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9886阅读:2497来源:国知局
竹板材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板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竹板材结构。



背景技术:

木板材是家庭及工装领域用的板材,可以为装饰增添一份舒适与温馨的环境,而竹板材大多数采用高温处理的竹条或竹束制成,目前市面的竹板材均是采用竹条拼接组合或者制成竹束后重组胶合而成,市面上的竹板材大多采用竹片进行刨削制成厚度一致的竹条,刨削的竹条为长方体结构,相邻竹条的尺寸大小基本相同,这样一来在相同生长高度的部位,竹子端头较厚处的部分就需要按照较薄处的尺寸进行刨削,制成厚度一致的竹条,浪费大,竹子的利用率也大大降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竹子利用率低及经济效益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简单,利用率高及经济效益好的竹板材结构。

竹板材结构,包括竹条A及竹条B,所述的竹条A的两侧面A为直角梯形面,所述竹条A的背面A为直角梯形面的斜边所对应的倾斜矩形面,竹条A的正面A为直角梯形面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竖直矩形平面,所述竹条A的上平面A及下平面A均为矩形平面,所述的竹条B的两侧面B为直角倒梯形面,所述竹条B的背面B为直角倒梯形面的斜边所对应的倾斜矩形面,竹条B的正面B为直角梯形面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竖直矩形平面,所述竹条B的上平面B及下平面B均为矩形平面,所述背面A与背面B相互贴合使直角梯形面与直角倒梯形面拼接构成矩形面。

所述的竹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A及背面B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的竹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A、正面B、背面A及背面B的宽度均相同。

所述的竹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条A的下平面A及竹条B的上平面B的厚度分别大于竹条A的上平面A及竹条B的下平面B的厚度。

所述的竹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条A与竹条B之间采用侧压的方式进行组合。

所述的竹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条A及竹条B至少有一组采用指接、企口接、对接、榫接或斜接方式进行接长。

所述的竹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方式组合后形成的竹板材在其厚度方向能进行叠加组合。

所述的竹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组合后形成的竹板材在其厚度方向上切割成薄片材料,能同密度板、多层板、刨花板、无机板或蜂窝材材料进行复合。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采用背面倾斜角度相同的竹条作为一组然后再多组一起拼接的形式,大大提高了竹子的利用率,竹条侧面采用直角梯形面与直角倒梯形贴合的方式,能够形成平整的矩形侧面。竹条通过侧压的方式及长度方向上采用用指接、企口接、对接、榫接或斜接方式进行接长合成,有利于板材的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竹条A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竹条B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侧压结构表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侧压结构表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侧压结构端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侧压结构端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指接接长结构示意图;

图8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侧压结构厚度组合的端面示意图;

图9 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侧压结构厚度组合的端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厚度切割成薄片材料同其他材料组合示意图;

图中:1-竹条A,101-上平面A,102-背面A,103-侧面A,104-正面A,105-下平面A,2-竹条B,201-上平面B,202-背面B,203-侧面B,204-正面B,205-下平面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10所示,竹板材结构,包括竹条A1及竹条B2,所述的竹条A1包括上平面A101、背面A102、侧面A103、正面A104及下平面A105,所述的竹条B包括上平面B201、背面B202、侧面B203、正面B204及下平面B205,所述侧面A103为直角梯形面,所述侧面B203为直角倒梯形面,所述上平面A101、下平面A105、上平面B201及下平面B205均为矩形平面,所述背面A102与背面B202均为倾斜矩形面且背面A102与背面B202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正面A104及正面B204均为竖直矩形平面,所述正面A104、正面B204、背面A102及背面B202的宽度均相同,所述背面A102与背面B202完全贴合使得侧面A103与侧面B203构成矩形平面。所述相邻竹条A1的下平面A105和竹条B2的上平面B201的厚度均大于竹条A1的上平面A101和竹条B2的下平面B205的厚度。竹条A1及竹条B2至少有一组采用指接、企口接、对接、榫接或斜接方式进行接长,形成不同长度的竹板结构。竹条A1及竹条B2能在其厚度方向能进行叠加组合,形成不同厚度的竹板结构。竹条A1及竹条B2在其厚度方向上进行切割成薄片材料后同密度板、多层板、刨花板、无机板或蜂窝材材料进行复合,切割后的薄片材料作为上下平面饰板。

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合成方式采用侧压组合,所述的侧压组合,是将竹条A1的背面A102与竹条B2的背面B202平面贴合构成竹条矩形小单元,在将板材矩形小单元上的竹条A1的正面A104与下一竹条矩形小单元上的竹条B2正面的B204之间对应贴合,这样就将若干竹条矩形小单元胶合挤压合成竹板材。所述侧压分为两种组合方式,第一种侧压结构是相邻正面采用不同竹条之间的组合,即竹条A1,竹条B2,竹条A1,竹条B2这样的方式依次拼接组合而成,第二种侧压结构是相邻正面采用相同竹条之间的组合,即竹条A1,竹条B2,竹条B2,竹条A1,竹条A1竹条A1竹条B2这样的方式组合而成。

实施例1

竹条A1与竹条B2之间采用侧压组合拼接,采用指接方式进行接长,将侧压及接长后的竹条进行厚度组合,形成竹板材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