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416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具体涉及一种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做加固缝纫时,按下倒缝扳手,衣料就会向相反方向移动;松开倒缝扳手,衣料就会向正方向移动,反复几次衣料就被加固缝纫几次。现有的缝纫机,其倒缝扳手设置于机头立柱的右侧,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是距离操作人较远,操作不便。如果加长倒缝扳手又会造成强度差的问题。另外还会使罩壳产生缺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它可以方便操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机头101,机头101固定设置于底板102上;机头101的立柱左侧设置有倒缝扳手2 ;机头101的立柱右侧设置有罩壳103 ;机头101立柱的后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橡胶塞23。所述橡胶塞为一个;所述机头101的立柱内横向设置有倒缝轴3,倒缝扳手2的一端通过螺钉I实现倒缝扳手2与倒缝轴3的轴向连接;倒缝轴3的左端套设有倒缝轴左套5 ;倒缝轴左套5的右端面固定设置有挡圈7 ;倒缝轴3的右端套设有倒缝轴右套10 ;倒缝轴右套10的左端面固定设置有倒缝曲柄9,倒缝曲柄9和挡圈7共同限制倒缝轴3的轴向移动;倒缝轴3通过倒缝轴左套5、倒缝轴右套10实现与机头101立柱的连接;倒缝轴3的中段固定连接限位板12的顶端,限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头16。所述限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螺孔,调节螺钉14旋入螺孔,锁紧螺母15、减震头16设置在调节螺钉14上。所述倒缝轴3的中段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板12的固定平面。所述倒缝轴3的左端面设置有定位槽,倒缝轴3的左端面通过定位槽连接倒缝扳手2的一端。所述倒缝轴左套5的下部和靠近密封圈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油槽,倒缝轴左套5下部的油槽与靠近密封圈4 一端的油槽彼此连通。所述橡胶塞为二个;所述机头101的立柱左侧横向设置有倒缝短轴18,倒缝短轴18上套设有倒缝轴左套5,倒缝短轴18通过倒缝轴左套5实现与机头101立柱的连接;倒缝轴左套5的右端设置有联轴器19 ;联轴器19的左端固定连接倒缝短轴18,联轴器19的右端固定连接倒缝长轴22 ;联轴器19和倒缝曲柄9能够限制倒缝短轴18和倒缝长轴22的轴向移动;倒缝长轴22上套 设有倒缝轴右套10,倒缝长轴22通过倒缝轴右套10实现与机头101立柱的连接;倒缝轴右套10的左端面设置有倒缝曲柄9 ;倒缝曲柄9与倒缝长轴22固定连接;倒缝长轴22的中段固定连接限位板12的顶端,限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头16。所述限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螺孔,调节螺钉14旋入螺孔,锁紧螺母15、减震头16设置在调节螺钉14上。所述倒缝长轴22的中段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板12的固定平面。所述倒缝短轴18的左端面设置有榫头,倒缝扳手17上设置有与榫头相配合的定位槽,倒缝扳手17的一端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与倒缝短轴18轴向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倒缝扳手设置于机头立柱的左侧,距操作人较近,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挡圈,能够起到限制轴向移动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倒缝扳手在合适的位置时,通过转动调节螺钉能够使减震头接触底板的内壁,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在倒缝轴左套的下部与靠近密封圈的一端设置有相通的油槽,能够使被密封圈阻拦下来的润滑油流回去。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密封圈和橡胶塞,能够起到防止润滑油外泄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在倒缝轴的前侧设置有槽,或者设置有呈U形的联轴器,能够避免与其他机构发生干涉。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的外形图;图2是
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倒缝扳手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倒缝扳手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9是图8的侧视图;
