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工艺中的型钢混凝土柱端牛腿位置施工缝留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6933阅读:2075来源:国知局
滑模工艺中的型钢混凝土柱端牛腿位置施工缝留置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模工艺中的型钢混凝土柱端牛腿位置施工缝留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劲性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框架-核心筒体系,通常在核心筒型钢混凝土暗柱端部悬挑出一段型钢牛腿,与外框架型钢混凝土柱通过型钢混凝土梁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抗侧力结构体系。就此结构体系较难采用核心筒先行施工的滑模工艺,通常采用传统的模板体系将外框架柱和核心筒同层整体施工的工艺。此种工艺施工速度慢,且施工层工序交叉过多,施工空间受到束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滑模工艺中的型钢混凝土柱端牛腿位置施工缝留置方法,解决了核心筒结构采用滑模工艺在型钢梁牛腿位置施工缝留置的问题,优化了结构的施工工艺,提高了结构的施工速度和保证了半机械化施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滑模工艺中的型钢混凝土柱端牛腿位置施工缝留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每层型钢混凝土柱结构模板支撑前,在其柱端预先固定好满足锚固长度的型钢混凝土梁的受力筋,并在型钢混凝土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截面设置Ⅰ级直螺纹接头,接头处采用胶带纸缠绕封闭,所述型钢混凝土梁为工字型型钢;步骤二:在型钢混凝土梁两侧设置组合模板,组合模板包括两片对称的平板,两片平板拼在一起后中间形成一个中空的工字型形状,两片平板的一面设有插销,另一面设有锥形凿毛尖头,设有锥形凿毛尖头的一面贴住混凝土面,两片平板通过插销固定;步骤三:型钢混凝土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模和第二滑模,在位于型钢混凝土梁下部的第二滑模内侧设有折合模板,该折合模板与第二滑模之间通过折页连接;步骤四:第一滑模和第二滑模滑升至顶面位置,打开折合模板,沿开启方向至第一滑模,并与第一滑模通过插销连接一体;步骤五:在组合模板左右两侧和折合模板上固定对拉螺杆;步骤六:非牛腿位置的滑模支撑完毕,浇筑混凝土;步骤七:混凝土凝固完毕后,拆除对拉螺杆,打开插销,将折合模板沿收回方向至第二滑模,并与第二滑模通过插销连接临时固定;步骤八:凿出型钢混凝土梁横截面上的带有直螺纹套筒的受力筋,打开封闭螺纹套筒的胶带,连接位于型钢混凝土梁中的受力筋;步骤九:将第一滑模和第二滑模滑升至下一层结构施工位置,取出组合模板并移至下一层施工位置。所述的滑模工艺中的型钢混凝土柱端牛腿位置施工缝留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为核心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滑模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此钢混凝土柱端牛腿位置施工缝留置方法,通过对核心筒中型钢混凝土暗柱端悬挑出型钢混凝土梁位置的牛腿,采用组合模板和预埋带有直螺纹套筒的满足锚固长度的型钢混凝土梁钢筋的方法,解决了核心筒结构采用滑模工艺在型钢梁牛腿位置施工缝留置的问题,优化了结构的施工工艺,提高了结构的施工速度和保证了半机械化施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型钢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组合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滑模工艺中的型钢混凝土柱端牛腿位置施工缝留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每层型钢混凝土柱1结构模板支撑前,在其柱端预先固定好满足锚固长度的型钢混凝土梁2的受力筋3,并在型钢混凝土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截面设置Ⅰ级直螺纹接头4,接头处采用胶带纸缠绕封闭,所述型钢混凝土梁为工字型型钢;步骤二:在型钢混凝土梁两侧设置组合模板5,如图3和图4所示,组合模板包括两片由3mm厚的钢模板制成的对称的平板,两片平板拼在一起后中间形成一个中空的工字型形状,两片平板的一面设有插销51,另一面设有锥形凿毛尖头52,设有锥形凿毛尖头的一面贴住混凝土面,两片平板通过插销固定;步骤三:型钢混凝土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模6和第二滑模7,在位于型钢混凝土梁下部的第二滑模内侧设有折合模板8,该折合模板与第二滑模之间通过折页9连接;步骤四:第一滑模和第二滑模滑升至顶面位置,打开折合模板,沿开启方向A至第一滑模,并与第一滑模通过插销连接一体;步骤五:在组合模板左右两侧和折合模板上固定对拉螺杆10;步骤六:非牛腿位置的滑模支撑完毕,浇筑混凝土;步骤七:混凝土凝固完毕后,拆除对拉螺杆,打开插销,将折合模板沿收回方向B至第二滑模,并与第二滑模通过插销连接临时固定;步骤八:凿出型钢混凝土梁横截面上的带有直螺纹套筒的受力筋,打开封闭螺纹套筒的胶带,连接位于型钢混凝土梁中的受力筋;步骤九:将第一滑模和第二滑模滑升至下一层结构施工位置,取出组合模板并移至下一层施工位置。所述型钢混凝土柱为核心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