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拉伸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421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纺丝拉伸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纺丝拉伸装置,在两个辊之间抑制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摆动。纺丝拉伸装置(2)具备导丝辊(14~18)。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导丝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在多个导丝辊(14~18)上分别以360度以内的包围角度沿旋转方向卷挂有丝线(Y)。在多个辊(14~18)中,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导丝辊之间的所述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比丝线(Y)相对于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导丝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短。
【专利说明】纺丝拉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进行拉伸的纺丝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公知有如下的具备纺丝拉伸装置和丝线卷取装置等的纺丝牵引机,上述纺丝拉伸装置具备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聚酯等的丝线进行拉伸、热固定的多个辊,上述丝线卷取装置卷取由纺丝拉伸装置拉伸后的丝线而形成卷装。
[0003]在专利文献I的图1所记载的纺丝拉伸装置中,用于对拉伸前的丝线进行预加热的预加热用的两个辊在上下方向排列配置,用于对拉伸后的丝线进行热固定的热固定用的两个辊在上下方向排列配置。预加热用的两个辊和热固定用的两个辊在左右方向排列配置。在丝线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辊的旋转方向相反。
[0004]对于专利文献I的图3所记载的纺丝拉伸装置,在上下方向排列配置的预加热用的两个辊和在上下方向排列配置的热固定用的两个辊在上下方向排列配置。预加热用的两个辊和热固定用的两个辊分别旋转方向相反,但在丝线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预加热用的辊和热固定用的辊的旋转方向相同。
[0005]预加热用的两个辊设定成使得丝线能够拉伸的温度(玻璃化转变点以上)。热固定用的两个辊设定成比预加热用的辊的温度高的温度、且是能够对被拉伸后的丝线进行热固定的温度。从纺丝装置被纺出的丝线在各个辊以360度以内的包围角度在卷挂于预加热用的两个辊之后卷挂于热固定用的两个辊。上游的预加热用的两个辊的丝线输送速度大致相同,并且,下游的热固定用的两个辊的丝线输送速度是比上游的预加热用的两个辊的丝线输送速度快的大致相同的速度。在上述辊行进的丝线借助预加热用的辊被加热至玻璃化转变点以上,并在上游的预加热用的辊与丝线输送速度比预加热用的辊的丝线输送速度快的下游的热固定用的辊之间被拉伸,并借助热固定用的辊被热固定。
[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09497号(图1、图3)
[0007]以往,为了对丝线进行拉伸,认为在预加热用的辊和热固定用的辊之间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长度例如需要为辊的直径的2倍左右。因此,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纺丝拉伸装置中,在预加热用的辊与热固定用的辊之间,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长度变长(参照图1、图3)。特别是在专利文献I的图3所记载的纺丝拉伸装置中,由于预加热用的辊与热固定用的辊的旋转方向相同,因此,通过丝线在预加热用的辊与热固定用的辊之间沿着外公切线方向行进,使得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长度变长。
[0008]当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长度长时,由于因辊的旋转而导致的伴随流,存在不与辊接触的丝线产生摆动的问题。当在不与辊接触的丝线产生摆动时,构成丝线的长丝彼此反复地接触、离开而相互叩击,因此丝线的质量降低。并且,通过相邻地行进的丝线彼此接触,存在发生断丝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预加热用的辊和热固定用的辊之间是对丝线进行拉伸的部位,因此丝线的速度急剧变化,因此在辊上行进的丝线滑动从而辊表面夹持丝线的力降低。因此,在预加热用的辊与热固定用的辊之间产生的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摆动传输至在 辊上行进的丝线,丝线擦过辊的表面,由此,丝线质量大幅降低。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在两个辊之间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摆动。