图10是图8的俯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01为机头,102为底板,
103 为罩壳,I为螺钉,2为倒缝扳手,3为倒缝轴,4为密封圈,5为倒缝轴左套,6为螺钉,7为挡圈,8为螺钉,9为倒缝曲柄,10为倒缝轴右套,[0042]11为橡胶塞,12为限位板,13为螺钉,14为调节螺钉,15为锁紧螺母,16为减震头,17为倒缝扳手,18为倒缝短轴,19为联轴器,20为螺钉,21为螺钉,22为倒缝长轴,23、24为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包括机头101,机头101固定设置于底板102上;机头101的立柱左侧设置有倒缝扳手2 ;机头101的立柱右侧设置有罩壳103 ;机头101立柱的后侧设置有橡胶塞23,橡胶塞23用于防止装配工艺孔漏油;如图3至图6所示,机头101的立柱内横向设置有倒缝轴3,倒缝轴3的左端面设置有圆柱头,圆柱头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中间设置有螺孔;倒缝轴3的左端面通过定位槽连接倒缝扳手2的一端,倒缝扳手2通过螺钉I与倒缝轴3的定位槽固定连接,实现倒缝扳手2与倒缝轴3的轴向连接;倒缝轴·3的左端套设有倒缝轴左套5,倒缝轴左套5的左端面设置有密封圈4,倒缝轴左套5的右端面设置有挡圈7,挡圈7通过螺钉6实现与倒缝轴3的固定连接;倒缝轴3的右端套设有倒缝轴右套10,倒缝轴右套10的左端面设置有倒缝曲柄9 ;倒缝曲柄9通过螺钉8实现与倒缝轴3的固定连接;倒缝曲柄9和挡圈7共同限制倒缝轴3的轴向移动;倒缝轴右套10的右侧设置有橡胶塞11,橡胶塞11用于防止润滑油外泄;倒缝轴右套10为圆柱筒状,倒缝轴右套10的外圆与机头101过盈配合,倒缝轴右套10的内孔与倒缝轴3间隙配合;倒缝轴3从机头101的立柱左侧插入,通过倒缝轴左套5、倒缝轴右套10实现与机头101立柱的固定连接;倒缝轴左套5的下部和靠近密封圈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油槽,倒缝轴左套5下部的油槽与靠近密封圈4 一端的油槽彼此连通,能够使被密封圈4阻拦下来的润滑油流回去;倒缝轴3的中段设置有固定平面,限位板12的顶端通过螺钉13与倒缝轴3的固定平面固定连接;限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头16 ;限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螺孔,调节螺钉14旋入螺孔后,锁紧螺母15、减震头16安装在调节螺钉14上;当倒缝扳手2在合适的位置时,转动调节螺钉14,使减震头16接触底板102的内壁,然后用锁紧螺母15固定;倒缝轴3的轴身上可以设置一个槽,用来避免与其他机构发生干涉。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倒缝扳手2通过螺钉I固定在倒缝轴3上,当按下倒缝扳手2时,倒缝曲柄9能够在倒缝轴3的驱动下转动,从而驱动其他机构,达到倒缝的目的。[0063]如图7至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机头101立柱的后侧设置有两个橡胶塞23、24 ;机头101的立柱左侧横向设置有倒缝短轴18,倒缝短轴18的左端面设置有榫头,倒缝扳手17上设置有与榫头相配合的定位槽,倒缝扳手17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与倒缝短轴18的左端面固定连接;倒缝短轴18从机头101的立柱左侧插入,倒缝短轴18上套设有倒缝轴左套5,倒缝短轴18通过倒缝轴左套5实现与机头101立柱的连接;倒缝轴左套5的左端面设置有密封圈4,倒缝轴左套5的右端面设置有联轴器19 ;联轴器19和倒缝曲柄9能够限制倒缝短轴18的轴向移动;倒缝轴左套5的下部和靠近密封圈4 一端分别设置有油槽,倒缝轴左套5下部的油槽与靠近密封圈4 一端的油槽彼此连通,能够使被密封圈4阻拦下来的润滑油流回去;联轴器19呈U形,以避免与其他机构发生干涉;联轴器19的左侧孔与倒缝短轴18配合,并通过螺钉20实现与倒缝短轴18的固定连接;倒缝短轴18的右端后侧设置有螺钉20的定位面;联轴器19的右侧孔与倒缝长轴22配合,并通过螺钉21实现与倒缝长轴22的固定连接;联轴器19能够限制倒缝长轴22的轴向移动;倒缝长轴22从机头101的立柱右侧插入,倒缝长轴22上套设有倒缝轴右套10,倒缝长轴22通过倒缝轴右套10实现与机头101立柱的连接;倒缝轴右套10的左端面设置有倒缝曲柄9 ;倒缝曲柄9通过螺钉8实现与倒缝长轴22的固定连接;倒缝轴右套10的右侧设置有橡胶塞11,橡胶塞11用于防止润滑油外泄;
