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094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充气船,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充气船,特别是指一种可以用于防风雨及抗紫外线带船篷的充气船,并且该船可以在陆地充当帐篷的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
背景技术
目前充气船已广泛地应用于旅游、漂流、运动竞赛、军事勘测探险、捕鱼、狩猎,并完成各种水上工程作业,防洪抢险以及海上救生等,充气船的应用在逐年扩大。某些情况下,其应用还具有强制性,保护海上人员生命安全的国际公约规定,海上航行的一切船只都必须装备随时可用的充气救生船,经过上述的事实说明,充气船的性能是可靠的。目前充气船已广泛地应用于旅游、水上运动等领域,而且充气船的应用还在逐年扩大。但是目前的充气船没有船篷,不能遮风避雨以及抵抗紫外线,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例如强烈的紫外线、下雨等)制约的因素比较多,由于而且由于没船篷,无法作为宿营的帐篷使用,而现有最常用的野外宿营帐篷,由充气床垫、充气龙骨、帐篷外罩、气阀等组成,将床垫与帐篷结合到一起,通过充气结构行成帐篷的龙骨,保温效果不够理想, 操作不够方便,且不防水,也不能作为船使用,以上缺点导致它们的用途单一,因此一种便于携带,并且占用空间较小的、而且能够遮风避雨以及抵抗紫外线的充气船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充气船无船篷不能遮风挡雨以及阻挡紫外线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船篷进行遮蔽的便携式充气船;并且该便携式充气船在陆地上可以用于野外宿营的帐篷使用;使得便携式充气船具有多种用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主要包括底部的充气垫、船体的充气龙骨、蓬帘和蓬帘的充气龙骨,船体的充气龙骨与充气垫连接,在船体龙骨的左右两侧的空缺处设有蓬帘,蓬帘通过蓬帘的充气龙骨和船体的充气龙骨连接,蓬帘通过拉链和蓬帘的充气龙骨以及船体的充气龙骨连接,在所述船体的充气龙骨的底部空缺处设有充气船舷,充气船舷和船体的充气龙骨之间都用防水材料连接,充气船舷和充气垫之间通过防水材料连接形成船帮,所述充气垫、 船体充气龙骨、蓬帘、蓬帘的充气龙骨、充气船舷以及船帮都防水,并且在充气垫、船体的充气龙骨、蓬帘的充气龙骨以及充气船舷的气仓内都填加有隔热的填充物。优选的,所述蓬帘采用保温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隔热的填充物为羽绒。[0011 ] 优选的,在船体的两侧安装防蚊网。优选的,所述充气蓬帘为不防水材料,在其外表面附着一层防水材料。优选的,所述船体的充气龙骨和蓬帘的充气龙骨都由气柱组成,所述充气船舷也为气柱。优选的,所述船体的充气龙骨包括船头和船尾的气柱以及连接所述两根气柱的一根中间气柱,作为蓬帘充气龙骨的气柱底部和船体的充气龙骨连接,顶部通过蓬帘连接所述中间气柱。优选的,所述船体的充气龙骨和蓬帘的充气龙骨底部用固定环固定。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船的结构、防水且蓬帘和船体是活动连接,可以进行调节,可使之成为船或成为帐篷,所以可以做水上运动;在气仓内填加隔热的填充物,船体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以用于野外宿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的透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包括底部的作为船底的充气垫1、船体的充气龙骨、蓬帘和蓬帘的充气龙骨,船体的充气龙骨与充气垫1连接,包括船头和船尾部分以及连接船头和船尾部分的中间部分,充气垫1和船体的充气龙骨形成船的大体框架。所述船体的充气龙骨由气柱组成。