[0010]技术方案I的纺丝拉伸装置是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进行拉伸的纺丝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纺丝拉伸装置具备用于对上述丝线进行拉伸的多个辊,上述多个辊包括加热辊,且沿着丝线通道配置,在上述丝线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在上述多个辊上,分别以360度以内的包围角度沿着上述旋转方向卷挂有上述丝线,在上述多个辊中,在上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辊之间的上述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比上述丝线相对于在上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短。
[0011]在本发明中,在丝线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辊(以下称为“相邻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在多个辊上,分别以360度以内的包围角度沿着旋转方向卷挂有丝线。S卩,在相邻辊上分别呈S字状地卷挂有丝线。因此,丝线在相邻辊之间沿相邻辊的内公切线方向行进。因而,与相邻辊的旋转方向相同、丝线在相邻辊之间沿相邻辊的外公切线方向行进的情况相比较,相邻辊之间的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变短。
[0012]此外,在本发明中,相邻辊之间的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比丝线相对于相邻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短。因而,由于相邻辊之间的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短,因此因辊的旋转而导致的、伴随流对在相邻辊之间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影响变小。由此,能够抑制在相邻辊之间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摆动,因此能够抑制丝线质量的降低、断丝。并且,由于因辊的旋转而导致的、伴随流对在相邻辊之间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影响变小,因此能够减少在挂丝时成为障碍的防风板,相对于辊的挂丝的作业性提高。并且,由于相邻辊之间的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短,因此在相邻辊之间不需要与丝线接触的导丝器,能够进一步抑制丝线质量的降低、断丝,并且,不需要进行相对于导丝器的挂丝,因此相对于辊的挂丝的作业性提高。并且,由于确保了丝线相对于各个辊的接触长度Lc,因此能够利用加热辊对丝线充分加热。并且,由于确保了丝线相对于各个辊的接触长度Lc,因此能够借助丝线与辊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抑制在相邻辊之间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摆动。
[0013]技术方案2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纺丝拉伸装置中,在上述多个辊中,在上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辊之间的上述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在上述丝线相对于在上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的60%以下。
[0014]在本发明中,相邻辊之间的非接触长度Lf在丝线相对于相邻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的60%以下。因而,相对于相邻辊之间的非接触长度Lf,丝线相对于相邻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长,因此能够借助丝线与辊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抑制在相邻辊之间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摆动。
[0015]技术方案3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的纺丝拉伸装置中,在上述多个辊中,在上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辊之间的上述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为上述丝线相对于在上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的40?60%。
[0016]在本发明中,由于相邻辊之间的非接触长度Lf在丝线相对于相邻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的40%以上,因此能够将相邻辊之间的间隙设定成在挂丝时进行一边利用吸枪吸引丝线一边将其卷挂于辊的作业所需的足够的间隙。[0017]技术方案4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3中任一项的纺丝拉伸装置中,在上述多个辊上,分别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包围角度卷挂有上述丝线。
[0018]在本发明中,在多个辊上分别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包围角度卷挂有丝线,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丝线相对于多个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即,丝线的接触长度Lc足够长,因此能够利用辊对丝线充分加热。并且,由于包围角度足够大,因此能够利用辊表面充分地把持丝线,能够抑制辊上的丝线的滑动。特别是通过抑制拉伸前后的辊上的丝线的滑动,能够进一步抑制丝线质量的降低。
