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簇绒机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30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簇绒机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一种簇绒机的夹持装置,该簇绒机特别用于制造具有割绒的地毯。
背景技术
簇绒方法常常用于地毯的制造。参看这些簇绒方法,平坦的支撑材料(所谓的底布)布置有绒头。该绒头由大量的单根纱线组成,该纱线由簇绒针一排一排地穿过底布。这样一来,底布在一排针的下方一个线步一个线步地逐步前进。由此形成的绒毛圈由布置在相对的一侧上的夹子临时地保持,并由刀片切割,该刀片与底布的前进周期一致。因此获得割绒,该割绒也称为丝绒。
这样做时,夹持装置在一方面与簇绒针相互作用,而在另一方面与刀片相互作用。当绒毛圈被拾取时,夹子的末端接触簇绒针。由于由刀片施加到夹子上的相对较高的接触压力,夹子被压到簇绒针上。结果,簇绒针被较快地磨损。因此,夹子末端不应该太硬,但仍然展示良好的磨损性质。
此外,夹持装置上的刀刃和切割表面由于在剪切运动期间与刀片摩擦接触而磨损得相对较快。刀片以较高的压力运动,并且对角地穿过夹持装置的刀刃,因而需要夹持装置具有高的边缘强度和高的硬度。
在实际应用中已知的是,用高速钢(HSS)制造夹子。然而,这种夹子导致针的快速磨损。此外,已知的实际应用已示出由相对较软的材料构成的夹子;这种夹子布置有用作刀刃的硬的金属插件,所述插件被软焊或粘合在适当位置。在簇绒机上调节这种夹子是困难的。而且,当硬的金属刀刃软焊到夹子本体中时,夹子本体的精确材料特性会受热应力的影响,或夹子本体会扭曲。维持理想的精度是困难的。此外,毛细裂纹可能出现在硬金属本体中。
相比之下,如果夹子仅由一种均匀的材料构成,则一方面考虑到与簇绒针相互作用期间的磨损特性,而另一方面考虑到与刀片的相互作用,几乎不能找到一个折中办法。

发明内容
考虑到这种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夹持装置。
借助根据权利要求1的夹持装置,实现了该目的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包括夹子,该夹子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夹子部分,该第一夹子部分设置有用来拾取绒毛圈的夹子边缘。该夹子与反向刀片元件相关联,该反向刀片元件具有刀刃并被设计用来接受来自夹子元件的绒毛圈。反向刀片元件支撑或保持夹子。为了实现这一点,反向刀片元件自身保持在例如模块中,并设置有连接装置用来支撑夹子。该连接装置例如可以是连续的纵向凹槽,夹子布置在该凹槽中。例如借助可靠关闭元件,或夹紧作用,或其它方法,夹子可以不可移动地固定在凹槽中。
为了连接夹子与反向刀片元件,这两个元件都可以在模块中被铸造在一起。夹子和反向刀片元件可被软焊、焊接、粘合、堵缝或以其它方式连接在一起。如果连接技术与夹子和/或反向刀片元件的材料的热应力相关,该连接应该位于离开夹子部分和刀刃一段距离处。优选地,在有或没有预拉紧的情况下,承受刀刃的切割延伸部分和夹子部分的平坦侧面相互邻接。
由于夹子和反向刀片元件是分离的实体,因此,关于材料的选择,以及关于需要的加工工艺(例如矫直、硬化、抛光等),可以独立地处理它们。例如,夹子可由坚韧但不太硬的材料构成,该材料与簇绒针接触时将遭受最小的磨损,且同时将引起簇绒针的最小磨损。例如,夹子可由不太硬的有点挠性的钢制成。相比之下,反向刀片元件可由特别耐磨的硬质材料(例如HSS)制成,以便在与刀片接触期间磨损最小。
由于反向刀片元件支撑夹子,因而保证了夹子和反向刀片元件的良好的相对对齐。反向刀片元件可以直接支撑在模块中,并因而相对于刀片良好地对齐。如果夹子是适当地可变形的,它们可以在簇绒针上对齐。
夹子边缘和刀刃优选地是直的。然而,如果需要,它们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曲率。优选地,它们以齐平的方式连接。这允许从夹子边缘到刀刃不间断地传送绒毛圈。
