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84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是通过调节车厢中间隔板满足不同配比的混凝土要求,而成为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新设计,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背景技术
混凝土的使用对于人们而言,具有息息相关与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现有常见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其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其一是在混凝土搅拌站预搅拌后装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然后运送至工地,或者在中心配料工厂进行配料,再运送至工地,在通常的搅拌器中进行湿混合。其缺点在于,不能够连续分配混凝土,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因此在使用时,显得相当不具有实用性。
因此,业界便又有另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结构,如美国专利申请第US4,810,097号及世界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第WO2002/094526号中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凝土输送系统,它适用于将各种干配料运送到工地,并在工地进行搅拌输出混凝土,其结构主要在利用有两个不同储存区间的储存箱(例如利用带有中间隔板的自卸车厢)分开储存各原料组分,并分别对应位于搅拌模块中的两个第一配量螺旋,各原料经第一配量螺旋和第二配量螺旋以预定比率进行混合搅拌,例如分别将沙子和集料输送到螺旋推进器,再与水泥粉一起输送到混合器,然后将水加入到混合器中,以上各部分构成一可移动组件,并将该组件装载于自卸卡车上,如此而能够连续分配混凝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分配和输送效率。然而此种结构却又造成其它在使用上的缺陷,例如在其结构中,与混凝土搅拌输送系统(以下简称搅拌模块)配套使用的自卸车厢的中间隔板是固定式的,也就是说车厢两侧的体积比是一定值,不能调节。这种结构的缺陷是当用户对混凝土的沙、石(或其它集料)比提出特殊要求时,车厢两侧的体积就会出现不能有效利用的情况,即可能一侧的集料已经用完,而另一例的集料仍会剩余的情况,这种情况是我们不希望发生的,因为它造成了车厢有效容积的浪费。
上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虽可提供使用者一具有连续分配混凝土功效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结构中还存在有若干缺点,造成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而其缺点在于不能适应不同条件下所需不同配比的混凝土需求。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可兼具体积小、成本低且使用时可具有全方位调整功能的新型结构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便成了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实现不同条件下所需不同配比的混凝土需求,并有效利用与搅拌模块配套使用的自卸车厢的体积,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包括一搅拌模块,位于该车厢尾部;一车厢前壁板,位于该车厢前部;一厢体,位于搅拌模块与车厢前壁板之间;以及一隔板,位于车厢中间,并将其分为两个储存区间;其中上述隔板采用位置可调节的方式连接于车厢中,形成可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中设有铰链,其两侧分别与隔板、搅拌模块连接,形成上述的可调节结构。
前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中所述的在车厢的后部设有一可拆卸立柱,搅拌模块与该可拆卸立柱相连接,并设有铰链,其两例分别与可拆卸立柱、隔板连接,形成上述的可调节结构。
前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中所述的可调节结构为在隔板的前端铰接设有隔板固定板,隔板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孔,在车厢前壁板上相应钻设有多个孔,通过螺栓将隔板固定板与车厢前壁板连接。
前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中所述的可调节结构为在隔板的前端铰接设有隔板固定板,车厢前壁板外侧固定一调节丝杠,调节丝杠外侧配套一螺纹套,螺纹套与隔板固定板铰接。
前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中所述的隔板为抽屉结构,其隔板后半部为中空结构,一侧包裹并连接于隔板前半部。
