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锚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467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锚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具。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桥梁预应力锚具采用的都是普通的钢绞线用夹片式锚具即锚环加夹片的结构形式,为了防止预应力钢绞线从夹片中滑脱导致整个预应力结构失效,传统的多孔锚具是在锚环的第一端部加一个压板来限制,但是由于压板限制结构不稳定,因而这种传统的压板式限制方式不能满足防止预应力钢绞线从夹片中滑脱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锚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应力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可转动设有圆筒,圆筒下端固定套设有大伞齿轮;所述大伞齿轮与底板通过推力球轴承连接;所述圆筒内设有锚杯,锚杯的外圆面与圆筒的内圆面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锚杯的空心结构为下大上小的圆锥面,锚杯的空心内设有夹片,夹片的外表面与锚杯的圆锥面配合;所述夹片的底面与底板接触配合;所述底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上端设有壳体,壳体的侧面可转动设有小伞齿轮,且小伞齿轮与大伞齿轮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无需借助千斤顶,直接通过扳手拧转小伞齿轮,即可进行预应力筋张拉、应力调节以及放张。大小伞齿轮的转换设置,便于应力的调节,能达到控制应力误差少于0.5%的效果,大大提高的锚固精度,保证了试验要求。无需超张拉,在原有应力水平下,通过扳手拧转小伞齿轮,即可对以张拉预应力筋进行放张。本发明操作方便、精度高、经济实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预应力锚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预应力锚具,包括混凝土1、钢绞线8、底板2、推力球轴承3、大伞齿轮4、圆筒5、锚杯6、壳体7、夹片9及小伞齿轮10。所述底板2上端可转动设有圆筒5,圆筒5下端固定套设有大伞齿轮4;所述大伞齿轮4与底板2通过推力球轴承3连接;所述圆筒5内设有锚杯6,锚杯6的外圆面与圆筒5的内圆面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锚杯6的空心结构为下大上小的圆锥面,锚杯6的空心内设有夹片9,夹片9的外表面与锚杯6的圆锥面配合;所述夹片9的底面与底板2接触配合;所述底板2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2上端设有壳体7,壳体7的侧面可转动设有小伞齿轮10,且小伞齿轮10与大伞齿轮4配合连接;所述底板2固定在混凝土1上,钢绞线8穿过底板2的通孔与夹片配合。

无需借助千斤顶,直接通过扳手拧转小伞齿轮10,即可进行预应力筋张拉、应力调节以及放张。大小伞齿轮的转换设置,便于应力的调节,能达到控制应力误差少于0.5%的效果,大大提高的锚固精度,保证了试验要求。无需超张拉,在原有应力水平下,通过扳手拧转小伞齿轮,即可对以张拉预应力筋进行放张。本发明操作方便、精度高、经济实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