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40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传统保温板材制成的高强度复合板,融保温与装饰功能于一身,可以同时替代砖、空心砖、水泥预制板和装饰板、木板、石膏板、瓷砖、天然石材板、人造大理石板等,作为建筑砌筑材料和装修、装饰材料使用。
背景技术
当今的建筑砌筑材料仍旧以传统的砖、空心砖、钢筋水泥、石材等为主,保温材料以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板、高压聚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珍珠岩板、蛭石板,橡胶塑料泡沫板、挤塑泡沫板等为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两种材料各自分别进行施工,分别发挥各自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保温材料与建筑主体或外装修层之间,不能牢固结合,随着时间的延长,保温材料与建筑主体或外装修层之间,便开始出现脱离、分层、断裂、甚至脱落等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和建筑物的美观,也威胁周围人员和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相对于背景技术所述,本实用新型作为集保温、装修、装饰功能为一体的建筑材料使用,旨在解决传统保温材料与建筑主体或外装修层之间的脱离、分层、断裂、甚至脱落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目的得以实现一种复合保温板,由保温板材1与具有加强作用的涂覆层2和具有加固骨架作用连结件3共同组成,其中,被保温板材1隔开的涂覆层2与连结件3粘结形成一个整体。保温板材1选用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板、高压聚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珍珠岩板、蛭石板,橡胶塑料泡沫板、挤塑泡沫板等常用的保温材料中的一种。
为了使保温板材1与隔开的涂覆层2与连结件3粘结形成一个更牢固的整体,上述复合保温板的连结件3的本身及与涂覆层2接触的部位31、32,是直柱状或者长方体或者锯齿形或者螺旋形或者波浪形等规则的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如树枝自然形状、材料被人为切割后形成的自然形状等。连接件3的材料选用金属或者非金属。
上述复合保温板,其涂覆层2中埋有具有加强作用的添加物21。添加物21的材料选用非金属网格布,或木条或秸秆的编制物,或金属丝网,或金属条,或非金属条中的任何一种,或非金属网格布、木条或秸秆的编制物、金属丝网、金属条或非金属条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上述复合保温板,其连结件3穿透、粘结的涂覆层2为二层以上,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复合保温板强度。
上述复合保温板,其连结件3穿透、粘结的涂覆层2为三层以上。
上述复合保温板,其连结件3穿透、粘结的涂覆层2为四层以上。
上述复合保温板,为了使其具有装饰效果,其涂覆层2的外表可见部分具有人工图案4。这些人工图案呈凸凹状,是涂覆层2本身被模具铸成或被雕刻成的。
上述复合保温板,为了使其具有装饰效果,其涂覆层2外表可见部分贴附有常见的具有装饰效果的材料5。这些材料可以是玻璃、瓷砖、石材制品、雕塑制品、木材制品或者是化工制品或者是装饰纸或者是装饰板材,也可以是涂料或者油漆。
上述复合保温板,为了使其具有防水效果,在涂覆层2外表贴附有防水层6,或者通过添加防水剂使涂覆层2本身具有防水功能。贴附的防水层6可以是树脂或者是沥青或者是油漆。
涂覆层2是由浆料或粉料或颗粒中的任何一种,或浆料、粉料、颗粒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的混合料,通过直接或加入液体搅拌后涂敷或浇铸于保温板材1表面后凝固形成。
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了强度高、重量轻、保温性好、减少二次装修等优点,能够很容易地与建筑主体结合成为一体,能够彻底避免传统建筑保温材料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时间长,保温材料与建筑主体或外装修层之间,易出现脱离、分层、断裂、甚至脱落等缺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成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3与涂覆层2接触部位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示意图。
图中1-保温板材,2-涂覆层,21-涂覆层的添加物,3-连结件,31、32-连接件3与涂覆层2的接触部位,4-复合保温板表面的人工图案,5-外贴装饰层或装饰物,6-外贴防水层,7-建筑物地面,8-建筑物外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复合保温板,由保温板材1与具有加强作用的涂覆层2以及作为骨架和牢固作用的连结件3共同组成。连结件3垂直穿过保温板材1及涂覆层2,两端暴露在涂覆层2中,密度为每144平方厘米一个,材料为两端粗糙的直径0.5厘米的铁丝,涂覆层2的菱镁水泥凝固后,连结件3将保温板材1与涂覆层2紧密地粘结成为一个整体,起到防止复合保温板材1与涂覆层2之间分层、脱离以及整体变形的作用。