前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中所述的隔板上设有多孔结构,可调节隔板的长度。
前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中所述的可调节结构为搅拌模块与车厢前壁板上各设有多个插槽,并与隔板直插连接,隔板于靠近搅拌模块一端两侧各设一辅助导料板,搅拌模块中的隔板形状为梯形。
前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中所述的可调节结构为一可拆卸立柱和车厢前壁板上各设有多个插槽,并与隔板插接,隔板于靠近该可拆卸立柱一端两侧各设一辅助导料板,搅拌模块与可拆卸立柱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位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中间的隔板通过铰链或直插方式与车厢两端的搅拌模块、车厢前壁板相连接。铰接的隔板通过车厢前壁板的定位孔或螺杆调整隔板在车厢中的位置,该隔板采取抽屉式或多孔可调式设计以满足位置调整时对不同隔板长度的要求。直插式的隔板直接根据对搅拌模块和车厢前壁板上对应插槽的选择,即可调整隔板的位置,以该方式连接的隔板在靠近搅拌模块一端两侧还各设一辅助导料板.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中间隔板位置可调,当用户对混凝土沙、石(或其他集料)比提出特殊要求时,车厢两侧体积比可调整至相应状态,使车厢两侧所载物料均得以有效利用,避免了对车厢有效容积的浪费,其结构简单,而且在使用上更适于实用,更能符合使用者对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产品的需求,能够给予消费者更佳的选择,而能够大幅提升其整体效益性,从而更为适于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满足不同条件下所需不同配比的混凝土需求,并有效利用与搅拌模块配套使用的自卸车厢的体积。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是图1中车厢前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车厢前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隔板结构示意图(一)。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隔板结构示意图(二)。
图5c是图5a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中车厢前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俯视示意图(一)。
图9是图6的俯视示意图(二)。
1搅拌模块 2铰链连接结构3隔板 4车厢前壁板5厢体 7可拆卸立柱8可拆卸立柱 11三角形隔板12梯形隔板31a隔板后半部31b隔板后半部 32a隔板前半部32b隔板前半部 33隔板固定板34隔板后插槽 35隔板前插槽41固定孔 42滑槽43丝杠44螺纹套45摇柄51车厢底板71可拆卸立柱底座 81可拆卸立柱底座311固定孔 321固定孔331调节孔 341死角区342导料板 343导料板344导料板连接铰链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包括搅拌模块1、铰链连接结构2、隔板3、车厢前壁板4、厢体5。其中搅拌模块1,其内装设有三角形隔板11,该三角形隔板11直接与铰链连接结构2铰接。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在隔板与搅拌模块之间还可增设一可拆卸立柱7,可拆卸立柱底座71通过螺栓与车厢底板51连接,可拆卸立柱7的一侧与三角形隔板11靠在一起,另一侧通过铰链连接结构2与隔板3铰接,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隔板3、可拆卸立柱7与搅拌模块1之间可实现彻底分离。
隔板3,其一端与铰链连接结构2铰接,其另一端与隔板固定板33铰接。请参阅图3所示,在隔板固定板33上按照预定的几种体积配比钻设有调节孔331,在车厢前壁板4上钻设有固定孔41,用螺栓连接隔板固定板33的调节孔331和车厢前壁板4上对应的固定孔41,就可以手动实现调节车厢两侧体积比的功效。
请参阅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隔板位置的调节还可以通过以下机械方式实现在车厢前壁板4上设置有滑槽42,在车厢前壁板4外侧固定一调节丝杠43,调节丝杠43外侧配套一螺纹套44,隔板3靠近车厢前壁板4一端铰接设有一隔板固定板33,该隔板固定板33与螺纹套44穿过滑槽42后用铰接方式连接,调节时只需摇动丝杠43一端的摇柄45使螺杆旋转来驱动螺纹套44,再由螺纹套44带动隔板3,来达到调节车厢两侧体积比的功效,也可以在此机构的基础上加装电机等动力装置来取代手动摇柄,以实现更高的自动化调节。
再请参阅图5a、图5c所示,为了解决隔板3调节端在不同位置时,隔板所需长度不同的问题,本实施例将隔板3设计为抽屉式结构其中隔板后半部31a为中空设计,一侧包裹并连接于隔板前半部32a,通过改变隔板前部32a伸入隔板后半部31a的长度而达到调节隔板3长度的效果。再请参阅图5b所示,还可以将隔板3设计为多孔可调节式结构其中隔板前半部32b上钻设有多数个固定孔321,隔板后半部31b上钻设有一个以上固定孔311,固定孔321与固定孔311通过螺栓固定,通过选择连接不同的固定孔达到伸缩隔板3的效果。