[0019]技术方案5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4中任一项的纺丝拉伸装置中,在上述多个辊中,在上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辊之间的上述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小于在上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辊的半径之和。
[0020]在本发明中,由于相邻辊之间的非接触长度Lf小于相邻辊的半径之和,因此相邻辊接近地配置,纺丝拉伸装置变得紧凑。
[0021]技术方案6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5中任一项的纺丝拉伸装置中,上述多个辊沿着上述丝线通道呈锯齿形配置。
[0022]在本发明中,多个辊沿着丝线通道呈锯齿形配置。这样,由于多个辊呈锯齿形地接近配置,因此相邻辊之间的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变短。并且,纺丝拉伸装置变得紧凑。
[0023]发明效果
[0024]在本发明中,在丝线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辊(以下称为“相邻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在多个辊上分别以360度以内的包围角度沿着旋转方向卷挂有丝线。即,在相邻辊上分别呈S字状地卷挂有丝线。因此,丝线在相邻辊之间沿相邻辊的内公切线方向行进。因而,与相邻辊的旋转方向相同、丝线在相邻辊之间沿相邻辊的外公切线方向行进的情况相比较,相邻辊之间的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变短。此外,在本发明中,相邻辊之间的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比丝线相对于相邻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短。因而,由于相邻辊之间的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短,因此因辊的旋转而导致的、伴随流对在相邻辊之间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影响变小。由此,能够抑制在相邻辊之间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摆动,因此能够抑制丝线质量的降低、断丝。并且,由于因辊的旋转而导致的、伴随流对在相邻辊之间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影响变小,因此能够减少在挂丝时成为障碍的防风板,相对于辊的挂丝的作业性提高。并且,由于相邻辊之间的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短,因此在相邻辊之间不需要与丝线接触的导丝器,能够进一步抑制丝线质量的降低、断丝,并且,不需要进行相对于导丝器的挂丝,因此相对于辊的挂丝的作业性提高。并且,由于确保了丝线相对于各个辊的接触长度Lc,因此能够利用加热辊对丝线充分加热。并且,由于确保了丝线相对于各个辊的接触长度Lc,因此能够借助丝线与辊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抑制在相邻辊之间不与辊接触的丝线的摆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丝牵引机的结构的主视图。
[0026]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丝牵引机的侧视图。
[0027]图3是纺丝拉伸装置的放大主视图。
[0028]图4是示出一个变形例所涉及的纺丝牵引机的结构的主视图。[0029]图5是一个变形例所涉及的纺丝牵引机的侧视图。
[0030]图6是示出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纺丝牵引机的结构的主视图。
[0031]图7是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纺丝拉伸装置的放大主视图。
[0032]符号说明
[0033]I纺丝牵引机
[0034]2纺丝拉伸装置
[0035]3丝线卷取装置
[0036]4纺丝装置
[0037]14 ?18、101 ?104:导丝辊(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纺丝拉伸装置的纺丝牵引机的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纺丝牵引机的侧视图。以下,以图1以及图2中所示的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纺丝牵引机I具备纺丝拉伸装置2和丝线卷取装置3。纺丝牵引机I利用纺丝拉伸装置2对从位于上方的纺丝装置4纺出并连续供给的多条丝线Y进行拉伸,并朝丝线卷取装置3输送,利用丝线卷取装置3卷取多条丝线Y。丝线Y例如是需要进行用于拉伸的预加热的聚酯纤维。
[0039]纺丝拉伸装置2具备用于对从纺丝装置4纺出的丝线Y进行拉伸的多个导丝辊14?18等。详细情况后述。
[0040]丝线卷取装置3配置在纺丝装置4的下方,将由纺丝拉伸装置2拉伸后的多条丝线Y分别卷取于多个筒管B而形成多个卷装P。丝线卷取装置3具备导辊5、6,多个支点导丝器7,以及两台卷取单元8。
[0041]导辊5、6是由未图示的马达驱动的驱动辊,且以其旋转轴方向与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式设置。导辊6配置在相比导辊5靠后方且靠上方的位置。从纺丝拉伸装置2输送来的多条丝线Y由导辊5、6朝下方的多个支点导丝器7输送。
[0042]多个支点导丝器7在导辊6的下方、且是后述的卷取单元8的多个横动导丝器12的上方,在多个横动导丝器12以及装配于筒管支架11的多个筒管B的正上方沿着前后方向按照与多个筒管支架11的间隔相同的间隔排列配置。
