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剑杆织机废边料节省方法

文档序号:9285375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剑杆织机废边料节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剑杆织机废边料节省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剑杆织机是通过送玮剑和接玮剑将玮线与经线编织在一起。在织布过程中,为了使玮线在打玮时具有足够的张力,为防止因为玮线的弹性缩回造成次品布,往往在布身右边设置右经边线,在布身左边设置左经边线,一般为12-16根,多的甚至要30根,起到把该处玮线夹住的作用,左经边线在编织多玮线布匹时可以把多跟玮线夹住。通过经边线对玮线两端进行夹持,在布身两端产生了一定尺寸的废边,造成大量经玮线的浪费。这样形成的浪费,每台剑杆织机每天的浪费在5-60元之间,一年按照10个月的生产日计算,一年每台剑杆织机大概浪费了 1500-18000元,国内这种剑杆织机估计有400-800万台,一年浪费估计有几百亿元。
[0003]为了减少左边废边线的浪费,专利号为US6058980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剑杆织机废边剪切方法,其通过在主经线体一侧分开设置一无经线区间,玮线进入经线主体的梭口,通过打玮所述玮线进入一夹持装置并在打玮后被剪断。在该专利中,其夹持装置采用的是吸风和夹玮板结合的装置,即工作时夹持装置把玮线夹住,工作时是一个一张一合的方式,其只适合在单玮的情况;如果两根玮线交替工作的时候,第一根玮线被压住,当第二根玮线推入的时候,夹持装置要张开,那样不能把第一根玮线夹住,此时第一根玮线脱离夹持装置被吸风嘴吸入,等待送玮机构再次把吸住的玮线送入编织区。这种方式是可以起到节约材料的方式,但同时也存在无法解决的缺点:当玮线多于两根以上的时候,被吸入的玮线因为在气流涡流的作用下,几根玮线会纠缠打结在一起,如果这时候送玮机构把其中一根玮线送入编织区,会同时带出其他一根或者几根玮线,从而产生故障,造成次品布的产生。
[0004]专利号为US6227254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剑杆织机的废边经纱的循环使用方法和装置,包括提供一连续循环的废边经纱,在玮线进入主编织经纱后废边被剪断,废边经过一分离装置将剪断的玮纱端头从废边经纱上分离。这种无废边纱装置,使用时与剑杆织机安装在一起,由经纱代用线替代织物两侧的废边部位的原先的废边经纱线,并循环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纱线的浪费并能用于多玮线的编织,降低了生产成本,但由于其使用经纱代用线来替代废边经纱线,需要复杂的转纱和分离机构,安装、使用都不甚方便。
[0005]专利号:CN9510550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的一种夹玮器其实是本发明里的送玮装置10,而不是本发明里所描述的夹玮装置11-18,送玮装置里也有一个夹玮机构随着送玮装置来回运动,用来把需要工作的玮线夹住带入工作区,和本发明的夹玮机构有本质的区另IJ,本发明的夹玮机构是代替织布机左边也就是靠玮线剪刀方向的若干根废经边线的夹玮功能。
[0006]专利号:CN2009203164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的一种夹玮装置是本发明里的左右两边废边经线30-1和30-2通过提综和放综死的经线30-1和经线30-2上下交叉结合来夹住玮线,使玮线不会回缩而产生次品布,其实织布机两边的废边经线功能和用处不完全一样,右边主要考虑的是玮线回缩问题,而左边的废边经线主要是为了做多玮线时能够把多根玮线夹住,如果没有左边废边经线夹住其他不工作的玮线,会使玮线需要工作的时候不能由送玮机构夹住送入工作区而产生次品布,而本发明可以解决因去掉左边废边经线而不能夹住其他暂时不工作的玮线,做到节能的同时又不会产生次品布,一举两得。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剑杆织机废边料节省方法。本发明通过加装若干个和玮线梭相对应的夹玮机构,以替代原用于夹持玮线的左右经边线,从而减少采用左经边线或右经边线夹持玮线形成的废边浪费。
[0008]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剑杆织机废边料节省方法,所述剑杆织机上的左边或右边在,与玮线梭子相对应处设有与玮线梭子相配的若干个夹玮机构和一个玮线剪刀
玮线梭与夹玮机构相对应,每个夹玮机构都对应一个玮线梭,夹玮机构替代原来用于夹持玮线的废边经线,而不会发生多玮线缠绕的问题。
[0009]在所述单个夹玮机构都可以为相对应的单个玮线梭子工作。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玮机构的数量为8个。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玮机构的控制方式为机械控制方式或电气控制方式;
机械控制方式的结构为:所述夹玮机构包括凸轮、滚轮、摆臂、转换器、夹玮杆、和夹玮杆一体的下夹玮机构、上夹玮机构和弹簧;摆臂左端与转换器与铰接,中部与滚轮转动连接,右端下方与夹玮杆顶端接触,滚轮与位于滚轮上方的凸轮相配;弹簧与夹玮杆的中部相连用于恢复夹玮杆的位置,夹玮杆下部设有下夹玮机构,下夹玮机构与上夹玮机构相配,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夹玮杆恢复带动下夹玮机构与上夹玮机构夹紧;
电气控制方式的结构为:摆臂、夹玮杆、和夹玮杆一体的下夹玮机构、上夹玮机构、弹簧、驱动器和顶杆;下夹玮机构和上夹玮机构配合,弹簧一端与夹玮杆的中部连接,并牵引夹玮杆向上进而缩小下夹玮机构和上夹玮机构的间距,驱动器带动与摆臂中部连接的顶杆下压,带动摆臂的右端下压,进而迫使位于摆臂的右端下方的夹玮杆向下运动,增大下夹玮机构和上夹玮机构的间距。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玮线剪刀为机械控制方式或电气控制方式;
