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49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经常需要采用风干设备对制造过程中的织物进行风干作业。风干设备包括两个位置相对固定的风干部,所述两个风干部从两侧对织物进行风干作业。而为了节省热源,所述两个风干部连接于同一个热源上,因此使得织物上、下两侧接收的热量大致相等。然而,一些织物的上下表面结构不同。例如,织物的上表面具有较多的微结构,而相同的风干部使得所述织物上下两侧表面的干燥程度不同步。另外,由于两个风干部相互固定于一起,在需要维修时,很难将所述两个风干部拆卸下来,使得所述风干设备的维修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使织物的两侧表面同步干燥且便于维修的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

一种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包括第一风干件与第二风干件,所述第一风干件与所述第二风干件之间形成有织物通道;所述第一风干件包括第一风干体、多个插接套以及调风板,所述多个插接套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干体的周缘,每个插接套的内侧周缘设置有多个卡钩,所述第一风干体内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热流腔与控制腔,所述调风板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控制腔中,所述第一风干体朝向所述织物通道的一侧还开设有多个风干孔,所述调风板挡设于所述多个风干孔上,所述调风板上贯通开设有多个错位控制孔,所述多个风干孔分别与所述多个错位控制孔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风干件包括第二风干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干体周缘的多个卡设柱,所述第二风干体上开设有多个风干槽,所述多个风干槽朝向所述织物通道,所述多个卡设柱分别活动地卡入所述多个插接套中,所述卡设柱包括活动轴以及同轴设置于所述活动轴上的卡齿部,所述活动轴连接于所述第二风干体上,所述卡齿部活动地卡设于所述插接套的多个卡钩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流腔包括多个热流通槽,所述多个热流通槽间隔地开设于所述第一风干体中并均与所述控制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热流通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热流通槽的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热气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干体于所述热流通槽的底面开设有多个连通槽,所述热流通槽通过所述多个连通槽与所述控制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干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控制腔连通的滑动口,所述调风板活动地穿设于所述滑动口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调风板包括基体以及凸设于所述基体边缘的封闭条,所述基体收容于所述控制腔中,所述多个错位控制孔开设于所述基体上,所述封闭条挡设于所述滑动口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层,所述多个错位控制孔贯通所述滑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轴插设于所述第二风干体上,所述第二风干体上还设置有多个螺柱,每个螺柱穿设于对应的活动轴上并将所述活动轴固定于所述第二风干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风干体上开设有多个收容腔以及多个卡设槽,每个收容腔与对应的卡设槽垂直连通,所述活动轴插设于对应的收容腔中,所述螺柱穿设于对应的卡设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卡齿部的周缘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卡齿,每个卡齿的端部形成有柔性卡持部,所述柔性卡持部卡持于对应的卡钩上。

由于拉动所述调风板即可使得所述错位控制孔相对所述风干孔偏移,调整所述风干孔的有效通风面积,使得所述第一风干体与所述第二风干体流出的热气流的流量不同,进而使得上下表面结构不相同的织物的上下部分能够同步完成风干作业。而通过将所述卡设柱从所述插接套中拔出,即可将所述第一风干体与所述第二风干体分离,使得所述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的维修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棉针织印花布风干设备的剖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插接套及卡设柱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IV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所述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包括第一风干件与第二风干件,所述第一风干件与所述第二风干件之间形成有织物通道。例如,所述第一风干件包括第一风干体、多个插接套以及调风板,所述多个插接套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干体的周缘,每个插接套的内侧周缘设置有多个卡钩。例如,所述第一风干体内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热流腔与控制腔,所述调风板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控制腔中,所述第一风干体朝向所述织物通道的一侧还开设有多个风干孔,所述调风板挡设于所述多个风干孔上,所述调风板上贯通开设有多个错位控制孔,所述多个风干孔分别与所述多个错位控制孔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风干件包括第二风干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干体周缘的多个卡设柱。例如,所述第二风干体上开设有多个风干槽,所述多个风干槽朝向所述织物通道,所述多个卡设柱分别活动地卡入所述多个插接套中。例如,所述卡设柱包括活动轴以及同轴设置于所述活动轴上的卡齿部,所述活动轴连接于所述第二风干体上,所述卡齿部活动地卡设于所述插接套的多个卡钩上。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100,包括第一风干件10与第二风干件20,所述第一风干件与所述第二风干件之间形成有织物通道30。例如,所述第一风干件与所述第二风干件分别安装于工业生产车间中,并在两者之间形成有织物通道。所述第一风干件包括第一风干体11、多个插接套12以及调风板13,所述多个插接套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干体的周缘。例如,所述插接套的数量为4个,所述4个插接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干体的四个角部处。请一并参阅图3,每个插接套的内侧周缘设置有多个卡钩121。例如,所述多个卡钩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且每个卡钩环绕所述插接套的内侧周缘设置。所述第一风干体内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热流腔111与控制腔112。所述热流腔用于连接外接热气源。所述调风板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控制腔中,所述第一风干体朝向所述织物通道的一侧还开设有多个风干孔,所述调风板挡设于所述多个风干孔上。所述调风板上贯通开设有多个错位控制孔131,所述多个风干孔分别与所述多个错位控制孔对应连通;例如,风干孔的数量与错位控制孔的数量相同,各风干孔与各错位控制孔一一对应连通,每一风干孔连通一对应的错位控制孔。所述第二风干件包括第二风干体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干体周缘的多个卡设柱22,例如,所述卡设柱的数量为4个,所述4个卡设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干体的四个角部处,并与所述4个插接套对应设置。所述多个卡设柱用于分别可拆卸地卡设于所述多个插接套中。所述第二风干体上开设有多个风干槽23,所述多个风干槽朝向所述织物通道,所述多个卡设柱分别活动地卡入所述多个插接套中;例如,卡设柱的数量与插接套的数量相同,各卡设柱与各插接套一一对应活动卡入设置,每一插接套中活动卡入一对应的卡设柱。所述卡设柱包括活动柱221以及同轴设置于所述活动轴上的卡齿部222,所述活动轴连接于所述第二风干体上,所述卡齿部卡设于所述插接套的多个卡钩上,即,所述插接套的多个卡钩均卡设所述卡齿部,一个卡齿部与所述多个卡钩相配合。例如,所述卡齿部活动卡设于所述插接套中,即所述卡齿部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插接套中。例如,针对所述卡齿部及所述插接套之间的具体的可拆卸结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或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进行相应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的组装过程具体如下:将所述调风板插入所述控制腔中,此时所述调风板的多个错位控制孔与所述第一风干体的多个风干孔对应连通,即每个风干孔对应连通一个所述错位控制孔,从而使得所述多个错位控制孔通过所述多个风干孔与所述织物通道连通。然后,将所述第一风干体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干体上。将所述第二风干体上的多个卡设柱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风干体的多个插接套中。