[0043]卷取单元8具有:主体框架9 ;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主体框架9的圆板状的转台10 ;由转台10悬臂支承、卷取轴水平延伸、且沿着卷取轴的轴向串联地装配有多个筒管B的两根筒管支架11 ;进行丝线Y的横动的横动导丝器12 ;以及能够相对于主体框架9在上下方向移动、且相对于装配于筒管支架11的筒管B接触或分离的接触辊13 ;等等。
[0044]对于卷取单元8,筒管支架11借助未图示的马达的驱动而旋转,由此使装配于该筒管支架11的多个筒管B旋转,将多条丝线Y卷取于旋转的多个筒管B。此时,卷取于筒管B的丝线Y借助分别配置在多个筒管B的上方的横动导丝器12而以支点导丝器7作为支点在筒管B的轴向横动。
[0045]进而,以支点导丝器7作为支点而借助横动导丝器12横动的丝线Y被卷取于筒管B而形成卷装P。此时,接触辊13在相对于筒管B的卷取时与卷装P的外周面接触,一边赋予规定的接触压力一边旋转,从而调整卷装P的形状。进而,卷绕在装配于筒管支架11的多个筒管B上的多个卷装P当满筒时由未图示的推动件朝前方推出而被从筒管支架11卸下。
[0046]其次,对纺丝拉伸装置2进行说明。图3是纺丝拉伸装置2的放大主视图。如图1?图3所示,纺丝拉伸装置2具备多个导丝辊14?18 (多个辊)、保温箱19、导辊20、21,纺丝拉伸装置2配置在纺丝装置4的下方。另外,在图1以及图3中,以能够看到保温箱19的内部的方式进行图示。
[0047]多个导丝辊14?18沿着丝线通道配置,是用于对从纺丝装置4纺出的丝线Y进行拉伸的部件。多个导丝辊14?18分别是由未图示的框架悬臂支承的借助未图示的马达旋转的驱动辊。多个导丝辊14?18分别是在内部具备未图示的加热器的加热辊。
[0048]导丝辊14?16是供拉伸前的丝线Y所行进的、用于对拉伸前的丝线Y进行加热的预加热用的导丝辊。为了对丝线Y进行拉伸,需要加热至玻璃化转变点以上的温度。在丝线Y为聚酯纤维的情况下,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4?16通常设定成80?100°C的温度。另外,玻璃化转变点根据高分子不同而不同。导丝辊17、18是用于对被拉伸后的丝线Y进行热固定的热固定用的导丝辊,当丝线Y为聚酯纤维的情况下,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18通常设定成120?150°C的温度。这样,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18的设定温度高于预加热用的导丝棍14?16的设定温度。
[0049]多个导丝辊14?18各自的轴芯相互平行,旋转轴朝图1以及图3的纸面进深方向延伸。多个导丝辊14?18例如直径2r在220?300mm的范围内,大致为相同直径。按照导丝辊14、15、16、17、18的顺序从下方到上方呈锯齿形地配置,且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18配置在位于相比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4?16靠上方的位置。
[0050]导丝辊14、16、18绕图1以及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导丝辊15、17绕图1以及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因而,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导丝辊14和导丝辊15、导丝辊15和导丝辊16、导丝辊16和导丝辊17、导丝辊17和导丝辊18分别旋转方向相反。
[0051]在导丝辊14?18上,丝线Y分别以360度以内的包围角度按照从下方到上方的顺序、即导丝辊14、15、16、17、18的顺序沿着旋转方向卷挂。换言之,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相邻的两个导丝辊14和导丝辊15、导丝辊15和导丝辊16、导丝辊16和导丝辊17、导丝辊17和导丝辊18上分别呈S字状地卷挂有丝线Y (所谓的S卷挂)。另外,以下,将多个导丝辊14?18中的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任意两个导丝辊14?18均称作“相邻导丝辊”。相邻导丝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并且,在多个导丝辊14?18上,丝线Y分别以360度以内的包围角度沿着旋转方向卷挂。因此,丝线Y在相邻导丝辊之间沿相邻导丝辊的内公切线方向行进。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导丝辊14?18上,丝线Y分别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包围角度卷挂。
[0052]保温箱19是收纳导丝辊14?18的由绝热材料形成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利用保温箱19防止由导丝辊14?18产生的热逃逸至外部,从而内部被保温。在保温箱19的内部,由于设定温度高的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18配置在上方以及热的对流,与下方相比上方的温度高。在保温箱19的内部,为了防止导丝辊的设定温度对相互的设定温度带来影响,设置有间隔壁24。
[0053]在保温箱19上,在同一侧面(右侧面)的上方以及下方设置有狭缝22、23,多条丝线Y通过下方的狭缝22进入保温箱19的内部,且多条丝线Y通过上方的狭缝23从保温箱19的内部导出。即,丝线Y自被从保温箱19的纺丝装置4纺出的丝线Y的丝线通道侧(保温箱19的右侧)进入保温箱19,且丝线Y从保温箱19朝自纺丝装置4纺出的丝线Y的丝线通道侧(保温箱19的右侧)导出。
[0054]保温箱19相对于铅垂面朝前方倾斜大约10度。这是为了使导辊20、21在前后(轴向)上错开位置,以免进入保温箱19的丝线Y和从保温箱19导出的丝线Y接触。
[0055]导辊20在保温箱19的外部配置在从保温箱19的狭缝22在左右方向偏移的位置(右侧),变更从纺丝装置4纺出的多条丝线Y的丝线通道,并将丝线Y朝保温箱19侧引导。丝线Y从上方进入导辊20。导辊21在保温箱19的外部配置在从保温箱19的狭缝23在左右方向偏移的位置(右侧),变更从保温箱19导出的多条丝线Y的丝线通道,并将多条丝线Y朝导辊5侧引导。另外,导辊20、21可以是从动辊也可以是驱动辊,但若是驱动辊则丝线Y的丝线通道的变更变得容易。
