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86130发布日期:2021-05-18 18:5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水性环保型合成革是以水性聚氨酯(pu)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合成革,不含有毒的有机溶剂,是溶剂型合成革的换代产品;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任何有机溶剂,绿色环保。同时,水性聚氨酯合成革面料的多项化学及物理性能均超越溶剂型合成革。
3.目前,水性聚氨酯合成革面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积聚汗液或微生物,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清理,则积聚的汗液或微生物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及其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制得的面料可以明显指示清洁度,以便于可以及时得到清理,避免表面的汗液或微生物积聚导致的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在配料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性pu树脂和去离子水,在搅拌状态下,再依次加入流平剂、增稠剂、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和分散助剂,继续搅拌0.5

2h,得到pu含浸浆料;
8.(2)将步骤(1)得到的pu含浸浆料加入到含浸槽中;将基布含浸于含浸槽中,然后通过轧辊轧出多余的pu含浸浆料;
9.(3)将经过含浸处理的基布通过烘箱烘干;
10.(4)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水洗;
11.(5)水洗后的面料再经烘干、收卷,得到该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
12.进一步的,所述pu含浸浆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水性pu树脂10~50%、流平剂0.5~10%、增稠剂0.5~10%、分散助剂0.1~5%、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5~10%,余量为去离子水。
13.更进一步的,所述水性pu树脂的固含量为30%

50%。
14.进一步的,步骤(2)中,在含浸时,pu含浸浆料的温度维持在30~60℃。
15.进一步的,步骤(3)中的烘干温度为80~140℃。
16.进一步的,步骤(5)中的烘干温度为为100~140℃。
17.进一步的,所述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为姜黄染料或茜素染料。
18.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助剂为byk

110、byk

163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19.进一步的,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类流平剂、有机硅类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2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生产方法制得的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该面料
能够随ph变化而产生颜色变化。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发明的面料是通过将基布浸渍于pu含浸浆料再经水洗、烘干制得;其中的pu含浸浆料中含有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经过浸渍后,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上染面料;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在不同酸碱度下,对光的吸收峰会发生变化,从而呈现颜色变化;该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与人体接触时,面料表面的汗液或微生物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面料表面的酸碱度产生变化,从而产生面料颜色的改变,进而可以明显指示面料的洁净度,提醒人们及时清理面料,避免微生物或汗液积聚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23.此外,本发明利用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与水性pu树脂配合含浸面料,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的羟基与pu分子间产生相互作用力,可以大大提高染料的色牢度;
24.本发明的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来源于植物,原料来源广,且成本低;本发明不使用化学染料,对人体、环境无危害,比较环保;
25.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不使用有机溶剂获得水性含浸pu面料,有利于环保;而且,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所获得的产品质量稳定,便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8.(1)在配料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性pu树脂和去离子水,在搅拌状态下,再依次加入流平剂、增稠剂、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和分散助剂,继续搅拌0.5

2h,得到pu含浸浆料;具体的,pu含浸浆料的组分和质量分数如下:水性pu树脂10~50%、流平剂0.5~10%、增稠剂0.5~10%、分散助剂0.1~5%、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5~10%,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pu树脂的固含量为30%

50%;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优选姜黄染料或茜素染料;所述分散助剂为byk

110、byk

163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类流平剂、有机硅类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29.(2)将步骤(1)得到的pu含浸浆料加入到含浸槽中,并使pu含浸浆料的温度维持在30~60℃;将基布含浸于含浸槽中,然后通过轧辊轧出多余的pu含浸浆料;
30.(3)将经过含浸处理的基布通过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80~140℃;
31.(4)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水洗;
32.(5)水洗后的面料再经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40℃,然后收卷,得到该透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
33.利用上述生产方法制得的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能够随ph变化而产生颜色变化。
34.实施例1
35.该实施例1的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6.(1)在配料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性pu树脂和去离子水,在搅拌状态下,再依次加入
流平剂、增稠剂、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和分散助剂,继续搅拌1h,得到pu含浸浆料;具体的,该实施例1的pu含浸浆料的组分和质量分数如下:水性pu树脂30%、流平剂2%、增稠剂3%、分散助剂0.5%、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5%,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pu树脂的固含量为30%;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为姜黄染料;分散助剂为byk

110;流平剂为丙烯酸类流平剂;
37.(2)将步骤(1)得到的pu含浸浆料加入到含浸槽中,并使pu含浸浆料的温度维持在50℃;将基布含浸于含浸槽中,然后通过轧辊轧出多余的pu含浸浆料;
38.(3)将经过含浸处理的基布通过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10℃;
39.(4)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水洗;
40.(5)水洗后的面料再经烘干,烘干温度为为120℃,然后收卷,得到该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
41.实施例2
42.该实施例2的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3.(1)在配料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性pu树脂和去离子水,在搅拌状态下,再依次加入流平剂、增稠剂、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和分散助剂,继续搅拌1h,得到pu含浸浆料;具体的,该实施例2的pu含浸浆料的组分和质量分数如下:水性pu树脂45%、流平剂5%、增稠剂5%、分散助剂2%、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8%,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pu树脂的固含量为30%;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为姜黄染料;分散助剂为byk

163;流平剂为有机硅类流平剂;
44.(2)将步骤(1)得到的pu含浸浆料加入到含浸槽中,并使pu含浸浆料的温度维持在50℃;将基布含浸于含浸槽中,然后通过轧辊轧出多余的pu含浸浆料;
45.(3)将经过含浸处理的基布通过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10℃;
46.(4)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水洗;
47.(5)水洗后的面料再经烘干,烘干温度为为120℃,然后收卷,得到该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
48.实施例3
49.该实施例3的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1)在配料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性pu树脂和去离子水,在搅拌状态下,再依次加入流平剂、增稠剂、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和分散助剂,继续搅拌1h,得到pu含浸浆料;具体的,该实施例3的pu含浸浆料的组分和质量分数如下:水性pu树脂50%、流平剂3%、增稠剂2%、分散助剂2%、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10%,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pu树脂的固含量为30%;ph敏感变色植物染料为姜黄染料;分散助剂为byk

163;流平剂为有机硅类流平剂;
51.(2)将步骤(1)得到的pu含浸浆料加入到含浸槽中,并使pu含浸浆料的温度维持在50℃;将基布含浸于含浸槽中,然后通过轧辊轧出多余的pu含浸浆料;
52.(3)将经过含浸处理的基布通过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10℃;
53.(4)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水洗;
54.(5)水洗后的面料再经烘干,烘干温度为为120℃,然后收卷,得到该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
55.实施例1

3得到的生态感应变色水性pu面料在使用过程中,与人体接触一段时间后,面料表面的汗液或微生物量达到一定程度,面料表面的酸碱度产生变化,从而产生颜色的改变,进而可以明显指示面料的洁净度,提醒人们及时清理面料,避免微生物或汗液积聚
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修改或等效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