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703722阅读:来源:国知局
省略图示),其将布料压脚部件向下降方向按压;连杆机构(省略图示),其向布料压脚部件传递升降动作;上部传递体71,其向构成连杆机构的一部分的连杆体的一个,传递使布料压脚部件升降的动作;下部传递体72,其上端部与上部传递体71的下端部抵接;手动操作杆(省略图示),其仅向上部传递体71施加上方移动动作;膝抬杆73(参照图1),其向下部传递体72施加上方移动动作;以及传递臂75,其在下罩50内固定于膝抬杆73的支轴74,并且利用膝抬杆73的操作而将下部传递体72的下端部顶起。
[0187]上部传递体71为棒状,在直立机体部22的内部可上下移动地被支撑,其下端部延伸至缝纫机底座部21的内侧。布料压脚部件成为利用按压弹簧始终向下方按压的状态。
[0188]下部传递体72为棒状,插入至在上述的储存容器30的筒状部41形成的贯穿孔411。该下部传递体72具有从上方闭塞贯穿孔411的闭塞部。并且,该闭塞部由下述部分构成:凸缘状的第一闭塞部721,其形成在下部传递体72的上端部,用于将筒状部41的贯穿孔411的上端部的缘部闭塞;以及筒状的第二闭塞部722,其从第一闭塞部721的外周向下方垂下。
[0189]第一闭塞部721是凸缘状,因此,在下部传递体72向下方降下的状态下,与储存容器30的筒状部41的上端面整体紧密贴合,能够进行密封,以使得润滑油不从贯穿孔411泄漏。
[0190]第二闭塞部722是筒状,其内周面在整个圆周范围与储存容器30的筒状部41的外周面紧密接触。因此,第一闭塞部721和第二闭塞部722—体地连接,由于储存容器30的筒状部41的上部的外径是恒定的,所以即使使下部传递体72向上方移动,也能够维持第二闭塞部722的内周面在整个圆周与储存容器30的筒状部41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因此,在下部传递体72的上方移动时,利用第一闭塞部721和第二闭塞部722的协同动作,能够进行密封,以使得储存容器30内的润滑油不从贯穿孔411泄漏。
[0191]如上述所示,布料压脚机构70具有:手动操作杆,其仅向上部传递体71施加上方移动动作;以及膝抬杆73,其向下部传递体72施加上方移动动作。
[0192]因此,在对手动操作杆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由于上部传递体71和下部传递体72是上下分离的构造,所以仅上部传递体71向上方移动,布料压脚部件上升,进行压脚释放动作。
[0193]另外,如果利用膝部使膝抬杆73向直立机体部侧转动,则下部传递体72将上部传递体71顶起,它们一体地上升,布料压脚部件上升,进行压脚释放动作。
[0194]例如,在处于使缝纫机架20倾倒的状态时,存在为了利用绕线装置进行绕线,而使布料压脚部件上升,设为压脚放开状态的情况等,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手动操作杆操作布料压脚部件的上升移动。此外,在缝纫机架20倾倒时,由于下部传递体72的下端部从传递臂75分离,所以无法进行利用膝抬杆73的操作。
[0195]利用这种构造,即使在利用手动操作杆使布料压脚部件放开的放开状态下使缝纫机架20倾倒的情况下,下部传递体72也不上升,第一闭塞部721和第二闭塞部722 —起维持将筒状部41的贯穿孔411闭塞的状态,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在储存容器30内部流动的润滑油通过贯穿孔411泄漏的情况。
[0196][油量显示部件]
[0197]油量显示部件80如图4、图9及图10所示,是由圆筒或者方柱状的透明材料(透明树脂或玻璃)构成的棒状体,在缝纫机底座部21中垂直地直立设置。此外,也可以不严格地垂直而略微倾斜。
[0198]油量显示部件80在上端部,形成有作为与长度方向垂直的上端部端面的平滑面81,该上端部配置为,从缝纫机底座部21的上表面向外部露出。并且,从该上端部的平滑面81能够观察储存容器30内的润滑油的油量。
[0199]在油量显示部件80的下端部,形成有相对于长度方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的倾斜面82。并且,在油量显示部件80的下端部且与倾斜面82相对的位置,上下并列地设置有表示油量的第一和第二量规83、84。上述量规83、84是沿水平的带状且沿上下略微具有宽度。上述量规83、84分别着色为不同的色彩。
[0200]利用图9,说明储存容器30的液量和第一、第二量规83、84的高度的关系。
[0201]从成为上侧的第一量规83的上端部至第二量规84的下端部为止的高度的范围,表示储存容器30的润滑油的适量的范围。因此,高度h2成为适量的油量的范围。另外,由于高度hi没有达到适量,所以表示润滑油的不足状态。另外,高度h3表示适量的上限,如果超过该上限,则润滑油加入过多。
[0202]下面,对倾斜面82的反射和透过进行说明。如果向倾斜面82入射的光的入射角度超过根据倾斜面82内部的折射率和外部的折射率确定的临界角度,则反射,如果小于或等于临界角度,则透过。
