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快速获取碳/碳化硅同轴纤维的方法及应用_2

文档序号:82193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段电磁波的相互干扰,特别是防止微波对无线电通讯、广播、雷达等的干扰,国际上已明确规定可作为加热或干燥,应用于工业、科研和医学等应用的频段只有四段,即分别为:L段,频率为890?940MHz,中心波长为0.330m ;S段,频率为2.40?2.50GHz,中心波长为0.122m ;C段,频率为5.725?5.875GMHz,中心波长为0.052m ;K段,频率为22.0?22.25GHz,中心波长为0.008m。即中心频率分别位于433MHz,915MHz,2.45GHz,28GHz。本发明采用的是普遍使用的磁控管作为微波源,在通行的2.45GHz中心频段下进行处理。
[0021]根据电磁波与电磁场的工作原理,以速调管、行波管等其他类型的微波源,在其他频段也可产生电磁场的迭加汇集,从而诱导产生等离子体。因此,本发明可推广至基于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处理的基本原理,使用速调管、行波管等其他类型的微波源,或中心频率位于433MHz、915MHz、28GHz等其他波段的处理,同样可以快速获得到C/SiC同轴纤维,因此与本发明类似的操作也应属于本发明的相关内容。
[00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3]I)过程简单、易操作。制备过程中无环境污染,工艺环保,制备过程中除了电力消耗,不产生废气、废液、废渣等;
[0024]2)原料成本低,适应性强。各种碳纤维都可被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处理并生成同轴结构的C/SiC复合纤维;利用市售的硅粉、二氧化硅等工业品即可作为硅源,进行C/SiC同轴纤维的制备,且无需对原材料进行前期预处理;
[0025]3)制备碳/碳化硅(C/SiC)同轴纤维的速度快,效率高,微波诱导等离子体的处理过程,只需10?60秒;
[0026]4)获取得到的C/SiC同轴纤维,结构理想。表面形成的碳化硅(SiC)保护层连续均匀,与碳纤维芯体的结合致密无缺陷;
[0027]5)真空度要求低,可以在10?50kPa的低真空,或氮气/氩气保护的常压条件进行处理,利用普通的机械泵或水环泵就可降低炉腔中氧化气氛的影响;也不需要精确的真空表等进行反应空间条件的检测和控制;
[0028]6)产物形态尺寸可控,通过调整原料中碳源与硅源的摩尔比,微波诱导等离子体的处理功率,以及处理时间等工艺参数,即可得到SiC保护壳层厚度不同的C/SiC同轴纤维;
[0029]7)获取得到的碳/碳化硅(C/SiC)同轴纤维,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效果,起始氧化温度提高至760°C以上,且该氧化可归结为表面碳化硅的氧化;1100?1420°C以上高温持续氧化后的残留率可达到40%以上。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Kim等基于VS机制合成得到的C/SiC同轴纤维表面上的剥离现象;
[0031]图2是Kim等合成的C/SiC同轴纤维表面SiC保护壳层与碳纤维芯体的结合界面形貌;
[0032]图3是碳/碳化硅(C/SiC)同轴纤维(径面);
[0033]图4是碳/碳化硅(C/SiC)同轴纤维(轴向);
[0034]图5是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得到的(:/5102同轴纤维;
[0035]图6是复合使用射频直热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C/SiC同轴纤维;
[0036]图7是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处理得到的C/SiC同轴纤维(3kW/55秒);
[0037]图8是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处理得到的C/SiC同轴纤维(3.0kff/20秒);
[0038]图9是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处理得到的C/SiC同轴纤维(2.0kff/30秒);
[0039]图10是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处理得到的C/SiC同轴纤维(4.0kff/15秒);
[0040]图11是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处理得到的C/SiC同轴纤维(5.5kff/10秒);
[0041]图12是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处理得到的C/SiC同轴纤维(3.5kff/40秒)。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0043]对比例I
[0044]使用传统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SiC涂层