实施例2、如实施例1,连接件3的材料为两端粗糙的茎粗约0.5厘米的竹签。
实施例3、如实施例1,在涂覆层2中加有2层以上的数层玻璃纤维网格布作为涂覆层2的添加物21。添加物21具有增加复合保温板的抗压、抗折和抗拉伸强度的作用。
实施例4、如实施例3,添加物21为竹席。
实施例5、如实施例3,添加物21为铁丝网。
实施例6、如附图3所示,使用三层厚度为5.0厘米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保温板材1、菱镁水泥作为涂覆层2、添加物21为8层玻璃纤维网格布、直径0.5厘米的带螺纹的尼龙棒作为连结件3、连结件3的密度为每144平方厘米一个、两个主面贴附装饰板5的保温复合板,替代空心砖作为建筑物内部隔断墙砌筑材料使用。前述复合保温板用作隔断墙砌筑材料,省去了隔断墙面的二次装修过程。
实施例7、如附图4所示,使用实施例6中的复合保温板,两个主面贴附树脂防水层6,作为洗手间防水隔断墙砌筑材料使用。
实施例8、如附图5所示,使用一层厚度为5.0厘米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保温板材1、菱镁水泥作为涂覆层2、添加物21为8层玻璃纤维网格布、直径0.5厘米的带螺纹的尼龙棒作为连结件3、连结件3的密度为每144平方厘米一个的保温复合板,保温复合板一个主面的涂覆层2被模具铸成凸凹图案4,使用建筑行业常用的工艺,贴附于建筑物的外表面,同时作为保温层和外墙装饰使用。
实施例9、选择宽30cm长150cm厚5cm的密度为12kg/M3的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保温板材1,在保温板材两个主面上均匀地制作厚度为0.5cm的涂覆层2,涂覆层2中埋入添加物21,沿长中轴线及距中轴线10厘米的两条平行线每隔10cm嵌入一个连结件3,制成测试用复合保温板。其中,连结件3选用直径0.5cm的带螺纹的尼龙棒,涂覆层2按下表选用不同的材料。同时,制作不加连接件3的对照。将制成的测试用复合保温板沿长度方向上两端水平垫起,间距为120厘米,在中间位置的上面放置沙袋,至复合保温板发生弯曲下沉达到0.3cm时为限,记录沙袋的重量,制成表1。
表1

实施例10、分别选用宽30cm长150cm厚4cm的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板、高压聚乙烯泡沫板、挤塑泡沫板作为保温板材1,涂覆层2选用菱镁水泥或者华能PII42.5R水泥,添加物21选用8层玻璃纤维网格布,按照实施例9的方法制成测试用复合保温板,并进行测试,制成表2。
表2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保温板,由保温板材(1)与具有加强作用的涂覆层(2)和具有加固骨架作用连结件(3)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被保温板材(1)隔开的涂覆层(2)与连结件(3)粘结形成一个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连结件(3)的本身及与涂覆层(2)接触的部位(31)(32),是直柱状或者长方体或者锯齿形或者螺旋形或者波浪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涂覆层(2)中埋有具有加强作用的添加物(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与连结件(3)粘结的涂覆层(2)为二层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与连结件(3)粘结的涂覆层(2)为三层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与连结件(3)粘结的涂覆层(2)为四层以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涂覆层(2)外表可见部分具有人工图案(4)。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涂覆层(2)外表可见部分粘附有人造装饰材料(5)。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涂覆层(2)外表贴附有防水层(6)。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保温板,由保温板材(1)与具有加强作用的涂覆层(2)和具有加固骨架作用连结件(3)共同组成,连结件(3)的本身及与涂覆层(2)接触的部位(31)(32)是能够增强粘结效果的形状,涂覆层(2)中埋有具有加强作用的添加物(21),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传统保温材料与建筑主体或外装修层之间的脱离、分层、断裂、甚至脱落等缺陷,可以作为集保温材料和砌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于一体的新型建筑材料使用。
文档编号E04C2/30GK2929007SQ200620090548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6日
发明者曲直, 马建民 申请人:曲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