[0056]对牵拉多条丝线Y的过程进行说明。从纺丝装置4纺出的多条丝线Y通过与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4~16接触而被预加热至玻璃化转变点以上的温度。被预加热后的多条丝线Y借助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4~16的旋转驱动而被输送至下游的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
18。此处,例如上游的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4~16的丝线输送速度大致相同。并且,下游的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18的丝线输送速度大致相同,且丝线输送速度比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4~16的丝线输送速度快。因而,在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4~16与丝线输送速度比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4~16的丝线输送速度快的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18之间,多条丝线Y被拉伸。被拉伸后的多条丝线Y通过与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18接触而被热固定,并借助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18的旋转驱动被朝导辊20输送。
[0057]在现有的纺丝拉伸装置中,在丝线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导丝辊之间,不与导丝辊接触的丝线的长度长,因此存在有这样的问题,即,因导丝辊的旋转而产生的伴随流导致不与导丝辊接触的丝线产生摆动。当在不与导丝辊接触的丝线产生摆动时,构成丝线的长丝彼此反复地接触、离开而相互叩`击,因此丝线的质量降低。并且,因相邻行进的丝线彼此接触,有可能会导致断丝。特别是由于在预加热用的导丝辊和热固定用的导丝辊之间丝线的速度急剧变化,因此在导丝辊上行进的丝线滑动,从而使辊表面夹持丝线的力降低。因此,在预加热用的导丝辊与热固定用的导丝辊之间产生的不与导丝辊接触的丝线的摆动传输至在导丝辊上行进的丝线,丝线擦过导丝辊的表面,由此,丝线质量大幅降低。
[0058]此处,将丝线相对于相邻导丝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设为Lc。将与导丝辊14接触的丝线Y的接触长度设为Lcl。将与导丝辊15接触的丝线Y的接触长度设为Lc2。将与导丝辊16接触的丝线Y的接触长度设为Lc3。将与导丝辊17接触的丝线Y的接触长度设为Lc4。将与导丝辊18接触的丝线Y的接触长度设为Lc5。并且,将相邻导丝辊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设为Lf。将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导丝辊14与导丝辊15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设为Li!。将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导丝辊15与导丝辊16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设为Lf2。将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导丝辊16与导丝辊17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设为Lf3。将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导丝辊17与导丝辊18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设为Lf4。
[0059]如上所述,相邻导丝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并且,在多个导丝辊14~18上,丝线Y分别以360度以内的包围角度沿着旋转方向卷挂。换言之,在相邻导丝辊上,丝线Y呈S字状地卷挂。因此,丝线Y在相邻导丝辊之间沿相邻导丝辊的内公切线方向行进。因而,与相邻导丝辊的旋转方向相同、且丝线Y在相邻导丝辊之间沿相邻导丝辊的外公切线方向行进的情况相比,相邻导丝辊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Lf (Lfl、Lf2、Lf3、Lf4)变短。
[006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导丝辊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Lf比丝线Y相对于相邻导丝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短(Lf〈Lc)。即,非接触长度Lfl比接触长度Lcl短(Lfl〈LcI )、且比接触长度Lc2短(Lfl〈Lc2)。非接触长度Lf2比接触长度Lc2短(Lf2〈Lc2)、且比接触长度Lc3短(Lf2〈Lc3)。非接触长度Lf3比接触长度Lc3短(Lf3〈Lc3)、且比接触长度Lc4短(Lf3〈Lc4)。非接触长度Lf4比接触长度Lc4短(Lf4〈Lc4)、且比接触长度Lc5短(Lf4〈Lc5)。因而,由于相邻导丝辊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Lf短,因此因导丝辊的旋转而导致的、伴随流对在相邻导丝辊之间不与导丝辊接触的丝线Y的影响变小。由此,能够抑制在相邻导丝辊之间不与导丝辊接触的丝线Y的摆动。因此,构成各丝线Y的长丝彼此不会反复接触、离开而相互叩击,能够抑制丝线质量的降低。并且,由于相邻地行进的丝线Y彼此的接触被抑制,因此断丝被抑制。