[0203]根据油量显示部件80的形成材料和空气的折射率确定的临界角度,比从各量规83,84朝向反射面的方向的光的入射角度小,因此,在倾斜面82的没有浸入润滑油的范围产生反射,能够从平滑面81观察量规83或者84的反射像。
[0204]另一方面,根据油量显示部件80的形成材料和润滑油的折射率确定的临界角度,比从各量规83、84朝向反射面的方向的光的入射角度大,因此,在倾斜面82的浸入润滑油的范围产生透过,无法从平滑面81观察量规83或者84的反射像。
[0205]因此,在储存容器30内的润滑油的油量较少,没有达到第二量规84的下端部的情况下(例如高度hi的情况下),来自第一和第二量规83、84的入射光全部反射,如图10(A)所示,成为看到第一和第二量规83、84这两者的反射像的状态。
[0206]另外,在储存容器30内的润滑油为适量,S卩,处于第一量规83的上端部至第二量规84的下端部之间的范围的情况下(例如高度h2的情况下),来自第一量规83的入射光被反射,来自第二量规84的入射光透过,如图10(B)所示,成为仅看到第一量规83的反射像的状态。
[0207]另外,在储存容器30内的润滑油为适量的上限的情况下,S卩,位于第一量规83的上端部的高度的情况下(例如高度h3的情况下),仅第一量规83的上端部的边缘的部分的入射光被反射,来自第二量规84的入射光透过,如图10(C)所示,成为仅看到第一量规83的上端部的边缘的部分的反射像的状态。
[0208]另外,在储存容器30内的润滑油超过适量的上限的情况下,S卩,超过了第一量规83的上端部的高度的情况下(例如高度h4的情况下),来自第一量规83以及第二量规84的入射光都透过,如图10(D)所示,成为任一个量规83、84的反射像都完全看不到的状态。
[0209]通过它们,油量显示部件80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阶段且细致地显示储存容器30内的润滑油的油量状态。
[0210][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0211]缝纫机10对包含缝纫机底座部21的支撑部侧的多个底座侧壁部和包含储存容器30的支撑部侧的多个储存侧壁部之间进行密封,以使得润滑油不通过,并且,将储存容器30的底板部31形成为,支撑部侧的端部与其他部位相比成为最深,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容量,并且,在缝纫机架20倾倒时也能够在底板部31的较深的部分储存润滑油,能够有效地减少润滑油的外部漏出的发生。
[0212]另外,缝纫机10具有油隔离板39,该油隔离板39设置在储存容器30的支撑部侧的端部,覆盖储存容器30的开放的上部的一部分,因此,削弱在缝纫机架20倾倒时移动的润滑油的流动,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因向直立机体部22侵入等而发生润滑油向外部漏出的情况。
[0213]另外,在缝纫机10中,在储存容器30的底板部31上设置凸条的整流部38,该整流部38沿着从储存容器30的正面侧的端部朝向支撑部侧的端部的方向,因此,将在缝纫机架20倾倒时移动的润滑油的流动向支撑部侧引导,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减少例如从与整流部38相邻的上部开放的第三储存侧壁部34发生的润滑油的外部漏出。
[0214]另外,缝纫机10具有内壁部217,该内壁部217从缝纫机底座部21的顶部211垂下,在支撑部侧的第二底座侧壁部213的内侧与该第二底座侧壁部213相对,因此,内壁部217削弱在缝纫机架20倾倒时移动的润滑油的流动,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润滑油的外部漏出的发生。
[0215]另外,该内壁部217的针棒侧的端部,连接于沿着与支撑部18的支轴交叉的方向(X轴方向)的缝纫机底座部21的第五底座侧壁部216,内壁部217是随着朝向直立机体部侧的端部而接近第二底座侧壁部213的形状,因此,即使在缝纫机架20倾倒时移动的润滑油涌上内壁部217的上表面(正面侧的面)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地返回支撑部侧。因此,能够减少发生润滑油在预定的储存部以外的位置滞留的状态,能够有效地减少由此引起的润滑油的外部漏出或发生向非预定的部位的侵入。
[0216]另外,缝纫机10在缝纫机底座部21的下方,具有在内侧收容储存容器30的下罩50,下罩50的下罩底板部51的下表面形成为,与成为针棒侧的端部的平坦部511相比,成为其相反侧的端部的平坦部512变低。由此,在下罩50的第一及第二下罩侧壁部52的靠近直立机体部侧的端部的位置,能够更深地形成第二切口 522,利用该切口部522,能够利用外部气体对内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