船体的充气龙骨结构为船头、船尾各设一根气柱,分别为第一气柱3和第二气柱 4,分别折成弧形,两个底端和充气垫1连接,连接第一气柱3和第二气柱4的顶部设一根中间气柱5,将第一气柱3和第二气柱4连接起来,中间气柱5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船体的充气龙骨更加结实,可以很好的抗击外力的作用,如狂风暴或雨打。船体上,最好是充气垫1上设一个充排气口 6,优选将充排气口 6设在充气垫1上主要是因为充气垫1的面积大,充气时将充气垫1充气后便于气体向其他姣细的气柱扩散,而且排气时也更加容易,且设置在底部比较隐蔽,使船美观。船的前后左右分别设置蓬帘7,也就是说该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包括左右侧蓬帘 7和前后侧蓬帘7,蓬帘7通过蓬帘的充气龙骨与船体的充气龙骨连接。蓬帘的充气龙骨也由气柱组成,左侧包括纵向的两根气柱第三气柱8和第四气柱9,该两根气柱分别位于充气垫 1的左侧的两个端角处,并与其连接,还包括横向连接第三气柱8和第四气柱9的第五气柱 10 ;右侧包括纵向的两根气柱第六气柱11和第七气柱12,该两根气柱分别位于充气垫1的右侧的两个端角处,还包括横向连接第六气柱11和第七气柱12的第八气柱13,[0028]上述四根纵向的气柱的底部用固定环与充气垫1的四角固定连接,也可以和第一气柱3和第二气柱4连接,左侧的蓬帘7连接在第五气柱10和中间气柱5之间,右侧的蓬帘7连接在第八气柱13和中间气柱5之间,前侧蓬帘(图中未示出标号)连接在第一气柱 3和作为船舷的气柱15(请见后面的叙述)之间,其上端和第一气柱3之间用拉链连接,同理的,后侧的蓬帘(未示出标号)设置在第二气柱4和作为船舷的气柱15之间,其上端和第二气柱4之间用拉链连接,经过上述连接后就形成了船篷,上述叙述的是该装置作为船使用时的结构,当作为帐篷使用时,由于可能夜间使用或阴雨天使用,为了防雨或夜间等保温,将第三气柱8、第四气柱9和第五气柱10的气放掉,此时左侧蓬帘7掉下来,然后和第一气柱3之间用拉链连接上,右侧蓬帘同理,不赘述。通过拉链的方式连接使蓬帘和船体(蓬帘的充气龙骨)是活动连接,可以进行调节,用于改变船和帐篷的组合形式,而且拉链比较容易操作,而且便宜。在陆地上宿营时,莲蓬就可以作为帐篷使用,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进一步的,当其作为帐篷使用时,为了防蚊虫,可在左右侧蓬帘7的位置安装防蚊网(图中未示出),左侧防蚊网装在第五气柱10和中间气柱5之间,安装在左侧蓬帘7的里侧,同理的,右侧防蚊网装在第八气柱13和中间气柱5之间,安装在右侧蓬帘7的里侧,左右侧防蚊网和第一气柱3以及第二气柱4之间也优先采用拉链连接,可以在第一气柱3和第二气柱4的边缘处设两个拉链,一个用于和蓬帘7连接,另一个用于和防蚊网连接。在船体的充气龙骨的底部位置围绕所述船体的充气龙骨设有充气船舷15,充气船舷15和充气垫1之间用防水材料连接形成船帮16,并和船体的充气龙骨连接,如和船头和船尾的气柱连接。上述所有的气柱的气仓相通,也就是说充气垫1、船体的充气龙骨、蓬帘的充气龙骨(第三气柱8、第四气柱9、第五气柱10、第六气柱11、第七气柱12、第八气柱1 、充气船舷15的气仓都是相通的,这样可以在整个充气船上只设置一个充排气口 6,就可以一次性把整个船充起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采用气柱的形式是因为单个气柱体积小,方便更换和连接,操作灵活,价格低,且方便更换。经过上述连接后,一个有船篷的充气船就形成了。所述充气垫1、船体的充气龙骨、蓬帘7、蓬帘的充气龙骨、充气船舷15以及船帮16 都防水,如用防水材料制作,蓬帘7采用保温材料制作,增加船或帐篷的保温性,在外表面附着一层防水材料,作为船时防水,使该装置同时适用于帐篷和船。为了保温,在充气垫1、船体的充气龙骨、蓬帘的充气龙骨以及充气船舷15的气仓内都填加有隔热的填充物,如羽绒。本实用新型船篷是以气柱为骨架,表面附着一层防水材料。在做水上运动时,蓬帘 7可以卷起或拆掉。在野外宿营时,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进行调解空缺的大小。船体、船篷以气柱为骨架,气仓相连,经过充气后,可以形成一个具有水上运动和野外宿营两种功能的充气船。气仓内加入隔热的填充物,增加船体的保温效果。