优选地,夹子边缘和刀刃相互平行地对齐,因此它们优选地相互邻接。这样一来,当绒毛圈被切割时,获得了一致的长度,从而获得平滑、均匀的割绒。
优选地,夹子的一个端部设置有钩子。该钩子在夹子的反向行程期间防止绒毛圈跌落,为了允许把簇绒针重新穿过底布,所述行程是必要的。
优选地,夹子在其端部上具有轴,该轴由反向刀片元件的切口容纳。如上所述,该切口可以是凹槽,夹子不可移动地支撑在该凹槽中。因此,所述夹持装置被专门设计用于割绒的制造。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另外细节是附图、描述部分和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示出于图1是具有簇绒针和刀片的夹持装置的示意透视图;图2是根据图1的夹持装置的不同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图2的夹持装置的反向刀片元件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图2的夹持装置的夹子的透视图;图5是根据图1和2的夹持装置在绒毛圈被拾取时的示意侧视图;图6是根据图5的夹持装置处于绒毛圈被切开后的返回行程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簇绒机的夹持模块1,所述模块与夹持装置2相关联。每个夹持装置2包括夹子3和反向刀片元件4。夹持装置2与簇绒针相互作用,图中示出了一根簇绒针5。反向刀片元件4与刀片相互作用,图中示出了一个刀片6。夹持装置2以适合的且平行的方式保持在夹持模块1中。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夹持模块1具有本体7,该本体7在其上侧具有邻近的深槽8、9、10,夹持装置2坐靠在这些深槽中。为了把所述夹持装置固定地且牢固地保持在本体7中的适当位置,在本体7中设置有通孔11、12,所述孔贯穿反向刀片元件4。孔11、12容纳未在图中详细示出的螺栓。
图3和4分别示出了反向刀片元件4和夹子3。虚线是夹子3上和反向刀片元件4上的相关的关联结构,用来表示夹子3和反向刀片元件4是如何装配在一起的。
夹子3具有第一夹子部分13,该第一夹子部分13具有直的夹子边缘14。该夹子边缘13被构造为平坦的金属片翅片。在其自由端部15上,所述翅片变为钩子16,该钩子16作为突出部分从夹子边缘14延伸远离。夹子边缘14在纵向方向是直的,且被横向地圆化。特别地,夹子边缘14不是锐利的,使得它将不大可能损伤拾取的绒毛圈。
两个平坦的侧面从夹子边缘14延伸,所述侧面终止于直的背面17。背面17以平坦表面从钩子16突出。在面向反向刀片元件4的平坦侧面上,夹子3具有台阶18,该台阶18用来容纳反向刀片元件4上的刀片延伸部分19。台阶18可优选地位于夹子边缘14的前三分之一处。该处位于钩子16附近。这样一来,台阶18背相观察者在图4中的平坦侧面的整个高度上延伸,所述侧面在其它区域大致上是平的。同样,面向观察者的相对的侧面是平的。
邻接夹子部分13的是轴20,该轴20具有大体上矩形的横截面。在台阶21处,夹子边缘14变成轴20。切口22、23可用来把夹子固定在反向刀片元件4中的适当位置。
反向刀片元件4具有平坦的本体,该本体具有矩形横截面并在其右边窄侧面(在图3中)上具有刀片延伸部分19。平坦本体设置有具有矩形横截面的凹槽24,该矩形横截面与夹子3的轴20的横截面一致,从而凹槽24可容纳所述夹子。该凹槽由两个侧面25、26限定,在这种情况下,上侧面26由一边缘形成。这个边缘恰好在刀片延伸部分19之前终止于台阶27。该台阶27与布置在背面17上的台阶28相关联。关于它们的高度和布置,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匹配这些台阶,使得当夹子3和反向刀片元件4连接时,夹持模块1的上侧成为平滑表面。特别地,这在图2中是显然的。在台阶27和28处,夹子3的背面17变成反向刀片元件4的背面29。而且,图2示出了布置在反向刀片元件4的切口30、31中的两根条带32、33,所述条带固定夹子3以防止其轴向移动。