[0061]尤其是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6与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之间是对丝线Y进行拉伸的部位,因此丝线Y的速度急剧变化,会导致在导丝辊16、17上行进的丝线Y滑动,从而使导丝辊16、17的表面夹持丝线Y的力降低。此处,当导丝辊16、17之间的不与导丝辊16、17接触的丝线Y产生摆动时,丝线摆动传输至在导丝辊16、17行进的丝线Y,从而丝线Y在导丝辊16、17表面擦过,由此导致丝线质量大幅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6与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Lf3短,因此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6与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之间的不与导丝辊16、17接触的丝线Y的摆动被抑制。因而,在导丝辊16、17上行进的丝线Y的摆动被抑制,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丝线质量的降低。
[0062]并且,由于因导丝辊14?18的旋转而导致的、伴随流对在相邻导丝辊之间不与导丝辊接触的丝线Y的影响变小,因此能够减少在挂丝时成为障碍的防风板,相对于导丝辊14?18的挂丝的作业性提高。并且,由于相邻导丝辊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Lf短,因此在相邻导丝辊之间不需要导丝器。由于导丝器与丝线Y接触,因此存在通过与丝线Y之间的摩擦而导致丝线质量降低、发生断丝的可能性,但是,由于不需要导丝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丝线质量的降低、断丝。此外,由于不存在相邻导丝辊之间的导丝器,因此不需要进行相对于导丝器的挂丝作业,因此相对于导丝辊14?18的挂丝的作业性提高。
[0063]并且,由于确保了丝线Y相对于导丝辊14?18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l(>Lfl)、Lc2 (>Lfl、Lf2)、Lc3 (>Lf2、Lf3)、Lc4 (>Lf3、Lf4)、Lc5 (>Lf4),因此能够利用导丝辊14?18对丝线Y充分加热。并且,由于确保了丝线Y相对于导丝辊14?18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 Lcl (>Lfl)、Lc2 (>Lfl、Lf2)、Lc3 (>Lf2、Lf3)、Lc4 (>Lf3、Lf4)、Lc5(>Lf4),因此能够借助丝线Y与导丝辊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抑制在相邻导丝辊之间不与导丝辊14?18接触的丝线Y的摆动。
[006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导丝辊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Lf为丝线Y相对于相邻导丝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的40?60% (0.4Lc < Lf < 0.6Lc)。即,非接触长度Lfl为接触长度Lcl的40?60% (0.4Lcl ( Lfl ( 0.6Lcl)、且为接触长度Lc2的40?60% (0.4Lc2 ( Lf2 ( 0.6Lc2)。非接触长度Lf2为接触长度Lc2的40?60%(0.4Lc2 ( Lf2 ( 0.6Lc2)、且为接触长度 Lc3 的 40 ?60%(0.4Lc3 ( Lf2 ( 0.6Lc3)。非接触长度Lf3为接触长度Lc3的40?60% (0.4Lc3 ( Lf3 ( 0.6Lc3)、且为接触长度Lc4的40?60% (0.4Lc4 ( Lf3 ( 0.6Lc4)。非接触长度Lf4为接触长度Lc4的40?60%(0.4Lc4 ( Lf4 ( 0.6Lc4)、且为接触长度 Lc5 的 40 ?60%(0.4Lc5 ( Lf4 ( 0.6Lc5)。这样,相邻导丝辊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Lf在丝线Y相对于相邻导丝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的60%以下(Lf < 0.6Lc)。因而,相对于非接触长度Lf,接触长度Lc长,因此,借助丝线Y与导丝辊之间的摩擦力,在相邻导丝辊之间不与导丝辊14?18接触的丝线Y的摆动进一步被抑制。并且,相邻导丝辊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Lf在丝线Y相对于相邻导丝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的40%以上(0.4Lc ( Lf )。因而,能够使相邻导丝辊之间的间隙取得足够大,能够获得在挂丝时进行一边利用吸枪吸引丝线Y —边将其卷挂于导丝辊14?18的作业所需的足够的间隙。
[0065]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导丝辊14?18上,丝线Y分别以180度以上270度以下的包围角度卷挂,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丝线Y相对于导丝辊14?18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Lcl?Lc5)。因此,能够利用导丝辊14?18对丝线Y充分进行加热。并且,由于丝线Y的包围角度在180度以上、足够大,因此能够在导丝辊14?18表面充分地把持丝线Y,能够抑制丝线Y在导丝辊14?18上的滑动。特别是通过抑制拉伸前后的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6、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上的丝线Y的滑动,能够进一步抑制丝线质量的降低。