例如,所述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将所述第一风干件与所述第二风干件连接于一个外接热气源上。将织物例如棉针织印花布传送至所述第一风干件与所述第二风干件之间的织物通道。开启所述外接热气源以向所述多个热流腔中供应热气流,热气流进入所述控制腔中并流经所述错位控制孔及所述风干孔,然后进入所述织物通道,对所述织物通道中的织物进行风干作业。当所述织物的上下表面组织结构不同时,例如上表面密度小,微结构较少,仅需要少量的热气流即可风干时,可拉动所述调风板使所述错位控制孔相对所述风干孔偏移,从而利用所述调风板遮挡每个风干孔的一部分,使得所述风干孔的有效通风面积减小,从而可以使得所述织物的上下表面能够同步完成风干作业。当需要维修所述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时,通过将所述卡设柱从所述插接套中拔出,即可将所述第一风干体与所述第二风干体分离,从而使得所述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的维修较为方便。

由于拉动所述调风板即可使得所述错位控制孔相对所述风干孔偏移,调整所述风干孔的有效通风面积,使得所述第一风干体与所述第二风干体流出的热气流的流量不同,进而使得上下表面结构不相同的织物的上下部分能够同步完成风干作业。而通过将所述卡设柱从所述插接套中拔出,即可将所述第一风干体与所述第二风干体分离,使得所述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的维修较为方便。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4,例如,为了便于向所述控制腔中供应热气流,所述热流腔包括多个热流通槽1111,所述多个热流通槽间隔地开设于所述第一风干体中并均与所述控制腔连通;即,多个热流通槽均与所述控制腔连通。每个热流通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热流通槽的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热气源。所述第一风干体于所述热流通槽的底面开设有多个连通槽15,所述热流通槽通过所述多个连通槽与所述控制腔连通。由于所述第一风干体内开设有多个连通槽,因此使得热气流能够顺利地从所述热流通槽流入所述控制腔中。例如,为了便于所述调风板的滑动,所述第一风干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控制腔连通的滑动口16,所述调风板活动地穿设于所述滑动口中。所述调风板包括基体132以及凸设于所述基体边缘的封闭条133,所述基体收容于所述控制腔中,所述多个错位控制孔开设于所述基体上,所述封闭条挡设于所述滑动口中。所述基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层,所述多个错位控制孔贯通所述滑动层。其中所述封闭条有足够的厚度,当所述调风板滑动且所述多个控制孔相对所述风干孔错位时,所述封闭条能够保持封闭所述滑动口。由于所基体的底部设置中有滑动层,因此使得所述调风板的滑动更为顺畅。

请再次参阅图3,例如,当所述卡设柱于所述插接套中发生卡滞时,为了方便分离所述第一风干体与所述第二风干体,所述活动轴插设于所述第二风干体上,所述第二风干体上还设置有多个螺柱25,每个螺柱穿设于对应的活动轴上并将所述活动轴固定于所述第二风干体上。所述第二风干体上开设有多个收容腔以及多个卡设槽,每个收容腔与对应的卡设槽垂直连通,所述活动轴插设于对应的收容腔中,所述螺柱穿设于对应的卡设槽中。例如,所述收容腔开设于所述第二风干体的顶面上,所述卡设槽开设于所述第二风干体的侧面上,通过将所述螺柱旋出所述第二卡设体,并将所述卡设柱从所述第二风干体上拔出,即可将所述第一风干体与所述第二风干体相分离,因而即使所述卡齿部与所述插接套发生卡滞时,也能够将所述第一风干体与所述第二风干体相分离,从而便于所述棉针织印花布用风干设备的维修。例如,所述卡齿部的周缘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卡齿2221,每个卡齿的端部形成有柔性卡持部2222,所述柔性卡持部卡持于对应的卡钩上。当需要将所述卡设柱从所述插接套中拔出时,所述多个柔性卡持部可以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从而容许所述插接套与所述卡设柱相分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