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045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的左侧设置有托盘,在机架的上端设置有工作台面,在工作台面上设置有导纱管和张力轮组,张力轮组设置在导纱管的右侧。本实用新型直接将几股废边纱放在托盘上,引出头后经导纱管,张力轮组至织口织造,既减少了绕废边纱这道工序成本,也减少了因一股断纱缭绕所带来的理纱困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专利说明】一种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指一种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在织造过程中,使用的废边纱,一般都是通过专用废边机将多股纱卷绕在一个废边盘上后再上机使用,因卷绕不匀易使多股纱缭绕而无法继续使用。


【发明内容】

[0003]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左侧设置有托盘,在机架的上端设置有工作台面,在工作台面上设置有导纱管和张力轮组,张力轮组设置在导纱管的右侧。
[0005]上述的导纱管通过支架连接在工作台面上。
[0006]上述的张力轮组包括第一张力轮、第二张力轮和第三张力轮,第一张力轮、第二张力轮和第三张力轮分别通过各自的支撑板连接在工作台面上。
[0007]上述的第二张力轮设置于第一张力轮和第三张力轮之间。
[0008]上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四个支柱,在每个支柱的底面设置有机架调节脚。
[0009]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来说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直接将几股废边纱放在托盘上,引出头后经导纱管,张力轮组至织口织造,既减少了绕废边纱这道工序成本,也减少了因一股断纱缭绕所带来的理纱困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标号的含义:
[0012]1-机架;2_托盘;3_工作台面;4_导纱管;5_张力轮组;51_第一张力轮;52_第二张力轮;53_第三张力轮;6_支架;7_支撑板;8_支柱;9_机架调节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为优选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4]参见图1所示,一种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I的左侧设置有托盘2,在机架I的上端设置有工作台面3,在工作台面3上设置有导纱管4和张力轮组5,张力轮组5设置在导纱管4的右侧。
[0015]作为优选,上述的导纱管4通过支架6连接在工作台面3上。
[0016]作为优选,上述的张力轮组5包括第一张力轮51、第二张力轮52和第三张力轮53,第一张力轮51、第二张力轮52和第三张力轮53分别通过各自的支撑板7连接在工作台面3上。
[0017]作为优选,上述的第二张力轮52设置于第一张力轮51和第三张力轮53之间。
[0018]作为优选,上述的机架I上设置有四个支柱8,在每个支柱8的底面设置有机架调节脚9。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的左侧设置有托盘,在机架的上端设置有工作台面,在工作台面上设置有导纱管和张力轮组,张力轮组设置在导纱管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纱管通过支架连接在工作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轮组包括第一张力轮、第二张力轮和第三张力轮,第一张力轮、第二张力轮和第三张力轮分别通过各自的支撑板连接在工作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张力轮设置于第一张力轮和第三张力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剑杆织机的废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四个支柱,在每个支柱的底面设置有机架调节脚。
【文档编号】D03J1/04GK203947268SQ201420324257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发明者】王明龙, 易建设 申请人:宁波双盾纺织帆布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