[0066]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导丝辊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Lf小于相邻导丝棍各自的半径r之和2r (=r+r) (Lf (Lfl?Lf4)〈2r)。因此,相邻导丝棍接近配置,纺丝拉伸装置2变得紧凑。
[0067]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导丝辊14?18沿着丝线通道呈锯齿形配置。这样,由于多个导丝辊14?18呈锯齿形地接近配置,因此相邻导丝辊之间的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变短。并且,纺丝拉伸装置2变得紧凑。
[0068]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如以下所例示的那样,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施加适当变更。
[0069]图4是示出一个变形例所涉及的纺丝牵引机的结构的主视图。图5是一个变形例所涉及的纺丝牵引机的侧视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导辊20、21在前后(轴向)上错开位置,以便进入保温箱19的丝线Y和从保温箱19导出的丝线Y不接触,因此保温箱19以相对于铅垂面朝前方倾斜的方式配置。代替使保温箱19倾斜的结构,如图4以及图5所示,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的结构:设置导丝器25、26,利用导丝器25、26使多条丝线Y弯曲以免进入保温箱19的丝线和从保温箱19导出的丝线接触,并将多条丝线Y朝导辊20引导。导丝器25使多条丝线Y从后方朝前方弯曲,弯曲后的丝线Y被朝导丝器26导出。导丝器26使多条丝线Y从上方朝下方弯曲,弯曲后的丝线Y被朝导辊20导出。多条丝线Y的丝线通道可以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丝线通道,也可以是图4以及图5所示的丝线通道。
[0070]图6是示出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纺丝牵引机的结构的主视图。图7是其他变形例涉及的纺丝拉伸装置的放大主视图。如图6以及图7所示,纺丝拉伸装置2具备多个导丝辊101?104(多个辊)以及收纳多个导丝辊101?104的保温箱19等。导丝辊101、102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导丝辊14?16同样是用于对拉伸前的丝线Y进行预加热的预加热用的导丝辊。导丝辊103、104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导丝辊17、18同样是用于对拉伸后的丝线Y进行热固定的热固定用的导丝辊。因而,多个导丝辊101?104为两个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01、102和两个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03、104的合计,共4个。按照导丝辊101、102、103、104的顺序从下方朝上方呈锯齿形地配置,且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03、104配置成位于相比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01、102靠上方的位置。
[0071]导丝辊101、103朝图6以及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导丝辊102、104朝图6以及图7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因而,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导丝辊101和导丝辊102、导丝辊102和导丝辊103、导丝辊103和导丝辊104的旋转方向分别相反。
[0072]在导丝辊101?104上,丝线Y分别以360度以内的包围角度按照导丝辊101、102、103、104的顺序沿着旋转方向卷挂。换言之,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相邻的两个导丝辊101与导丝辊102、导丝辊102与导丝辊103、导丝辊103与导丝辊104上分别呈S字状地卷挂有丝线Y (所谓的S卷挂)。并且,在多个导丝辊101?104上分别以360度以内的包围角度沿着旋转方向卷挂有丝线Y。因此,丝线Y在相邻导丝辊之间沿相邻导丝辊的内公切线方向行进。
[0073]在保温箱19的内部,为了防止导丝辊的设定温度对相互的设定温度带来影响,设置有间隔壁24。在保温箱19上,在右侧面以及左侧面设置有狭缝22、23,多条丝线Y通过右侧面的狭缝22进入保温箱19的内部,多条丝线Y通过左侧面的狭缝23被从保温箱19的内部导出。即,多条丝线Y从保温箱19的右侧进入保温箱19的内部,且从保温箱19的内部被朝保温箱19的左侧导出。因此,进入保温箱19的丝线Y和从保温箱19导出的丝线Y不会接触,因此保温箱19并不倾斜。
[0074]将与导丝辊101接触的丝线Y的接触长度设为LclI。将与导丝辊102接触的丝线Y的接触长度设为Lcl2。将与导丝辊103接触的丝线Y的接触长度设为Lcl3。将与导丝辊104接触的丝线Y的接触长度设为Lcl4。将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导丝辊101与导丝辊102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设为Lfll。将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导丝辊102与导丝辊103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设为Lfl2。将在丝线Y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导丝辊103与导丝辊104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设为Lfl3。