[0045]目前,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进行制备SiC涂层的实例有很多。如文献《CVD法制备SiC先进陶瓷材料研宄进展》(材料工程,2002(7):46-48)涉及了一种用甲基三氯硅烷(MTS)为先驱体,在900?1600°C发生热分解反应,产生的SiC气体通过降温凝固沉积于基体表面,形成SiC涂层。用该方法虽然制备出的SiC纯度高,沉积温度范围宽,但MTS分解时会放出大量的HCl气体,HCl气体不仅具有毒性,而且对设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够环保。再如文献《以液态碳硅烷为先驱体制备CVD SiC涂层》(材料科学与工艺,2007, 15(6):848-850)中也使用了 CVD法,其特征在于,以洁净的单晶硅片和石墨片为坯体,用液态碳硅烷作先驱体,4为载气和保护性气体,采用鼓泡的方式将先驱体带入沉积反应室中,持续抽真空以保持约IkPa的低压。控制沉积温度在800?900°C之间,一段时间后降温,在单晶硅片上得到SiC涂层。虽然该方法制备出的涂层较为光洁,SiC纯度也较高,沉积速率可达到40nm/min (2.4 μ m/hr),但沉积涂层厚度不均匀,对工艺设备及实验条件的要求较高,反应过程不易得到控制,成本也较高。
[0046]对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分析可发现,该法制备SiC涂层需要用到的专用设备较为复杂,并且还需要大量使用氢气作为保护性气体,反应过程耗费时间长,原材料成本高,而且对工艺设备及实验条件的要求较高,反应过程不易得到控制,在针对块体或片状基体进行SiC相对普遍,但对于C/SiC同轴纤维这样的特定结构,在制备方面则具有明显的困难。
[0047]对比例2:
[0048]使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C/SiC同轴纤维。
[0049]目前,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C涂层的实例也有很多。如文献《炭纤维表面SiC/S12抗氧化涂层的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炭材料,2013,28(3):208-214)中所述,用盐酸溶液与乙醇、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在室温下混合均匀,密闭搅拌2h后得到稳定透明的溶胶凝胶先驱体。再将碳纤维浸渍在溶胶溶液中干燥处理,在高纯氩气保护下1500°C热处理2h,于碳纤维表面合成均匀的SiC/Si02涂层。
[0050]但利用溶胶-凝胶法的缺陷较为明显,特别是先驱体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反应过程耗费时间长是该法固有的弊端;而且反应物中含有腐蚀性元素,合成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挥发性污染物,不够环保,使得到的产物还需作进一步的提纯净化处理。
[0051]对比例3
[0052]与使用固相烧结法于碳纤维表面制备SiC涂层的对比
[0053]固相烧结法是很早就应用于制备SiC涂层的方法之一。如Kim等基于固气(VS)机制,以顾特服剑桥有限公司(Goodfellow Cambridge Limited)提供的7 μ m直径碳纤维,以及二氧化硅粉、硅粉的混合物为前驱体,将流量比为80/20的氩气/氢气(Ar/H2)混合流动气体的保护下,于1350?1400°C反应5h,即得到C/SiC同轴纤维。对所得C/SiC同轴纤维进行空气中热氧化对比,可发现未保护的碳纤维在500°C以下较为稳定,600°C即燃烧殆烬。C/SiC同轴纤维的氧化初始温度提高至600°C,700?800°C才迅速氧化失重,但700°C连续氧化2h则碳纤维芯体氧化殆尽。图1放大5千倍的照片显示,形成的表面SiC管并不完整,对碳纤维芯体的保护难以完全;图2形貌也表明,SiC管的内表面与碳纤维芯体的结合也不够理想。【信息对比来源:J W,Lee S S,Jung Y G, et al.Synthesis of SiC microtubewith villus-like morphology and SiC fiber[J].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uch, 2005,20(2):409-416Kim]
[0054]又如专利CN 101003942《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中所述,将硅粉和碳粉混合,装入真空球磨罐中研磨成混合干粉,制备成浆料;再将碳纤维放入浆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干燥、烧结,得到表面具有SiC涂层的碳纤维。
[0055]虽然用固相烧结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SiC涂层时设备简单,但对实验条件的要求苛刻,合成过程中需要循环通入Ar/^的保护性气氛中,否则在如此长时间的高温烧结过程中,碳纤维很容易被烧损,同时也造成成本的提高。
[0056]对比例4
[0057]与使用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制备碳纤维表面SiC抗氧化涂层的对比
[0058]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1500的聚碳硅烷(PCS)作为裂解法制备SiC涂层的先驱体,以二甲苯作为溶剂。将PCS研磨成粉末,溶于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