本充气船可以解决乘坐充气船做水上运动时,紫外线、风雨对人身的影响。而且能够充当具有较好保温效果的野外宿营帐篷。[004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特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便于收藏和携带。水上运动时, 可以遮风挡雨、抵抗紫外线。在野外宿营时,由于是一体式的结构,可以防止蚊虫及小动物的侵扰。只要向船体内充气,达到标定气压,一个有船篷的充气船就形成了。在野外宿营时, 可以通过拉链控制蓬帘的开启。上述实施例中只叙述了一种具体的气柱的设置形式,但任意符合船体和帐篷的气柱的设置形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如改变蓬帘的设置位置,改变船体的充气龙骨的气柱数量以及结构,只要能形成有船帮的船体的任意的气柱设置都是可以的,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例,只要能通过形成船体和船篷的结构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而且也可不用气柱。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底部的充气垫、船体的充气龙骨、 蓬帘和蓬帘的充气龙骨,船体的充气龙骨与充气垫连接,在船体龙骨的左右两侧的空缺处设有蓬帘,蓬帘通过蓬帘的充气龙骨和船体的充气龙骨连接,蓬帘通过拉链和蓬帘的充气龙骨以及船体的充气龙骨连接,在所述船体的充气龙骨的底部空缺处设有充气船舷,充气船舷和船体的充气龙骨之间都用防水材料连接,充气船舷和充气垫之间通过防水材料连接形成船帮,所述充气垫、船体充气龙骨、蓬帘、蓬帘的充气龙骨、充气船舷以及船帮都防水,并且在充气垫、船体的充气龙骨、蓬帘的充气龙骨以及充气船舷的气仓内都填加有隔热的填充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蓬帘采用保温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的填充物为羽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其特征在于在船体的两侧安装防蚊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蓬帘为不防水材料,在其外表面附着一层防水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充气龙骨和蓬帘的充气龙骨都由气柱组成,所述充气船舷也为气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充气龙骨包括船头和船尾的气柱以及连接所述两根气柱的一根中间气柱,作为蓬帘充气龙骨的气柱底部和船体的充气龙骨连接,顶部通过蓬帘连接所述中间气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充气龙骨和蓬帘的充气龙骨底部用固定环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多用途充气船,包括底部的充气垫、船体的充气龙骨、在充气龙骨的左右两侧的空缺处设有蓬帘的充气龙骨,蓬帘和蓬帘的充气龙骨之间用拉链连接,在所述船体的充气龙骨的底部位置围绕所述船体的充气龙骨设有充气船舷,充气船舷和充气垫之间用防水材料连接形成船帮,所述充气垫、船体充气龙骨、蓬帘、蓬帘的充气龙骨、充气船舷以及船帮都防水,并且在充气垫、船体的充气龙骨、蓬帘的充气龙骨以及充气船舷的气仓内都填加有隔热的填充物。本实用新型防水,有船帮、船舷,可以作为船,还可通过拉链改变连接,作为有篷的帐篷,气仓内的隔热的填充物使船体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以用于野外宿营。
文档编号E04H15/22GK202029987SQ20112007488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
发明者汪利华 申请人:汪利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