[0075]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相邻导丝辊之间的丝线Y的非接触长度Lf比丝线Y相对于相邻导丝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短(Lf〈Lc)。即,非接触长度Lfll比接触长度Lcll短(Lfll〈Lcll)、且比接触长度Lcl2短(Lfll〈Lcl2)。非接触长度Lfl2比接触长度Lcl2短(Lfl2〈Lcl2)、且比接触长度Lcl3短(Lfl2〈Lcl3)。非接触长度Lfl3比接触长度Lcl3短(Lfl3〈Lcl3)、且比接触长度 Lcl4 短(Lfl3〈Lcl4)。
[007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非接触长度Lfl?Lf4为大致相同的长度。换言之,在导丝辊14?18中,相邻导丝辊的间隔大致相同。由于预加热用的导丝辊和热固定用的导丝辊的设定温度、对丝线Y的丝线输送速度等各种条件不同,因此,优选预加热用的导丝辊与热固定用的导丝辊之间的间隔比预加热用的导丝辊之间的间隔以及热固定用的导丝辊之间的间隔大。
[007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导丝辊14?18是加热辊。但是并不限于此,在所要生产的丝线种类例如是能够在常温下进行拉伸的尼龙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供拉伸前的丝线Y所行进的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4?16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设定成不具备加热器的非加热辊。并且,在供拉伸前的丝线Y所行进的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4?16具备加热器的情况下,也能够切断加热器的电源而将全部或者一部分以非加热状态使用。
[007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3个预加热用的导丝辊14?16和2个热固定用的导丝辊17、18总计5个大致相同直径的导丝辊14?18沿着丝线通道呈锯齿形地设置。并不限于此,导丝辊的个数、配置、直径、丝线的包围角度、用作预加热用以及热固定用的导丝辊的个数等能够根据所要生产的丝线的种类、丝线的加热温度等适当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纺丝拉伸装置,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进行拉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丝拉伸装置具备用于对所述丝线进行拉伸的多个辊,所述多个辊包括加热辊,且沿着丝线通道配置, 在所述丝线的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辊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所述多个辊上,分别以360度以内的包围角度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卷挂有所述丝线, 在所述多个辊中,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辊之间的所述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比所述丝线相对于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辊中,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辊之间的所述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在所述丝线相对于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的6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丝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辊中,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辊之间的所述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为所述丝线相对于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辊中的每个辊的接触长度(Lc)白勺40?60%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辊上,分别以180度以上270度以内的包围角度卷挂有所述丝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辊中,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辊之间的所述丝线的非接触长度(Lf)小于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辊的半径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辊沿着所述丝线通道呈锯齿形配置。
【文档编号】D02J13/00GK103510233SQ201310246824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2日
【发明者】桥本欣三, 杉山研志 申请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