请参阅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其包括搅拌模块1、隔板3、车厢前壁板4、厢体5、隔板后插槽34、隔板前插槽35。
其中将搅拌模块1中的三角形隔板11改设为梯形隔板12,在梯形隔板12和车厢前壁板4上设计多个对应的隔板后插槽34和隔板前插槽35,需要调节隔板3的位置时,只需将隔板3放至不同的插槽即可。
请参阅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隔板3与搅拌模块1之间增设一可拆卸立柱8,可拆卸立柱底座81通过螺栓与车厢底板51连接,可拆卸立柱8的一侧与三角形隔板11靠在一起,另一侧上设有隔板后插槽34,与车厢前壁板4上的隔板前插槽35共同固定隔板3的位置。该结构方案可以不改变搅拌模块中原三角形隔板11结构,做到隔板3、可拆卸立柱8与搅拌模块1之间各自独立。
请参阅图8所示,为了解决物料在隔板3与隔板后插槽34所形成的死角区341中(图示阴影区域)不易下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隔板两侧设计有两块辅助导料板342和导料板343,导料板342和导料板343一端与隔板后插槽34外端通过导料板连接铰链344铰接,另一端为可调端,通过与隔板3搭接后固定,固定方式可以采用插销或螺栓固定,当调节隔板3的位置后,只需调节辅助导料板342和343的可调端即可。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中间隔板为可调节式。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内,只要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可操作的实施例进行改进。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实质性技术方案提出了专利保护请求,其保护范围应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点的一切变化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包括一搅拌模块,位于该车厢尾部;一车厢前壁板,位于该车厢前部;一厢体,位于搅拌模块与车厢前壁板之间;以及一隔板,位于车厢中间,并将其分为两个储存区间;其特征在于上述隔板采用位置可调节的方式连接于车厢中,形成可调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在隔板与搅拌模块之间设有铰链,其两侧分别与隔板、搅拌模块连接,形成上述的可调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在车厢的后部设有一可拆卸立柱,搅拌模块与该可拆卸立柱相连接,并设有铰链,其两侧分别与可拆卸立柱、隔板连接,形成上述的可调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调节结构为在隔板的前端铰接设有隔板固定板,隔板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孔,在车厢前壁板上相应钻设有多个孔,通过螺栓将隔板固定板与车厢前壁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调节结构为在隔板的前端铰接设有隔板固定板,车厢前壁板外侧固定一调节丝杠,调节丝杠外侧配套一螺纹套,螺纹套与隔板固定板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隔板为抽屉结构,其隔板后半部为中空结构,一侧包裹并连接于隔板前半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的隔板上设有多孔结构,可调节隔板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调节结构为搅拌模块与车厢前壁板上各设有多个插槽,并与隔板直插连接,隔板于靠近搅拌模块一端两侧各设一辅助导料板,搅拌模块中的隔板形状为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调节结构为一可拆卸立柱和车厢前壁板上各设有多个插槽,并与隔板插接,隔板于靠近该可拆卸立柱一端两侧各设一辅助导料板,搅拌模块与可拆卸立柱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厢,包括一搅拌模块,位于该车厢尾部;一车厢前壁板,位于该车厢前部;一厢体,位于搅拌模块与车厢前壁板之间;以及一隔板,位于车厢中间,并将其分为两个储存区间;其中上述隔板采用位置可调节的方式连接于车厢中,形成可调节结构。当用户对混凝土沙、石(或其他集料)比提出特殊要求时,通过调整车厢中间隔板的位置改变车厢两侧体积比,使车厢两侧所载物料均得以有效利用,从而避免了对车厢有效容积的浪费。
文档编号B28C5/42GK2880589SQ20062001272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1日
发明者刘涛 申请人:刘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