位置(如图12所示)之间位移,弹簧137系偏至阀门139位于阻塞位置,在阀门139位于阻塞位置的状态下,阀门139的阻塞端面155抵靠于分流件171的阻挡面194(如图12所示)。

依据图式所示,阀门机构111与泵56之间设置一个连通构件199以及一个回油管路组件215,其中连通构件199包括与泵56的输出端60结合而连通的一个第一连通端211以及与套筒117的导入端119结合而连通的一个第二连通端213。回油管路组件215包括与分流件171的第一组合端173结合而连通的一第一结合端217以及与双流道接头68结合而连通的一个第二结合端219,如此,阀门机构111与泵56之间形成连通状态。

所述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54还包括结合在分流件171的送油口195的一个送油接头197以及与送油接头197结合的一个汽化输送管231,汽化输送管231包括与送油接头197结合的一个输入端233以及与喷嘴28结合的一输出端235,此外汽化输送管231系以螺旋的方式围绕在加热装置26的外侧,因而,位于汽化输送管231内的烟雾油可以被加热汽化成烟雾状再由喷嘴28喷出。

为了方便说明,假设阀门机构111的被弹簧137偏置阀门139位于阻塞位置(如图12所示),如此阀门139的阻塞端面155抵靠在分流件171的阻挡面194。

因而在阀门139位于阻塞位置的状态下泵56运转,造成储油桶30内的烟雾油被从给油管94的第二端98吸取烟雾油,造成烟雾油从双流道接头68的给油流道80依据通过连接管62、泵56以及连通构件199进入阀门机构111内, 在阀门139位于阻塞位置的状态下,不允许烟雾油从第三段193进入第一段179内,如此回油管88内没有烟雾油,虽然阀门139的延伸杆153位于分流件171的第三段193内,但因为延伸杆153的外径小于分流件171的第三段193的内径,所以允许烟雾油从分流件171的第二段191进入第三段193并且通过送油口195与送油接头197进入汽化输送管231内,烟雾油继续因为泵56运作产生的压力而从汽化输送管231的输入端233往输出端235位移,汽化输送管231被加热装置26加热,造成汽化输送管231内的烟雾油汽化成为烟雾并且由喷嘴28喷出。

假设控制烟雾机10不喷出烟雾,在这样的状态下,泵56停止运转且喷嘴28关闭,如此给油管94的第二端98不会从储油桶30中吸取烟雾油,同时阀门机构111的电磁线圈113通电产生磁力,造成阀门139受磁力作用由阻塞位置(如图12所示)压缩弹簧137位移至回流位置(如图13所示),造成分流通道177的第一段179与第三段193连通,汽化输送管231内部仍然会因为还在高温状态而产生压力(温度无法继续下降),如此位于汽化输送管231内的烟雾油就会因为压力差被往分流通道177的第一段179的方向推动,如此位于分流通道177、汽化输送管231内的烟雾油通过双流道接头68的回油流道82进入回油管88的回油通道93,还回流的烟雾油可以通过衔接件40的通道48回流至储油桶30的容室34,如此汽化输送管231内因为缺少烟雾油就不会继续产生烟雾,还烟雾机10可以精确地控制关闭产生烟雾。

烟雾机10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油输送控制装置54可以在需要产生烟雾时顺畅地输送烟雾油至汽化输送管231,当不需要产生烟雾时,可以使汽化输送管231内的烟雾油回流,还能够精确地控制烟雾机10产生烟雾以及立即停止产生烟雾。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教导已加以说明,对具有本领域通常技能的人而言,许多延伸和变化将是显而易知者。举例言的,阀门机构111的阀门139移动可以使用电磁线圈113以外的装置来达成,例如阀门139可以使用马达配合齿轮与连杆控制在阻塞位置与回流位置之间位移。

由于说明书揭示的本实用新型可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或大体特征的其它特定形式来实施,且这些特定形式的一些形式已经被指出,所以,说明书揭示的实施例应视为举例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界定,而不是由上述说明所界定,对于落入申请专利范围的均等意义与范 围的所有改变仍将包含在其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