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梭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19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梭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绣花机旋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旋梭座的旋梭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产电脑绣花机普遍采用人工更换底线的方式,换梭时必须停机操作,一般每隔40分钟需更换旋梭一次,每次操作工更换旋梭的时间约10分钟,以24小时计,一天需要更换旋梭36次,共需化费时间360分钟,如果再考虑旋梭内的底线量不一致的情况,则需化费更多的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更换旋梭时需弯腰作业,增加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现在日本已研制出自动换底线的电脑绣花机,该机的换梭机构采用旋转式结构,即以一个中心为轴心,向四周辐射状设置三个旋转头,每个旋转头上设有一个旋梭,工作时使一个旋梭处于绣针正下方位置,当旋梭里的底线用完后,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旋转头旋转一定角度,另一个旋梭被送到工作位置,如此交替循环,实现自动换底线功能。这种换梭机构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特别是对于头数较多的电脑绣花机来说,投资会增加许多,因而价格相当昂贵,根本不能适应我国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用于自动换底线的电脑绣花机中的换梭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省的旋梭组合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小轴上的旋梭,还包括旋梭座,所述旋梭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小轴设置于通孔内,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通孔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水平面,所述两个通孔内分别设置有小轴,所述小轴上分别设置有旋梭。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自动换底线电脑绣花机上时,使其中一个旋梭调至绣针工作位置正下方,通过小轴后端与换梭箱的输出轴连接,即可实现正常刺绣功能,当处工作位置的旋梭底线用完时,由于旋梭座上并排设置两个旋梭,只要通过电脑程序控制驱动机构使旋梭座X向移动两个旋梭的中心距离,即可将另一个旋梭移至绣针工作位置正下方,从而替换前一个旋梭工作,这时可用人工将已用完底线的旋梭用新的旋梭换上,如此交替循环工作,从而达到自动换底线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旋梭座上并排设置两个旋梭,只要使两个旋梭的位置与绣针的工作位置相对应,即可实现旋梭交替工作,完成换底线过程,所以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旋梭座1,旋梭座1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水平面,两个通孔内分别设置有小轴2,小轴2上分别设置有旋梭3。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自动换底线的电脑绣花机。
权利要求1.一种旋梭组合装置,包括设置于小轴上的旋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梭座,所述旋梭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小轴设置于通孔内,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通孔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水平面,所述两个通孔内分别设置有小轴,所述小轴上分别设置有旋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省的旋梭组合装置。它包括旋梭座,所述旋梭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小轴设置于通孔内,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通孔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水平面,所述两个通孔内分别设置有小轴,所述小轴上分别设置有旋梭。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脑绣花机机架,尤其适用于自动换底线的电脑绣花机。
文档编号D05C13/06GK2928904SQ200620104620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1日
发明者王海江, 沈华侨 申请人:王海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