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结构的可移动铺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98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装箱结构的可移动铺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房,具体是一种集装箱结构的可移动铺面。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因此集装箱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按照集装箱制造材料(指集装箱主体部件如侧壁、端壁、箱顶等采用的材料)区分,可分为钢制装箱、铝合金集装箱、玻璃钢集装箱,此外还有木集装箱、不锈钢集装箱等;集装箱具有强度大,结构牢,焊接性高,水密性好的特点;而且由于集装箱主体部件已经实现标准化生产,因而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价格低廉
MTv ο另一方面,在车站、码头、风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域,需要配置茶饮、食品、工艺品等各种服务设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由于这些区域本来空地极少,没有可能腾出地方建设固定服务场所;建设专用的活动房屋又涉及到设计、制造、安全等方方面面,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集装箱结构的可移动铺面,该铺面应具有结构坚固、防盗性能好、水密性好以及价格低廉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装箱结构的可移动铺面,包括箱式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各个壁面上的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中,至少有一个壁板通过铰链可转动地定位在框架上。所述壁板与框架之间还装有顶推壁板以使其进行开闭的液压杆。所述框架四周各个壁面中,至少有一个面采用透明玻璃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直接在集装箱基础上改造成可移动铺面,不但保持了强度大、结构坚固、水密性好以及成本低廉的特点,而且占地面积小、四个壁板收放方便自如,适合停放在人流集中的区域,作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临时场所。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壁面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壁面采用透明玻璃墙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为双层铺面叠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集装箱结构的可移动铺面,包括箱式框架2以及安装在框架各个壁面上的壁板;这些结构与常规的集装箱类同。为适应铺面的营业需要,本实用新型进行了以下改进:一、所述四周的壁板中,至少有一个壁板与框架通过铰链7连接;这样壁板就能绕铰链转动,从而根据需要进行开合或者关闭。在白天,壁板可转动180度完全开启(如图2所示,开启后用撑杆6支撑),以开门营业;而在黄昏或夜晚歇业时,则可关闭壁板(关门)。为了壁板的启闭便利,可配置一液压机构(图3所示);其中包括设置在壁板与框架之间的液压杆8以及相配套的液压泵;采用液压机构启闭壁板,能够带来极大的方便。所述液压机构是常规结构,可直接外购配用。二、顶层壁板I通常由内而外设置塑钢天花板、油毡防水层、发泡隔离层以及金属外表层;而底层壁板3则通常由内而外设置地板、油毡防水层以及发泡隔离层。所述框架四周各个壁面5中,至少有一个面还采用透明玻璃墙9隔离(图4所示);该透明玻璃墙可以是全封闭(不可开启)的玻璃墙,或者是多个可活动开启的玻璃窗;具体根据需要决定。透明玻璃墙外面,通常还应该配置用发泡隔离层以及金属外表层组合的壁板进行庇护,以增强防盗功能。三、为扩大营业面积,可采用叠加组合的方式(图5所示);即两个以上的活动铺面叠合一起,并设一简易梯子10用于上层铺面的进出。此结构中,上层铺面的四周壁面,可考虑全部采用透明玻璃墙;既可提高采光效果,又能满足安全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结构的可移动铺面,包括箱式框架(2)以及安装在框架各个壁面上的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中,至少有一个壁板通过铰链(2)可转动地定位在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结构的可移动铺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与框架之间还装有顶推壁板以使其进行开闭的液压杆(8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结构的可移动铺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四周各个壁面中,至少有一个面 采用透明玻璃墙(9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结构的可移动铺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铺面应具有结构坚固、防盗性能好、水密性好以及价格低廉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集装箱结构的可移动铺面,包括箱式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各个壁面上的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中,至少有一个壁板通过铰链可转动地定位在框架上。所述壁板与框架之间还装有顶推壁板以使其进行开闭的液压杆。所述框架四周各个壁面中,至少有一个面采用透明玻璃墙。
文档编号E04B1/344GK203160742SQ20132008587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5日
发明者孟元, 董明, 赵霏 申请人:孟元, 董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