当台阶27、28装配并形成外部平滑表面时,优选地是平坦的刀片延伸部分19的前表面34以平滑的方式邻接台阶18。没有绊住在表面34上时,绒毛圈可以从夹子部分13的夹子边缘14滑动到刀片延伸部分19上。后者在其下侧具有刀刃35,该刀刃35与夹子边缘14近似地位于同一高度。换句话说,在夹子边缘14和背面17之间测得的夹子部分13的高度与沿同一方向测量的刀片延伸部分19的高度大体上一致,即与刀刃35和背面29之间的距离一致。然而,刀刃35至少在过渡到邻近的平坦侧面的过渡区域中是锐利的,以便能够切割拾取的绒毛圈。优选地,刀刃35可以占夹子部分14的长度的三分之二。这样的结果是,可以防止刀片6与夹子部分13的夹子边缘14的接触。
在凹槽24下面,在刀片延伸部分19附近,反向刀片元件4设置有导引部分36,该导引部分36能够以楔的形式向下延伸,并可以用来导向刀片6。
至此描述的夹持模块1如下进行工作如图5所示,在簇绒过程中,底布37在夹持模块1的上方沿箭头38表示的输送方向输送。这样一来,如示出的,底布37可穿过夹持模块1的上方,或者所述底布甚至可以与所述夹持模块接触地穿过。保持在杆件中的簇绒针5的孔眼39拾取割绒纱线40并把它穿过底布。完成这个过程后,保持在杆件41上的夹持模块1以一种方式移动,使得夹子3的夹子部分13在簇绒针5和向着底布37拉紧的绒头纱线之间落下。杆件41的移动方向由箭头42表示。在簇绒针5的返回行程期间,钩子16防止拾取的绒毛圈滑落夹子部分13。如图6所示,参考绒毛圈43,更确切地说,绒毛圈被继续保持在夹子部分13上。而且,图6示出了现在由夹持装置2保持的绒毛圈是如何被刀片6切开的。这样做时,刀片6与反向刀片元件4相互作用,其中,由于绒毛圈的不断拾取和底布37的不断移动,所述刀片在反向刀片元件4上切开已经到达的绒毛圈或缝合。在这样做时,通过刀片6的刀刃与反向刀片元件4的刀刃35的相互作用实现切割。
正如显然的,夹子3与簇绒针5协作,而反向刀片元件4与刀片6相互作用。可以单独地在选取的材料方面优化夹子3和反向刀片元件4。例如,夹子3和反向刀片元件4可由具有不同的材料成分或经受不同的处理的不同类型的钢制成。这样一来,在一方面可以最小化针的磨损,而在另一方面可以最小化刀片和反刀片的磨损。此外,夹持装置2的精确工作,以及与簇绒针5和刀片6的精确相互作用成为可能。而且,夹子边缘14和刀刃35的相互轴向对齐导致绒毛圈从夹子3到反向刀片元件4安全且不间断地输送。
参考所描述的实施例,通过使用夹持装置2,已经说明了把夹持功能从切割功能分离并把这些功能分配给夹子和反向刀片元件4的想法,其中夹子3和反向刀片元件4被支撑成使得它们不能被调节或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包括分别地制造并接合在一起的夹子3和反向刀片元件4。夹持模块1容纳反向刀片元件4,而该反向刀片元件4支撑夹子3。这两个零件可以通过堵缝、粘合、铆接、螺纹联结或类似方法接合,或者它们可以在夹持模块1中铸造在一起。反向刀片元件可以占夹子边缘14的切割表面35的后部三分之二。在同一高度上,反向刀片元件4的切割表面35成为夹子3的夹子边缘14。过渡区域具有倾斜表面或交迭面,倾斜表面和交迭面被设计成使得绒毛圈将不会卡在它们中,且纱线细丝将不会被它们抓住。仅在反向刀片元件4和刀片6之间执行切割操作。因此,最佳的材料组合是可能的,这将应对两种类型的磨损,即在一方面夹子3和簇绒针5之间的磨损,而在另一方面刀片6和反向刀片元件4之间的磨损。夹子3和反向刀片元件4的精度使得机器改进后的设置时间缩短。刀片压力不再直接作用在夹子3上,并因此不再作用在针上,因而导致针的使用寿命的提高。夹子3不再偏斜那么多,因而导致节省有关设置时间,并导致较小的因大的残余弯曲引起的损伤。反向刀片元件4和夹子3可独立地更换。
参考标记清单
1 夹持模块2 夹持装置3 夹子4 反向刀片元件5 簇绒针6 刀片7 本体8、9、10 凹槽11、12 孔13 夹子部分14 夹子边缘15 端部16 钩子17 背面18 台阶19 刀片延伸部分20 轴21 台阶22、23 切口24 凹槽25、26 侧面27、28 台阶29 背面30、31 切口32、33 条带34 表面35 刀刃36 导引部分37 底布38 箭头
