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659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涉及纺织纤维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纳米纤维具有超大比表面积、超细空隙度和良好的理化性质等其它纤维所不能拥有的独特优势而备受专家学者的青睐,其广泛的应用领域而被关注。传统的纳米纤维其生产方法一般包括有拉伸法、相分离法、静电纺丝法以及离心纺丝法。离心纺丝法其是利用高速旋转的装置产生的离心力和剪切力将聚合物或溶液在喷丝孔处克服原料粘度和表面张力甩出而形成纤维的过程,其在过滤介质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对离心纺的研究也日益成熟,如申请号为201610670087.2,发明名称为一种离心纺丝装置,该专利提出了一种可更换喷丝器及易清洁的离心纺丝机构;又如申请号为201610753443.7,发明名称为一种同轴离心纺丝装置及方法,该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皮芯结构超细纤维的离心纺丝装置。然而现有的用于离心纺丝纳米纤维生产装置依然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生产出来的纳米纤维其纤维均匀度差且生产效率低下等缺点,难以在中小型纺织企业中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有鉴于此,对于如何寻找到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纤维均匀度好且工作效率高的纳米纤维生产装置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纳米纤维均匀度好且工作效率高的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所述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还包括为空心的旋转离心柱、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离心柱底端上的内腔为空心的圆柱型纤维出料筒、布置于所述纤维出料筒上并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出料孔、设置于所述纤维出料筒上并沿其圆周方向布置的多个扇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离心柱转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保证所述纤维出料筒内腔中的环境温度处于恒温状态的自恒温控制组件,所述旋转离心柱通过设置有的轴承与所述固定支架构成水平方向的旋转运动,所述扇叶位于所述出料孔的上方,其中当所述旋转离心柱旋转转动时,位于所述纤维出料筒上的多个所述扇叶随着所述旋转离心柱同步旋转并同时对经所述纤维出料筒上出料孔进行出料的纤维进行吹风,以促使出料后的纤维加速牵伸,并使纤维能够准确定向铺展在下方无纺布上。

优选地,所述自恒温控制组件包括自恒温加热板和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用于向所述自恒温加热板提供工作电流。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扇叶由向其末端斜向下设置的引风部、由所述引风部向扇叶内侧斜向下延伸设置的导风部以及由所述导风部其上外侧边缘一侧向下延伸的挡风部构成。

再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扇叶呈斜向下布置于所述纤维出料筒上,每一所述扇叶与所述纤维出料筒在竖直方向构成的倾斜夹角为25°至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其通过在纤维出料筒上且位于出料孔上方的位置沿纤维出料筒圆周方向布置了多个扇叶,并且还设置有用于保证纤维出料筒内腔环境温度处于恒温状态的自恒温控制组件。上述该种扇叶的结构形式设置,其一方面保证了出料纤维其在被甩出下落落向底端无纺布的过程中,其由于受到扇叶的风力作用下,其整个纤维的纤维成型速度更快且其纤维度更加细长均匀,纤维细度均匀,纤维能够定向下落到无纺布所设定区域,同时其下落速度也更快,生产效率就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扇叶就直接的设置在纤维出料筒上,可使得整个装置无需再另加额外的出风装置,并且该种结构形式其也使得整个装置结构更加紧凑,风力作用效果更好且成本更加低廉;此外对于设置有的自恒温控制组件,可以使得纳米纤维其在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具备适合的环境温度,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保证其成型出料时具备稳定适宜的成型温度,从而更好地保证纳米纤维的成型效果,不需要额外的温控设备,减少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扇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支架,2-旋转离心柱,300-驱动组件,301-电机,302-传动皮带,4-纤维出料筒,5-扇叶,51-引风部,52-导风部,53-挡风部,6-出料孔,700-自恒温控制组件,701-加热板,702-导电滑环,8-纳米纤维,9-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该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还包括为空心的旋转离心柱2、固定连接在旋转离心柱2底端上的内腔为空心的圆柱型纤维出料筒4、布置在纤维出料筒4上并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出料孔6、设置在纤维出料筒4上并沿其圆周方向布置的多个扇叶5、用于驱动旋转离心柱2转动的驱动组件300以及用于保证纤维出料筒4内腔中的环境温度处于恒温状态的自恒温控制组件700。

上述旋转离心柱2通过设置有的轴承与固定支架1构成水平方向的旋转运动,扇叶5位于所述出料孔6的上方,其中当旋转离心柱2旋转转动时,位于纤维出料筒4上的多个扇叶5随着旋转离心柱2同步旋转并同时对经纤维出料筒4上出料孔6进行出料的纤维进行吹风,以促使出料后的纤维加速牵伸,并使纤维能够准确定向铺展在下方无纺布上。上述该种扇叶5的结构形式设置,其一方面保证了出料纤维其在被甩出下落落向底端纱布的过程中,其由于受到扇叶5的风力作用下,其整个纤维的纤维成型速度更快且其纤维度更加细长均匀,纤维细度均匀,纤维能够定向下落到无纺布所设定区域,同时其下落速度也更快,生产效率就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扇叶5就直接的设置在纤维出料筒4上,可使得整个装置无需再另加额外的出风装置,并且该种结构形式其也使得整个装置结构更加紧凑,风力作用效果更好且成本更加低廉。

结合参照附图2所示,为了能够更好的使得纤维定向下落到下方的无纺布所设定区域上,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扇叶5由向其末端斜向下设置的引风部51、由引风部51向扇叶5内侧斜向下延伸设置的导风部52以及由导风部52其上外侧边缘一侧向下延伸的挡风部53构成。引风部51为设置在扇叶5的外端区域,其作用为用于驱动空气沿其底端面斜向下流动至导风部52区域,导风部52设置在扇叶5上的末端区域,流动至导风部52区域的空气其在导风部52和挡风部53的共同作业下,空气将会近似竖直定向向下流动,具体来说,流动至导风部52底端面上的流动空气,其在导风部52斜向下延伸设置的截面形状作用下,流动空气其会受到导风部52截面向下的作用力和向左侧的作用力,同时流动空气其会受到位于导风部52外侧边缘上的挡风部53向右的作用力,因此,在该种结构形式的扇叶5作用下,纤维能够定向稳定地下落到其下方的无纺布9所设定区域上。另外,为了使得扇叶5在工作过程中具备更好的作用效果,本方案中的上述每一扇叶5呈斜向下布置在纤维出料筒4上,每一扇叶5与纤维出料筒4在竖直方向构成的倾斜夹角为25°至45°。

本方案中的上述自恒温控制组件700包括加热板701、和加热板701电性相连的导电滑环702,导电滑环702与外部电源相连,其用于向加热板701提供工作电流。

本方案中的上述驱动组件300包括电机301和连接在旋转离心柱2和电机301之间的传动皮带302,其中旋转离心柱2通过由电机301驱动的传动皮带302带动传动。

工作时,纺丝液进入到处于旋转状态的旋转离心柱2的空腔中,并流动至处于旋转状态的纤维出料筒4内腔中,在离心力作用下,液态的纺丝液通过纤维出料筒4外表面上的出料孔6甩出,液态的纺丝液再甩出的过程中,其会成形为纤维状的纳米纤维8,在本方案中的纳米纤维8成型过程中,其由于受到上方的扇叶5风力作用以及处于恒温状态下,纳米纤维8其整个纤维的纤维成型速度更快且其纤维度更加细长均匀,整体外貌形态好,同时其下落速度也更快,生产效率就能得到显著提高,成型后的纳米纤维8直接下落到下方的无纺布9表面上。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