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机织携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8199发布日期:2018-09-18 19:4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维机织携纱器。



背景技术:

三维机织技术是制备复合材料,尤其是先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成型件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制备具有一定厚度、整体性性能要求高的纤维复合材料预成型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三维织机的形式及原理的限制,纤维一端挂于机头,另一段和张力线打结系在一起,由张力线提供纤维织造过程中的张力。然而,纤维越织剩余的长度就会越短,张力线的张力就会不断加大,这样就会造成织物张力不匀,不能保证织造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同时,其他的三维机织携纱器只能与机器固定连接,拆卸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机织携纱器,能够与三维织机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维机织携纱器,包括储纱轮,沿储纱轮轴心位置开设有通孔,储纱轮通过通孔穿接有中心转轴,中心转轴连接有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中心转轴两端均开设有凹槽,固定架包括n型框体,框体开口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凹槽相适配的连接头。

储纱轮上开设有孔a,中心转轴上连接有卷簧,卷簧一端固定在中心转轴上,卷簧另一端穿过孔a延伸至储纱轮外。

储纱轮为工字型。

凹槽为十字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机织携纱器,通过固定架将储纱器与编织机连接,拆卸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机织携纱器,在储纱器上设置卷簧,不仅能保证回纱量,并且能防止纱线张力过度变化导致的织造质量降低;

(3)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机织携纱器,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维机织携纱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维机织携纱器内储纱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维机织携纱器内中心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维机织携纱器内储纱轮内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纱轮,2.通孔,3.中心转轴,4.固定架,5.凹槽,6.框体,7.连接头,8.卷簧,9.孔a,10.孔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维机织携纱器,如图1所示,包括工字型储纱轮1,沿储纱轮1轴心位置开设有通孔2,储纱轮1通过通孔2穿接有中心转轴3,储纱轮1能随中心转轴3旋转,中心转轴3连接有固定架4。通过固定架4将储纱器固定在三维织机上,完成工作后,可直接将储纱器拆卸下来,用于其他的三维织机。

每个连接件11上开设有凹槽5,固定架4包括n型框体6,框体6开口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凹槽5相适配的连接头7,工作时,连接头7插接在凹槽5内。

储纱轮1上开设有孔a9,中心转轴3上连接有卷簧8,卷簧8一端固定在中心转轴3上,卷簧8另一端穿过孔a延伸至储纱轮1外,卷簧8另一端开设有孔b10,纱线绑在孔b10上,卷簧8带动纱线回转,增大回纱量。

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维机织携纱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纱线拉力较大时,纱线拉力克服卷簧8的阻力,使储纱轮1旋转,将储纱轮1上的纱线提供给三维机织物;当纱线拉力较小时,储纱轮1停止供纱,在卷簧8的作用下反向旋转,将多余的纱线卷绕起来,以保持纱线的必要张力。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连接件11将固定架4与储纱轮1分离,从而将储纱器拆卸,用于其他机器。

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机织携纱器,通过固定架将储纱器与编织机连接,拆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机织携纱器,在储纱器上设置卷簧,不仅能保证回纱量,并且能防止纱线张力过度变化导致的织造质量下降;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机织携纱器,结构简单,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