39 孔眼40 绒头纱线41 杆件42 箭头43 绒毛圈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簇绒机的夹持装置(2),特别用于制造具有割绒的地毯,该夹持装置(2)包括夹子(3),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夹子部分(13),该第一夹子部分(13)具有用来拾取绒毛圈的夹子边缘(14);和反向刀片元件(4),它用来接受来自所述夹子元件(3)的绒毛圈,因此该反向刀片元件(4)具有与刀片(6)相关联的刀刃(35),并因而该反向刀片元件(4)支撑该夹子(3)。
2.如权利要求1的夹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夹子边缘(14)是直的。
3.如权利要求1的夹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刀刃(35)是直的。
4.如权利要求1的夹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夹子边缘(14)和所述刀刃(35)是相互平行地对齐的。
5.如权利要求1的夹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夹子边缘(14)和所述刀刃(35)相互邻接。
6.如权利要求1的夹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夹子(3)在其端部(15)上具有钩子(16)。
7.如权利要求1的夹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夹子(3)具有轴(20),该轴(20)由所述反向刀片元件(4)的切口(24)容纳。
8.如权利要求7的夹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切口(24)是凹槽。
9.如权利要求1的夹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夹子(3)不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反向刀片元件(4)上。
10.如权利要求1的夹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夹子(3)的平坦侧面抵靠所述反向刀片元件(4)。
11.如权利要求1的夹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刀片元件(4)具有刀片延伸部分(19),该刀片延伸部分(19)具有所述刀刃(35),且所述夹子(3)的平坦侧面抵靠该延伸部分(19)。
12.如权利要求1的夹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刀片元件(4)和所述夹子(3)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分别地制造并接合在一起的夹子(3)和反向刀片元件(4)。因此,最佳的材料组合是可能的,这将应对两种类型的磨损,即在一方面夹子(3)和簇绒针(5)之间的磨损,而在另一方面刀片(6)和反向刀片元件(4)之间的磨损。夹持模块(1)容纳反向刀片元件(4),而该反向刀片元件(4)支撑夹子(3)。这两个零件可以通过堵缝、粘合、铆接、螺纹联结或类似方法接合,或者它们可以在夹持模块(1)中铸造在一起。绒毛圈的切割专门地在反向刀片元件(4)和刀片(6)之间完成。
文档编号D05C15/16GK101029438SQ20071000539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4日
发明者伯恩德·希伦布兰德, 汉斯·维尔纳·莫泽, 安德烈亚·莫泰, 罗兰德·瓦施乐, 蒂莫·卡斯 申请人:格罗兹-贝克特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