倒缝长轴22的中段设置有固定平面,限位板12的顶端通过螺钉13与倒缝长轴22的固定平面固定连接;限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头16 ;限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螺孔,调节螺钉14旋入螺孔后,锁紧螺母15、减震头16安装在调节螺钉14上;当倒缝扳手17在合适的位置时,转动调节螺钉14,使减震头16接触底板102的内壁,然后用锁紧螺母15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倒缝扳手17焊接或铆接在倒缝短轴18上,倒缝长轴22用联轴器19、螺钉20、螺钉21与倒缝短轴18固定连接;当按下倒缝扳手17时,倒缝曲柄9就会在倒缝长轴22的驱动下转动,从而驱动其他机构,达到倒缝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101),机头(101)固定设置于底板(102)上;机头(101)的立柱左侧设置有倒缝扳手(2);机头(101)的立柱右侧设置有罩壳(103);机头(101)立柱的后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橡胶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塞为一个;所述机头(101)的立柱内横 向设置有倒缝轴(3),倒缝扳手(2)的一端通过螺钉(I)实现倒缝扳手(2)与倒缝轴(3)的轴向连接; 倒缝轴(3)的左端套设有倒缝轴左套(5);倒缝轴左套(5)的右端面固定设置有挡圈(7); 倒缝轴(3)的右端套设有倒缝轴右套(10);倒缝轴右套(10)的左端面固定设置有倒缝曲柄(9 ),倒缝曲柄(9 )和挡圈(7 )共同限制倒缝轴(3 )的轴向移动; 倒缝轴(3)通过倒缝轴左套(5)、倒缝轴右套(10)实现与机头(101)立柱的连接; 倒缝轴(3)的中段固定连接限位板(12)的顶端,限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头(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螺孔,调节螺钉(14)旋入螺孔,锁紧螺母(15)、减震头(16)设置在调节螺钉(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缝轴(3)的中段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板(12)的固定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缝轴(3)的左端面设置有定位槽,倒缝轴(3)的左端面通过定位槽连接倒缝扳手(2)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缝轴左套(5)的下部和靠近密封圈(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油槽,倒缝轴左套(5)下部的油槽与靠近密封圈(4) 一端的油槽彼此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塞为二个;所述机头(101)的立柱左侧横向设置有倒缝短轴(18),倒缝短轴(18)上套设有倒缝轴左套(5),倒缝短轴(18)通过倒缝轴左套(5)实现与机头(101)立柱的连接; 倒缝轴左套(5)的右端设置有联轴器(19);联轴器(19)的左端固定连接倒缝短轴(18),联轴器(19)的右端固定连接倒缝长轴(22);联轴器(19)和倒缝曲柄(9)能够限制倒缝短轴(18)和倒缝长轴(22)的轴向移动; 倒缝长轴(22)上套设有倒缝轴右套(10),倒缝长轴(22)通过倒缝轴右套(10)实现与机头(101)立柱的连接; 倒缝轴右套(10)的左端面设置有倒缝曲柄(9);倒缝曲柄(9)与倒缝长轴(22)固定连接; 倒缝长轴(22)的中段固定连接限位板(12)的顶端,限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头(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螺孔,调节螺钉(14)旋入螺孔,锁紧螺母(15)、减震头(16)设置在调节螺钉(14)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缝长轴(22)的中段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板(12)的固定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缝短轴(18)的左端面设置有榫头,倒缝扳手(17)上设置有与榫头相配合的定位槽,倒缝扳手(17)的一端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与 倒缝短轴(18 )轴向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缝扳手设置于左侧的缝纫机,包括机头,机头固定设置于底板上;机头的立柱左侧设置有倒缝扳手;机头的立柱右侧设置有罩壳;机头立柱的后侧设置有橡胶塞。本实用新型将倒缝扳手设置于机头立柱的左侧,距操作人较近,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倒缝扳手在合适的位置时,通过转动调节螺钉能够使减震头接触底板的内壁,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
文档编号D05B69/04GK203128829SQ20132014522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翟来祥 申请人: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