所述机械控制方式的结构为:包括上下相配的下剪刀和上剪刀,与下剪刀为一体用于调整下剪刀与上剪刀咬合距离的剪刀杆,用于将剪刀杆向下牵引增大下剪刀和上剪刀距离的弹簧,用于将剪刀杆向上导向缩小下剪刀和上剪刀距离的凸轮、滚轮和摆臂组合;弹簧上端与剪刀杆中部连接,下端与玮线剪刀的主体连接;凸轮与滚轮相配并与滚轮配合,滚轮位于摆臂的中部并与摆臂转动连接,摆臂的右端用于向上提升剪刀杆,摆臂的左端用于接受促使摆臂运动的外力;
所述机械控制方式的结构为:下剪刀、上剪刀、剪刀杆、摆臂、弹簧、顶杆、驱动器;下剪刀、上剪刀、剪刀杆、摆臂和弹簧的结构与机械控制方式的结构相同;摆臂的中部与顶杆的上端相连,并通过驱动器控制顶杆带动摆臂做往复运动,进而改变下剪刀和上剪刀之间的距离。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方法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步骤(I):玮线梭子4向下处于工作状态,送玮机构10处于由左往右方向运动的状态;步骤(2):送讳机构10由左往右方向运动把讳线梭子4上的讳线送入讳线推进机构9 ;步骤(3):送玮机构10由右往左方向运动退回到原来的位置,玮线推进机构9开始把玮线推向玮线剪刀19方向的编织区,同时和玮线梭子4相对应的夹玮机构14和玮线剪刀19开始做打开准备;
步骤(4):玮线推进机构9把玮线推向玮线剪刀19方向的编织区途中的时候,夹玮机构14和玮线剪刀19已经打开迎接玮线的送入准备;
步骤(5):讳线推进机构9把讳线送入讳线剪刀19和夹讳机构14,夹讳机构14做关闭复合准备;
步骤(6):夹玮机构14关闭复合把玮线夹住,此时玮线剪刀19关闭复合准备;
步骤(7):玮线剪刀19关闭把已经编织完的玮线剪断,此时玮线推进机构9做复位准备,等玮线推进机构9复位后一个工作循环结束,如果是单根玮线连续重复工作,则步骤
(7)又退回步骤(I)做重复循环,如果要换另外一根玮线工作,则继续到步骤(8);
步骤(8):玮线推进机构9复位,此时玮线梭子4往上退出工作同时玮线梭子7向下动作进入工作状态;
步骤(9):玮线推进机构9复位到原位,玮线梭子7处于工作状态,送玮机构10处于由左往右方向运动的状态;
步骤(10):送讳机构10由左往右方向运动把讳线梭子7上的讳线送入讳线推进机构
9;
步骤(11):送玮机构10由右往左方向运动退回到原来的位置,玮线推进机构9开始把玮线推向玮线剪刀19方向的编织区,同时和玮线梭子7相对应的夹玮机构17和玮线剪刀19开始做打开准备;
步骤(12):玮线推进机构9把玮线推向玮线剪刀19方向的编织区途中的时候,夹玮机构17和玮线剪刀19已经打开迎接玮线的送入准备;
步骤(13):玮线推进机构9把玮线入玮线剪刀19和夹玮机构17,夹玮机构17做关闭复合准备;
步骤(14):夹玮机构17关闭复合把玮线夹住,此时玮线剪刀19关闭复合准备;
步骤(15):玮线剪刀19关闭把已经编织完的玮线剪断,此时玮线推进机构9做复位准备,等玮线推进机构9复位后一个工作循环结束,如果是单根玮线连续重复工作,则步骤
(15)又退回步骤(8)做重复循环。
[00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I减少了剑杆织机的织布过程中采用左经边线夹持玮线形成的废边浪费,降低了织布过程中的成本,节约了能源;
2适用于单玮和多玮,采用夹玮机构替代原来用于夹持玮线的废边经线,而不会发生多玮线缠绕的问题线,避免了次品产生;
3目前的织布过程中,如果没有左边废边经线夹住其他不工作的玮线,会使玮线需要工作的时候不能由送玮机构夹住送入工作区而产生次品布,而本发明可以解决因去掉左边废边经线而不能夹住其他不暂时不工作的玮线,做到节能的同时又不会产生次品布,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普通不节能纺织机的示意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2为普通不节能玮线不工作时候的静止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的不意图(如视图和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玮线不工作时候的静止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步骤I的工作示意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步骤2的工作示意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步骤3的工作示意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步骤4的工作不意图(如视图和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步骤5的工作示意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步骤6的工作示意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步骤7的工作示意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步骤8的工作示意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步骤9的工作示意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步骤10的工作示意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步骤11的工作示意图(前视图和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步骤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