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教学用压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014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健身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育教学用压腿装置。



背景技术:

体育教学时,训练前都需要进行压腿等热身运动,以防止在训练过程中的肢体的拉伤,目前压腿大多是借用单杠或者有多根横梁的训练架上进行,但是现有的单杠或者训练架都是固定高度,杆与人体腿部的接触面小,没有弹性,训练时的舒适度不好,对于需要练习横叉和竖叉的练习者来说,平时的训练都是找两个等高的垫块,把两条腿分置在垫块上练习的,根本没有现成的训练器械以满足训练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两个压腿杆的位置和高度可调,能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的压腿需求,即能实现正压腿、斜压腿和后压腿,还能实现横叉和竖叉的练习需求的体育教学用压腿装置,该装置还能实现弹跳训练,方便运动前的热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育教学用压腿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四角分别滑动连接有与底板垂直的可伸缩的支柱,所述支柱上端固定连接可伸缩的撑杆,支柱顶面通过第一紧固旋钮螺纹连接有可旋转的臂杆,上面两个支柱、下面两个支柱之间分别固定连接压腿杆和手扶杆,所述手扶杆位于压腿杆上方,所述压腿杆上开设有多个与腿部形状相适应的压槽,该压腿装置还包括一个活动设置在底板中间的防护垫。

优选的,支柱包括连接板、固定杆和升降杆,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杆,固定杆是筒形,固定杆外表面设有第二紧固旋钮,升降杆上设有多个匹配第二紧固旋钮的安装孔,升降杆套接于固定杆内且与固定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第二紧固旋钮的手持部上设有防滑的滚花花纹。

优选的,底板上分别沿着左上角和左下角支柱、右上角和右下角支柱的连接线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是燕尾型,滑槽两侧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连接板的四角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安装孔,连接板下表面设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压槽上表面设有可拆卸的防护枕,防护枕内部材料选用海绵,外表面材料是PU,防护枕上设有绑带。

优选的,防护垫的内部填充材料是厚海绵,外部是PU。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体育教学用压腿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两个压腿杆的位置和高度可调,能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的压腿需求,即能实现正压腿、斜压腿和后压腿,还能实现横叉和竖叉的练习需求的体育教学用压腿装置,该装置还能实现弹跳训练,方便运动前的热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2、第二紧固旋钮;3、支柱;4、压腿杆;5、撑杆;6、防护垫;10、臂杆;11、第一紧固旋钮;12、手扶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育教学用压腿装置,下面结合图1的结构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体育教学用压腿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四角分别滑动连接有与底板1垂直的可伸缩的支柱3,所述支柱3上端固定连接可伸缩的撑杆5,支柱3顶面通过第一紧固旋钮11螺纹连接有可旋转的臂杆10,上面两个支柱3、下面两个支柱3之间分别固定连接压腿杆4和手扶杆12,所述手扶杆12位于压腿杆4上方,所述压腿杆4上开设有多个与腿部形状相适应的压槽,该压腿装置还包括一个活动设置在底板1中间的防护垫6。

进一步的,支柱3包括连接板301、固定杆302和升降杆303,连接板3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杆302,固定杆302是筒形,固定杆302外表面设有第二紧固旋钮2,升降杆303上设有多个匹配第二紧固旋钮2的安装孔,升降杆303套接于固定杆302内且与固定杆302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紧固旋钮2的手持部上设有防滑的滚花花纹,以利于第二紧固旋钮2的锁紧和松开。

进一步的,底板1上分别沿着左上角和左下角支柱3、右上角和右下角支柱3的连接线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是燕尾型,滑槽两侧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连接板301的四角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安装孔,连接板301下表面设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压槽上表面设有可拆卸的防护枕,防护枕内部材料选用海绵,外表面材料是PU,防护枕上设有绑带。

进一步的,防护垫6的内部填充材料是厚海绵,外部是PU,防护垫6可以用来进行弹跳练习,进行运动前的预热。

实际使用中,练习正压腿、斜压腿和后压腿时,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和练习需要,对应调整压腿杆4两端的两个支柱的高度,人多时,还可以将支柱沿着滑道调整位置,放在底板1的中间,练习者站在外侧扶住手扶杆12进行练习,练习横叉和竖叉时,则需要对应调整所有支柱的高度,支柱放在底板1的两侧边,并将压腿杆4之间的距离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底板1中间放置防护垫6,双手扶住手扶杆12,分别将腿放置在压腿杆4上进行练习,撑杆5和臂杆10均可用于人多时的训练,也可以用来挂衣物和水杯。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